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风险管理在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围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84例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风险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风险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风险管理在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风险管理 腰椎爆裂性骨折 围手术期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有限切开KSS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后路有限切开KSS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24-57岁,平均36.8岁。所有患者均为外伤性骨折,其中5例合并骨质疏松。随访观察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影像学改变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经6-18个月,平均12个月的随访。术前、术后一周及末次随访。椎体前、后高度和cobb角等指标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随访期间有3例患者出现了椎体高度丢失,考虑与骨质疏松及过早下床负重活动有关。其余病例均达到了满意的疗效。结论有限切开KSS系统内固定术较传统的经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普通脊柱微创内固定术在胸腰椎爆裂不稳定型骨折的治疗上具有明显优势。

  • 标签: 脊柱骨折 微创技术 内固定器
  • 简介:摘要目的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后路短节段钉棒系统复位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5月~2016年4月期间,骨科所收治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共计30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1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1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2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椎弓根轴形内固定治疗。2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后路短节段钉棒系统复位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相关指标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接受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取值明显高于对照组,Cobb’s角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椎管占位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后路短节段钉棒系统复位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相当确切,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 标签: 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 后路短节段钉棒 系统复位治疗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X线片和CT扫描对爆裂腰椎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爆裂腰椎骨折的患者274人,96例采用CT扫描,178例采用X线片检查,回顾性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96例行CT扫描的患者与手术诊断符合率91.67%,178例行X线片检查的患者与手术诊断符合率56.18%,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扫描比X线片对爆裂腰椎骨折的诊断更准确,能显示脊柱骨折的类型和椎管狭窄的程度,对骨髓受压损伤及椎管内血肿情况能做出间接的评估判断,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X线片 CT扫描 爆裂性胸腰椎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护理体会进行进一步分析总结。方法选取于2013年11月~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111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55例)和实验组(56例),对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ADL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术后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镇痛药物用量明显少于参照组,OLBPDQ量表总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腰椎压缩性骨折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行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Frankel分级及椎体高度、Cobb角以及椎管占位率。结果手术前后Frankel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椎体高度、Cobb角以及椎管占位率显著优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脊椎融合率高,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及椎管容积,值得推广。

  • 标签: 后路切开复位 椎弓根 胸腰椎爆裂型骨折 神经功能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从我院选取82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最终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对患者的恢复有很大的作用。

  • 标签: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临床护理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会引发压疮、便秘、感染等并发症,不利于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特色护理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从中医辨证理论出发,在按摩针灸及中药治疗中加强护理措施,配合情志护理、饮食指导、并发症预防和功能锻炼,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中医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对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利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患者78例,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观察分析患者术前、术后及随访Cobb角改变,前、后缘高度比值,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指数(ODI)。结果患者术前、术后1周Cobb角改变,前、后缘高度比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VAS评分、ODI指数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技术能够有效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椎弓根螺钉 胸腰椎 爆裂骨折 后路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防治腰椎压缩性骨折腹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76例,平均分为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优质护理干预,其中护理包括饮食指导、心理干预、排便训练、腹部按摩。记录两组患者接受护理治疗后,腹胀的发生率以及骨折愈合的优良率。结果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的腹胀发生率以及骨折愈合的优良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结果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对腰椎压缩性骨折腹胀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腹胀症状,提高患者骨折愈合的优良率,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腰椎压缩性骨折 腹胀 常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QCT(定量CT骨密度测量技术)测量腰椎骨矿物质密度(BMD)对其压缩性骨折手术前评估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52例单个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QCT分别对骨折组及健康组L1-3范围内椎体BMD进行测量及分析。结果骨折组L1、L2、L3BMD均值分别为76.9mg/cm?、99.4mg/cm?、79.6mg/cm?,健康组L1、L2、L3BMD均值分别为135.1mg/cm?、129.5mg/cm?、133.7mg/cm?,骨折组所测腰椎BMD均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CT是目前最准确测量腰椎骨密度的方法;术前使用QCT评估腰椎BMD对于手术方案选择提供了依据。

  • 标签: QCT密度测量 骨质疏松 腰椎骨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腰胸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的分析与探讨。方法自2014年2月-2015年10月,从我院所收治的腰胸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选取80例患者参与研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患有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方法能够显著提升护理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优质护理 满意度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术后疼痛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01至2015-12期间手术的70例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组,给予对照组术后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早期护理干预,通过VAS视觉评分法对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同时观察记录患者术后疼痛出现时间、疼痛程度以及镇痛药物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出现疼痛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患者术后第1、2天镇痛药使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疼痛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术后疼痛情况,降低镇痛药物使用量,延缓疼痛,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腰椎压缩性骨折 术后 早期护理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分析。方法我院在2010年3月至2015年11月间,对患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采取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并且记录其在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进行分析。结果平均的记录时间在十个月,对于手术前来说,手术后对患者的VAS评分、MiGill-Melzack评分(P<0.05﹚以及生活质量的综合评估值有了明显的改善。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对于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具有显著疗效,它可以很好的减轻患者的病痛感,不仅加强了椎体的硬度,还对患者本身的创伤度很小,是一种能够提高患者生活品质的好方法。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后路截骨矫形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并后凸畸形的疗效。方法采用经后路截骨矫形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单一节段)并后凸畸形患者9例,男4例,女5例;平均年龄为50.5岁,病程为8~50个月,平均25个月。9例患者均有后凸畸形伴腰背痛,其中6例患者有迟发型神经损伤。9例患者均采用后路椎管减压、V型截骨矫形、植骨融合、椎弓根系统内固定。结果随访6-24月,骨折后凸畸形矫正,脊髓神经功能完全恢复,腰背部疼痛明显缓解,未出现因截骨矫形操作引起的神经血管并发症。结论胸腰段椎体陈旧性骨折并后凸畸形的患者,经后路截骨能够同时达到减压、矫形、融合的目的,对治疗胸腰段陈旧性骨折后凸畸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胸腰椎陈旧性骨折 后凸畸形 截骨矫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