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炎益气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7~2017.3期间该院9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平分为研究、常规组,各46例。研究组在慢性肾小球肾炎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肾炎益气,常规组则单纯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并将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尿蛋白定量、肌酐清除率及血尿素氮等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7.83%,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6.96%(X2=8.408、P=0.004);研究组与常规组在尿蛋白定量、肌酐清除率及血尿素氮等指标上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5.336、P=0.000,t=5.124、P=0.000,t=-3.619、P=0.000)。结论相较于传统西医治疗,肾炎益气可有效改善尿蛋白定量、肌酐清除率及血尿素氮等相关指标,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具备临床意义与实施价值。

  • 标签: 肾炎益气汤 治疗 慢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脾补肾益气治疗慢性肾炎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肾炎患者中选取60例,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人数均为30例,所接受的治疗措施分别为健脾补肾益气及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24h尿蛋白定量,Scr及BUN指标的比较结果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肾炎患者实施健脾补肾益气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治疗后患者预后更好。

  • 标签: 健脾补肾益气汤 慢性肾炎 治疗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慢性肾炎专业治疗中行健脾补肾益气疗法的意义。方法抽选94例患有慢性肾炎而于2014年01月至2017年02月入院的患者,依据入院先后差异分组甲组45例行对症疗法,乙组49例行健脾补肾益气疗法,统计甲组与乙组慢性肾炎病例的用药效果,并比较。结果给予甲组与乙组专业治疗后,甲组45例总有效率68.89%(31/45),乙组49例是89.80%(44/49),(χ2=6.3578;P<0.05)。结论慢性肾炎专业治疗中,以健脾补肾益气疗法展开治疗工作可靠性高,可使治疗工作效率提高,推荐应用。

  • 标签: 对症疗法 慢性肾炎 健脾补肾益气汤疗法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鸽肉富含各种营养素,蛋白质含量丰富,氨基酸组成合理,易于人体消化吸收。其软骨素含量可与鹿茸媲美。常吃鸽子可以增加营养,改善人体机能,使人富有生气,皮肤亮丽,具有常葆青春的功效;当归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抗癌、抗老防老、免疫之功效,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

  • 标签: 益气补血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 益气养阴联合金水宝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10 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 3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 15 例。对照组给与金水宝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 益气养阴 , 两组均给药 2 个月。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 24h 尿蛋白定量变化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 24h 后尿蛋白定量低于治疗前( P < 0.05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 < 0.05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 93.30% 明显高于对照的 8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益气养阴联合金水宝针对慢性肾小球肾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益气养阴汤 金水宝胶囊 慢性肾小球肾炎 脾肾气虚
  • 简介:摘要根据中医学“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异病同治”的理论,运用补中益气(黄芪、人参、白术、甘草、当归、升麻、柴胡、陈皮等)治疗内、外、妇、儿各科不同疾病,但病因病机相同——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脏腑经络失养的证候疗效显著。提示在临床各科,凡有中虚为主的证候均可以用补中益气治疗。

  • 标签: 脾胃虚弱中医药疗法补气药治疗应用 调补脾胃剂治疗应用补中益气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治疗小儿痔脱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106例痔脱出患儿给予口服补中益气,次用水煎分服的方式,同时用补中益气煎液对患者患处进行熏洗,每天1次。结果77例患者治愈,占72.64%;13例患者显效,占12.26%;8例患者有效,占7.55%;8例患者无效,占7.55%;总有效率为92.45%。结论通过对106例痔脱出患者采用补中益气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补中益气汤 痔脱出 治疗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补中益气在产后气虚发热,便秘,泄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气虚发热,便秘,泄泻。结果根据不同病情,对补中益气灵活化裁,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论补中益气可用来治疗脾胃气虚、中气虚陷、气虚发热所导致的几种疾病,扩大了本方的临床应用范围,也证明了中医“异病同治”理论的准确性。

  • 标签: 补中益气汤 临证应用
  • 简介:摘要补中益气出自《脾胃论》,由黄芪、人参、白术、甘草、陈皮、当归、升麻、柴胡组成,具有补气升阳之功效。本方在临床运用甚广,脾胃之虚或中气下陷者,多可加减运用。笔者以补中益气治疗脑出血术后发热,功能性子宫出血,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疗效较满意,现将验案介绍如下。

  • 标签: 补中益气汤 发热 功血 感染 肠炎
  • 简介:摘要本文在对补中益气临床应用简单回顾的基础上,结合个人临床实践,阐析对补中益气的应用体会,并进行一定思考,阐述中医辨证论治及异病同治在中医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

  • 标签: 补中益气汤 临床应用
  • 作者: 史守彤王晖
  • 学科: 医药卫生 > 卫生事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16-10-20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 2016年第10期
  • 机构:【摘要】目的:对补中益气汤治疗术后发热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术后发热的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中药汤剂补中益气汤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4%,观察组总有效率92%,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治疗术后发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简介:通过对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总负荷(TIB)、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研究,来探讨中药益气活血对心绞痛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理。将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益气活血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结果:治疗后两组TIB均显著下降(P<0.05),而治疗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ET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下降不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NO、SOD明显上升(P<0.05),治疗组上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益气活血有良好的抗心肌缺血作用。其作用机理与血管内皮保护效应密切相关。

  • 标签: 对照组 心绞痛 益气活血汤 治疗组 治疗后 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