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病历摘要:患者女,30岁,农民。1月前因“胃炎”“泌感”于当地卫生院给予“胃得乐、磺胺药”口服,5天后右小腿出现片状暗紫色瘀斑伴疼痛,无瘙痒,当地医院诊断为“坏疽性丹毒”,静滴“先锋霉素V及灭滴灵”5天,右小腿紫色瘀斑渐扩大,肿胀,疼痛加重并出现水疱,于94年4月10日以“紫癜型药疹”收皮肤科住院治疗。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家族中无遗传病史。体检:一般情况可,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皮肤科情况:右小腿肿胀,见片状暗紫色瘀斑上散在水疱,左小腿见小片状紫红色瘀斑。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正常。入院后给予糖皮质激素、钙剂、抗组织胺药物治疗及对症治疗半月,双小腿瘀斑未消退且出现大疱,皮损向四周浸润而出现

  • 标签: 肉芽肿 糖皮质激素 药物治疗 蕈样 先锋霉素V 暗紫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肉芽肿的临床特征、病理表现、治疗及预后等,提高对早期肉芽肿的认识。方法收集并分析11例早期肉芽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发病年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免疫组化、治疗方案、预后及随访等情况。结果患者发病年龄平均(52.7±4.9)岁,临床表现以红斑(9/11)、斑块(5/11)、鳞屑(9/11)、瘙痒(10/11)为主。皮损组织病理显示81.8%出现亲表皮现象(9/11),63.6%出现“表皮内Pautrier微脓肿”(7/11),45.5%出现“真皮浅层见异形淋巴细胞呈片状、带状浸润”(5/11)。免疫组化主要表现为CD3+(7/7)、CD4+(5/7)、CD45RO+(9/10)、CLA+(6/6)、CD20-(6/7)。治疗方案以皮肤靶向治疗、免疫调节治疗为主,均取得良好疗效。结论早期肉芽肿皮损表现多样,组织病理、免疫组化及T淋巴细胞受体基因重排检测技术对早期肉芽肿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蕈样肉芽肿 诊断
  • 简介:作者报道1例I期色素减少性肉芽肿,患者为一13岁男孩,尽管临床上病情得到完全缓解,但T细胞受体γ多聚酶联反应发现仍有微小残留病变。通过对缓解后皮损的T细胞受体γ多聚酶联反应产物的进一步克隆和测序,发现原发性T细胞克隆仍存在,但数量有所下降。随访3年半,无任何新出皮损。肉芽肿残留的恶性T细胞克隆的临床意义还有待阐明。

  • 标签: 微小残留病变 蕈样肉芽肿 减少性 色素 多聚酶联反应 T细胞受体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肉芽肿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辽宁省肿瘤医院住院的34例肉芽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随访至2021年6月。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采用log-rank检验对不同亚组之间患者的总生存(OS)进行比较。结果34例患者中,男性22例(64.7%),女性12例(35.3%);中位发病年龄56.5岁(25~93岁)。皮疹发生部位主要为周身(23例,67.6%),肿瘤期主要表现为肿物破溃(10例,29.4%)、红肿(7例,20.6%);发病早期误诊20例(58.8%)。TNMB分期Ⅰ期3例(8.8%),Ⅱ期11例(32.4%),Ⅲ期3例(8.8%),Ⅳ期17例(50.0%);病变局限于皮肤和远处转移各17例(50.0%);远处转移患者中,内脏器官受累7例,淋巴结受累5例,骨髓或外周血受累5例;一线化疗32例,一线放疗9例,其中放化疗联合治疗7例。一线化疗32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14例,部分缓解(PR)12例,有效率81.3%(26/32);接受一线放疗的 9例患者中,CR 3例,PR 5例,有效率88.9%(8/9)。中位随访142.5个月(4~300个月),至末次随访,34例中,20例(58.8%)生存,6例(17.6%)死亡,8例(23.5%)失访。生存分析显示,全组中位OS时间未达到;相较于病变局限于皮肤的患者,远处转移患者OS差(P=0.039);远处转移患者中,淋巴结受累者较好,骨髓或外周血受累者次之,内脏器官受累者OS最差(P=0.045)。结论肉芽肿早期临床误诊率高,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组织学和病理学特征。早期放化疗有效率高,出现远处转移者预后差,其中淋巴结受累者OS好于骨髓或外周血受累者,内脏器官受累者OS最差。

  • 标签: 蕈样肉芽肿 病理状态,体征和症状 诊断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9例色素减退性肉芽肿(HMF)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8年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经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确诊的9例HMF患者的临床、病理表现及随访情况。结果9例患者中男7例,女2例;年龄6~ 29岁,平均12.4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3年,平均20.7个月。所有皮损均表现为色素减退斑片,边界不清,形状欠规则,部分色素减退斑融合,2例色素减退斑上覆鳞屑。Wood灯下色素减退斑呈灰白色,荧光弱;皮肤镜下皮损处可见白色鳞屑,精子、点状或短线状血管模式;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基底层色素轻度减退,未见明显色素缺失,表皮及真表皮交界处可见高折光异形细胞。9例组织病理均表现为异形淋巴细胞亲表皮现象,部分可见细胞聚集成Pautrier微脓肿;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细胞表型均符合T细胞表型,以CD8+ T细胞浸润为主。9例患者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均达临床痊愈。平均随访23.8个月,2例复发,再次行NB-UVB治疗,均达临床痊愈。结论HMF病情进展缓慢,NB-UVB治疗效果较好,患者达临床痊愈后存在复发可能,均需长期随访。

  • 标签: 蕈样真菌病 色素沉着不足 皮肤表现 病理过程 紫外线疗法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肉芽肿是原发皮肤T细胞淋巴瘤中最常见的类型,其发病机制仍然不清楚。研究显示,肉芽肿存在高频染色体片段拷贝数变异,如染色体7q、1q、17q的扩增和9p21、10q、17p的缺失,导致相应区域上原癌基因扩增和抑癌基因丢失,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同时肉芽肿中存在低频单核苷酸变异,这些变异基因主要集中在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染色质重塑以及T细胞活化相关的通路上。肉芽肿很少有发生基因融合变异的报道。另外,部分蕈样肉芽肿病例会发生大细胞转化,往往预示疾病进展及药物抵抗等不良预后。总之,肉芽肿是一种具有高度分子遗传学异质性的复杂疾病,未来还需要更广泛深入的机制研究。

  • 标签: 蕈样真菌病 染色体结构变异 多态性,单核苷酸 基因融合 比较基因组杂交 大细胞转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OX蛋白在肉芽肿(MF)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科病理室收集2003—2016年获得的63份石蜡组织标本,其中30份为疑似MF病例标本,23份为确诊MF病例标本,10份良性炎症性皮肤病病例标本。采用TOX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并比较TOX蛋白在各组中的表达情况。结果26份(86.7%)疑似MF标本TOX免疫组化染色阳性,20份(87%)确诊MF标本阳性。10份良性炎症性皮肤病标本中,3份TOX阳性。疑似MF组及MF组的TOX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良性炎症性皮肤病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OX蛋白在疑似MF和确诊MF病例中均有不同程度表达,且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良性炎症性皮肤病组,TOX可能作为MF的分子标志物之一。

  • 标签: 淋巴瘤,T细胞 诊断 蕈样肉芽肿 TOX蛋白
  • 简介:患者男,58岁。头面部、躯干及四肢红斑、鳞屑伴瘙痒1年。曾误诊为毛发红糠疹并给予治疗无效。3个月前因头部出现浸润性结节,遂再次就诊行皮肤活检、流式细胞及免疫组化检查,诊断为亲毛囊性肉芽肿。予以干扰素+维A酸胶囊+复方甘草酸苷胶囊+依巴斯汀片+曲氯乳膏方案治疗,治疗过程中行全身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目前病情基本控制,仍在随访中。

  • 标签: 蕈样肉芽肿 病理 免疫组化 治疗 毛发红糠疹 误诊
  • 简介:报告不伴粘蛋白沉积的嗜毛囊性肉芽肿1例。患者男,39岁。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10年,全身红斑、毛发脱落2年。组织病理示:淋巴细胞侵入表皮内,真皮毛囊减少,血管毛囊周围淋巴细胞浸润,部分淋巴细胞侵入毛囊内,部分细胞轻度异型。免疫组化示CD45RO、CD3、CD4和CD5阳性,CD20和CD30阴性。阿新蓝染色:毛囊内无粘蛋白沉积。皮损T细胞受体(TCR)重排阳性。结合临床、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诊断为不伴粘蛋白沉积的嗜毛囊性肉芽肿。

  • 标签: 蕈样肉芽肿 嗜毛囊性 粘蛋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伴大细胞转化的肉芽肿(TMF)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20年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诊治的24例TMF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其中11例患者的16份外周血样本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结果24例患者中男11例,女13例,诊断TMF时年龄平均为50.0(18~77)岁,早期(9例)及肿瘤期(15例)患者分别为44.8岁和52.6岁。诊断MF至发生大细胞转化的时间间隔平均为3.7年,其中8例初诊时即为TMF(经组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组织病理显示,20例患者大细胞呈弥漫分布,4例呈灶状分布,其中7例大细胞比例> 75%。免疫组化显示,18例患者表达CD30,其中9例CD30阳性大细胞比例> 75%;6例不表达CD30。16份外周血样本(早期4份,肿瘤期12份)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2份早期及10份肿瘤期样本中检测到表达克隆性TCR-vβ的细胞亚群,且16份样本均检测到前向角散射明显大于正常淋巴细胞的肿瘤细胞。随访结果显示,早期TMF患者中,3例发生大细胞转化后平均3.3年后进展为肿瘤期,1例进展为红皮病型MF(ⅢA期),另4例仍呈惰性病程;肿瘤期TMF患者中,1例进展为Ⅳ期,5例死亡,平均为发生大细胞转化后3.3(1.5~6)年。结论大细胞转化可发生于任何疾病分期的MF患者,部分患者预后较差,应对TMF患者密切临床随访。

  • 标签: 蕈样真菌病 细胞转化,肿瘤 皮肤表现 病理过程 诊断 抗原,CD30 大细胞转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曾有说法指出:色彩鲜艳的类有毒。其实,许多色彩不艳丽的类也有毒。专家指出:毒蕈很难有固定、易于判别的特征,除非具有丰富的知识,否则对不明白的类还是少碰为妙。

  • 标签: 色彩 毒菇 特征 判别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参与肉芽肿(MF)患者瘙痒发生的相关分子。方法纳入2009年10月至2021年8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522例M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瘙痒发生率。根据是否有瘙痒症状对患者进行分组,分析其中49例患者皮损活检组织的RNA测序数据,寻找有瘙痒症状与无瘙痒症状患者的差异表达基因;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88例MF患者血清和81例MF患者组织CC趋化因子17(CCL17)蛋白表达量;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6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活化和分化标记,寻找与瘙痒症状相关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使用χ2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Spearman相关性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22例患者中,男305例,女217例;早期MF 347例,进展期MF 175例。MF患者瘙痒发生率为67.2%(351例),进展期患者瘙痒发生率(81.7%,143/175)较早期患者(59.9%,208/347)上升(χ2 = 25.03,P<0.001)。RNA测序结果显示,瘙痒MF患者CCL17 mRNA表达量高于无瘙痒MF患者(差异表达倍数= 10.09,P<0.001)。瘙痒患者血清CCL17浓度[1 017.05(377.12,4 831.80)pg/ml]较无瘙痒患者[361.66(180.47,500.08)pg/ml]上升(Z = -4.57,P<0.001),且与瘙痒评分呈正相关(r = 0.57,P = 0.010)。在早期和进展期MF患者中,瘙痒患者血清CCL17浓度均高于无瘙痒患者(Z = -3.68,P<0.001;Z = -2.54,P = 0.011)。瘙痒患者与无瘙痒患者CCL17免疫组化相对定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 -1.84,P = 0.066)。瘙痒患者CD3+CD4+CD26-CCR4+恶性T细胞百分比高于无瘙痒MF患者(Z = -2.03,P = 0.043),且与血清CCL17浓度呈正相关(r = 0.49,P<0.001)。结论MF瘙痒患者皮损组织CCL17mRNA和血清CCL17浓度上升,CCL17与MF患者瘙痒发生相关,可能通过招募CD3+CD4+CD26-CCR4+恶性T细胞参与瘙痒发生。

  • 标签: 瘙痒症 趋化因子CCL17 T淋巴细胞 蕈样肉芽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