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脏早期损伤尿液检测指标。方法选我院在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肾脏早期损伤患者30例(患病组),选同时期的健康人员30例(健康组),对两组人员进行常规性尿液指标检测。结果患病组患者的尿液检测指标较高,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健康组人员的尿液检测指标,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肾脏早期损伤患者采用尿液检测指标的诊断效果明显,可以提供更加准确的临床诊断参考数据,减少漏诊及误诊现象,在临床治疗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肾脏早期损伤 尿液检测指标 诊断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环氧化酶2(COX-2)在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及与内质网应激和自噬的关系。方法24只SPF级小鼠被随机分四组,每组6只。对照组:每天腹腔注射0.9%生理盐水;氯化镉(CdCl2)组:镉腹腔注射诱导小鼠建立急性肾损伤模型,每天腹腔注射5mg/kg的CdCl2;塞来昔布(Celecoxib)组:小鼠腹腔注射COX-2抑药物Celecoxib;CdCl2+Celecoxib组:小鼠每天早晚各注射一次CdCl2和Celecoxib。收集四组小鼠血液、尿液、肾脏组织样本,检测小鼠血液、尿液中肾脏机制的相关指标,同时检测肾脏组织中内质网应激,自噬相关mRN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小鼠血液、尿液中肾脏机制的相关指标测定结果显示,药物抑制COX-2能缓解急性肾损伤发病情况。同时,小鼠肾脏mRNA定量结果和蛋白免疫印迹结果表明,药物抑制COX-2能改善小鼠体内内质网应激和自噬的情况。结论Celecoxib药物抑制COX-2可以通过调节内质网应激eIF2α-ATF4通路,调节自噬,从而缓解Cd引起的小鼠急性肾损伤的症状。

  • 标签: 小鼠 急性肾损伤 COX-2 塞来昔布 自噬 内质网应激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5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96例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肾损伤并行肾脏替代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而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按照临床结局将纳入的患者分为生存组(56例)和死亡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资料,并行多元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影响该人群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资料,发现死亡组术前心功能Ⅳ级、神经系统障碍、肝功能不全、术后低血压、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和APACHEⅡ评分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术前心功能Ⅳ级、术后肝功能不全、术后低血压和APACHEⅡ评分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肾损伤并行肾脏替代治疗患者的预后与术后肝功能不全、术后低血压、APACHEⅡ评分和术前心功能Ⅳ级有关,因此,应重视患者围手术期的危险因素并加以干预,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急性肾损伤 肾脏替代治疗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体外循环及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早期对心肌和肾脏损伤。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体外循环组与非体外循环组,每组患者50例,手术完成后二十四小时对患者的各项体征进行观察,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对心肌和肾脏损伤程度。结果非体外循环组患者术后4小时与24小时的左室舒末径、射血分数、BNP、CK-MB、cTnI显著低于体外循环组,术后8小时与24小时的肌酐清除率、NAG、SCr以及BUN显著低于体外循环组。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对患者的心肌和肾脏损伤小,与体外循环相比更具优势。

  • 标签: 体外循环 非体外循 冠状动脉搭桥术 心肌 肾脏 损伤
  • 简介:摘要肾脏功能的评价对于肾脏疾病的诊断非常重要,目前常用的实验室方法敏感性较差,而且无法提供单侧肾脏功能情况;近几年随着功能成像的发展,CT、MR对于肾功能的评估有了越来越突出的价值。本文综述了MRI、CT及核医学等影像学检查手段关于肾功能影像学研究进展。

  • 标签: 肾功能 影像学 研究进展
  • 简介:山西和济肾脏病医院成立于2015年,同年经山西省卫生和计生委批准为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医联体单位。通过山西民营医院发展协会“三A”等级医院评审。现为省、市医保医院,省、市、区新农合定点医院。

  • 标签: 医院简介 山西省 肾脏病 医院评审 医院发展 定点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肾脏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老年肾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收治的老年肾病患者经治疗80%临床症状消失,化验指标好转,疗效明显,收到满意效果。结论老年患者肾脏疾病的特点是病程隐匿,多呈非典型性,病情严重,预后较差。在老年患者,药物剂量需要仔细调整。某些常见药物给予频率需要根据肾功能调整。

  • 标签: 老年肾脏病 临床特点 药物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患者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epididymisgeneproduct4,HE4)的变化以及和肾脏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选取住院女性CKD患者190例,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HFA,用MDRD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按照美国肾脏病基金会K/DOQI指南分期标准将上述患者分为5组,即CKD1期组、CKD2期组、CKD3期组、CKD4期组、CKD5期组,检测并比较血清HFA的水平。选择其中89例住院接受肾穿刺活检的患者,包括CKD1期组55例,CKD2期组15例,CKD3期组19例;并根据肾组织病理结果分为肾小球硬化组和无肾小球硬化组,分析肾小球硬化与血清HFA的关系。结果不同CKD分期组之间血清HF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功能不全患者(CKD2~5期组)血清HE4水平高于肾功能正常患者(CKD1期组)(P〈0.05),其中CKD2期组血清HE4水平高于CKD1期组(P〈0.01),CKD3期组血清HE4水平高于CKD2期组(P〈0.01),CKD4期组血清HE4水平高于CKD3期组(P〈0.01),CKD5期组血清HE4水平高于CKD4期组(P〈0.01)。肾小球滤过率与血清HE4呈非线性负相关。在CKD1~3期组中血清HFA的水平在肾小球硬化组与无肾小球硬化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无妇科肿瘤的女性CKD患者中血清HFA会显著升高,并且HFA的血清水平会随着CKD临床分期的增加而逐渐增高。用HE4辅助诊断妇科肿瘤和评估肿瘤的复发及治疗效果时,应考虑CKD的影响。检测血清HE4水平是否能成为判断无妇科肿瘤的CKD患者肾脏纤维化发生的指标还有待临床研究。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人附睾分泌蛋白4 肾脏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肾脏生化检验中分级检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1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肾脏生化检查36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80例。观察组采用分级检验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胱抑素C(CysC)阳性检出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尿素氮(BUN)、血肌酐的阳性检出率上,观察组均比对照组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肾脏生化检查中,采用分级检测法,可以显著提升诊断准确率,从而有效避免了误诊与漏诊,为医生的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应进一步加以推广与实践。

  • 标签: 肾脏生化检验 分级检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肾脏病患者的药物治疗学的影响。方法对治疗药物种类选择、给药途径选择、药物剂量、药物疗效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肾脏疾病中的病理生理过程也影响着药物治疗学的正常进程,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及毒、副反应的产生。结论多数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主要或部分经肾脏排泄,肾功减退可影响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排泄;而血透或腹透则会增加药物的清除。

  • 标签: 肾脏病 药物治疗
  • 简介:衰老是一个伴随器官功能逐步衰退的复杂过程。随着年龄增长,肾脏出现诸多生理学及病理学改变,并导致肾脏功能减退,推动机体衰老进程。阐明肾脏衰老的发病机制,预防和延缓肾脏衰老是减少衰老肾脏相关疾病发病的重要环节。

  • 标签: 衰老肾脏 衰老进程 发生机制 功能变化 发病机制 病理学改变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达到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恢复速度。方法对本院自2015年6至2015年12月期间住院的98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将这98例患者随机分为比较组和对照组,比较组进行入院后常规健康干预,对照组进行全面的综合护理干预,,并在出院后三个月内进行跟踪调查。结果对照组中49例患者对慢性肾脏病的认知程度提高95%,对用药知识掌握提高了90.2%,出院后能按照医嘱进行合理饮食的能达到75%。结论建立健全慢性肾脏病患者干预体系,采取护理干预手段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通过各种相关手段提高患者对肾脏病知识的认知程度,保持肾脏现有功能,延缓恶化速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肾脏生化检验中分级检验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肾脏生化检验的患者2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35例,对照组1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肾脏生化检验,观察组患者接受分级检验。结果观察组胱抑素c阳性检出19例,血尿素氮阳性检出27例,血肌酐阳性检出21例,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脏生化检验工作实际中,很多患者疾病临床症状不典型,临床表现变化快,因此为了提高检验准确性,提高检出率,加快检验速度并减轻患者及家属经济负担,推荐使用分级检验的方法,发现阳性结果自动进行深入检查。

  • 标签: 肾脏 生化检验 观察 临床应用
  • 简介:近年来,肾脏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慢性肾脏病为进行性进展疾病,随着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功能不可逆丧失导致代谢产物及毒物蓄积,引起以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内分泌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最终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病,其病理特点为肾脏硬化,因此,如何有效缓解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球硬化成为延缓肾脏病进展的关键。祖国医学认为慢性肾脏病属于血瘀证范畴,以气虚为主,血瘀为标,

  • 标签: 水蛭素 肾脏病进展 医药治疗 终末期肾脏病 血瘀证 肾小球滤过率
  • 简介:目的3种斑点分布(瑞利分布、莱斯分布和K分布)混合下的孤立性囊肿肾脏的超声仿真研究及性能评价。方法依据肾脏组织结构,分析组织散射点三维特点、超声斑点与组织散射点分布,得到瑞利、莱斯、K分布参数模型,建立组织散点模型。用FIELDⅡ软件对其进行超声仿真。选择45例经超声检查诊断为孤立性囊肿肾脏病变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25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51岁。随机抽取30例用于确定组织散射点模型的参数。其余15例用于后续仿真结果的定量统计比较分析。结果通过30例肾脏各参数进行超声仿真,用超声中心频率为5MHz、换能器为128阵元的线性阵探头对超声射频回波信号经过包络提取、函数插值及对数压缩等处理得到仿真B超图像;同基于传统单一分布散射点模型的仿真结果相比,新方法仿真的肾脏肾髓质、肾皮质、孤立性肾囊肿及囊肿结缔组织回声与实际组织切片一致,也符合临床超声图像的表现。15例临床B超图像验证,仿真回声斑点的分布和各参数值与临床超声各参数一致性更好(P〈0.01),最大相对误差为0.08,组织结构也更细致分明。结论混合分布构造散射点模型的孤立性囊肿肾脏超声仿真方法具有优越性,仿真效果更为逼真。

  • 标签: 超声仿真 混合斑点分布 肾脏 孤立性囊肿 FIELDⅡ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腹部损伤患者术后的临床表现,实施外伤控制,提出护理措施。方法对46例腹部损伤患者术后在TCU间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方法进行同顾性分析、总结经验。结果经细致观察和护理,复苏后46例患者均于48一72h顺利地再次手术,无死亡病例。结沦腹部损伤术后病情复杂、变化快,全面掌握病情动态变化,采取有效的治疗、可提高救治成功率及护理质量。

  • 标签: 腹部损伤 损伤控制 外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并视神经损伤的临床诊治方法以及诊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在2011年10月到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22例颅脑损伤并视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诊断及治疗。结果本组22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结论颅脑损伤并视神经损伤患者应争取“早诊断、早治疗”,把握好手术指征和最佳治疗时机。

  • 标签: 颅脑损伤 视神经损伤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