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医认为食管反流与湿、热二邪有关。笔者经多年临床总结,运用甘淡和法加减,遵循宜降则和的法则,甘以养胃生津,淡以利湿去热,对于治疗食管反流的吐酸、嘈杂等症,疗效颇高。本文通过一临床病例,简述甘淡和法的临床应用指征及方法。

  • 标签: 甘淡和胃 胃食管反流 吐酸 嘈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食管反流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指导病人减轻疼痛的方法。根据医嘱给予黏膜保护药、制酸药或硝苯地平等药。使患者认识到情绪也是诱发因素之一,保持好的心态也是治疗的关键。鼓励病人有效地咳嗽,清除痰液,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反复、耐心地向病人讲解各种特殊检查及介入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硫化氢(H2S)对糖尿轻瘫(DGP)大鼠血糖和动力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mg/kg)建立糖尿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成模后将实验组大鼠随机分为DGP组、DGP+H2S组。DGP+H2S组腹腔注射硫氢化钠(14umol/kg/d),对照组和DGP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共10周。每4周测一次血糖和体重,实验前再测血糖、体重,并用美兰残留率测动力。结果造模后实验组血糖水平和美兰残留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10周时,DGP+H2S组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DGP组,但两组美兰残留率没有明显区别。结论H2S能够降低DGP大鼠的血糖水平,但是对动力没有明显影响。

  • 标签: 硫化氢糖尿病胃轻瘫血糖胃动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食管反流(GERD)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08年9月~2011年9月诊治的96例食管反流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病临床表现以上腹隐痛、胸骨后不适非典型症状居多,反流、烧心典型症状次之,亦有吞咽困难、哮喘、反复咳嗽等少见食管外症状。内镜检查RE93.4%较高。1年内复发复诊68例占70.8%。结论食管反流临床表现多样,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 标签: GERD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食管反流病中医辨证论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6例食管反流病患者以2∶1比例随机分为中药组144例和西药组72例。中药组给予中医辨证治疗,西药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疗程均为8周。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内镜下食管黏膜炎症改善疗效。结果:中药组和西药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4.20%和72.4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胃镜下食管黏膜炎症改善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1.14%和5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论治食管反流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在改善内镜下食管黏膜炎症方面亦具有一定的作用。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辨证论治 临床疗效
  • 简介:1案例1.1案情摘要唐某,男,45岁,2009年6月23日因II型糖尿收入某医院,诊断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糖尿性肾病',入院期间行'转流术'治疗糖尿,术后60天确诊为韦尼克氏脑。患方认为某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存在过错,故医患双方申请对该医院在治疗唐某'糖尿'的医疗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错行为进行司法鉴定。

  • 标签: 法医临床学 糖尿病 韦尼克氏脑病 医疗纠纷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食管反流的病因与临床表现研究。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根据个人临床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食管反流的临床表现多样,不少患者呈慢性的病程。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病因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丁螺环酮治疗食管反(GERD)合并心理障碍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收集本院消化科门诊2009年8月~2011年8月接受丁螺环酮治疗的GERD患者资料,随访内容包括烧心、吞咽疼痛及吞咽困难、烧心、精神心理状态和睡眠情况等,总结丁螺环酮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纳入符合GERD诊断标准50例病例,男39例,女11例,平均年龄36.8±16.7岁。丁螺环酮治疗起始剂量均为每天10mg,分二次口服,根据情况每隔三天加服5mg。有效维持量15mg(48%),20mg(32%),疗程2周~3月,大部分患者合并存在的焦虑症状明显改善,研究中2例出现不良反应,如腹泻、头痛、白细胞减少。结论丁螺环酮有效改善GERD患者烧心、吞咽疼痛及吞咽困难、睡眠改善,同时改善精神心理状态,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丁螺环酮抗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食管反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0年7月我院接收的80例患食管反流病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口服西药雷贝拉唑,吗叮啉等,研究组患者口服半夏泻心汤加减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均得到改善,但研究组的积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2.5%.随访发现研究组病例复发3例,而对照组复发8例,研究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食管反流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泛酸、烧心以及胸骨后灼痛等症状,具有化痰散结、降气止痛之功效,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半夏泻心汤 胃食管反流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X线气钡双重对比造影下食管反流病中的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我院放射科2011—2012年胃肠特检诊断为食管反流(GERD)的患者267例,男149例,女118例,平均年龄56岁。同时将部分X线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结果与内镜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267例患者中,按反流程度81%为轻度反流,14%为中度反流,5%为重度反流;本组资料中23例患者进行了内镜检查,17例证实为阳性,6例内镜检查为阴性。结论X线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对临床诊断GERD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X线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ieulafoy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地区2000年—2010年的Dieulafoy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Dieulafoy可导致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10例患者中,经急诊内镜下止血4例,手术治疗后治愈6例。结论对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例,应提高对Dieulafoy的认识。急诊胃镜检查是该病的主要诊断方法,手术是根本的治疗方法。

  • 标签: Dieulafoy病 上消化道出血 急诊内镜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反流误诊为冠心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48例以胸骨后疼痛为主诉症状的食管反流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动态改变、心梗标志物、冠脉造影、胃镜检查及胃酸测定结果,确诊食管反流病后给予制酸、动力药治疗。结果本组48例患者胸痛与食管反流有关,应用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硝酸脂类药物后,胸痛明显减轻10例,18例疼痛加重,20例症状无改善;胸痛时伴有心电图ST-T改变20例,应用硝酸脂类药物后,仅有5例ST-T恢复正常;应用奥美拉唑和吗丁啉治疗,所有病例于一周后胸痛及伴随症状消失。结论对酷似冠心病心绞痛之食管源性胸痛患者,均可能伴有心电图ST—T改变,对胸痛应用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硝酸脂类药物后无效或有效但不能完全缓解时,应考虑可能是食管反流所致,尽快作内镜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 标签: 胸痛 冠心病 心绞痛 胃食管反流病
  • 简介:目的:评价24h食管pH值监测、胃镜检查、食管反流问卷调查(GerdQ)在食管反流病中诊断价值。方法:40例初诊为烧心、反流的患者,分别予以24h食管pH值监测、胃镜检查、食管反流问卷调查。结果:食管pH值监测灵敏度0.9722,特异度1,Youden指数0.9722;GerdQ灵敏度0.7778,特异度0.25,Youden指数0.0278;胃镜检查灵敏度0.833,特异度0.75,Youden指数0.583。24h食管pH值监测较食管反流问卷(GerdQ)有显著差异(P〈0.05);24h食管pH值监测较有胃镜检查显著差异(P〈0.05)。结论:24h食管pH值监测在食管反流病中诊断价值明显高于胃镜检查、食管反流问卷调查(GerdQ)。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食管PH值监测 胃镜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估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患者并食管(GRED)的临床特点。方法分为实验组:选取2004.7-2012.2年期间单纯慢性肾病并慢性肾功能衰竭,一般情况良好,血压及贫血控制基本正常,透析充分的患者154例;对照组:我院职工随机选取360例(经常规体检无基础疾病的)。采用食管反流诊断问卷(RDQ)及胃镜评估其食管反流的发生率及临床症状特点。结果两则相比实验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食管炎发病率高(P〈0.05),症状突出(P〈0.05)。结论实验组患者更加容易出现食管反流,同时症状明显,也是导致此类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胃食管反流 食管炎
  • 简介:摘要糖尿轻瘫(DGP)是糖尿常见的消化道慢性并发症,笔者以隔姜灸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 标签: 灸法 糖尿病 胃轻瘫 中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