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巨大膀胱室内多发肉瘤样在临床较为少见。我中心收治1例,报告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男,73岁,以无痛性肉眼血尿10个月、加重40天为主诉入院。患者于入院10个月前及40天前分别出现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1次,呈淡红色洗肉水状,无血块,B超发现巨大膀胱內肿瘤。既往发现膀胱27年,未治疗。家族中多人患肠道。体格检查下腹膨隆,以右侧明显。初步诊断为巨大膀胱室内实性占位。

  • 标签: 膀胱憩室 肉瘤样癌 移行细胞癌 恶性肿瘤 肉眼血尿 左输尿管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经腹腹腔镜下膀胱切除治疗膀胱的效果。方法 将于本院收治的膀胱患者中抽出 24例,将其以观察、对照形式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选择开放式性手术,观察组选择经腹腹腔镜下行膀胱切除,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对应值优,且 P<0.05。结论 针对膀胱患者经腹腔镜下进行病变区域切除,能有效减少其术中出血量及加快患者健康恢复速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腹腔镜下膀胱憩室切除 膀胱憩室 效果
  • 作者: 汪政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        (湖北中医药大学     湖北武汉    430000)     【摘    要】    膀胱憩室分为真性膀胱憩室与假性膀胱憩室。前者发病是先天性的,多指膀胱逼尿肌发育不良所致,包括输尿管芽及未闭的脐尿管等;后者多为后天性,是指膀胱壁肌层的局限性薄弱、膀胱壁粘膜膨出形成。临床以后者较多见,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患者多分布在40-60岁之间。膀胱憩室临床症状多为分段排尿,合并感染时有膀胱刺激症,憩室内有结石或肿瘤时可产生血尿,现分享我院病例一例,汇报如下。  【
  • 简介:摘要目的对8例经手术后病理结果证实的膀胱的超声诊断分析。方法应用超声诊断仪对患者的下腹部进行检查,对适度充盈后的膀胱观察其大小,形态,膀胱壁厚度,连续性及内外有无异常回声,毗邻关系,排尿后动态观察膀胱的情况。结果8例患者全为单发,膀胱结石为2例,全部位于侧方,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尿潴留,6例男性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肥大,全部病例后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结论膀胱壁的局限性囊贷状突起为膀胱。我们临床上所见到的大多为后天性的,均有不同程度的尿潴留,男性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肥大,有少数室内见结石,偶尔可见肿瘤。超声证实膀胱一是要显示口,二是要对比排尿前后的腔变化。膀胱还注意要与盆腔肿物及输尿管囊肿进行鉴别。

  • 标签: 膀胱憩室 超声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膀胱的临床特点及3D腹腔镜下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膀胱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分析1例于我院接受3D腹腔镜下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的膀胱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患者,男,51岁,因“无痛性肉眼血尿2个月”入院。CT增强提示膀胱左侧壁并占位;尿动力学及尿流率检查提示下尿路梗阻;膀胱镜检查见膀胱颈梗阻,膀胱左侧壁近输尿管开口处见一4.0cm×3.0cm,其内可见一约1.0cm×1.5cm菜花样新生物,活检提示为尿路上皮(T1G1)。行3D腹腔镜下膀胱部分切除+左侧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患者膀胱肿瘤电切术后无复发再行二期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结果术后病理为膀胱尿路上皮(T1G3),随访2年未见肿瘤复发,双肾及输尿管也未见明显扩张积水。结论影像学、膀胱镜检查及病理活检是确诊膀胱的重要方法,3D腹腔镜下膀胱部分切除术是治疗膀胱(≤T2期)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膀胱憩室癌 膀胱部分切除术 3D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膀胱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的经验。方法2003年5月至2014年5月经膀胱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14例。年龄54~78岁,平均年龄74.5岁,并发尿潴留6例,余8例患者最大尿流率分别为5.8-10.3ml/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平均为28分。B超前列腺体积45~122ml,平均74.7ml;残余尿量(RV)90-380ml,平均134.8ml;膀胱156-312ml,平248.3ml。术前膀胱镜检查左侧后壁9例,右侧后壁5例;输尿管开口位于室外7例,颈口周围3例,室内4例。IVU除4例输尿管开口于室内有同侧输尿管轻度扩张外,未见其它异常。PSA2.89~12.45ng/ml,平均6.35ng/ml。结果14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术中平稳。手术时间110~190min,平均135min。术中出血70ml~200ml,平均120ml,未输血。膀胱冲洗3-5d,平均4d。术后平均3d拔出盆腔引流管;术后7~9d拔除导尿管,平均7.7d,术后12-14天拔除膀胱造瘘管,排尿通畅。术后6例低钠血症。无术后出血、术口感染、膀胱痉挛、尿失禁病例。术后住院18~24d,平均20d。病理证实均为前列腺增生,膀胱。术后3月复查尿流率为12.5~16.7ml/s,平均14.5ml/s,剩余尿量9-30ml,平均18.8ml,平均IPSS评分7分。结论经膀胱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因其技术成熟,效果确切,对前列腺体积较大合并膀胱巨大的患者仍不失为最佳治疗方法。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膀胱憩室 开放手术
  • 简介:摘要女性盆腔囊肿主要来源于卵巢或输卵管,也可来源于泌尿系统或胃肠道等。膀胱(BD)是部分膀胱黏膜经膀胱壁薄弱点向外突出形成的囊状结构。女性BD发病率较低,由于妇科医师对BD认识不足,可能将BD误诊为附件囊肿。本文报道1例被误诊为附件囊肿的BD患者,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以期加深对BD的认识,提供附件囊肿鉴别诊断的新思路。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膀胱镜联合3D腹腔镜下膀胱切除术临床疗效。方法 膀胱患者行膀胱镜联合3D腹腔镜下膀胱切除术,观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月复查泌尿系彩超,定期复查及随诊。结果 术程顺利,术中出血大约30ml,术后3天拔出腹腔引流管,术后1周拔出尿管,1月后随访复查无尿漏及其他伴随症状发生,病理结果提示符合膀胱。结论 膀胱镜联合3D腹腔镜下膀胱切除术效果尚佳,在保证了手术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了手术明确性及速度。

  • 标签: 膀胱镜 3D腹腔镜 膀胱憩室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HLL)在膀胱结石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膀胱结石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52例,以抽签法为依据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使用气压弹道碎石术(PL)治疗的参照组(n=26),以及使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研究组(n=26),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后,研究组呈现结果更优,且最终检验结局P<0.05,具有探讨分析价值。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膀胱结石显著,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 膀胱憩室结石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十二指肠是一种常见疾病,好发于十二指肠降部。60%~70%的十二指肠发生于十二指肠降部乳头周围2~3cm处,称为十二指肠乳头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0年10月我中心采用切除术治疗3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该手术方式的适应证和疗效。

  • 标签: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