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动脉穿刺采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50例需要采血的新生儿,随机分为3组,其中214例采用动脉穿刺;136例采用股动脉穿刺;100例采用肱动脉穿刺。对3种穿刺法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局部瘀斑或血肿等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各组间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比肱动脉一次穿刺成功率高(χ2=5.08;P<0.05)而局部瘀斑或血肿发生率低(χ2=4.86;P<0.05)。结论动脉位置表浅,其搏动易触及,穿刺误伤机会少、安全、定位简单、成功率高,操作手法易掌握,不影响保暖和采血量,远离重要器官组织和神经,不易受污染,并发症少。值得进一步总结并推广应用。

  • 标签: 穿刺采血 胫后动脉 新生儿监护病房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前臂三大神经损伤,异体肌腱在手功能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自2013年2月-2015年8月的两年六个月间,我科共收治了59例因陈旧性神经损伤导致手指及腕部主动屈伸活动受限而要求功能重建的患者,其中有48例患者接受了肌腱转位+异体肌腱移植手术。术后第1、3、6个月,全部患者均回院随访,对其手术并发症、手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结果48例患者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六个月TAM平均恢复为健侧的55.6%,术后有12名患者行二期肌腱松解。结论异体肌腱在神经损伤后手功能重建中具有良好的效果,且使用简便,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异体肌腱 神经损伤 功能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腱松解术用于手部屈指肌腱粘连治疗的效果与护理。方法选择的对象是2014年4月-2016年2月我院所收治的50例手部屈指肌腱粘连患者,所有患者采用肌腱松解术治疗,将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全面组。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全面组采用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患者(1)手部屈指肌腱粘连治疗优良率;(2)患者对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服务技能、护理环境的满意评分;(3)手术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1)两组患者手部屈指肌腱粘连治疗优良率接近,P>0.05;(2)全面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服务技能、护理环境的满意评分显著比常规组好,P<0.05;(3)全面组手术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肌腱松解术用于手部屈指肌腱粘连治疗的效果确切,辅以全面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服务技能、护理环境的满意度,减少手术不良事件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肌腱松解术 手部屈指肌腱粘连 效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动脉穿支皮瓣静脉回流障碍原因的分析,采用不同的处理对策,提高皮瓣成活率。方法2013年6月~2015年6月,应用动脉穿支蒂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36例。其中足跟12例,足背15例,内踝9例。结果所有皮瓣均完全存活,28例一期成活,8例出现静脉回流障碍,其中3例皮瓣设计偏小、4例皮瓣血管蒂过短、1例伤口包扎过紧发生静脉回流障碍,4例通过拆除部分缝线,3例通过切开放血,1例通过皮瓣内静脉与受区静脉吻合缓解成活。结论术前在设计动脉穿支皮瓣时大小要适度,术中一定要游离出一定长度的穿支血管,术后包扎松紧适当,以免组织反应性水肿导致纱布压迫皮瓣,及时观察皮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才能提高皮瓣成活率。

  • 标签: 胫后动脉 穿支皮瓣 静脉回流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部分自体腓骨长肌腱和腘绳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分为A、B两组,均采用单骨道单束重建,A组28例应用部分腓骨长肌腱,B组32例应用自体腘绳肌腱。应用Tegner评分表、Lysholm评分表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进行膝关节术前术后功能评估。结果两组Tegner评分和Lysholm评分结果显示术后均优于术前,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KDC评分显示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自体腓骨长肌腱单束和腘绳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均能取得优良的初期临床效果。

  • 标签: 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 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足踝部皮肤缺损患者的治疗中,动脉内踝上穿支皮瓣修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0例足踝部皮肤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动脉内踝上穿支皮瓣修复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20例患者接受治疗全部存活,2例患者的皮瓣出现远端坏死,在接受治疗得以愈合,1例患者出现张力性水泡,经过处理得到恢复,其余患者的皮瓣存活情况均较好。对患者接受治疗一年情况进行随访,有2例患者的皮瓣出现臃肿现象,接受修复治疗愈合,患者的皮瓣血液循环等情况均较好。结论在足踝部皮肤缺损患者的治疗中,动脉内踝上穿支皮瓣修复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足踝部皮肤缺损 胫后动脉 内踝上穿支皮瓣修复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2月至2015年4月62例行同种异体肌腱重建修复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1个月(4-38个月)。采用Lysholm评分、Larson评分、Tegner评分表、IKDC评分对手术前后进行功能评价。结果Lysholm评分、Larson评分、Tegner评分表,术后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KDc评分术后随访较术前优良率明显升高,随访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显著提高。结论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同种异体肌腱 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 重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指屈肌腱断裂吻合术后运用早期主动及被动功能锻炼预防肌腱粘连的方法及体会。方法对15例手指屈指肌腱断裂的手术患者术后立即实施早期主动及被动功能锻炼,1周内主动功能锻炼,1周被动功能锻炼。结果随访患者15例,随访时间为1-2年。参照手指总主动活动度测量法(TMA)疗效评定,15例患者优10例,良2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80%。无一例肌腱断裂。结论1周内主动功能锻炼可保证肌腱短距离滑动,有效防止早期肌腱粘连,1周辅助被动功能锻炼使肌腱能够充分滑动,恢复肌腱带动的关节活动粘连,对手功能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创伤与损伤 肌腱疾病 治疗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Endobutton技术治疗下腓分离的疗效。方法自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应用Endobutton技术治疗因踝关节骨折所致下腓联合分离患者11例,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20~42岁,平均年龄31岁。扭伤8例,车祸伤3例,均为闭合性损伤。根据Lauge-Hansen分型,旋外旋型3例,旋前外展型3例,旋前外旋型5例。参考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足踝评分系统综合判定疗效。结果本组病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3~10个月,平均6个月。所有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疗效评价为优,无良及差的病例。结论Endobutton技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腓分离具有无需二期手术、简单方便等优点,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下胫腓分离 内固定 ENDOBUTTON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前减张切口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技术对患有腓骨远端骨折疾病的老年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92例患有腓骨远端骨折疾病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6例。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前减张切口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腓骨远端骨折疾病的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腓骨骨折住院治疗时间和手术后腓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前减张切口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技术对患有腓骨远端骨折疾病的老年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胫前减张切口 锁定加压钢板 胫腓骨远端骨折 老年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中医在治疗腓骨远端骨折中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笔者就职医院骨科进行治疗的腓骨远端骨折患者14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各74例患者,对照组按照临床常规予西医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研究组予中医治疗,在中医正骨手法及牵引复位联合服用汤药治疗,随访并观察记录两组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70例(94.59%)要高于对照组63例(85.14%),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腓骨远端骨折疗效显著,费用低廉,较西医手术治疗对患者造成创伤小,能有效减轻患者身心负担且无严重并发症。

  • 标签: 中医治疗 胫腓骨远端骨折 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