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汽化术联合膀胱化疗药物灌注治疗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2014年收治的268例经病理证实的膀胱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以膀胱刺激症状+镜下血尿为主,膀胱镜检查表现为滤泡样、绒毛样、苔藓样改变。196例(以下称灌注组)经尿道汽化术后1月采用丝裂霉素或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方案为每周1次,共6次,术后定期尿常规检查。72例(以下称未灌注组)术后因经济原因未做灌注。结果随访3—30个月,灌注组135例症状消失,42例好转,11例症状未见明显改善,复发8例;未灌注组34例症状消失,7例好转,18例症状未见明显改善,复发13例,两组均无恶变病例。结论经尿道汽化术联合膀胱灌注化疗药物治疗膀胱具有较好的疗效,并能有效地预防其复发。

  • 标签: 腺性膀胱炎 汽化电切 膀胱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气化膀胱灌注用于治疗膀胱的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20年3月自2021年3月前来就诊的100例采用气化膀胱灌注来治疗膀胱的患者,并随机分为相同数量的两组,分别是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实验组采用围术期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之后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中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且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化膀胱灌注用于治疗膀胱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围术期护理的措施,可以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到提高,并明显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气化电切 膀胱灌注 腺性膀胱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整理我院膀胱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探讨通过羟基喜树碱对患者进行定期灌注治疗的护理措施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04例膀胱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患者,实验组采用针对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产生率。结果实验组术后2年复发率为11.65%。再治疗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1%。对照组术后2年复发患者为20例19.41%,再治疗患者不良反应发病率为80%。两组患者的2年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手术患者需要针对的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病率,具有非常高的临床护理应用价值。

  • 标签: 腺性膀胱炎行电切术后 针对性护理 传统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膀胱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方法对我院2001年3月至2008年2月收治15例膀胱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男5例,女10例,年龄35~63岁,平均52岁,病程1—24个月。反复尿急尿频12例,间歇肉眼血尿3例。均行经尿道膀胱术,术后-24小时内即用丝裂霉素(MMC)膀胱内灌注,以后每周一次,持续6次。每3个月复查膀胱镜,持续1年。结果所有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平均20min,术中无严重出血和膀胱穿孑L等并发症发生。随访6-12月,症状消失11例,症状好转3例,总有效率93.3%(14/15)。结论经尿道联合术后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是治疗膀胱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腺性膀胱炎 电切术 丝裂霉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早期膀胱治疗之中给予的经尿道局部术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研究时间为2019年6月--2020年12月,回顾分析在我院治疗的100例早期膀胱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经尿道局部术)和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膀胱治疗之中采取经尿道局部术,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运用意义重大,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经尿道局部电切术 常规治疗 早期腺性膀胱炎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灼术治疗膀胱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3月~2007年11月入住我院的18例膀胱患者,经尿道灼的操作应根据病变不同类型适度把握病变累及的范围和深度,对乳头状增生型病变进行应深达肌层;对慢性炎症型浅表病变,均匀适度灼;对泡状水肿型视具体情况用电配合使用滚动电极。结果全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原有血尿或膀胱刺激症状全部消失,18例随访患者中15例均为一次手术成功,疗效满意,无复发;另3例患者,术后1年复发,再次经尿道,疗效满意,未再复发。结论经尿道灼术方法简单,疗效可靠,手术并发症少,且不影响膀胱功能,是治疗膀胱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手段。

  • 标签: 经尿道电切术 经尿道电灼术 腺性膀胱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56例膀胱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膀胱肿瘤术后常规复查发现者10例,反复尿路感染35例,肉眼镜下血尿11例,伴发排尿困难6例,膀胱结石4例,43例经尿道加药物灌注,13例仅膀胱灌注治疗。结果4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9年,经尿道加药物灌注组31例症状消失,2例临床改善不明显,膀胱镜检复发,单纯药物灌注组7例症状缓解,4例已明显改变。结论膀胱在确诊后应积极治疗,经尿道膀胱病变电加药物灌注是诊疗膀胱的较好方法。

  • 标签: 腺性膀胱炎 电切 膀胱药物灌注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膀胱黏膜联合膀胱灌注治疗膀胱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6例膀胱黏膜联合膀胱灌注治疗的膀胱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疗效、治疗依从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治疗总依从率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67.4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93%,对照组为46.5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膀胱黏膜联合膀胱灌注治疗膀胱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加速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膀胱黏膜电切 膀胱灌注 腺性膀胱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膀胱黏膜联合膀胱灌注治疗膀胱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所接收治疗的膀胱黏膜联合膀胱灌注治疗膀胱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患者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膀胱黏膜电切 膀胱灌注 腺性膀胱炎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经尿道膀胱粘膜术后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的方法和护理。方法对2007年5月至2009年4月84例患者行经膀胱术后膀胱灌注治疗。结果84例通过7-36个月的随访,平均18个月,治愈76例,好转5例,无明显效果3例。结论经尿道膀胱粘膜术后用药物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疗效满意,毒、副作用低,是治疗膀胱较好的方法。

  • 标签: 腺性膀胱炎术后 膀胱灌注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经尿道术治疗膀胱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和总结231例经尿道术治疗膀胱围手术期的护理经过。结果本组患者经尿道术治疗后,平均住院天数15d。出院随访3-15个月,均愈后良好,无癌变。结论术前有针对的护理和术后细致、周到的观察与护理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 标签: 腺性膀胱炎 电切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用经尿道等离子术和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15例膀胱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膀胱15例患者均膀胱镜检查及活检病理确诊,采用经尿道膀胱粘膜等离子术治疗,并行丝裂霉素膀胱腔内灌药化疗一年。结果15例随访3~48个月,复发1例,并发腺癌1例,治愈率为60%。结论经尿道等离子为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后行膀胱腔内灌药化疗能预防复发及恶变。

  • 标签: 腺性膀胱炎 等离子电切术 膀胱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尿道汽化术后联合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的护理经验。方法分析2006年10月~2010年6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5例膀胱的临床表现、病理诊断、治疗、有针对的心理护理及预后情况。结果术后排尿不适症状均明显改善,术后随访时间6~36个月,4例于术后5个月至12个月复发,复发者均再次行经尿道汽化治疗,继续随访未发现恶变病例。结论膀胱镜检查及活检病理诊断作为膀胱的确诊方法,经尿道等离子汽化术联合术后膀胱腔内灌注化疗是目前治疗膀胱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腺性膀胱炎 经尿道电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观察膀胱经尿道联合碘伏膀胱内灌注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8月之间接收治疗的膀胱病人84例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电术方式,治疗组患者采取经尿道术之后,0.5%碘伏膀胱内灌注方法。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之后的后复发率。结果对患者出院随访12-36个月,治疗组患者复发率为4.8%(2/4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7%(7/42),对比结果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X2=4.278,P=0.037<0.O5)。结论膀胱经尿道联合碘伏膀胱内灌注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膀胱手术之后的复发率,具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腺性膀胱炎 电切术 膀胱内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对23例膀胱患者进行经尿道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结果本组23例病人随访6-36个月,治愈20例,好转2例,无效1例。结论经尿道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疗效可靠。

  • 标签: 腺性膀胱炎 经尿道电切 吡柔比星 膀胱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全身炎症指标与临床特征分析膀胱术复发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30例接受膀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随访复发情况,分成复发组与未复发组,统计临床资料并且获得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利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复发危险因素。结果:术后复发12例(40.00%),经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包括临床分型、NLR、SII。结论:膀胱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包括临床分型、NLR及SII,这些因素使患者无法获得满意预后。

  • 标签: 腺性膀胱炎电切术 复发 全身炎症指标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在膀胱黏膜联合膀胱灌注治疗膀胱中的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1月~2021年10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80例膀胱黏膜联合膀胱灌注治疗膀胱患者,按照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综合护理)。调查并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在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均更好(P<0.05)。结论:对于膀胱黏膜联合膀胱灌注治疗的膀胱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病率,提升预后安全和治疗效果,还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膀胱黏膜电切 膀胱灌注 腺性膀胱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尿道气化术后早期辅以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药物的效果,方法45例膀胱患者均经尿道对病变组织进行灼或术后分两组,治疗组术后即刻关注吡柔比星,以后每周1次,共8次,该每月1次,共10次。对照组术后不予膀胱内灌注药物化疗。比较两组膀胱的复发率。结果全部病例均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12月-24个月,平均随访18.4个月,治疗组治疗组复发3例,复发率13.04%。对照组复发9例,复发率为40.91%,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对于预防膀胱术后复发疗效确切,用药方便,副作用少,患者耐受好。值得推荐。

  • 标签: 吡柔比星 腺性膀胱炎 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