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狭窄介入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发生静脉狭窄血液透析患者行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发生静脉狭窄血液透析患者均行行血管球囊扩张成形术(PTA)进行治疗,成形术失败时在行血管支架植入,术后所有患者狭窄静脉血管静脉均通畅。结论介入法治疗发生静脉狭窄血液透析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狭窄 血管球囊扩张成形术 血管支架植入术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血管球囊扩张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balloonangioplasty,PTA)和经皮血管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stenting,PTS)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插管相关性中心狭窄的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血管外科经血管造影检查存在颈内静脉插管相关性中心狭窄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18例作为研究对象,18例患者均有颈内动脉插管史,平均留置时间(3.0±0.4)个月。PTA术选用相应直径的扩张球囊,局部麻醉下,经皮穿刺建立血管通道,在放射监测下将扩张球囊置于狭窄部位,缓慢充气至目标值后,保留30S后缓慢放气。PTS术18例患者中,共植入支架4枚,2例为左侧锁骨下静脉狭窄,使用血管球囊扩张成后残留狭窄严重,植入10mm×62mm自膨式支架,另2例为右侧无名静脉狭窄,植入12mm×62mm自膨式支架。结果发生颈内静脉插管相关性中心狭窄血液透析患者18例均行PTA进行治疗,术后予双嘧达莫50mg,口服3次/d,随访6~12个月,其中2例出现再次狭窄,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肢肿胀,3个月后再次予以PTS,术后3d予以低分子肝素钙5000IU皮下注射,随访至今无肿胀发生,手术成功。结论介入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插管相关性中心狭窄的方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狭窄 血管球囊扩张成形术 血管支架植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究借助介入技术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心狭窄或闭塞的效果。方法:选择在二零二一年三月到二零二二年五月间,我院对中心狭窄或闭塞中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四十五例病人开展研究,给予了四十例病人经皮腔内球囊血管扩张术(PTA)及血管内支架植入术(PTS)的介入疗法,并纳入了治疗组;另外五个病人则采用侧上肢重新建立动静脉内瘘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二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40例患者中具有中心双支病变的有6例(15%)、单支病变有34例(85%);所有患者中实施受察经皮腔内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的有27例,实施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有13例,经过介入治疗后患者获得血管再通。而且介入治疗患者患侧肢体血液透析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未应用介入治疗患者。另外,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恢复时间要比未介入治疗患者短。结论:介入治疗维持型血透析病人的静脉狭窄及堵塞的情况疗效比较好,同时由于介入治疗是微创手术,对患者的治疗损伤较小,且起效快,故在医院中应大力开展使用介入治疗手术。

  • 标签: 介入治疗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患者中心导管的护理方法,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针对我院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间接收的34例需要通过中心导管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对其临床情况进行观察,同时进行对症的护理。结果患者颈内静脉置管的长期导管平均留置时间为203±16天,临时导管平均留置时间为21±7天,患者的长期导管平均透析次数为70±5次,临时导管平均透析为7±2;34例患者中无感染病例。结论血液透析患者中心导管的护理需要严格遵照无菌操作流程,同时对患者情况进行密切观察,提高护理效果。

  • 标签: 血液透析患者 中心静脉导管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血液透析患者中心留置导管的护理效果。方法:针对100名通过中心留置导管接受血液透析的病人进行研究。以随机法将病人分到对照组和研究组,每个组分别有50名病人,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循证护理。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血液透析时间、次数和导管不良事件出现率以及感染率。结果: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液透析时间更短、次数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的导管不良事件出现率和感染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通过中心留置导管接受血液透析的病人予以询证护理,可进一步减少液透析的时间和次数,并还能降低导管不良事件出现率和感染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血液透析患者中心导管护理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200例。将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导管护理方法,观察组病人接受中心导管专业护理。护理后中心导管相关感染/栓塞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积极心理评价。结果 观察组病人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服务满意度、积极心理评价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中心导管专业护理可以有 效降低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延长导管使用寿命,提高病人护理服务满意度。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血液透析 应用效果 感染
  • 简介:目的总结中心置管(CVT)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探讨导管合理留置时间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九年间我院血液净化中心对783例急、慢性肾衰患者,穿刺股静脉、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三个部位CVT共806例次,其中股静脉192,锁骨下静脉263,颈内静脉351例次.结果导管留置时间:股静脉3~45(18.7±12.2)天;锁骨下静脉14~171(43.9±27.8)天;颈内静脉16~92(43.6±22.1)天.CVT并发症发生率为12.7%,常见的有感染(4.7%),血流不畅(3.2%),出血(2.0%),局部血肿(1.5%),深静脉血栓形成(1.2%).结论血透应用CVT有快捷、方便、安全的优点,导管留置时间:锁骨下和颈内静脉无显著性差异,但比股静脉明显延长.并发症的发生率股静脉最高,其次为锁骨下和颈内静脉.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插入术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当前形势下,中心导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治疗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其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中心导管的应用存在着导管感染的风险,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患者的痛苦,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对导致血液透析患者中心导管感染的因素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能够为护理人员进一步优化调整后续护理方案带来一些帮助。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感染 血液透析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方式逐渐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也导致当前血液透析患者逐渐增加,也成为了延续终末期肾病患者生命的一项关键治疗方式。而在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过程中,中心导管也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中心导管可以有效的改善当前患者血液透析的效果,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但是在患者采用中心导管的同时,感染几率也比较高,因此需要为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来降低感染几率,本文就血液透析中心导管感染的护理进展进行分析,内容如下。

  • 标签: 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导管 感染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现阶段,血液透析在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其能够帮助患者维持酸碱平衡及水电解质平衡,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中心导管在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感染的风险,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治疗和控制,甚至会造成患者的死亡。笔者在本文中研究分析了血液透析患者中心导管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策略,以期能够帮助护理人员优化调整后续护理方案。

  • 标签: 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感染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中心插管行血液透析过程中,对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意义。方法资料选择我院自2009年1月-2010年12月所收治的应用中心插管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共76例,对其实施循证护理。结果与未实施循证护理前相比,并发症有所减少,比较下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导管的留置时间也有所增加。给予插管的平均留置时间为36d。结论临床护理过程中,实施循证护理将更大地提高护理水平,护理人员注意细节显得尤为重要,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护理方案,以便确保护理的服务质量与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循证护理 管理 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插管
  • 简介:由于较高的通路功能不良的发生率、较高的感染风险以及死亡率,不建议把中心插管作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首选血管通路[1-4].虽然如此,仍有紧急透析和无法建立动脉-静脉内瘘的患者需要使用中心插管作为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据DOPPSⅡ[5]报道,从2002到2004年,欧洲、美国、加拿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永久中心双腔导管使用率分别是16%,22%和31%,截至目前这个比例仍然在增长[5].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中心静脉导管 封管液 中心静脉插管 动脉-静脉内瘘 漏出
  • 简介:摘要目的为建立血透的血管通路,采用撕脱型扩张导管留置永久导管存在一定的缺点,有必要对置管方法进行改良。方法将48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24例,分别采用撕脱鞘法和导丝法行颈内静脉置入永久血液透析置管,观察两种置管法置管成功率、置管操作时间、出血量、导管透析中血流量。结果导丝法较撕脱鞘法在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出血量比较皆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导丝法组优于撕脱鞘法组。而导管透析中血流量导丝法组较撕脱鞘法组略大,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导丝法置入永久血液透析置管,该方法出血量少,并且简单、快捷、安全、对术者要求降低,利于基层开展此项技术,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血液透析 颈内静脉 永久导管 置管 方法改良
  • 简介: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343-01摘要目的通过对中心长期置管的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不同封管方法,减少感染率和血栓率的观察。方法10例深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引起的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均使用有效抗生素+肝素混合液封管;10例深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治疗老年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使用2500U/ml尿激酶+肝素溶液封管,二组常规使用肝素溶液封管,两组患者连续观察6个月。结果10例感染患者中,治愈8例,反复感染2例,给与继续静脉抗感染后治愈;使用尿激酶组患者导管通常度明显高于常规肝素封管组,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肝素加抗生素凤冠对中心置管行血液透析并发的导管相关性感染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尿激酶加肝素封管对透析导管血栓形成,改善导管功能无明显并发症。

  • 标签: 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感染抗生素尿激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血液透析中心导管维护规范率的有效措施。方法:结果:选取2022年8月~2023年1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84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DCA管理的实施前后,分为对照组(实施PDCA管理前)41例和观察组(实施PDCA管理后)43例,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以及中心导管维护情况。结果:对比中心导管维护情况,观察组的规范率(97.67%>80.49%,χ =4.808)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情况,观察组的发生率(0<14.63%,χ =4.750)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患者的导管居家维护知晓程度,观察组的知晓率(95.35%>78.05%,χ =5.520)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护理满意度,观察组的满意度(93.02%>75.61%,χ =4.865)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加强对中心导管的维护和管理,实施PDCA管理,可以有效保障治疗的安全性,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风险。

  • 标签: 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导管 维护 规范率
  • 简介:摘 要:目的 血液透析患者中心置管血流不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 2020 年 3 月~2020 年 8 月我院中心置管透析患者360 例,均为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其中, 男 219 例、女 141 例,年龄 19~85 岁、平均(65.3±4.7)岁,插管部位为颈内静脉和股静脉,血流量不足的原因:导管贴壁 152 例、导管内血栓形成 184 例、导管塌陷 16 例、导管扭曲 5 例、导管位置异常 3 例。结论 安全稳定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基本原则,本文通过对 360 例中心置管患者血流不畅原因分析及护理,可以降低透析中凝血的风险,保证足够多的透析时间和更加充分的透析

  • 标签: 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置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留置长期中心导管患者透析中的血流量、导管的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留置长期中心导管的患者透析中的血流量能否满足透析治疗的需要,分析导管相关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处理效果。结果血流量均能达到200~300ml/min;各种并发症的总体发生率为32.32%,其中导管脱出6例(6.06%),导管相关感染15例(15.15%),导管内血栓形成4例(4.04%),纤维鞘形成1例(1.01%),颈内静脉狭窄4例(4.04%),导管破裂2例(2.02%)。结论长期中心导管血流量充足,能满足透析治疗的需要,适合于不能建立动静脉内瘘的患者。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血液透析 血流量 并发症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在血液透析中心导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本院接受的中心置管的患者60例,依据患者住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管理、PDCA管理模式展开护理干预,观察不同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该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风险防范意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心置管的患者采用PDCA模式展开护理,可有效提升相关指标,值得推广。

  • 标签: PDCA 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导管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