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病例报告女,3岁,出生后1周时发现右腮腺区花生米大小肿物,渐进性增大,第一次术后3个月复发并且快速生长,因“右腮腺肿瘤术后复发6个月”入院。查体:双侧颌面部不对称,右侧眼睑闭合不全,右腮腺区可及5.0cm×4.5cm大小肿物,质中偏硬,无明显压痛。口腔黏膜及咽扁桃体无明显异常,腮腺导管口未见异常分泌物。无家族性疾病史。全麻下行右腮腺区肿物扩大切除术。

  • 标签: 腮腺 成涎细胞瘤 涎腺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腮腺肿块患者,观察完成CT诊断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02月-2014年05月腮腺肿块患者92例。针对所有患者临床CT表现进行观察,在准备对患者实施手术前,对患者实施临床诊断,将最终的诊断结果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所有腮腺肿块患者中,表现为慢性炎性肿块的患者8例,表现为良性肿瘤的患者52例,表现为恶性肿瘤的患者32例。CT针对恶性肿块表现出显著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结论针对腮腺肿块患者,选择CT扫描的方法进行诊断,表现出显著的定位价值以及定性价值,最终将腮腺区恶性肿瘤临床诊断符合率有效提高。

  • 标签: CT诊断 腮腺区肿块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诊断腮腺肿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40例腮腺肿瘤,分析其术前CT影像表现特征,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40例患者中有19例CT表现为圆形、密度均匀、强化均匀、边缘清晰,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均为良性混合瘤。19例CT表现为病灶呈分叶状、密度不均匀其内有囊性密度影,环形或均匀强化、边缘较清晰。CT诊断与手术结果一致率80%。其余2例CT表现为病灶呈分叶状、圆形、密度不均匀、环形或均匀强化、边缘模糊、轮廓不清、与临近正常结构分界不清,最终证实均为恶性肿瘤。结论CT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CT诊断 腮腺区肿块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腮腺肿块临床鉴别中,采取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本院在2020年1-12月间收治的腮腺肿块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针对入院患者均实施超声检查与CT检查,且均实施手术切除治疗;结合病理诊断结果(诊断金标准)分析超声检查在腮腺肿块诊断中的检验准确性、诊断效能及良恶性病症检出率。结果:经手术病理诊断可见,本组患者腮腺良性肿瘤(阴性)68例、腮腺恶性肿瘤(阴性)4例;CT检出阳性10例、阴性62例;超声检出阳性5例、阴性67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可见,超声诊断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97.06%、95.83%,均显著高于CT诊断的86.76%、83.33%(P

  • 标签: 超声 腮腺肿块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B超在腮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腮腺肿块患者28例,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对其进行B超检查,分析B超检查在腮腺肿块中的诊断价值。结果本组28例腮腺肿块,最大为50mm×40mm×45mm,最小为8mm×5mm×5mm。其中良性肿瘤及腮腺混合瘤17例,恶性肿瘤6例,腮腺囊性瘤5例,其中17例单发,11例多发,良胜肿块34例,恶性肿块18例,术前超声检查与术后病理所见符合率约85.71%,误诊率为14.29%。结论B超检查对腮腺肿块的诊断价值很高,可对肿块性质判断准确,是一种首选的诊断方法。

  • 标签: B超检查 腮腺肿块 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评价高频彩超检查对腮腺肿块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彩超对58例腮腺肿块的患者进行检查,并结合病理检查结果分析、总结腮腺肿块的超声图像特征。结果高频彩超检查对腮腺肿块的总检出率为100%,对腮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7.2%、68.4%,其中腮腺囊肿诊断符合率为100%。二维超声检查中腮腺良、恶性肿块在形态、边界、边缘和内部回声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腮腺良、恶性肿块血流信号的检出率分别为82.1%、94.7%。以收缩期峰值流速≥23.8cm/s作为诊断腮腺恶性肿块阈值的标准,脉冲多普勒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7%和71.8%;以阻力指数≥0.68(除混合瘤外)作为诊断腮腺恶性肿块阈值的标准,其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3%和85.0%。结论高频彩超检查对腮腺肿块的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均较高,对腮腺肿块的定性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腮腺肿块 高频彩超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HCDU)对腮腺肿块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对53例患者腮腺肿瘤病变的边界、形态、内部回声及病变内有无钙化灶进行观察。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观察肿瘤的血流信号强度并分级。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53例患者中,HCDU对腮腺肿块的检出率达到了100%。肿块的物理性质(囊实性)符合率78%,良性肿瘤的符合率为94%,恶性肿瘤符合率为78%.淋巴结转移诊断符合率为80%。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腮腺肿块的定位定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能够提高腮腺恶性肿瘤诊断的正确率,是腮腺肿块诊断的首选方法。

  • 标签: 腮腺区肿块 彩色多普勒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腮腺肿块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25例腮腺肿块性病变患者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64排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25例腮腺肿块病变患者中,腮腺混合瘤9例,腮腺腺淋巴瘤6例,慢性腮腺炎5例,腮腺癌8例,腮腺血管瘤1例,腮腺区结合、腮裂囊肿块1例。结论CT增强能为临床提供手术指征,手术方法,手术中注意事项。为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村打下良好基础,让分级诊疗真正的服务于老百姓。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超声检查 CT检查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腮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收治的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0例患者均进行了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二维超声检查,对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和二维超声两种检查方式进行比较。结果二维超声对病灶的检出率为100%,对腮腺良性肿瘤诊断符合率为90%,恶性肿瘤为70%,囊肿为100%。而彩超检查对良恶性肿瘤的血流信号检出率分别为22.2%和91.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用脉冲多普勒测定肿块动脉血流参数,良恶性肿瘤的收缩期峰值(S)分别为(16.9±4.8)cm/s和(39.63±8.6)cm/s,舒张期末流速(D)分别为(7.5±2.8)cm/s和(11.5±3.2)cm/s,阻力指数(RI)分别为(0.56±0.13)和(0.72±0.06),两者的S及RI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二维超声对腮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较高,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腮腺肿块性质的判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腮腺肿块 高频彩超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1例腮腺肿块的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临床诊断意义。方法所有病例均应用高频探头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同时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二维超声对肿块的检出率为了100%。彩色多普勒检查对良恶性肿块的血流信号检出率分别为28.6%和80.0%,二者有显著性差异,用脉冲多普勒测定肿块动脉血流参数,二者的收缩期峰值(S)及阻力指数(RI)有着显著性差异。结论二维超声对腮腺占位病变的检出较高,而彩色多普勒对肿块性质的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腮腺肿块
  • 简介:摘要在腮腺疾病中,腮腺肿块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病症,但临床上有时难以确诊,尤其是腮腺深叶的肿块。多数学者不主张做细胞学穿刺检查,而各种影像学检查对腮腺肿块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尤其是二维超声及彩超的应用,对腮腺肿块的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目前已成为腮腺检查的重要手段。本文采用二维超声及彩超对58例腮腺肿块患者进行检查,分析二维超声及彩超对腮腺肿块的诊断价值。

  • 标签: 二维超声及彩超 腮腺肿块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究核磁共振(MRI)诊断腮腺肿块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9.3-2022.3月期间收治的33例腮腺肿块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手术病理诊断、MRI诊断及CT扫描诊断,以最终的手术病理结果为临床金标准。结果 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本研究33例患者中,良性病灶患者25例,恶性病灶8例。经CT诊断后发现,共有26例患者被证实存在肿块,其中良性病灶患者22例,恶性病灶4例;经MRI诊断后发现,共有30例患者被证实存在肿块,其中良性病灶患者27例,恶性病灶3例,两种临床诊断结果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针对腮腺肿块患者,均可应用MRI技术与CT扫描技术对病情发展情况进行诊断,然而与CT扫描技术相比,MRI技术更能对恶性肿块进行全面、深入的诊断,更能有效区分肿块的良恶性,更值得在临床诊断中进行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核磁共振 扫描检查 腮腺区域 肿块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二维超声及彩超对腮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高频探头二维超声和彩超检查的腮腺肿块的特征,并将手术后得到的病理结论与之对照。结果二维超声对腮腺肿块的诊断检出率为100%,将术后病理结果与超声检测对比后发现超声检查对腮腺肿块的符合率因病理变化。其中对良性肿块的诊断符合率为87.9%,恶性肿瘤的符合率为74.6%。彩超检查对恶性腮腺肿块的诊断效果显著。结论二维超声检查在诊断腮腺肿块的占位性病变上的一正确率较彩超高,而彩超检查在判断肿块性质方面应用较为普遍。

  • 标签: 腮腺肿块 二维超声 彩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腮腺美容切口治療腮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6例腮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8例)和对照组(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S形切口入路切除术,观察组采用V形切口入路切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效果、美学效果、面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腮腺美容切口 治疗腮腺肿瘤 临床效果探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术治疗良性腮腺肿瘤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06例良性腮腺肿瘤的患者,按照入院先后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每组各5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试验组使用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试验组总体有效情况96.23%高于对照组84.91%,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情况(面部凹陷畸形、Frey综合征、暂时性面瘫和涎瘘等)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术后出血和手术时间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手术切口长度、解剖面神经分支数显著短(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比较组间生物学指标发现,两组治疗前后HSP70、P27、CyclinD1、C-MYC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发现试验组病人HSP70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P27、CyclinD1、C-MYC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术治疗良性腮腺肿瘤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少。

  • 标签: 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术 良性腮腺肿瘤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腮腺肿瘤选择改良腮腺切除术和传统腮腺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差异。方法 于本院手术治疗的腮腺肿瘤患者中筛选35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案不同进行分组。接受传统腮腺切除术治疗纳入对照组,选择改良腮腺切除术治疗纳入观察者,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比于传统腮腺切除术,腮腺肿瘤选择改良腮腺切除术治疗,可降低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减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尽快康复出院,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并应用于疾病临床治疗中。

  • 标签: 腮腺肿瘤 改良腮腺切除术 传统腮腺切除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改良型腮腺切除术治疗腮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腮腺肿瘤的58例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33),对照组予以传统腮腺切除术治疗,观察组予以改良型腮腺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改良型腮腺切除术治疗腮腺肿瘤有效的减少了术中的出血量,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明显,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改良型腮腺切除术 腮腺肿瘤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