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合理使用注射用黄芪多糖,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通过临床观察、检索药品说明书、药典、 文献等,并通过试验进行论证。结果:注射用黄芪多糖与颠覆存在配伍禁忌。结论:在使用注射用黄芪多糖输液时不推荐使用碘伏消毒,如必须使用碘伏消毒,消毒后建议使用酒精脱碘后再使用注射用黄芪多糖。

  • 标签: 黄芪多糖 碘伏 配伍禁忌
  • 简介:摘要:中药配伍,需关注药物配伍之后会出现的变化,这些关系包括相反、相杀、相畏、相恶、相使、相须等。“十八反”、“十九畏”是历年来医家皆知的配伍禁忌,不过也有研究人员打破了这些禁忌,尝试将其中的药物合用。本研究结合国内现有观点,对“十八反”、“十九畏”的应用展开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十八反” “十九畏” 配伍禁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保证儿科合理用药,研究儿科常用静脉注射药品的配伍禁忌及预防措施。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儿科接收的100例患儿,采取回顾分析方法调查常用静脉注射药品配伍禁忌情况。结果:呋塞米注射液与注射用西咪替丁配伍禁忌构成比最高,为33.33%,其次为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配伍禁忌,构成比为25.00%;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嘱不合理、合并过敏性疾病、药品说明不明确是造成配伍禁忌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儿科常用静脉注射药品配伍禁忌普遍存在,必须全面掌握每种药品药理作用,避免出现配伍禁忌,进而提高儿科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儿科 静脉注射药品 配伍禁忌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不合理配伍。方法:选择2020月1-6月期间开具的2000份医嘱,同时选择2021年7-12月期间开具的2000份医嘱,于2021年7-12月进行干预,对比干预前后不合理情况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药物剂量错误、配伍禁忌错误、溶媒选择错误以及溶媒剂量错误发生率均低于干预前,对比前后数据差异显著形成统计学意义。结论:因为日常工作负荷重时间长,难免会出现药物配伍不合理,因此将医院实际情况与有效的干预措施结合,来提升配伍正确率进而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 不合理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化学成分相互作用下芫花与甘草配伍禁忌及机制。方法:甘草与芫花是两种常见中草药,在中药“十八反”中芫花/醋芫花-甘草为禁忌配伍药物,基于此次从化学成分角度分析,二者相互作用,探究两种药物配伍禁忌。结果:芫花不同化学成分测定,共测定出其含有化学成分8种,甘草对其中8种成分溶出具有促进作用。结论:考虑甘草同芫花之配伍禁忌可能同化学成分有关,研究中随着甘草量不断增加,芫花8种化学成分溶出增加,可能会对机体产生更大的毒副作用。因此在临床中需要禁忌配伍,并针对同存在芫花相似或者相同化学成分的药物与甘草不可同用,为药物科学安全运用提供一定帮助。

  • 标签: 化学成分 相互作用 芫花 甘草 配伍禁忌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药物配伍不合理问题,探讨有效控制措施。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7月静脉药物配伍配方20000例,根据用药管理模式分为,A组(常规用药管理)10000例,B组(合理用药干预)10000例,比较配伍不合理问题、配伍质量监控效果。结果:配伍不合理发生率比较,B组[0.08%(8/10000)]低于A组[0.49%(49/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配伍质控效果比较,B组[(97.87±2.27)分]高于A组[(83.24±2.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药物配伍工作中存在不合理配伍风险,加强用药干预可促进合理用药,减少不合理配伍事件,促进用药和治疗安全。

  • 标签: 静脉药物配伍 不合理用药 药物配伍 剂量控制
  • 简介:摘要:多索茶碱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支气管扩张药物,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因支气管痉挛而出现的呼吸困难治疗,也可用作慢阻肺、哮喘患者治疗,效果良好,深受认可。且多索茶碱药物毒性相较于传统药物茶碱、氨茶碱更低,用药安全性更高。但单一用药疗效影响因素较多,现阶段临床多采用联合用药方案,而对于多索茶碱与常用药物配伍的稳定性尚存在争议。对此,本文综述近年来多索茶碱与常用药物配伍稳定性研究,为临床多索茶碱与常用药物配伍提供参考。

  • 标签: 多索茶碱 常用药物 配伍 稳定性
  • 简介:【摘要】 目的:找到两者存在配伍禁忌的理论依据,警示护理人员,合理安排输液顺序,确保护理用药安全。方法:将注射用灯盏花素与盐酸川穹嗪配药后残余的微量药液(室温28℃),用一次性注射器加入少量溶媒后,抽吸出来放入同一(注射用灯盏花素或者盐酸川穹嗪)药瓶内。过程:观察约10分钟,会出现白色沉淀物,时间越久颜色越深、浓度越浓。结果:在一定的室温下(≧25℃),两者先后序贯输入时,在一次性输液器内相混时,起初会有肉眼难以辨认的白色颗粒状沉淀物,继而会随着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堆积,越来越浓。结论:两者之间存在药物配伍禁忌,应叉开或分步或更换一次性输液器再输入。

  • 标签: 注射用灯盏花素 盐酸川穹嗪 配伍禁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米非司酮配伍不同药物治疗药物流产术后宫腔残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位术后宫腔残留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于对照组患者,使用米非司酮配伍加味生化颗粒进行治疗,对于实验组患者,使用米非司酮配伍黄体酮胶囊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阴道出血的时长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均有一定好转,但实验组患者阴道出血的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阴道出血的时长,同时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加味生化颗粒或黄体酮胶囊都可以有效治疗宫腔残留,但对术后宫腔残留患者使用米非司酮配伍黄体酮胶囊进行治疗的效率更高,同时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更低,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药物流产术后宫腔残留 米非司酮 药物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COPD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初期多为外寒内饮证,可选用具有温宣及温化作用的药对或角药,如麻黄与苦杏仁,干姜、细辛与五味子,桂枝与茯苓;感染诱发AECOPD时,可从“痈”论治,选用清热消痈、祛痰逐饮药对,如鱼腥草与金荞麦、葶苈子与紫苏子、桔梗与陈皮;AECOPD病程中多存在气逆痰阻、瘀血阻络,可选用降气化痰、活血化瘀药对,如白前与前胡、半夏与枇杷叶、薏苡仁与桃仁。AECOPD的治疗宜标本兼顾,重在祛邪。临床应谨守病机,活用药对与角药,方可收获佳效。

  • 标签: 肺疾病,阻塞性 急性加重期 药对 角药 中医药疗法 辨治思路 用药经验
  • 简介:摘要:危险废物焚烧处置过程中,配伍是其中最基础、关键的环节,对焚烧系统的安全、经济、可靠的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危险废物配伍的意义、目的、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

  • 标签: 危险废物 焚烧 配伍
  • 简介: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总结、走访调查等方法整理分析“太白七药”配伍理论研究的现状与问题。指出虽“四梁八柱”配伍理论有悠久的历史,但当前“太白七药”研究进展多集中在植物资源上,仍缺乏配伍理论研究,更缺乏以“太白七药”为基础的复方及大品种的开发。呼吁应重视民间经验的继承与保护,用“四梁八柱”配伍理论来指导“太白七药”的应用与开发。指出教学团队应加大对该理论体系的研究,有必要在本省中药学、方剂学等本科课程的教学中增加该内容。

  • 标签: 地道中药材 太白七药 配伍理论 四梁八柱 资源调查 资源开发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不同阿片类药物配伍用于胃肠道手术病人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18年5月至2022年3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胃肠道手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病人6 556例,分为舒芬太尼混合纳布啡组(SN组)、氢吗啡酮混合纳布啡组(HN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SN组、HN组和S组药物配置分别为舒芬太尼100 μg+纳布啡40 mg、氢吗啡酮10 mg+纳布啡40 mg、舒芬太尼200 μg,稀释至100 ml,背景剂量1 ml/h,PCA剂量0.5 ml,锁定时间10 min。收集3组病人人口学资料、术后24和48 h时静态和动态镇痛不足(VAS评分≥4分的例数)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术后首次下床时间。结果与S组比较,HN组和SN组术后24和48 h时静态和动态镇痛不足发生率、头晕、恶心呕吐发生率、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和镇痛泵用药量降低,HN组术后24 h嗜睡发生率降低,首次排气时间和下床时间缩短,SN组术后48 h嗜睡发生率升高(P<0.05);与SN组比较,HN组术后24和48 h时静态镇痛不足发生率升高,动态镇痛不足发生率、头晕、恶心呕吐发生率、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和镇痛泵用药量降低,术后24 h嗜睡发生率升高,术后48 h嗜睡发生率降低,首次排气时间和下床时间缩短(P<0.05)。结论氢吗啡酮混合纳布啡用于胃肠道手术病人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优于舒芬太尼混合纳布啡和舒芬太尼,且氢吗啡酮混合纳布啡有利于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

  • 标签: 镇痛药,阿片类 胃肠道 外科手术 镇痛,病人控制
  • 简介:摘要:阴阳五行运动失常是机体疾病的主要因素。药各俱性味之偏、阴阳五行之属,以阴阳五行为本的药的性味配伍立方,纠正机体阴阳五行运动失常,是治疗的重要手段,亦在对病证的治疗中充分反映其整体观。

  • 标签: 阴阳五行 性味 配 伍
  • 简介:【摘要】目的:酚磺乙胺注射液与氨甲苯酸注射液与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存在配伍禁忌的探讨。方法:回顾分析应用的这三种药物,查阅说明书,利用“全球学术快报”平台,根据主题词进行检索,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分析发生在输液器中的药物理化配伍禁忌及输液的先后次序,保证临床用药安全。结果:液体组与组之间某些药物会发生配伍禁忌。结论:药物连续滴注,药物组之间需使用中性液体间隔续滴,保证用药安全。

  • 标签: 奥美拉唑钠 酚磺乙胺 氨甲苯酸 配伍禁忌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米非司酮配伍卡孕栓与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终止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自愿终止妊娠的120例患者进行分析,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研究组接受米非司酮配伍卡孕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终止妊娠期的临床指标及流产效果。结果 研究组宫缩反应时间、终止妊娠时间、产期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终止妊娠期的临床指标差异显著;研究组完全流产46例、不完全流产12例,完全流产率76.7%;对照组完全流产32例、不完全流产28例,完全流产率53.3%,两组流产效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卡孕栓是一种经济、有效的终止妊娠措施,可提高完全流产率,减轻患者的身心创伤,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米非司酮 卡孕栓 米索前列醇 终止妊娠
  • 简介:摘要:在对危险废弃物进行处理的时候,焚烧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处理方法,对于危险废弃物的焚烧处理而言,这一过程中的配伍工艺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利用焚烧法对危险废弃物进行处理,能够实现废弃物的无害化和减量化的目标。配伍工艺管理能够充分发挥焚烧法的作用,对废弃物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把控。本文主要针对危险废弃物焚烧处置配伍工艺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同时也针对配伍工艺管理的重点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说明。

  • 标签: 危险废弃物 焚烧处置 工艺管理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大黄与黄连配伍时主要组分的变化规律。方法:配制混合对照品溶液,制备中药液,进行液相色谱分析,评估加样回收率,分析加样回收率,测定主要组分。结果:合并供试品溶液(按1:2比例混合大黄单煎液、黄连单煎液)中小檗碱组分的回收率为97.80%,表小檗碱组分的回收率为98.76%,黄连碱组分的回收率为98.24%,巴马汀组分的回收率为97.59%;合煎液供试品溶液(按1:2比例混合黄连与大黄)中小檗碱组分的回收率为99.25%,表小檗碱组分的回收率为98.79%,黄连碱组分的回收率为97.96%,巴马汀组分的回收率为99.51%。黄连-大黄配伍比例1:2时小檗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组分的相对溶出率均高于1:1、2:3、5:9时(P<0.05),黄连-大黄配伍比例1:1时小檗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组分的相对溶出率均低于2:3、5:9时(P<0.05),黄连-大黄配伍比例2:3时小檗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组分的相对溶出率均低于5:9时(P<0.05)。结论:黄连与大黄配伍时,随着黄连剂量的增加,主要组分的相对溶出率逐渐降低。

  • 标签: 黄连 大黄 配伍 小檗碱 表小檗碱 黄连碱 巴马汀 回收率 相对溶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