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双孔胸腔镜切除和单孔胸腔镜切除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6月至2020年5月郑州颐和医院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双孔胸腔镜切除,观察组采用单孔胸腔镜下切除。比较两组围期情况、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观察组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3、7 d,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3.57%,1/28;3.70%,1/27)与对照组(14.29%,4/28;7.69%,2/26)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下切除治疗自发性气胸可缓解疼痛,改善围期情况并促进患者机体恢复,术后复发率低,安全可靠。

  • 标签: 自发性气胸 胸腔镜 肺大疱 双孔 单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单孔法胸腔镜切除治疗伴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并自发性气胸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共40例,为了观察患者的具体情况将选择掷硬币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将其平均分为两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2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传统胸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单孔法胸腔镜进行治疗,对两组的各种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手术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并自发性气胸的患者,给予单孔法胸腔镜切除进行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不仅能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身体,而且取得的治疗效果也更好,应当得到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自发性气胸 肺大疱切除术 单孔法胸腔镜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下切除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选取入住我科行胸腔镜下切除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观察组采取综合性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的各项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下切除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显著,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

  • 标签: 胸腔镜 肺大疱切除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胸腔镜切除围手术期综合护理价值。方法:选择 2017年 4月 -2019年 4月来我院接受疾病治疗的 6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胸腔镜切除。在围期内为其开展针对性综合护理,分析结果。结果:患者手术时间均值为( 86.52±1.24) min。手术后住院时间均值为( 8.65±1.24) d,病患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放置时间均值为( 2.95±0.21) d。所有病患切口愈合满意,病患康复出院。结论:针对于接受胸腔镜下切除的自发性气胸患者来讲,开展围期内综合性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疾病治愈率可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 ]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 围手术期 综合护理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呼吸训练,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各引流管的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进行出院指导。结果48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提高胸腔镜手术患者的围期护理质量,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电视胸腔镜 自发性气胸 肺大疱切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下切除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分析在我科住院的37例行胸腔镜下切除的患者,实施相应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45~80min,平均58min,均手术顺利,无术后切口感染,平均胸腔闭式引流3~5天,住院时间7~12天(平均8.5天),均痊愈出院。术前患者的氧分压(PO2)及氧饱和度(SpO2)均维持在较低水平,术后患者的二氧化碳分压(PCO2)、PO2、SpO2均有显著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1年,无患者复发。结论严格术前、术后护理措施的落实是确保手术成功及患者快速康复的重要措施。

  • 标签: 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胸腔镜切除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90例接受胸腔镜切除且处于围手术期的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样本对象,所有样本均为我院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内收治;以上样本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划分,一组为常规护理组(95例样本),另一组样本为综合护理组(95例样本);对两组样本干预前后的疼痛VA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样本的VAS疼痛评分不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干预后,综合护理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出现大幅降低且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综合护理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采取综合护理模式对接受胸腔镜切除且处于围手术期的患者实施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其疼痛感,同时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显著。

  • 标签: 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 围手术期 综合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胸腔镜下切除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选择医院2021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70例行腹腔镜切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围期护理,对比两组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引流、住院等时间指标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出现1例伤口渗血发生率2.86%,对照组肺炎,伤口渗血,压疮共计发生7例,发生率20.00%(P<0.05)。结论:胸腔镜下切除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对缩短患者手术、引流、住院时间有显著价值,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利于患者疾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胸腔镜 肺大疱切除术 围手术期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患者采用胸腔镜切除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1月~2015年1月到作者所在医院接受胸腔镜切除治疗的60例患者,命名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到作者所在医院接受小切口治疗的60例泡患者,命名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高(P<0.05)。结论泡患者采用胸腔镜切除进行治疗,可加快患者疾病痊愈速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 肺大疱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切除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60例患者采用电视胸腔镜下切除,并实施相应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30~60min,均手术顺利,无术后切口感染,平均胸腔闭式引流3~6天,住院时间7~30天(平均8.5天),均痊愈出院。术前患者的氧分压(PO2)及氧饱和度(SpO2)均维持在较低水平,术后患者的二氧化碳分压(PCO2)、PO2、SpO2均有显著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2年,仅2例一侧复发,压缩最多40%,经内科治疗后痊愈。结论术前、术后护理措施的落实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尤其需要重视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与观察,对于保证手术的顺利实施和患者的快速康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电视胸腔镜 肺大疱切除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合并自发性气胸的的效果。方法对2011年4月~2013年3月本院采用电视胸腔镜(VATS)治疗合并自发性气胸1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随访。结果所有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术后2~5d将胸引管拔除,引流量未超过600ml,胸片提示复张良好,术后随访3~6月无复发。结论电视胸腔镜切除具有创伤小,出血更少,野清晰,并发症少,恢复快、切口美观等特点,可作为胸外科治疗合并气胸的首选方案。

  • 标签: 电视胸腔镜 肺大疱 自发性气胸
  • 简介:摘要目的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切除治疗气胸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72例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胸腔镜组和常规组各36例。常规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胸腔镜组通过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切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胸腔镜组治疗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切除治疗气胸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减少对患者的创伤,改善患者预后,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腔镜 小切口肺大庖切除术 气胸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对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双侧切除的安全性及术后患者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双侧切除治疗的双侧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FTS组和常规组各30例。常规组按常规程序进行治疗,FTS组根据FTS理念制订围期流程并实施手术方案。监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围期疼痛和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常规组比较,FTS组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缩短,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降低,功能指标则提高,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

  • 标签: 速康复外科 单孔胸腔镜 肺大疱切除术 肺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下切除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4例胸腔镜下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性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的并发症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8%,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9.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下切除患者实施综合性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胸腔镜 肺大疱切除术 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胸腔镜切除治疗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来本医院接受治疗的86例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胸手术切除,观察组给予胸腔镜手术切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 4.65 %(2/43)低于对照组的 13.95 %(6/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切除治疗泡效果显著,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安全有效。

  • 标签: 胸腔镜 肺大泡切除术 肺大泡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单孔与双孔胸腔镜切除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科室2018年月至2020年月收治的67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类型分为单孔手术组36例和双孔手术组3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任何不良安全事件。单孔组的中失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双孔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术后VAS评分(2.6±1.2)分,明显低于双孔组的(4.1±1.0)分,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月,两组均未见复发。结论 单孔/双孔胸腔镜切除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相同,但单孔手术能够缩短患者的康复进程及术后初期的疼痛程度,更有优势。

  • 标签: 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 单孔 双孔 自发性气胸 术后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