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探讨急性脑卒中病人癫痫(EP)发作的临床特征,及其与急性脑卒中类型之间的关系,本文对308例急性脑卒中的病人,在最初15天之内继发癫痫情况进行了初步的临床研究。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癫痫发作 临床研究 诊断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脑卒中癫痫发作(post-stroke seizures,PSS)的预测因素和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了2018年1~12月住院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共315例,包括95例PSS患者,220例未发生PSS的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灶的侧别、影像学特征、既往史以及癫痫发作的时间和类型等临床特征信息。使用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ASPECTS)评估梗死范围,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和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估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根据欧洲协作性急性卒中研究Ⅲ(European cooperative acute stroke study Ⅲ,ECASS Ⅲ)分类系统将脑梗死的出血转化进行分级。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类变量使用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连续变量使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的ASPECTS评分[5(4,7)分]低于对照组[7(5,8)分],而房颤、出血转化、层状坏死(laminar necrosis,LN)和含铁血黄素沉积的比例(分别占31.6% 、45.3%、24.2%、26.3%)均较对照组高(分别占20.9%、28.2%、9.1%、16.4%),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多因素分析中,ASPECTS评分(OR=0.658,95%CI=0.556~0.778,P<0.001)、出血转化(OR=2.307,95%CI=1.311~4.059,P=0.004,),以及LN(OR=2.530,95%CI=1.250~5.123,P=0.010)和含铁血黄素沉积(OR=2.308,95%CI=1.201~4.436,P=0.012)是PSS的影响因素。在本组病例中,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是最常见的发作类型,占42.1%(40/95),单纯部分性发作和复杂部分性发作均占12.6%(12/95),全面性发作占32.6%(31/95)。两组的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24.1个月和24.6个月,观察组出院时和最后一次随访时MRS评分[3(2,4)分,2(1,4)分]均高于对照组[2(1,3)分,1(1,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脑梗死后并发PSS可影响患者预后,并且梗死范围大、出血转化,存在LN和含铁血黄素沉积,均可作为预测PSS的高危因素。

  • 标签: 脑卒中后癫痫发作 层状坏死 含铁血黄素沉积 预测因素 预后
  • 简介:摘要癫痫发作作为脑卒中的首发症状或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与发展可能会进一步影响脑卒中患者的预后。科学的处理脑卒中癫痫发作对于脑卒中预后至关重要。关于卒中癫痫发作和卒中癫痫的大规模流行病学和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依然有限,本文论述有关脑卒中癫痫发作脑卒中癫痫的诊疗现状。

  • 标签: 脑卒中后癫痫 脑卒中后癫痫发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癫痫发作癫痫复发的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卒中癫痫患者104例,再发患者31例。回顾性分析其再发的临床与神经电生理发生特点。结果卒中癫痫患者复发相关因素为先前卒中癫痫病史、丙戊酸钠单药治疗、多种抗癫痫药物联合治疗、额叶皮质病变以及出院时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越高(P<0.05)。年龄小于74岁、丙戊酸钠单药治疗和以抽搐收治入院是其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发作类型主要为部分性发作24例(29%)。脑电图为局灶或单侧慢波表现最常见18例(30%)结论36例(33.6%)卒中癫痫患者1年内有癫痫发作。迟发性癫痫比早发性癫痫更易复发,其复发的患者的预测因素与年龄年轻化、临床上抽搐症状的存在和德巴金的单药治疗有关。脑电图的主要形式为局灶或单侧慢波。

  • 标签: 卒中后癫痫发作及癫痫复发 临床特点 脑电图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卒中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和视频脑电图。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00例脑卒中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视频脑电图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患者中,出现早发性癫痫患者为62例(62.0%),迟发性癫痫患者为38例(38.0%),两组数据存在差异(P<0.05);全部患者中有80(80.0%)例患者的脑电图异常的患者。结论脑卒中癫痫发作与病变位置和卒中类型等有关,并且早发性癫痫病较为多见,对患者进行脑电图检查有助于临床治疗也预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脑卒中后癫痫发作 早发性癫痫 迟发性癫痫 视频脑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卒中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和视频脑电图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1月在本院接收的脑卒中癫痫发作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视频脑电图的特征和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00例患者中,神经功能轻度缺损20例,中度缺损45例,重度缺损39例。癫痫单次发作67例,反复发作23例。癫痫精神运动性发作8例,单纯局限性发作23例,运动性小发作5例,运动性大发作50例。早发性癫痫48例,迟发性癫痫56例。局限性慢波活动40例,周期性一侧癫痫样放电26例,局限性癫痫样放电12例,爆发性癫痫样放电18例;背景无主节律6例,背景节律慢10例,部分导联电压改变9例,脑电波左右不对称8例。观察组检测到临床发作、痫样放电、异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脑卒中后癫痫 临床特点 视频脑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脑卒中癫痫发作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随机均分2021年10月-2023年1月本院ICU接诊脑卒中癫痫发作病人(n=64)。试验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关于Barthel指数改善情况与满意度这两项指标上分析:试验组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脑卒中癫痫发作用综合护理干预,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更加明显,满意度提升更为迅速。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脑卒中 影响 癫痫发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癫痫发作临床特点,找出危险因素。方法:研究时间是2020年08月~2022年08月,研究对象是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癫痫发作患者以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未出现癫痫症状的60例患者,分别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找出引起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结果:(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癫痫发作具有迟发性特点,以局灶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为主,表现为单次发作,好发于皮质部位,发病范围在单脑叶和多脑叶。(2)单因素分析发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癫痫发作与年龄、不良嗜好、基础疾病不相关(P>0.05);与TOAST亚型、病灶部位、病灶范围、受累动脉系统有关(P<0.05);多因素也证实了TOAST亚型、病灶部位、病灶范围、受累动脉系统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癫痫发作临床特点为迟发性、局灶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单次发作、皮质;TOAST亚型、病灶部位、病灶范围、受累动脉系统是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癫痫发作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癫痫发作常见症状的临床特征及在癫痫发作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癫痫患者50例,非癫痫发作患者30例,分析发作症状及脑电图表现。结果:38例癫痫患者和4例非癫痫患者发作后头痛、疲劳、嗜睡;脑电图(EEG)第一次检查异常38例,第二次异常44例,非癫痫发作EEG异常8例。结论:癫痫患者有发作症状,对癫痫的诊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 标签: 癫痫 发作后症状 脑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在脑卒中发生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途径。方法对入住本院收的60名癫痫病人(脑卒中),对他们的卒中部位及类型、发病类型与时间等展开分析。结果(1)癫痫发作时间根据卒中癫痫发作的时间分为可分为迟发性癫痫、早发性癫痫,迟发性癫痫是指在脑卒中病程2周出现多次癫痫发作脑卒中病程的两个星期内会有数次发生癫痫发作现象即为早发性癫痫。本组病例中有早发性癫痫17例,晚发性癫痫43例。(2)癫痫发作类型部分性发作26例,全身性发作34例。(3)癫痫脑卒中类型脑血栓形成继发性癫痫为14例,占23.3%;脑栓塞继发性癫痫为7例,占11.7%;脑出血继发性癫痫为30例,占50%;蛛网膜下腔出血为9例,占15.0%。(4)部位、类型18名病人为脑出血,包括脑叶3例,脑干4例,9例基底节区,小脑2例;28名病人为脑梗死,包括4例小脑,4例脑干,6例脑叶,12例基底节区;蛛网膜下腔出血14例。结论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大多是脑卒中癫痫,卒中类型和其产生没有关系。基底节区这个部位的卒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表明,基底节区病人(伴有出血性脑卒中病灶部位)必需注意癫痫的发生。癫痫一旦发生应及时处理以免影响脑卒中预后。

  • 标签: 脑卒中 癫痫 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097-0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癫痫的发病原理,临床特征,病中治疗和病后恢复,经过系统的研究来提高临床认识和医治质量。方法对我院接收的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例档案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本次分析的案例中,脑卒中癫痫的发病的发生率为8.87%,女性发生率为2.42%,男性发生率为6.41%,脑卒中癫痫的的早期发生率比晚期发生率高得多,几乎是2倍还多,脑卒中的发生类型,性质与病灶部位有关,易发生癫痫的病灶是皮质病灶。结果对脑卒中癫痫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理进行探讨,脑卒中癫痫脑卒中常见并发症,皮层病灶更易发病,并且基本上是全面性发作,治疗及时可有效控制。

  • 标签: 脑卒中后癫痫 发病机理 临床资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再灌注治疗已成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标准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转归和降低病死率。有研究发现,再灌注治疗可能会增加卒中癫痫发作和卒中癫痫的发生率,但目前对此观点仍存在争议。文章对近年来再灌注治疗与卒中癫痫发作及卒中癫痫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癫痫发作 癫痫 再灌注 血栓溶解疗法 血管内手术
  • 简介:摘要癫痫发作状态(PIS)是指癫痫发作停止到恢复至发病前水平的异常状态,包括认知、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和精神行为等异常,症状多样,严重程度不一,持续数秒至数天不等,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很大影响。然而,目前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较少,临床医生对此缺乏正确认识,容易误诊误治。本文将从PIS的定义、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临床意义以及干预策略等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并为今后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癫痫 发作后状态 临床表现 鉴别诊断 定位
  • 简介:摘要脑卒中癫痫患者主要是脑卒中发生后由于卒中本身的原因致使身体机制继续发生癫痫的症状。癫痫是患有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并且随着脑卒中癫痫的同时发作,常常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同时也会增加治疗的难度,令家人和医生为之头疼欲裂。如果医院不能够及时有效地、科学地、恰当地处理患者的疾病,那么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为了保障脑卒中癫痫患者的健康,我科医护人员运用一系列治疗手段,再加上内科护理的方法来对患者进行治疗,从而确保患者的生命健康。正确及时的临床治疗和内科护理在脑卒中癫痫患者的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患者治愈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 标签: 脑卒中后癫痫 临床治疗方法 效果研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0例脑卒中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卒中位置、卒中性质、发作时间、发作类型等。结果70例脑卒中癫痫患者中,12例(17.1%)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激发癫痫、7例(10%)为脑栓塞继发性癫痫、37例(52.8%)为皮层病灶继发癫痫、16例(22.8%)为脑血栓形成继发癫痫、33例(47.1%)为脑出血继发性癫痫。结论卒中类型和脑卒中癫痫没有关联性,从卒中位置来看,大脑皮质的发病率最高,因此对脑卒中癫痫的发生要有警惕性,及时做好预防措施。

  • 标签: 脑卒中 癫痫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卒中癫痫患者的发作时间、发作类型、病灶部位、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总结,为提高脑卒中癫痫患者的治疗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932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脑卒中癫痫患者100例,对这100例脑卒中癫痫患者的发作时间、发作类型、病灶部位、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脑卒中癫痫脑卒中患者中的发生率为10.73%,早期比较常见。结论早期患者多数可以不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晚期患者多数都需要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

  • 标签: 脑卒中 癫痫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卒中癫痫的主要临床特征与治疗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自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6例脑卒中癫痫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脑卒中癫痫患者接受治疗,治愈29例,显效18例,有效7例,无效2例。患者出院后进行为期半年的跟踪随访,其中6例患者出现癫痫反复发作,2例死亡。结论脑卒中癫痫多受到脑水肿的影响,其中主要为单纯性部分发作,发病病灶通常在脑叶及其周围位置,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早期诊断与治疗,可以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 标签: 脑卒中 癫痫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