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55岁,因右肿块、咳嗽5个月于2010年12月23日入我院。曾有咯血,痰量少,无发热、胸痛、胸闷。在当地医院按"支气管炎"治疗,无效。入院前2天行胸部CT平扫:见右侧下肋骨骨质破坏,并见一大小约5cm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边缘尚清,右下肺背段见一不规则高密度影,大小约3.7cm×2.8cm,有分叶及毛刺;两肺散在分布大小不一的小结节高密度影;提示肺占位、占位。

  • 标签: 肾透明细胞癌 胸壁转移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乳腺癌手术后并发转移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62例2015年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实施再手术治疗的有54例,其中15例患者行肺叶切除手术,10例患者行肺锲形切除手术,29例患者行全层切除手术。结果患者转移生存期自转移诊断日期计算,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42.0±5.0)个月,而且乳腺癌患者术后出现转移的一年生存率高达100.0%,患者两年的生存率为85.0%,而五年的生存率则为38.0%,到最后一次随访时,无转移生存的患者有4例。通过单因素分析乳腺癌患者的疾病特征,结果发现,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大小、激素受体表达、TNM分期以及HER-2受体的表达等和乳腺癌患者转移后的生存期存在直接相关性,且差异性较为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价值。单因素分析原发肿瘤临床治疗方式、从肿瘤原发到转移的时间,结果发现,患者术后实施靶向治疗、放疗以及内分泌治疗等和乳腺癌术后转移病患的实际生存期存在直接相关性,P<0.05,存在统计学价值。结论乳腺癌手术后出现转移,将他处转移排除的情况下,依旧选择手术治疗,有望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 标签: 乳腺癌 胸壁转移 临床治疗 效果观察
  • 简介:920047529例纵隔肿瘤X线误诊分析/崔允峰…//山东医药.-1991.31(11).-51误诊为胸腔积液或包裹积液6例,肺内病变10例;确定病变于纵隔.但定性错误13例.误诊原因:①X线表现为一侧胸部不透光。误诊为胸腔积液或包裹积液.②X线表现为肺内病变误诊为肺良恶性肿瘤.③常见纵隔肿瘸位于不常见部位致定性错误.④非畸胎类肿瘤的钙化而误诊.⑤合并

  • 标签: 纵隔肿瘤 胸腔积液 良恶性肿瘤 肺内病变 侧胸部 分叶征
  • 简介:总结了12例重建术病人的护理体会:术前,应作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消除病人的焦虑、恐惧心理,耐心解释,要求病人戒除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训练病人掌握正确的深呼吸及有效咳嗽的方法;术后,预防肺部并发症及伤口感染,密切观察皮瓣的血供情况。

  • 标签: 胸壁重建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胸外科肿瘤分析。方法肿瘤病是胸外科最严重的病情之一,针对这样的病情,我们必须先对其诊断、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论1、不论良性还是恶性肿瘤,一经诊断均应及时手术,既可明确诊断又能切除病灶。2、继发肿瘤多预示肿瘤晚期,多不是外科治疗的适应证。当原发肿瘤已有效控制,出现单发孤立转移瘤时,可考虑手术切除。

  • 标签: 胸壁肿瘤 胸外科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1例右下Castleman病患者的CT及MRI表现。患者男,34岁,因CT体检发现右下肿块入院。CT表现为右下胸膜外间隙孤立性软组织肿块,内见斑点及分支样钙化,增强扫描呈富血供强化,并可见腹主动脉分支供血。MRI表现为T1WI相对软组织呈等、略高信号,脂肪抑制T2WI呈高信号,边缘见迂曲流空血管,弥散轻度受限,增强模式同CT,内见裂隙状低信号区延迟强化。病理诊断为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Castleman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结核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病灶清除术治疗,术后抗结核治疗9—12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治愈,随访1-2年无复发。结论结核是以冷脓肿为主要特点,其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结合术前、术后抗结核药物治疗,而手术成功的关键是彻底清除病灶,消灭死腔。

  • 标签: 结核 胸壁 冷脓肿
  • 简介:目的总结转移背阔肌肌皮瓣在修复局部晚期乳腺癌术后缺损中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32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缺损修复方式分为两组:27例采用转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根治性切除术后缺损(转移背阔肌肌皮瓣组);5例采用中厚皮片植皮修复缺损(中厚皮片植皮组).比较两组患者皮瓣或植皮坏死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放疗实施等情况.结果转移背阔肌肌皮瓣组27例中无肌皮瓣坏死,术后血清肿6例,腋窝积液5例,伤口感染1例;术后2月均予以放疗.中厚皮片植皮组5例中术后植皮坏死3例,其中2例患者再次植皮术后恢复,1例以邻近皮瓣转移修复;伤口感染1例;完成辅助化疗后术后2月3例患者行放疗.两组患者转移皮瓣或植皮坏死率、术后2月开始放疗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其他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转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局部晚期乳腺癌术后缺损安全、成功率高,利于术后放射治疗的顺利实施.

  • 标签: 局部晚期乳腺癌 转移背阔肌肌皮瓣 胸壁缺损 乳腺癌根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