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孕妇血凝四项指标检测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43例临床孕妇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收治的1043例正常非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四项血凝指标情况予以分析。结果在血凝四项指标中,对照组患者的TT、APTT和PT指标情况显著高于观察组,但FIB指标显著低于观察组,两组各指标情况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在产前和产中阶段,对患者的血小板和血凝四项指标情况进行检测,对其功能变化予以动态监测,能避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以及异常出血现象的出现,能有效确保母婴的生命健康安全。

  • 标签: 孕妇 血凝四项指标 临床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讨常规血凝筛选试验PT,APTT,FIB,TT,在妊娠产妇不同生理条件下的变化,凝血部分的改变会导致在妊娠期特别是晚期或分娩前后发生某些出血、血栓性疾病。方法对823例妊娠产妇与798例非妊娠产妇(对照组)的凝血功能即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进行检测。结果PT,APTT明显缩短于对照组(P<0.001),FIB高于对照组(P<0.001)TT值,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前及分娩过程中,及时检测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对预测和治疗产妇异常出血的状态,保护母婴健康有临床意义。

  • 标签: 妊娠 产妇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凝指标变化情况。方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14例为观察组,根据子痫程度分两组,轻度子痫前期患者41例为A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73例为B组;正常妊娠孕妇111例为对照组,均行血凝指标检测。结果观察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小于对照组,B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小于A组,(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障碍。子痫程度越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越明显。

  • 标签: 妊娠期高血压 血凝指标 子痫前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血凝指标检测中血液标本质量对于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2017年1月至5月期间检验科收到的不合格血液标本80例,分别包含溶血、血量不足、未及时送检以及检验科认为有问题标本各20例。在对患者实施二次采血,分析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结果。结果问题样本与二次样本之间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血凝指标检测工作中应保证血液标本质量,当发现问题样本时需重新采血,保证检测结果准确。

  • 标签: 血液检测 血凝指标 标本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标本质量情况对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水平检测结果所造成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血液检验的期间出现溶血、血量不足、脂血、没有及时检测等问题的患者各50例,分别将其定义定为研究1组、研究2组、研究3组、研究4组;上述患者均对血液标本进行再采集并确定不存在上述问题,分别定为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对照4组。对上述研究对象血液标本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四项凝血功能指标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比检测结果。结果各研究组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四项凝血功能指标水平与其相对应的对照组比较,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血量不足、脂血、没有及时检测,均会对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水平的检查结果造成不良影响,使其明显异于真实值,使病情的诊断和检测质量受到干扰,因此临床工作中,要切实保证血液标本的质量,各项操作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并保证及时送检。

  • 标签: 血液 标本 质量 凝血功能 指标 影响
  • 简介:目的: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病人各项血凝指标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47例CHF病人及20例正常人血浆VonWillebrand因子(vWF)、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浆D-二聚体(D-Dimer)水平.结果:CHF病人体内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并随心力衰竭加重而增加,伴房颤病人上述指标变化更显著.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特别是心衰严重,伴有房颤的病人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 标签: 充血性心力衰竭 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血浆Von Willerand因子 血浆D-二受体 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冠心病介入治疗前后生化和血凝指标的变化状况。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接收的60例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检测所有患者血凝指标与生化指标。结果 LDH、CK-MB、AST、α-HBD、CK方面,经过PCI介入治疗后均比术前低,差异明显(P0.05)。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点DD、PT、FIB、APTT和TT对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采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化指标,促进其心肌细胞功能的提高,而且可以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值得采纳、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血凝指标 生化指标
  • 简介:目的研究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PLT)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128例HLD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用血凝仪检测PT、APTT、TT、Fib;血球仪检测PL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胆碱酯酶(CHE)。结果HLD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T(s)20.91±8.18、APTT(s)49.21±15.85、TT(s)17.98±3.18均明显延长,ALT(U)73.59±72.38明显增高,但Fib(g/L)1.68±0.68、PLT(×109/L)58.71±33.23和CHE(U)4934.61±2161.81明显降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LD患者的PLT和血凝指标均有异常,可从多方面评价HLD患者凝血功能。

  • 标签: 肝豆状核变性 凝血酶原时间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时间 血小板
  • 简介:血凝盛会本刊记者孙宝叶,秦友友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圆满结穿了,许许多多的中国人,尤其是担负这次大会安全保卫任务的公安干警在庆贺大会成功的同时也长长舒了一口气,能得到全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几方名与会代表的满意赞誉实属不易,安全保卫工作圆...

  • 标签: 联合国 首都机场 大型客车 会议中心 世妇会 安全保卫工作
  • 简介:【摘 要】:血凝血凝抑制试验因具有操作简易、批量分析、结果灵敏快速等优点,被区县级兽医实验室、养殖场广泛应用于监测禽流感、新城疫等疫病抗体效价,从而掌握禽群免疫保护水平。但是实际操作中试验受多种因素影响,甚至能严重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影响 血凝 血凝抑制 实验 因素
  • 简介:血凝血凝抑制试验对于兽医实验室人员来说都并不陌生,监测禽流感和新城疫的抗体效价时都要经常用到它,但是如何把血凝血凝抑制实验做得更精确,避免出现误差尤为重要。由于这项试验属于微量实验,从实验开始到实验结束的每一步都要求实验人员认真细致,准确无误。1PBS的配制准确称量试剂,减少电解质对实验的影响,促进可见现象的发生。液体的量取要以凹液面为准。

  • 标签: 血凝抑制试验 试验误差 兽医实验室 血凝抑制实验 抗体效价 实验人员
  • 简介:目的评价国产液体血凝试剂在法国Stago血凝仪上的性能。方法选择成人血浆样本285例,分别使用国产液体血凝试剂和法国Stago血凝仪原装试剂,在Stago血凝仪上进行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时间4项凝血指标检测,检测结果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规1988(CLIA'88)标准要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国产液体血凝试剂的检测结果与Stago原装血凝试剂的检测结果相比,均符合美国CLIA'88标准要求,二者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国产液体血凝试剂可以代替进口原装试剂在Stago血凝仪上用于凝血4项临床实验检测。

  • 标签: 液体血凝试剂 国产 Stago血凝仪 凝血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凝指标对脊柱退行性疾病患者骨质疏松症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4月就诊于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的脊柱退行性疾病患者313例,依据定量CT(QCT)检测结果将其分为骨质疏松组(119例)、骨量减少组(101例)和骨量正常组(93例),3组患者均空腹采集静脉血测定凝血和骨代谢指标。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分析3组间的差异;从各血液指标中筛查与脊柱退行性病变患者骨质疏松症(OP)发病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将骨量减少组与骨量正常组合并为非骨质疏松组,与骨质疏松组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相关指标在脊柱退行性疾病患者骨质疏松诊断中的价值。结果3组在性别(χ2=13.555,P=0.001)、年龄(F=17.53,P<0.001)、体重指数(BMI)(F=4.068,P=0.018)、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χ2=8.684,P=0.013)、25-羟基维生素D[25(OH)D](χ2=6.155,P=0.046)、D-二聚体定量(D-dimer)(χ2=8.111,P=0.017)和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F=6.809,P=0.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显示骨量正常组的年龄(P=0.006)、D-dimer(P=0.020)和PLT(P=0.002)低于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的年龄(P<0.001)和PLT(P=0.006)低于骨质疏松组,而β-CTx(P=0.015)、BMI(P=0.014)高于骨质疏松组。非骨质疏松组与骨质疏松组间性别、年龄、BMI、β-CTx、D-dimer和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OR=1.164,95%CI 1.097~1.236)、性别(OR=0.495,95%CI 0.274~0.896)、BMI(OR=0.890,95%CI 0.816~0.971)、PLT(OR=1.008,95%CI 1.003~1.103)是骨质疏松症发病的危险因素,P均<0.05。ROC分析显示年龄的曲线下面积(AUC)=0.715(95%CI 0.647~0.783),性别AUC=0.612(95%CI 0.539~0.684),BMI AUC=0.694(95%CI 0.622~0.766),PLT AUC=0.610(95%CI 0.539~0.682),四者联合的AUC=0.768(95%CI 0.706~0.829),P均<0.05。结论基于QCT的结果,PLT计数在脊柱退行性疾病患者OP诊断中有一定价值,PLT联合年龄、性别和BMI可显著提高OP的诊断效能。

  • 标签: 脊柱疾病 骨质疏松 凝血功能 骨代谢指标
  • 作者: 郭艳丽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2-27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22年10期
  • 机构:夏邑县人民医院  476400
  • 简介:【摘要】:医学检验对于临床各科室诊疗工作的开展有积极意义,是诊断疾病、制定治疗方案、评估疗效、健康保健等的基础。其中凝血试验是检验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的是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出血及血栓风险。凝血实验的检测需要乏血小板血浆,所以影响因素较多:患者准备、标本提取、抗凝剂的选择及实验室设备等都可能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检验人员需明确血凝试验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科学管控,减少其带来的影响,从而保证试验结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 标签: 血凝试验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医学检验对于临床各科室诊疗工作的开展有积极意义,是诊断疾病、制定治疗方案、评估疗效、健康保健等的基础。其中凝血试验是检验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的是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出血及血栓风险。凝血实验的检测需要乏血小板血浆,所以影响因素较多:患者准备、标本提取、抗凝剂的选择及实验室设备等都可能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检验人员需明确血凝试验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科学管控,减少其带来的影响,从而保证试验结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 标签: 血凝试验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为对当前我国医院中影响血凝检测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在2010-2013年门诊和住院部共100例患者进行血凝实验,并在血凝检测出来,结果中有可疑的患者,对主管医生以及相关的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和回访。结果经过调查,发现影响血凝检测结果的主要原因中有样本的采集以及样本的处理、以及检验师已经检验人员在检验过程中的检验步骤的规范性。结论为了能够对血凝试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保证,因此在进行检测时,就必须要对在检验环节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的环节进行控制。

  • 标签: 血凝检测结果 影响因素 因素分析
  • 简介:失血的辨证应当分清寒热阴阳,阳虚寒凝引起失血应引起重视.气寒血凝失血病证主要有目赤、鼻衄、齿衄、吐血、便血、尿血及肌衄等,临床以病程长、反复发作、血色紫暗、寒象明显为主要特点;其主要病机是气寒血凝,统摄无权;治疗当用温阳散寒之法.

  • 标签: “气寒血凝” 失血 辨证论治 血证 目赤 鼻衄
  • 简介:摘要即时检验(POCT)是检验医学发展的新领域,是在患者医疗现场因实施医疗措施所需而进行的即时检验。随着长期抗凝处理的患者人群扩大、促纤溶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血栓及出血性疾病的快速筛选需求增加,血凝学的即时快速检验已经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大量研究表明,现场血凝学检测快速、简便,能提供较可靠准确的过筛数据,并大大减少完成试验所需的周转时间(TAT),可适用于临床大量需要监测血凝学异常及抗栓、溶栓治疗的场景。

  • 标签: 血液凝固试验 即时检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血凝试验结果的因素。方法:收集 2014年 1月至 10月,我院接受凝血试验患者 340例,分析其凝血试验结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采血技术、血标本量、保存处理方法等均是影响血凝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结论:加强临床血液标本采集、保存和运送的规范性对于确保凝血试验结果可靠性与准确性具有重要影响。

  • 标签: 血凝试验 血液标本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