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标示血液的常见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减少血液浪费,减少献血者不愉快的献血经历,促进献血者的保留。方法对非标示血液按年份、原因及献血类型进行统计。结果非标示按年份统计呈增高趋势;非标量血液产生的原因献血反应占58.13%,血管细小占21.95%,穿刺技术占18.67%,其它原因占1.22%。结论做好献血宣传,让献血者全面了解献血知识,提高穿刺技术,提供良好的献血环境和服务,是减少非标示的重要保证。

  • 标签: 献血 非标示量 报废 献血反应
  • 简介:GIirl—Alert等根据所积累的12年实验资料以及收集的其他有关资料,较系统地报道了部分常见药物和化学制品在血液、尿及其他体液中的治疗(正常量)、中毒和致死。这对有关专业检验人员在判断是否中毒死亡时有一定参考价值。

  • 标签: 中毒量 致死量 化学制品 中毒死亡 ALERT 专业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超滤与透析充分性的关系。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0例,根据超滤高低分为两组Ⅰ组13例(超滤率≤15ml/kg?h),Ⅱ组17例(超滤率>15ml/kg?h),比较两组透析充分性指标Kt/V、TACurea、nPCR。结果Ⅰ组的Kt/V及nPCR较Ⅱ组高,而TACurea较Ⅱ组低。结论一定透析时间内过多的超滤可降低血液透析充分性。

  • 标签: 超滤量 血液透析 透析充分性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凝血功能检测之中血液采集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将2016年12月31日—2017年11月31日于我院进行体检人员中盲选50例受检者作为观察对象,采集2.0毫升、1.8毫升以及1.6毫升血液标本,立即进行PT(凝血酶原时间)、FIB(纤维蛋白原)、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指标检测。在检测之后将1.8毫升样本存放在室温、-20摄氏度、4摄氏度之中,放置二十四小时之后再进行上机检测,对检测结果展开分析。结果采血量出现减少,则PT、FIB以及APTT检测结果就会出现延长。在室温、4摄氏度存放二十小时之后,PT、FIB以及APTT检测结果延长,和对照组相比较,组间数据对比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在进行凝血标本采集的时候,需要严格控制好采血量。除此之外,若标本无法进行立即检测,则样本需进行离心并放置在-4摄氏度环境下保持,避免反复冻融。

  • 标签: 凝血功能检测 检验 血液采集量 温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液采集对凝血功能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84例入院体检健康个体为本次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均采集5mL血液后,按照血液采集不同将采集的血液标本分为A组(1.4-1.5mL)、B组(1.8mL)、C组(2.0mL),比较三组血液标本凝血功能检测结果。结果:A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等凝血指标均高于B组、C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血液采集可影响凝血功能检测结果,血液采集应控制在1.8mL-2.0mL。

  • 标签: 血液采集量 凝血功能 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冠状动脉(冠脉)钙化程度和进展速度,探讨MHD患者冠脉钙化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接受MHD治疗的患者。该研究分为横断面研究及前瞻性队列研究2个部分。采用多层螺旋CT法检测冠脉钙化程度并计算冠脉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um score,CACS)。横断面研究纳入62例MHD患者,根据基线CACS将患者分为低钙化组(CACS < 100)和高钙化组(CACS ≥ 100),比较两组患者营养及骨矿物质代谢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CACS与肌肉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因6例患者失访,前瞻性队列研究入选56例定期随访的MHD患者,根据每年CACS增长速度将患者分为缓慢进展组(ΔCACS < 100组)和快速进展组(ΔCACS ≥ 100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冠脉钙化进展的危险因素。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效能。结果横断面研究中,62例患者年龄为(62.34±10.82)岁,中位透析龄为78(39,139)个月。33例男性患者中,与低钙化组(n=7)比较,高钙化组(n=26)年龄较大(t=-2.281,P=0.030),血三酰甘油较高(Z=-1.985,P=0.047),两组肌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例女性患者中,与低钙化组(n=14)比较,高钙化组(n=15)肌肉/身高2(t=-2.600,P=0.015)和血钙(t=-2.641,P=0.014)均较高,血红蛋白较低(t=2.531,P=0.018),两组肌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敏C反应蛋白(β=0.425,P=0.022)与男性患者基线CACS独立相关,肌肉/细胞外液(β=-0.580,P=0.001)与女性患者基线CACS独立相关。前瞻性队列研究中,56例患者年龄为(59.82±11.14)岁,中位透析龄为82(40,146)个月。缓慢进展组(n=22)和快速进展组(n=34)间全因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快速进展组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比例显著高于缓慢进展组(P=0.017)。相比缓慢进展组,快速进展组男性比例较高(χ2=4.791,P=0.029),年龄较大(Z=-2.131,P=0.038),基线肌肉/细胞外液(Z=2.482,P=0.016)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2.133,P=0.042)较低,肌肉减少速度即(Δ肌肉·身高-2·年-1)较快(Z=-2.282,P=0.0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肌肉减少速度(OR=0.089,95% CI 0.010~0.792,P=0.030)和基线CACS(OR=1.003,95% CI 1.000~1.005,P=0.021)是MHD患者冠脉钙化进展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基线CACS较高和肌肉下降速度较快是MHD患者冠脉钙化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肾透析 冠状血管 血管钙化 肌肉量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
  • 简介: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对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32例经临床确诊的脑梗死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和脑保护剂治疗,在治疗前后检测血液流变学特性,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经低分子肝素治疗后,患者全血高切黏度(P=0.0008)、全血低切黏度(P=0.0009)、血浆黏度(P=0.0008)、红细胞压积(P=0.0351)、血沉(P=0.0093)、全血高切还原黏度(P=0.0007)、全血低切还原黏度(P=0.0008)、红细胞聚集指数(P=0.0075)均显著降低,治疗总有效率达87.5%。结论:低分子肝素可以有效地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疗效显著。

  • 标签: 低分子量肝素 脑梗死 血液流变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置换液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60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按照单双透析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受试者在接受透析滤过时,为其开展常规化干预。观察组受试者针对于不同置换液血液透析滤过护理要点,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存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自护能力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SF-36、自护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尿毒症患者在开展不同置换液透析滤过治疗过程中,为其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提升其整体疗效,安全有效。

  • 标签: 护理 患者 住院 患者 影响
  • 简介:文章从分析“很”与含数量词语的动词短语组合中数量词语所受的语义限制条件入手,对虚和实的概念进行了重新阐释,并厘清了其与约、确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解释了汉语学界之前在相关研究中提出的tr不定量’’条件所不能解释的一系列现象。文章认为虚和实不是单纯的语义范畴,而是介入了语用因素的句法语义范畴。

  • 标签: 虚量 实量 约量 确量 句法语义范畴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更好地了解非标示血液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纠正与预防措施,尽可能减少非标示血液产生。方法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本站的《血液采集操作规程》及χ2检验分析。结果131例非标示中不足量有112例占0.168%,超量有19例占0.029%,非标示400ml、300ml、200ml及1个治疗机采血小板中不足量与超量比较χ2=8.79,P<0.05;采血者因素有79例占60.31%,献血者因素有52例占39.69%。结论非标示血液产生的主要原因为采血者的技术水平及质量意识相对薄弱引起,其次为献血者原因。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血液采集 非标示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低分子肝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5年4月于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肾功能衰竭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透析时静脉推注普通肝素,观察组患者35例,透析时静脉推注低分子肝素钙,于治疗前和治疗半年后对患者的血脂指标进行检测并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和三酰甘油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高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相比,治疗前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低密度脂蛋白及三酰甘油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及胆固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不会加重患者的高脂血症,并可以一定程度恢复患者脂酶的活性,缓解脂质代谢的紊乱,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低分子量肝素 维持性血液透析 脂质代谢 影响
  • 简介: 【摘要】目的:综合分析阶段护理干预对提高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万盛经开区人民医院在2023年 5 月-2024年 2 月常规透析的5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阶段护理干预方法),每组均为25例。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血液透析患者的液体摄入依从性、并发症(水肿、感染以及穿刺渗血等)发生率以及护理前后体重增长与干体重的比值、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血液透析患者的液体摄入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液透析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前体重增长与干体重的比值、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体重增长与干体重的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段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改善其生活质量和血液透析期间体重增长与干体重的比值,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阶段护理干预 血液透析 生活质量 体重增长与干体重的比值 液体摄入量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基层医院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通过开展健康宣教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运用健康宣教。结果:健康知识知晓率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100.00%,对照组68.42%,P<0.05;液体入依从性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100.00%,对照组78.95%,P<0.05。结论:对于基层医院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通过开展健康宣教,可提升患者的认知水平以及液体入依从性。

  • 标签: 维持性血液净化 健康宣教 液体入量
  • 简介:这个星期我不仅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还学习了米.我知道100厘米=1米,李老师让我们找到身上1米长的“尺子”,

  • 标签: 长度单位 学习 老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不同超滤状态下对血压及心功能影响的观察与护理。方法选取108名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按其超滤小于2.5Kg或大于2.5Kg,设为A、B两组,透析时按“干体重”定超滤,观察不同超滤状态下对血压及心功能的影响,并分别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在透析前后血压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射血分数(EF)有差异,P<0.01。结论老年患者对容量负荷耐受性差,超滤量大,容易有血压波动、心功能损害;针对性的护理可防范不良反应,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

  • 标签: 老年 血液透析 超滤 血压 心功能 护理
  • 简介:1例76岁患者因呼吸困难入院。既往患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伴原发性血小板增多17年,以及动脉高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心房纤颤和慢性支气管炎。曾用羟基脲、地高辛、别嘌呤醇、依那普利治疗。尽管未确诊有肺部栓塞,但由于入院时出现了血小板增多和心律不齐,因此建议预防性使用60mg依诺肝素皮下注射,2次/d。首次注射5d后,腹壁出现两个对称性红斑,直径5cm,与皮下注射依诺肝素的部位一致。随后24h内,皮损逐渐增大,发展形成紫蓝色坏死斑,直径15cm×5cm。因发生上述局部副作用,依诺肝素停用。从皮损边缘取活检叮见真皮微血管周围有多发性纤维蛋白血栓,其上的表皮出现缺血性坏死。

  • 标签: 血液高凝状态 皮肤坏死 肝素诱导 低分子量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及运动耐的影响[1]。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1年2月到医院治疗的40例透析患者,采用数字将其分配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教育,观察组使用多元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运动耐。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在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运动耐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有着重大的影响[2],可有效的帮助患者加深健康知识,提高运动耐,应用效果良好,可推荐运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多元化健康教育 运动耐量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