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因用药发生肝脏损伤的原因,并研究其相应针对措施。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以来收治的因药物肝损伤而住院治疗的6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研究造成其肝脏损伤的药物类型,以及临床症状和预后情况。结果引起患者发生肝脏损伤的药物类型主要包括中成药、抗癌药物以及解热镇痛消炎药物等,其原因以中药的过量使用为主,其次为镇痛消炎类药物,由于患者及医护人员对药物机理了解不全面,导致药物的滥用,进而致使患者发生以恶心、疲惫、尿黄和黄疸为主要类型的肝脏损伤。绝大多数患者进行针对性孩治疗后取得了较好的预后效果。结论在选取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取药物,对症治疗,医护人员应增强能力,了解药物机理,及时防治患者在治疗中因种种原因发生的药物肝损伤。

  • 标签: 药物性肝损伤 药剂科 病因分析 临床诊断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药物肝损伤(drug—inducedliverinjmy,DILI)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对该病的临床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为药物肝损伤的患者资料,对其用药情况、性别、年龄分布、临床表现及分型、相关生物化学指标和病理学特点加以分析。两组比较非参数统计采用秩和检验,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x。检验。【结果】对159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57例,女102例;年龄18~82岁,平均50.8岁;用药种类以中草药为主(66.0%),其次为抗生素(8.8%)、化疗药物(4.4%)。临床分型:肝细胞型104例(65.4%),胆汁淤积型21例(13.2%),混合型34例(21.4%)。【结论】药物肝损伤以女性、中老年人多见。引起成人药物肝损伤的主要药物依次为中草药、抗菌药、化疗药。肝细胞型为主要临床类型。大多数成人患者预后良好,肝衰竭者预后较差。

  • 标签: 药物性肝损伤 肝炎 临床 病理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药物血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40例药物血尿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用药史、实验室检查、临床特征、治疗方法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0例患儿中,64例应用过解热镇痛药物,52例应用过抗感染类药物,28例应用过中草药类药物,6例应用过脱水利尿剂。本组患儿在给药后8min至12h,均出现洗肉水样、浓茶样全程血尿,并伴有轻度腹痛、腰痛不适等症状。68例患儿的尿蛋白呈++或+,尿红细胞呈+++或++++,10例患儿检出少量白细胞,48例未见管型。本组患儿经及时的治疗后,在2~3d内肉眼血尿症状消失,镜下血尿在用药3~4d后消失,随访半年显示均未发生持续性肾功能损害。结论临床上应加强小儿药物血尿的预防、治疗,早发现、早停药、早治疗,以免对患儿的肾功能造成严重损害。

  • 标签: 肾损害 药物性血尿 小儿 抗生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损伤病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肝损伤的特点与治疗效果。方法对2013年8月-2014年1月我科收治的经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药物肝损伤的112例病例进行总结分析,观察针对不同种损害机制的肝损伤采取不同治疗的方法的临床反应。结果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损伤分为超敏和中毒两种机制,表现为肝细胞型和胆管型损伤两种表现。如果可以早期明确上述原因,肝功损伤可以获得更快的好转或治愈。

  • 标签: 抗结核药物 药物性肝损伤
  • 简介:首先要戒掉"没事乱吃药"的习惯,其次是了解自己是否属于药物肝损伤的高风险人群,最后在服用任何药物的时候,都要注意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用药剂量、疗程以及自己将可能面对的风险。笔者曾经接触到一个比较极端的药物肝损伤病例。一名年轻女性为了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而长期服用中药,2年后因肝衰竭死亡。

  • 标签: 肝损伤 药物性 子宫内膜异位症 药品说明书 用药剂量 风险
  • 简介:摘要本文详细分析了一例可能由尼美舒利引起药物淤胆型肝损害,对国内外相关报道和文献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回顾。这将有利于临床医师在临床用药这些有类似副作用的药物时做出正确的思考和选择。

  • 标签: 尼美舒利 肝毒性 盘龙七片 草乌叶 淤胆
  • 简介:目的:总结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视神经炎临床特点,探讨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胸科医院2003-01/2013-01门诊和病房患者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物视神经炎的临床特点。结果:抗结核药物治疗引起的药物视神经炎不多见(17/60000),以球后视神经炎多见,引起视神经炎的抗结核药物主要是乙胺丁醇,其次是异烟肼、链霉素。明确诊断后及时停用与视神经炎相关的结核药,并根据病情给予补充维生素,扩张血管,激素等治疗,患者的视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在使用抗结核药期间要注意患者视力变化情况出现突发视力下降应作眼科检查,并及时给予干预,防止失明的严重后果。

  • 标签: 抗结核 药物 药物性 视神经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40例药物肝损伤(DILI)病人的病因和临床特点,以加深基层对DILI的认识。方法对本院2009-2012年的40例DILI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用药史(追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停药后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判断和分析。结果引起肝损伤的药物多见于中草药及中药注射剂、抗生素类、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抗结核病药、抗肿瘤药、抗精神病药、降血压类药物、医药保健品等。大多数DILI出现于用药后一周。结论中草药、抗菌药物仍是引起DILI的主要药物,保健品产生DILI有上升趋势。临床工作中,要提防DILI的可能性,及时停用肝损药物,采用甘草酸制剂为主的综合保肝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依飞伟伦导致药物皮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感染一科21例依飞韦伦所致药物皮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药物皮炎中剥脱性皮炎1例(4.8%),粟粒丘疹及红斑型20例(95.2%);第一型重症药疹伴有系统性损害。结论依飞韦伦药疹多为轻-中型药疹,及时、合理使用抗过敏药物及皮质类固醇激素辅以支持疗法是治疗的关键。

  • 标签: 依飞韦伦 副作用 药疹 治疗
  • 简介:口服药物从咽部经过食管进入胃中,药片或胶囊可能嵌顿在食管狭窄处。当药物被溶解后,在局部形成高浓度蓄积,就会直接刺激食管黏膜。长时间反复刺激,就容易引起食管炎症,甚至形成糜烂、溃疡,导致药物,性食管炎。老年人慢病多,服药次数也多,

  • 标签: 药物性食管炎 服药方法 老人 口服药物 食管狭窄 食管黏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致药物肝损伤的特点,并与西药致药物肝伤进行比较,为促进合理用药提供有效参考。方法对我院120例药物肝损伤患者的一般资料、疾病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与统计。结果120例药物肝损伤患者中,中药致药物肝损伤患者68例(研究组),占56.67%,西药致药物肝损伤患者52例(对照组),占43.33%。研究组2例(1.67%)患者无明显症状表现,对照组13例(10.83%)患者无明显症状表现(P<0.05)。研究组肝细胞损伤型的发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混合型肝损伤的发病比例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中药引起的药物肝损伤在临床表现、性别、疾病分型上均与西药有所差异,其发生率较高不容忽视。

  • 标签: 中药 药物性肝损伤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药物肝损伤(DILI)发病率较高,中医对其有独特的认识,中药对其治疗疗效可靠。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就现代医学、中医学对对药物肝损伤(drug-inducedliverinjury,DILI)的认识,以及中药复方、中药活性成分、中成药对其防治的现状进行阐述。

  • 标签: 中医药 药物性肝损伤 复方 活性成分
  • 简介:中药炮制是我国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中药材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克制和抵消相应的毒副作用,从而更好地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中药炮制的方法主要分为火制、水制以及水火共制等。现就中药炮制对中药材的药物能、功效、理化性质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讨论,强调中药炮制的意义和重要性。

  • 标签: 中药炮制 性能 功效 理化性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药物肝损害的效果,观察其不良反应。方法随机抽选2011年2月以来,在我院确诊的药物肝损害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异甘草酸镁组51例,给予异甘草酸镁1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B组复方甘草酸单胺组39例给予复方甘草酸单胺12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并在其治疗7天和14天后对两组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r-谷氨酰转移酶(r-GT)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7天异甘草酸镁组有效率56.10%,甘草酸单胺组30.77%(P<0.05),治疗后14天异甘草酸镁组有效率90.42%,甘草酸单胺组56.41%(P<0.01),各项肝功指标对比提示异甘草酸镁的降酶作用显著。结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药物肝损害安全有效,副作用少,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 标签: 复方甘草酸胺 异甘草酸镁 药物性肝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熊去氧胆酸(优思弗)治疗药物肝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汇总分析60例临床诊断药物肝损的住院患者,按是否应用优思弗将患者分为两组优思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特征、各项生化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肝功能无显著差异。二组在治疗前后ALT、AST、TBil对比均存在差异,两组间治疗后肝功能比较,ALT、AST、TBil存在差异。在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患者中治疗前后的TBil、GGT、ALP存在统计学差异。而在肝细胞损伤型患者中治疗前后ALT、AST存在统计学差异。优思弗组治疗后16例患者显效,12例患者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93.3%,对照组8例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总有效率66.7%,两组疗效对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熊去氧胆酸可以改善各型药物肝损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且其不良反应少,是目前治疗药物肝损的重要选择。

  • 标签: 熊去氧胆酸 药物性肝损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