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腰椎椎体高大,上下面较平坦,前部高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加,而后部高度自上而下逐渐减少,腰椎体横径大于矢状径,并自上而下逐渐增大。这是由于负重由上至下增加的结果。目的讨论腰椎结核清除的手术配合。方法辅助医生进行腰椎结核清除。结论通过护理可以保证手术正常进行。

  • 标签: 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 手术配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椎结核清除术后行植骨融合内固定的术后护理情况。方法:选择我院在 2016年 1月 ~2019年 3月诊治的腰椎结核清除术后行植骨融合内固定患者 30例进行护理分析,患者均进行腰椎结核清除术后行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并给予术后护理,对比患者护理前后负性心理情况以及自理能力。结果:患者护理前疼痛评分为( 6.54±1.25)分,自理能力评分为( 64.23±20.4)分,经过术后全面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疼痛评分为( 1.42±0.28)分,自理能力评分为( 91.5±1.43)分,患者的机体疼痛评分显著降低,自理能力显著提高,护理前后数据对比 P<0.05。结论:在腰椎结核清除术后行植骨融合内固定腰椎结核清除术后行植骨融合内固定患者的护理中应用术后护理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机体疼痛,提高自理能力,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 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椎结核清除术后行植骨融合内固定的术后护理情况。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1月~2019年3月诊治的腰椎结核清除术后行植骨融合内固定患者30例进行护理分析,患者均进行腰椎结核清除术后行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并给予术后护理,对比患者护理前后负性心理情况以及自理能力。结果患者护理前疼痛评分为(6.54±1.25)分,自理能力评分为(64.23±20.4)分,经过术后全面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疼痛评分为(1.42±0.28)分,自理能力评分为(91.5±1.43)分,患者的机体疼痛评分显著降低,自理能力显著提高,护理前后数据对比P<0.05。结论在腰椎结核清除术后行植骨融合内固定腰椎结核清除术后行植骨融合内固定患者的护理中应用术后护理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机体疼痛,提高自理能力,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 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术后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结核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06年9月至2010年9月,采用一期经腰段前侧胸膜、腹膜外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腰椎结核,共34例,男性14例,女性20例,胸椎结核11例,腰椎结核23例,(其中Z-PLATE钢板固定16例,单钉棒系统固定18例,植骨全部选用自体髂骨或肋骨)术后随访平均16.8月(6月-28月),植骨全部骨性融合,脊柱畸形矫正满意,有神经症状患者得到明显改善,术后无复发、感染、窦道形成。结论彻底清除病灶的综合治疗是治疗脊柱结核的主要方法,脊柱内固定系统固定对于矫正畸形,增强脊柱稳定性,促进植骨融合率有明显疗效。

  • 标签: 腰椎结核 植骨内固定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自2004年7月至2011年5月,笔者对32例腰椎结核进行了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安全接受手术。术前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5例,C级7例,D级10例,E级9例;术前矢状面后凸Cobb角平均为32.5°(5°~47°);术前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为20~37mm/L,平均28.2mm/L。患者随访时间12446个月,平均22.5个月。术后1年随访时Frankel评分,A级0例,B级0例,C级3例,D级8例,E级21例;后凸Cobb角平均12.3°(4°~20°),矫正率62%;CRP平均为6.2mg/L。术后全身症状消失,腰背疼痛症状明显改善,患者可从事一般工作及日常生活。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腰椎结核创伤小、方法安全、疗效满意。

  • 标签: 胸腰椎结核 病灶清除 植骨 椎弓根钉内固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路病灶清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9例腰椎结核患者进行前路病灶清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术前、术后行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三联抗结核并观察其疗效。结果36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个月~46个月(平均23.4个月)。末次随访CT证实植骨融合良好、全部为骨性愈合,植骨块无移位和吸收,植骨愈合时间3个月~6个月(平均为3.5个月)。Frankel分级2例B级患者恢复至D级,其余患者全部恢复至E级。结论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疗效肯定,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 标签: 胸腰椎 结核 植骨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后路病灶清除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间我院接治的腰椎结核患者作为试验对象,进行相关研究,A组(30例)采用单纯后路病灶清除;B组(30例)采用前后路联合,先行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矫正畸形,再进行病灶清除。对比手术时间、出血情况、引流量等中前期指标情况,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在植骨融合、后凸畸形矫正、神经功能ASIA分级等后期研究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等前期研究指标及术后住院时间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均优于B组。对患者进行12~23个月随访,植骨融合时间、神经功能ASIA分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Cobb角矫正度数及矫正率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单纯后路病灶清除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手术创伤小,脊柱矫形及融合效果确切。

  • 标签: 脊柱结核 后路减压 病灶清除 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进行脊柱结核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的患者临床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2022年8月-2023年8月,选取我院接收的进行脊柱结核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的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n=30)进行常规护理,优质组(n=30)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根据护理疗效和满意度情况对比。结果:优质组患者护理后合计有效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明显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积极应用在进行脊柱结核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的患者护理实践中,增强护理效果,促进恢复,提升满意度,可以借鉴。

  • 标签: 脊柱结核 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病灶清除后椎间植骨加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36例患者,采用经或经腹膜外入路,行病灶清除、髂骨椎间植骨、内固定。术后卧床2~3个月,抗结核治疗1.0~1.5年。结果平均随访29个月,疗效满意,1年内结核无复发,所有患者内固定无松动或断裂。植骨后3~6个月骨性愈合。结论彻底病灶清除、椎间植骨加内固定,可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有利于结核的稳定与修复,在病灶内植入内固定器械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胸椎结核 腰椎结核 病灶清除 植骨 内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腰椎结核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5月~2012年6月,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42例腰椎结核患者。其中L1椎体8例,L2椎体9例,L3椎体10例,L4椎体27例,L5椎体20例;累及单节段17例,双节段18例,3个节段7例。37例患者伴有椎旁脓肿,15例伴有不同程度的硬脊膜和/或神经根受压症状。按Frankel分级C级2例,D级13例,E级27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过≥2周抗结核治疗。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年,3例复发,其余病例术后6.5个月行X线片检查,显示椎间植骨融合,融合率为92.9%(39/42)。术后神经症状均获得明显恢复,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后路一期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有利于恢复脊柱稳定性,减小手术创伤,提高植骨融合率。

  • 标签: 腰椎 结核 脊柱 清创术 骨移植 脊柱融合术 内固定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颈椎结核清除、植骨融合加钢板内固定配合的效果的观察和探讨。方法将2014年1月到2015年10月我院10例进行颈椎结核清除、植骨融合加钢板内固定的患者各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患者中显效8例(80%),有效2例(20%),无效0例(0%),总有效率为100%。并且10例患者术后都没感染,没有任何并发症发生,术后12周X线观察显示植骨块良好愈合。结论在颈椎结核清除、植骨融合加钢板内固定中医护人员相互默契配合,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颈椎结核病灶清除术 植骨融合加钢板内固定术 手术配合
  • 简介:目的对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一期内固定治疗腰椎结合的进行效果观察.方法对我院2008年4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25例腰椎患者采用前路病灶清除、一期植骨、内固定治疗,对一期术后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植骨无1例发生发症发生及复发,融合满意;无1例发生内固定失败,手术前后凸角矫正度(17.4±1.8)°.结论经前路病灶清植骨一期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使病变部位在术后获得满意的稳定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

  • 标签: 病灶清除 植骨 内固定 胸腰椎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前路病灶清除并植骨,一期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8例腰椎结核患者,影像学确诊为椎体结核,所有病灶均累及2个以上椎体,术前经4周以上正规抗结核治疗,手术采用一期前路经胸膜外或腹膜外入路显露病变椎体,彻底清除病灶后取自体髂骨行椎间植骨,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后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果术后患者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无内固定物松动、脱出或断裂。VAS评分较术前有较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48,P<0.05);术后7d不同部位的后凸Cobb角较术前均有一定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72,7.354,7.145,P<0.05)。结论经一期清除结核并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胸腰椎结核 脊柱 椎弓根内固定 病灶清除
  • 简介:目的评价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跳跃型腰椎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2009年7月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539例,其中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的跳跃型腰椎脊柱结核患者共13例(男9例,女4例)。术前平均后凸角21.5;°Frankel分级为B级1例,C级4例,D级6例,E级2例。入院后经个体化抗结核治疗后手术。记录术前、术后血沉、后凸角、神经功能评估和植骨融合情况。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12~18个月。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4.3个月,全部患者术后后凸角、神经功能改善,血沉正常。术后6~12个月均获得植骨融合。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对于腰椎跳跃型脊柱结核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胸椎 腰椎 结核 脊柱 内固定器 清创术 骨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