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者脊柱-骨盆冠状位序列的变化规律以及全髋关节置换术对冠状位脊柱-骨盆序列的影响。方法纳入临床资料完整的DDH患者48例,男6例、女42例;年龄(42.81±10.42)岁(范围22~61岁)。双侧髋发育不良11例,单侧髋发育不良37例,共59髋。Crowe分型Ⅰ型13髋、Ⅱ型7髋、Ⅲ型4髋、Ⅳ型35髋。于术前和末次随访时摄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位X线片及站立位下肢全长正位X线片,测量脊柱-骨盆冠状位参数:Cobb角、冠状位平衡、骶骨倾斜角、髂骨倾斜角、髋关节倾斜角、L5倾斜角、下肢长度。分析冠状位脊柱-骨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评估数据测量的可重复性。结果随访时间(10.31±2.62)个月(范围3~18个月)。DDH患者术前髂骨倾斜角、骶骨倾斜角、髋关节倾斜角和L5倾斜角的观察者内复测信度分别为0.965、0.875、0.912和0.934,观察者间信度分别为0.887、0.889、0.892和0.907。33例DDH患者存在双下肢不等长,发生率为69%(33/48);28例患者伴有脊柱侧凸,发生率为58%(28/48);发生髋关节脱位43例,其中37例股骨头相对位置较高一侧(即脱位侧)的骨盆位置更低,发生率86%(37/43);发生骨盆倾斜46例,发生率为96%(46/48)。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髂骨倾斜角由术前6.71°±4.62°降低至3.52°±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1,P<0.001);骶骨倾斜角由术前6.38°±5.48°降低至3.72°±3.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1,P<0.001);术前髋关节倾斜角为5.32°±5.83°、术后为3.71°±3.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5,P=0.071);L5倾斜角由术前6.12°±5.46°降低至4.33°±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P=0.037);Cobb角由术前11.05°±10.76°降低至6.82°±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7,P<0.001);术前冠状位平衡为(14.22±10.64)mm、术后为(13.73±12.58)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P=0.821)。Cobb角与骶骨倾斜角、髂骨倾斜角均呈正相关(r=0.61,P<0.001;r=0.57,P<0.001)。结论DDH患者出现骨盆冠状位倾斜的原因包括双下肢不等长与髋关节脱位。冠状位骨盆倾斜导致代偿性脊柱侧凸,使整体冠状位脊柱-骨盆序列发生改变,但仍能保持冠状位平衡。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显著改善DDH患者冠状位骨盆倾斜以及代偿性侧凸的程度。

  • 标签: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脊柱 骨盆 脊柱侧凸
  • 简介:目的:分析脊柱骨骺发育不良的影像学特征.方法:12例脊柱骨骺发育不良患儿,其主要临床症状为躯干与四肢不成比例的矮小身材、背部和肢体疼痛、脊柱侧弯及畸形足等.所有患儿进行一系列的X线检查.结果:检查发现头颅直径增大3例,齿状突发育不良2例,扁平椎12例,椎间隙狭窄12例,髋内翻11,股骨近端骨骺骨化延迟12例,青少年髋关节退行性改变6例.结论:脊柱骨骺发育不良的影像学表现有其特征性,结合其临床表现能够做出明确诊断.

  • 标签: 脊柱骨骺发育不良 临床症状 X线检查 鉴别诊断 遗传病 发育障碍
  • 简介:摘要早发性脊柱侧凸(early-onset scoliosis,EOS)指10岁之前因任何原因发病的脊柱侧凸,如伴严重侧凸往往需要早期手术干预,但过早的脊柱融合又会对其胸廓及肺功能产生影响。依据发病原因,EOS可分为先天性、神经肌肉型、综合征相关型及特发性脊柱侧凸,治疗目标为控制侧凸进展的同时允许脊柱及胸廓尽可能地生长,以促进正常的肺泡及肺功能的发育,具体方式包括理疗、石膏及支具矫形、手术。由于患者年龄较小,处于胸廓及肺部发育的关键时期,且EOS的临床不一致性及复杂性,一些合并严重胸廓畸形的EOS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及相关并发症,威胁患儿的生命。但侧凸本身带来的胸廓解剖上的变化会限制胸壁运动、降低肺的顺应性,造成胸廓径线改变以及容积变小,导致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且脊柱融合术作为治疗EOS的主要干预手段,可矫正侧凸并控制进展,仍为一些严重的EOS主要外科选择。但过早的脊柱融合在限制胸廓高度及生长速度的同时甚至会导致肺组织受压变形、肺泡萎陷及发育异常,阻碍患儿的循环系统,导致呼吸功能障碍。其原因可能包括脊柱生长受限、曲轴现象以及肺泡增殖减少。针对早期脊柱融合对于EOS患者肺功能及胸廓发育的影响进行回顾和总结,并探讨其中可能存在的机制,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脊柱与脊髓发育异常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周口市妇幼保健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行产前超声检查疑似胎儿发育畸形的65例孕妇,以妊娠终止后的胎儿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将21例胎儿脊柱、脊髓发育异常者作为异常组,44例胎儿脊柱、脊髓发育正常者作为正常组。分析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脊柱、脊髓发育异常的诊断价值,比较两组产前超声检查的胎儿脊椎内径,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超声脊椎内径对胎儿脊柱、脊髓发育异常的评估价值。结果21例确诊为脊柱、脊髓发育异常的胎儿产前超声诊断结果包括脊髓发育异常9例(9/21,42.86%),脊柱发育异常8例(8/21,38.10%),脊柱脊髓复合畸形2例(2/21,9.52%),脊柱、脊髓发育正常2例(2/21,9.52%)。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脊柱、脊髓发育异常的敏感度为90.48%(19/21)、特异度为93.18%(41/44)、准确率为92.31%(60/65),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826。异常组胎儿产前超声检测的颈膨大、腰膨大及胸窄处直径均大于正常组(P均<0.05);颈膨大前后径、腰膨大前后径及胸窄处直径对胎儿脊柱、脊髓发育异常的评估价值均较高,三者联合评估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929,敏感度为90.48%、特异性为88.64%。结论产前二维联合三维超声检查能明确脊髓圆锥位置及脊柱形态结构,对胎儿脊柱、脊髓发育异常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胎儿 脊柱 脊髓 超声 产前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常胎儿标本颈、胸、腰段脊柱和椎体体积随孕周生长变化规律。方法利用3.0 T MR扫描仪对55具17~42孕周胎儿尸体标本行全脊柱三维T2WI序列扫描,其中孕妇自发性流产获得标本20具,母体因严重疾病引产获得标本35具,胎儿标本均来源于山东大学医学院断层影像解剖学研究中心。标本经CT扫描均未发现脊柱异常。采用OsiriX软件(www.osirix-viewer.com),在重建横断面图像上沿椎体边缘逐层勾画椎体轮廓,获得脊柱颈、胸、腰段脊柱体积,将其除以各段椎体个数,获得椎体单位体积。逐一测量腰椎5个椎体体积。将颈、胸、腰段脊柱体积和腰椎椎体体积与孕周作回归分析,并分析各段脊柱增长规律。结果(1)胎儿颈、胸、腰段脊柱体积与孕周增长呈线性相关关系,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颈段脊柱体积(mm3)=-1 260.937+81.235×孕周(R2=0.974,P<0.05);胸段脊柱体积(mm3)=-5 933.521+347.503×孕周(R2=0.972,P<0.05);腰段脊柱体积(mm3)=-5 130.912+294.473×孕周(R2=0.976,P<0.05)。(2)胎儿脊柱生长速度:胸段>腰段>颈段;同一孕周阶段内,脊柱体积:胸段>腰段>颈段;椎体单体积增长速度及增长倍数:腰椎>胸椎>颈椎。(3)腰1~腰5椎体体积增长与孕周亦呈线性相关关系。结论孕中晚期胎儿标本颈、胸、腰段脊柱椎体体积的增长与胎龄呈良好的相关性,且不同节段生长速度不一。

  • 标签: 胎儿 脊柱 骨发育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脊柱摄影拼接技术在儿童身高发育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90例儿童脊柱侧弯患儿资料,开展回顾性研究,90例儿童脊柱侧弯患儿均接受全脊柱数字化X射线摄影成像检查,后采用全脊柱摄影拼接技术处理图像,研究全脊柱数字化X射线摄影成像检查结果、全脊柱摄影拼接技术处理后的照片质量。结果:90例儿童脊柱侧弯患儿,拼接前甲级照片210帧、乙级7例,丙级5例;拼接后甲级97帧,乙级1帧,丙级1帧,拼接成功率为97.98%,全脊柱摄影拼接技术处理后的照片质量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脊柱摄影拼接技术在儿童身高发育方面的应用价值显著,具有图像清晰、拼接自然的优势,可提高全脊柱数字化X射线摄影成像检查质量,帮助医生正确诊断儿童脊柱侧弯疾病。

  • 标签: 全脊柱摄影拼接 儿童 身高发育 脊柱侧弯 图像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发育不良性后凸畸形患者应用椎间隙打压植骨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纳入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收治40例脊柱发育不良性后凸畸形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行椎间融合器联合矫形棒术治疗,观察组行椎间隙打压植骨联合矫形棒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脊柱后凸Cobb角度、植骨融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ODI功能障碍指数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脊柱后凸Cobb角、ODI指数对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及术后12个月脊柱后凸Cobb角、ODI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植骨融合时间相比对照组短,差异显著(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发育不良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应用椎间隙打压植骨联合矫形棒术治疗能有效纠正脊柱后凸畸形并消除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的植骨融合,提高椎间隙稳定性,该术式的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椎间隙打压植骨 脊柱发育不良性后凸畸形 临床效果 安全性
  • 简介:先天性脊柱侧凸为胚胎期中轴骨发育异常所致的常见脊柱畸形,妊娠期维生素A摄入缺乏或过量均可影响胚胎体节形成,进而导致椎体发育异常。维甲酸作为维生素A的体内活性代谢产物,主要通过核受体及其转录因子发挥相应生物学功能。维甲酸信号通路与Wnt、Notch、Fgf、MAPK、BMP等多个信号通路的协同作用,通过复杂的分子机制调控体节发育。本文就维甲酸信号通路在先天性脊柱侧凸体节发育中的作用展开综述。

  • 标签: 维甲酸 先天性脊柱侧凸 致病机制 体节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图像显示技术在小儿脊柱发育异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X线平片显示或疑诊的不同类型的脊柱发育异常患儿行螺旋CT扫描并进行三维图像重建,并将检查结果与X线平片进行比较。结果11例中,X线平片确诊7例,疑诊2例;CT平扫确诊9例,通过MPR和SSD,11例均得到确诊;三维重建技术显示了病变部位精确的解剖学改变和空间结构。结论螺旋CT三维图像显示技术在病变的确诊、对病变部位解剖学细节的精确显示以及对病变的空间结构的显示优于普通X线平片,在小儿脊柱发育异常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脊柱发育异常 小儿 螺旋CT 三维图像显示技术 诊断
  • 简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dysplasiaofhip,DDH)传统诊断名称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ongenitaldislocationofthehip,CDH),1991年美国骨科学会(AAOS)和北美小儿骨科学会(POSNA)统一称之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或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是指由于髋臼发育缺陷造成髋臼对股骨头的覆盖不良,导致长期生物力学的异常而逐渐出现股骨头半脱位、

  • 标签: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DISLOCATION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小儿骨科 发育缺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面发育迟缓儿童的发育特征,为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可行性依据。方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2019—2020年0~5岁全面发育迟缓儿童138例[男103例,女35例,年龄为(2.68±1.13)岁]和89例0~5岁正常儿童[男58例,女31例,年龄为(2.56±1.19)岁]进行研究分析,分别采用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进行评估。采用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1)全面发育迟缓儿童各能区的发育商均低于正常儿童,语言能区落后最明显[(48.77±13.88)分比(92.97±6.1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随着发育迟缓程度的不断增加,除大运动外的其他能区也表现为发育的异常。(3)全面发育迟缓儿童中,占比最多的是语言能区的发育迟缓[98.6%(136/138)]。随着年龄的增长,适应性和语言能区发育迟缓儿童的比例均增加。(4)语言能区与其他各能区均存在正相关性(r=0.636、0.206、0.378、0.676,均P<0.05)。结论全面发育迟缓儿童伴有多个能区的发育迟缓,语言能区和适应性能区占比较多,而大运动发育并不一定落后。

  • 标签: 全面发育迟缓 早期干预 发育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人的衰老从身体柔韧性的减弱开始,而身体的柔韧性减弱多缘于脊柱退化。脊柱退化性病变是潜移默化的,发展缓慢且不明显,很难察觉,光从外表很难判断一个人是否患有此症。

  • 标签: 脊柱 衰老 神经根 血管 保健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例伴关节松弛的脊柱骨骺发育不良1型患儿的基因变异特点,明确其致病原因。方法应用高通量测序及Sanger测序法对患儿B3GALT6基因进行变异分析。结果测序结果显示患儿B3GALT6基因存在c.694C>T和c.539_540insCCT复合杂合变异,其父亲携带c.694C>T杂合变异,母亲携带c.539_540insCCT杂合变异。结论B3GALT6基因c.694C>T和c.539_540insCCT变异可能为患儿的致病原因,基因检测结果为明确诊断、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了依据。

  • 标签: 脊柱骨骺发育不良 生长激素缺乏症 B3GALT6基因 高通量测序
  • 简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dysplasiaofthehip,DDH)旧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ongenitaldis-locationofthehip,CDH),1992年北美小儿矫形外科学会将其改名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或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分为髋关节发育不良、髋关节半脱位、髋关节脱位三种类型。我国发病率报告为0.9‰-39‰,男女发病比例为1:5-7,甚至更高。早期诊断并未普及,儿童骨科医师甚至成人骨科医师都在治疗,但治疗方法各异,并发症较多,一直是儿童骨科医生研究的热点。一、早期诊断

  • 标签: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诊治 小儿矫形外科 髋关节半脱位
  • 简介:目的分析脊柱内固定对脊柱结核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10年6月手术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65例.所有患者均在化疗的基础上行手术治疗,采用单纯病灶清除10例,病灶清除加植骨16例,病灶清除植骨加内固定39例.结果65例中失访3例,其余患者平均随访2.7年.所有患者切口甲级愈合,术后胸腰背痛均消失、活动障碍均获得明显改善.未行内固定的患者,脊柱融合率为57.6%(15/26),平均融合时间为6.8个月;行内固定的患者,脊柱融合率为95.0%(37/39),平均融合时间为3.2个月.患者的神经功能均获得明显恢复,术后Frankel分级为:B级5例,C级5例,D级20例,E级32例.主要并发症包括血气胸3例,脑脊液漏2例,内固定断裂、脱出1例,术后复发1例,股神经激惹征4例.予相应治疗后均治愈.结论脊柱内固定可重建脊柱稳定性,促进植骨融合,缩短融合时间,提高手术疗效.

  • 标签: 结核 脊柱 内固定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作为微创脊柱外科技术的重要组成,通道技术包括了经皮通道下的显微技术(显微镜)、内镜技术和正在研发的微通道机器人技术。这些通道脊柱外科技术有各自优点和不足之处,显微镜和内镜技术两者取长补短,甚至可以应用"双镜联合"技术治疗复杂的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和椎管内外肿瘤。通道脊柱外科技术将是一种潮流和趋势,神经外科、骨科和疼痛科等医生要摒弃门户之见,勇于面对挑战,积极掌握各种新知识和新技术,共同为造福脊柱脊髓病患而努力。

  • 标签: 通道技术 脊柱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肿瘤与脊柱结核在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的差异,以减少误诊比率。方法对17例误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结果17例均因X线、CT、MRI表现而误诊,最终经病理、骨穿被纠正。结论脊柱肿瘤与脊柱结核,典型病例不难鉴别,但不典型病例,两者较难鉴别。特别是对椎旁有软组织肿块的脊柱肿瘤,常常误认为结核脓肿。误诊率虽不高,但会导致病人丧失最佳治疗时机,应提高重视。

  • 标签: 脊柱肿瘤 脊柱结核 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