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软组织肉瘤是一类罕见的软组织肉瘤,具有一定的组织学特异性,肿瘤细胞的分化水平不一,临床表现多样。该病主要发生于青少年和年轻成人,女性多见。头颈部发病少见,且以舌和眼眶为主,而发生于颊部者极为罕见。本文报告1例颊部软组织肉瘤,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诊断、组织学特点、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

  • 标签: 腺泡样软组织肉瘤 肉瘤 颊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1例小儿泡状软组织肉瘤(ASPS)的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22年3月11日收治的1例泡状软组织肉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入院后开展病理学检查,统计本例患儿的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本例患儿右侧大腿肿块考虑是泡状软组织肉瘤(ASPS),肿瘤界线上部清晰,未观察到明确切缘外累犯;免疫组化结果显示Ki67(5%+)、TFE3(+)、Desmin(﹣)、CD34(血管网+)、S100(﹣)、NSE(﹣)、Cathepsin K(±)、Syn(﹣)、CgA(﹣)、CK(﹣)、HMB45(﹣)、SMA(血管网+)、Melan-A(﹣)、PAX8(﹣)、Phox2B(﹣)。肿瘤的分化方向暂未明确,组织学形态发现多边形上皮细胞呈现泡状/器官样排列,核分裂较为罕见,Ki67增殖指数较低,但肿瘤内能够观察到丰富毛细血管网。术后患儿病情趋于平稳,该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很难确定,建议对患儿开展临床密切随访。结论 小儿泡状软组织肉瘤结构本身较为复杂,同时种类多变,临床诊断缺乏特异性,需要依据病理诊断以协助拟定治疗方案。

  • 标签: 软组织肉瘤 病理检查 病理学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1例小儿泡状软组织肉瘤(ASPS)的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22年3月11日收治的1例泡状软组织肉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入院后开展病理学检查,统计本例患儿的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本例患儿右侧大腿肿块考虑是泡状软组织肉瘤(ASPS),肿瘤界线上部清晰,未观察到明确切缘外累犯;免疫组化结果显示Ki67(5%+)、TFE3(+)、Desmin(﹣)、CD34(血管网+)、S100(﹣)、NSE(﹣)、Cathepsin K(±)、Syn(﹣)、CgA(﹣)、CK(﹣)、HMB45(﹣)、SMA(血管网+)、Melan-A(﹣)、PAX8(﹣)、Phox2B(﹣)。肿瘤的分化方向暂未明确,组织学形态发现多边形上皮细胞呈现泡状/器官样排列,核分裂较为罕见,Ki67增殖指数较低,但肿瘤内能够观察到丰富毛细血管网。术后患儿病情趋于平稳,该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很难确定,建议对患儿开展临床密切随访。结论 小儿泡状软组织肉瘤结构本身较为复杂,同时种类多变,临床诊断缺乏特异性,需要依据病理诊断以协助拟定治疗方案。

  • 标签: 软组织肉瘤 病理检查 病理学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5例罕见部位泡状软组织肉瘤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罕见部位泡状软组织肉瘤的临床资料,对标本的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进行观察。结果:5例ASPS肿瘤细胞TFE3阳性,PAS染色胞浆内可见阳性颗粒,电镜下1例可见特征性晶体。 所有病例均行肿瘤局部全切除术,2例术后化疗。 除1例失访外,其余4例均存活,1例术后4年局部复发。结论:ASPS是一种罕见的恶性疾病,最常见于青少年。结合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可作出准确诊断。鉴别诊断应排除富含鼻窦的肿瘤,例如横纹肌肉瘤,其中 TFE3 是特异性标志物。

  • 标签: 罕见部位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泡状软组织肉瘤(alveolar soft part sarcoma,ASPS)的临床病理、分子遗传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北京儿童医院2009年8月至2018年11月13例儿童ASPS病例存档切片行HE染色及组织化学染色[包括过碘酸-雪夫(PAS)染色及淀粉酶消化PAS(D-PAS染色)]。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TFE3、INI1、CD68等的表达,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TFE3基因断裂易位情况。结果13例ASPS中,男童4例,女童9例,年龄1岁2个月至13岁8个月,平均7.8岁,5岁以下4例。组织学上,11例肿瘤细胞呈泡状、巢状排列,2例肿瘤细胞呈实性、弥漫性生长。瘤细胞胞质嗜酸性,可见明显的空泡现象,核多形性,核仁突出,核分裂象罕见,3例可见血管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TFE3弥漫核阳性,INI1、CD68、波形蛋白阳性,MyoD1、Myogenin、细胞角蛋白、S-100蛋白等均阴性。7例PAS及D-PAS染色显示肿瘤细胞质内均可见紫红色针状或棒状结晶体。9例行FISH检测,均显示TFE3基因断裂易位。结论ASPS为儿童少见软组织肿瘤,肿瘤多位于深部肌肉内,瘤细胞排列成泡状或巢状,同时TFE3基因位点发生断裂易位,确定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病理形态、免疫组织化学及基因检测综合考虑。

  • 标签: 肉瘤 软组织腺泡状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荧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软组织肉瘤(softtissuesarcoma,STS)是源于间叶组织和与其交织生长外胚层神经组织的恶性肿瘤,包括除淋巴造血组织外的非上皮组织,即纤维、脂肪、肌肉、间皮以及分布于这些组织中的血管、淋巴管和外周神经,多位于四肢、躯干和腹膜后等部位,占成人恶性肿瘤的1%,儿童肿瘤的10%[1]。其主要特点为:分布广、类型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的分类,STS具有60多种亚型,许多亚型易形成假包膜而被误认为良性[2]。其血行转移多见,易转移至肺。不表现为原位肿瘤,偶有软组织良性肿瘤转为恶性肿瘤,恶性外周神经鞘瘤除外。发病罕见、肿瘤异质性强、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少。

  • 标签: 分子靶向治疗 抗肿瘤药 软组织肿瘤 肉瘤
  • 简介:摘要粘液纤维肉瘤(Myxofibrosarcoma,MFS)也称作粘液肉瘤,是纤维母细胞肉瘤的类型之一,因原始间叶组织纤维组织或肿瘤组织的黏液变性所致。粘液纤维肉瘤的主要发病部位是软组织,该病的我国临床较为罕见,已有的报道中尚不足百例。但有报道指出,发生于不同部位的粘液纤维肉瘤,其影像学表现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基于此,本研究就我院的1例软组织粘液纤维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升对该疾病的认知,提高临床诊断率。

  • 标签: 软组织 粘液纤维肉瘤
  • 简介:目的探讨肢体软组织肉瘤(LSTS)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影响LSTS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LST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肿瘤直径、肿瘤位置、病理分期以及手术外科切缘等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LSTS患者局部复发和发生全身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随访期间,70例LSTS患者中,局部复发患者为15例,局部复发率为21.43%;发生全身转移的患者为22例,全身转移率为31.43%;初治、广泛切除肿瘤以及外科切缘阴性LSTS患者的术后局部复发率和全身转移率低;LSTS患者的术后局部复发率和全身转移率随着FNCLCC分级和MSTS分期的升高而升高,而与LSTS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直径、肿瘤位置以及肿瘤深度无关(P﹥0.05)。结论LSTS患者应优先考虑广泛切除治疗,高分期、外科切缘阳性和二次治疗的LSTS患者术后应注意局部复发和全身转移情况的发生。

  • 标签: 肢体软组织肉瘤 复发 转移
  • 简介:1病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成人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软组织肉瘤(STS)与肉瘤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3例成人泌尿、男性生殖系统STS和15例肉瘤癌患者的临床资料。STS组男59例,女14例;中位年龄41(18~78)岁;可测量病灶肿瘤最大径0.5~19.0 cm;肿瘤原发于睾丸及睾丸旁23例,肾23例,前列15例,膀胱8例,输尿管3例,其他部位1例;发生淋巴结转移18例,远处转移8例;73例中66例行手术切除治疗,其中3例行新辅助化疗,22例行辅助化疗,5例行辅助放疗;7例未行手术治疗,其中2例行放疗联合化疗,2例行单独化疗,3例行对症支持治疗。肉瘤癌组男11例,女4例;中位年龄65(23~84)岁;可测量病灶肿瘤最大径0.4~16.9 cm;肿瘤原发于肾6例,膀胱5例,输尿管2例,前列2例;发生淋巴结转移2例,远处转移4例;15例中12例行手术切除治疗,其中2例肿瘤原发于肾的患者术前即存在转移,术后行辅助治疗;3例未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行全身化疗,2例行对症支持治疗。两组患者性别、肿瘤最大径、远处转移、治疗方案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年龄、肿瘤原发部位、淋巴结转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类变量资料采用χ2检验比较,采用Kaplan-Meier法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后行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本研究中位随访时间18.3(0.3~90.4)个月。STS组病理示滑膜肉瘤14例,脂肪肉瘤11例,横纹肌肉瘤15例,平滑肌肉瘤16例,其他类型10例,未具体分类的梭形细胞肉瘤7例。STS组66例行手术治疗者术后肿瘤复发8例,转移14例,复发并转移4例;7例未行手术治疗者均发生进展。肉瘤癌组10例术前未发生远处转移者中,术后复发3例,转移3例;2例术前已有远处转移者行肾切除术后辅助化疗,其中1例总生存时间(OS)达2年,1例术后2个月复发;3例未行手术治疗者,病情均发生进展。STS组中位OS为59.3(95%CI 24.1~94.5)个月,肉瘤癌组中位OS为8.7(95%CI 6.1~11.2)个月。STS组总生存预后优于肉瘤癌组(HR=2.874,95%CI 1.118~7.386,P=0.022)。结论成人泌尿、男性生殖系统STS发病年龄低于肉瘤癌。STS肿瘤原发于睾丸及睾丸旁、肾最多,肉瘤癌肿瘤原发于肾最多。STS以平滑肌肉瘤最多。STS与肉瘤癌应尽早诊断后行手术治疗,无法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建议全身治疗。

  • 标签: 软组织肉瘤 肉瘤样癌 临床病理特征 治疗 预后
  • 简介:女,62岁,因“现左大腿无痛性渐增性肿物13年”人院治疗,13年前无意中发现左大腿下段前内侧有一“蚕豆”大小的肿物,触之尢压痛。近年来肿块逐渐增人,伴有行走跛行,足趾麻小。人院查体:左侧大腿前内侧可触及一大小约34cm×22cm、肿块,质韧,表面光滑无破溃,

  • 标签: 骨肉瘤 软组织 病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