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治疗的患者胚胎移植日焦虑情绪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杭州市妇产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治疗的131名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胚胎移植日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估患者焦虑状况。根据焦虑程度对其进行分类,比较无焦虑、轻度焦虑、中度焦虑患者之间妊娠结局情况。结果131名患者中有焦虑情绪者64人(48.9%);无焦虑组与焦虑组患者比较,其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焦虑组与轻度焦虑组患者比较,其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焦虑组与中度焦虑组患者比较,其临床妊娠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在胚胎移植日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轻度焦虑对近期妊娠结局即存在影响,医护人员必须在胚胎移植日加强患者心理干预,引导患者积极应对,改善不孕症患者妊娠结局。

  • 标签: 不孕症 胚胎移植 焦虑 妊娠结局
  • 简介:目的:探讨男性年龄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按照男方年龄将接受常规IVF-ET治疗的188对夫妇分为四组:年龄〈31岁组53例,31~35岁组78例,36~40岁组37例,〉40岁组20例。分析男方年龄对IVF-ET治疗结局的影响。结果:本研究中各组间女方年龄、不孕年限、内膜厚度、基础FSH值、Gn总量、获卵总数、MII卵数、可移植胚胎率、优质胚胎率等结果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男方精液体积、精子密度、前向运动精子比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36~40岁组(9.3±3.0)〉40岁组(9.5±2.6)的正常形态精子比率显著低于〈31岁组(13.5±2.8)31~35岁组(12.6±2.7)(P〈0.05),而且36~40岁组的受精率(76.6%)显著低于〈31岁组(83.1%)31~35岁组(81.4%)(P〈0.05)。另外,〈31岁、31~35岁、36~40岁、〉40岁组的着床率分别为:50.91%、41.32%、21.35%、23.4%(P〈0.05),妊娠率分别为64.15%、62.82%、40.54%、45.0%(P〈0.05),均呈一定的下降趋势。而各组间的流产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正常形态精子比率及IVF的受精率、胚胎着床率及妊娠率呈现下降的趋势,但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 标签: 男性年龄 精子质量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受精率 着床率 妊娠率
  • 简介:临床资料例1.男,3岁,因怕热无汗、全身毛发稀疏、牙齿发育不全,于2010年5月13日入院就诊。患儿自出生后开始发热,体温最高可达39.7℃。体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天气炎热时体温升高明显。患儿出生时头发及眉毛稀少,出牙迟,1岁后开始出牙,恒牙稀,吐字不清,伴口干、无泪。因不明原因发热、

  • 标签: 外胚叶发育不良 先天性
  • 简介:在中国老一代排球运动员中,有一个难解之谜:获得“五连冠”殊誉的中国女排宿将,生育的大多数是女儿;而当年男排队员的后代则大多数是男孩。本文试对这一现象进行核实并加以探讨。1.方法1.1.从10年来公开发行的报刊中截取有关排坛宿将的信息报道、加以整理。1.2.凡情况不明或孩子性别在不同报道中有矛盾的不予收录。1.3.配偶是运动员的必须注明,未注明的均为其他行业。2.结果2.1.女排宿将生育状况

  • 标签: 体质 胎儿性别 性比例
  • 简介:目的总结脂肪抽吸加乳腺切除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的经验。方法于乳晕下缘切口进行乳房及周围预定范围的肿胀麻醉脂肪抽吸,并适量切除乳腺。结果治疗的56例患者胸部形态均接近正常,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应用脂肪抽吸加乳腺切除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安全可靠,效果较好。

  • 标签: 男性乳房发育症 脂肪抽吸 乳腺切除
  • 简介:作者报道1例7岁男孩面部有血管瘤、胸骨局部凹陷、主动脉缩窄、室间隔缺损及脑动脉发育不良引起急性梗塞。这些临床特征被总称为胸骨畸形/血管发育不良综合征或PHACES综合征。在5岁时,患儿右臂、右手背部沿Blaschko线出现线状色素减退,发病前无炎症史,皮损持续不变。之前报道的此综合征不伴发上述色素改变。

  • 标签: 发育不良综合征 胸骨畸形 色素减退 血管瘤 线状 BLASCHKO线
  • 简介:目的:报道1例花斑癣型疣状表皮发育不良伴外阴部鲍温病,并对患者两处皮损的临床特点、病因及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将腰背部及外阴部皮损的石蜡包埋组织切片提取DNA后,使用凯普HPV37型基因分型试剂盒以及PCR扩增方法进行检测,同时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两者试验结果未能体现两处皮损相关性,推测外阴皮损不是疣状表皮发育不良发展而来,为单独起病。患者T淋巴细胞明显降低。采用ALA-光动力治疗外阴皮损,三次光疗后皮损变化不明显,予以局部肿物完整切除术后,随访半年无复发。采用维A酸治疗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皮损,治疗4个月后四肢疣状增生样皮损较前稍许变平,色素脱失斑片部分融合、边界较前模糊。结论:此病例伴发的鲍温病与疣状表皮发育不良无相关性;T淋巴细胞等因素可能在疣状表皮发育不良发病机制中占有作用。

  • 标签: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 人乳头瘤病毒 鲍温病
  • 简介:报告1例新生儿先天性无汗型外胚叶发育不良。患儿男,14天,出生后皮肤干燥、脱屑,间断发热2周。躯干皮肤病理显示皮肤萎缩变薄,真皮层未见明显的毛囊、汗腺及皮脂腺等皮肤附属器,小血管周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

  • 标签: 外胚叶发育不良
  • 简介:目的:研究TGF-β1MMP-2在病理性瘢痕表皮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1MMP-2在病理性瘢痕表皮中的表达,并与其在表浅性瘢痕、正常皮肤表皮中的表达进行比较,分析其规律。结果:TGF-β1在病理性瘢痕表皮角质细胞中的阳性率及表达强度均较表浅性瘢痕正常皮肤明显增高(P值均〈0.05),MMP-2在病理性瘢痕表皮中的表达也出现增强,但与表浅性瘢痕、正常皮肤表皮比较,阳性率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达强度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β1MMP-2在病理性瘢痕表皮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表达增高,提示它们可能参与了病理性瘢痕的形成,表皮可能是多种细胞因子的重要来源。

  • 标签: 病理性瘢痕 瘢痕疙瘩 增生性瘢痕 TGF-Β1 MMP-2 表皮
  • 简介:甲真菌病约占所有甲病病例的50%。糖尿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免疫抑制、肥胖、吸烟年龄增长是感染的诱发因素。真菌镜检培养仍是诊断甲真菌病的标准,但新的实验诊断技术发展很快。激光和光动力疗法是可以选择的新的替代治疗方案,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 标签: 甲真菌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病理性瘢痕是创伤后皮肤结缔组织异常修复愈合的结果,其组织病理学特点为成纤维细胞大量异常增生、胞外基质(胶原、蛋白多糖、糖蛋白等)过度沉积及各类胶原纤维排列紊乱。病理性瘢痕不仅影响美观,严重者会引起畸形及功能障碍。目前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但大多数难以取得满意疗效。近年来,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浅层X线放疗瘢痕防治动态方案的实施为瘢痕治疗带来了新曙光,国内外对病理性瘢痕的形成机制以及其基因缺陷研究也取得大量成果,使其从基因水平突破性治疗有了理论支持。该文将从生物学特征、形成机制以及临床治疗3方面对病理性瘢痕的研究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瘢痕 病理性 生物学特性 机制 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治疗半年后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滴度下降小于4倍或再升高梅毒患者的临床与脑脊液特征,探讨其TRUST滴度下降低于4倍或再升高的原因.方法对本院229例治疗半年后TRUST滴度下降小于4倍或再升高梅毒患者行腰穿进行脑脊液常规、生化、IgG指数、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及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检测.结果229例患者中有症状神经梅毒20例,无症状神经梅毒15例,HIV感染6例.结论TRUST滴度下降小于4倍或再升高与梅毒螺旋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有关,要及时腰穿行脑脊液检查以早期发现神经梅毒.

  • 标签: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滴度 神经梅毒 脑脊液
  • 简介: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在美国有关男性男性气质研究(MasculinityStudies)的论著频频出现,男性研究的出现直接受到女权主义者对性别差异传统解释的批判的影响。大多数学者认为男性气质(Masculinity)是指男性自治、男性支配家庭中男性独立于女性的控制。它关注于两个方面,其一,男性为获得支配地位所产生的焦虑、紧张以及所获的经验;其二,男性在社会历史环境中如何应对这种焦虑紧张。男性研究把男人看作一个社会群体。目前在美国男性研究趋向跨学科、跨文化。

  • 标签: 美国 男性 男性气质 男性危机 主流男性气质
  • 简介:目的分析色素痞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分析49例色素痣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特征结果病理特点以痣细胞色素沉积最常见.细胞间裂隙占第2位,余依次为多核细胞、附件增生、表皮改变、血管增生、乳头痛样痣、基底层色素增加等结论在真皮内从浅到深,痣细胞体积由大到小,黑素颗粒由多到少,并伴随痣细胞老化或成熟过程的表现及其他非特异性改变

  • 标签: 色素痣 皮肤 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