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球菌表面蛋白基因(Esp基因)的表达与球菌致病性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PCR检测自我院住院或门诊患儿分离的152株致病性球菌Esp基因。结果152株球菌中98株检出Esp基因,占64.5%;30株粪便分离的非致病性球菌均未检出Esp基因(P〈0.01);粪球菌、屎球菌Esp基因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0.9%和28.1%,粪球菌明显高于屎球菌(P〈0.01);152株致病球菌来自不同的感染部位,尿液、阴道分泌物、痰液、血液和脐分泌物标本Esp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83.7%、55.6%、50.0%、43.0%和33.0%,住院患儿标本中分离的致病性球菌的Esp基因阳性率为75.0%,明显高于门诊患儿阳性率37.5%(P〈0.001)。结论球菌的Esp基因球菌对宿主细胞的黏附定植以及逃避宿主免疫清除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肠球菌 肠球菌表面蛋白基因 儿童
  • 简介:摘要:变形链球菌是口腔当中十分重要的致龋菌组成部分,并在近些年的研究过程中,证明了这种病菌与全身的系统性疾病,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在细胞外蛋白当中,存在着一定的疾病或者毒性的因子,这对于人体的疾病发生存在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在本文的分析中,主要阐述了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生物学特性,从而为医疗卫生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确保龋齿等相关疾病能够被有效解决。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屎球菌透明质酸酶(hyl)基因在细菌感染中的致病意义。方法分别用hyl基因阳性的屎球菌和hyl基因阴性的屎球菌菌株作小鼠腹腔注射,建立小鼠腹膜炎模型,通过检测相关的腹膜炎指标以分析2株细菌的毒力差异。结果hyl基因阳性株感染后6h和12h,外周血白细胞均高于hyl基因阴性株,前者24h白细胞下降趋势快于后者;前者肠系膜炎症浸润情况也较后者严重。结论hyl基因可能是屎球菌的毒力基因之一,它可能与屎球菌的致病能力密切相关。

  • 标签: 屎肠球菌 透明质酸酶基因 毒力基因 腹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本院消化内科患者感染粪球菌的毒力基因,分析其耐药性,以期为粪球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合理的指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痰液、血液及尿液标本,使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分离出的非重复的粪球菌进行鉴定;制备细菌DNA模板并设计出引物,利用PCR使粪球菌毒力基因扩增;使用K-B对粪球菌常用抗生素药物的耐药性进行测定。结果:在消化内科粪球菌感染的患者中分离出了8种毒力基因,分别是cylA基因(327bp)、cylM基因(742bp)、cylB基因(843bp)、cylL1基因(624bp)、ace基因(335bp)、efaA基因(180bp)、gelE基因(1200bp)、esp基因(933bp),大小与理论值符合;8种毒力基因是cylA、cylM、cylB、cylL1、ace、efaA、gelE及esp基因阳性的检出率分别是55.71%、47.86%、45.00%、52.86%、15.00%、70.00%、63.57%、57.14%;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粪球菌临床分离株对庆大霉素、红霉素、氨苄西林、四环素、环丙沙星、万古霉素、呋喃妥因的耐药率分别是77.86%、80.00%、36.43%、78.57%、56.43%、3.57%、17.86%,针对替考拉宁药物没有产生耐药性。结论:我院消化内科患者感染的粪球菌有8株毒力基因,携带率为15.00%~70.00%,细菌对替考拉宁无耐药性,对庆大霉素等其他常用的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临床治疗时可供参考。

  • 标签: 消化内科 粪肠球菌 毒力基因 耐药性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流感染粪球菌和屎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血流感染患者血液标本117例,对其进行粪球菌和屎球菌检测,并作药敏分析,研究分析其临床分布特点和耐药情况。结果分离出65株粪球菌和52例屎球菌,其中粪球菌样本主要来自泌尿科、血液科和消化科,屎球菌主要来自消化科,两种球菌年龄分布均集中在40-60岁之间;粪球菌对四环素耐药性为55.38%高于屎球菌32.69%,而其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性分别为13.84%、16.92%、32.31%、30.77%,均低于屎球菌78.85%、80.77%、82.69%、71.15%,P<0.05。结论屎球菌耐药性普遍高于粪球菌,临床药物使用时需开展科学合理的药性检测,以此为依据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切实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血流感染 粪肠球菌 屎肠球菌 临床分布 耐药性
  • 简介:肺脓肿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肺组织病变,早期为化脓性炎症,继Ⅲ坏死形成脓肿。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和咳大量脓奥痰,以厌氧菌感染最为常见,占85%-93%,偶见于需氧菌,包括金葡菌、肺炎球菌等,而粪球菌引起的肺脓肿罕见报道,现将我院确诊的1例类球菌肺脓肿报道如下.

  • 标签: 粪肠球菌 肺脓肿 肺组织病变 化脓性炎症 厌氧菌感染 临床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于不明原因的腹痛、腹泻、发热,临床诊断相当困难。这些症状不一定是由于肠道疾病引起,也可能由于血管、药物、遗传代谢等疾病所致。除了感染性、免疫性、肿瘤性、血管源性、药物性原因外,更为疑难的是与遗传基因相关的肠道疾病,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内镜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最终结合基因检测明确诊断。

  • 标签: 肠疾病 基因
  • 简介:目的分析球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病原菌分布,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厦门某三甲医院的50例球菌血流感染患者资料。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的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药敏结果统计采用WHONET5.6软件。结果50例球菌血流感染患者中分离的病原菌包括26株粪球菌和24株屎球菌;患者基础疾病包括肿瘤17例、2型糖尿病5例、急性胆管炎3例等。易感因素包括导管留置29例、手术19例、低蛋白血症6例、粒细胞减少5例、入住ICU7例、使用呼吸机5例。23例患者存在原发感染病灶,其中感染球菌例数/感染例数比56.5%(13/23):尿路感染6/7、手术部位感染4/4和胆道感染1/4等。粪球菌和屎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加环素全部敏感。粪球菌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全部敏感,而屎球菌对奎奴普丁’达福普汀100%敏感。对高浓度氨基糖苷类敏感的粪球菌菌株分别为庆大霉素50.0%(13/26)、链霉素65.4%(17/26);屎球菌为庆大霉素25.0%(6/24)和链霉素62.5%(15/24)。46例在血培养结果回报前经验性使用了抗菌药物,41例经验抗菌治疗不合适(占89.1%)。32例患者根据药敏结果针对性的调整用药,17例好转,2例死亡。结论对于球菌血流感染,临床经验抗菌治疗常不合适,预后并不理想;粪球菌和屎球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存在一定差异,及时根据药敏结果针对性抗菌治疗对感染的控制及患者的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

  • 标签: 血流感染 肠球菌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 国家明文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有者对饮用水的水质量标准检测的参考指标明细,其中球菌就是相关部门进行水质监测的重要污染指标之一。为了对我们饮用水水源以及水厂的水中球菌的污染程度进行研究以及了解相关企业的去除球菌工艺的效果,进行对水厂的特定研究以及分析是必要的,本文通过针对性的分析以及实例的结合进行这一方面的简单分析。 关键词 :水厂出厂水 水源 菌落总数 混浊程度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粪球菌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对临床分离出的165株粪球菌标本检测分析其耐药性。结果粪球菌标本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泌尿道,对四环素、利福平的耐药率>65%对红霉素、环丙沙星、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50%。结论粪球菌以呼吸道、泌尿感染为主,对抗生药物具有多重耐药性,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 标签: 粪肠球菌 耐药性 抗生素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球菌致病机理及感染与各类疾病的关系,得出结论开展球菌致病机制的研究,对预防和控制球菌感染的发生及耐药株的产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有利于新靶点抗菌药物的研发及临床抗菌新疗法的开展。

  • 标签: 肠球菌 致病机理 感染 疾病
  • 简介:球菌是最常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之一,近年来球菌的耐药性变得越来越严重,尤其表现为多重耐药性。在球菌中已经发现多种耐药基因,有些耐药基因能够编码多重耐药外排泵,介导球菌对多种药物的耐药,即多重耐药性。外排系统抑制剂能够抑制球菌对抗菌药物的泵出。因此,外排系统抑制剂的研究和开发将是一条解决多重耐药性的重要途径。

  • 标签: 肠球菌 多重耐药 外排泵 外排系统抑制剂
  • 简介:作为胚胎发育时期的重要蛋白,头蛋白(noggin)对爪蟾(xenopus)和哺乳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有诱导分化的作用.Noggin对神经组织的诱导作用与其拮抗物--骨形成蛋白有关.Noggin基因对生后及成年哺乳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可能亦有重要作用.科学家们通过noggin基因的神经诱导作用已经成功分化出了神经元,特定种系定向分化以及功能问题尚待研究.Noggin基因为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的基因治疗开辟了新思路.

  • 标签: 基因 神经诱导
  • 简介:  头孢硫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研究结果显示MIC50和MIC90均为0.5mg/L敏感率为97.06%,  头孢硫脒对粪球菌的研究结果显示MIC50和MIC90均为2mg/L,比头孢唑啉(敏感率为80.56%)、苯唑西林(敏感率72.22%)、头孢呋辛(敏感率80.55%)略高

  • 标签: 体外抗菌 头孢硫 属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监测与葡萄球菌A蛋白快速检验。方法选取100株SA菌株,分析其分布特征和耐药性。构建金属螯合免疫磁性微球,测定所有菌株的表面形态、表面集团吸收峰以及大小,采用磁性微球分析SPA,用于SA检测,总结经验。结果所有SA菌株分离自痰液56例,分泌物32例,血液7例,胆汁2例,器械导管3例。经检测发现46例甲氧西林敏感SA。在耐药率方面,对青霉素G(93%)、庆大霉素(23%)、左氧氟沙星(13%)、红霉素(54%)、克林霉素(56%)。剩余54例甲氧西林耐药SA,在耐药率方面,对青霉素G(92%)、左氧氟沙星(61%)、复方磺胺甲恶唑(21%)、庆大霉素(29%)、克林霉素(76%)。磁性微球的分散性较好,对于SA样品的检测灵敏度教导,达到100CFU,并且在特定情况下可保持3周较高活性。结论经过检测研究表明SA菌株在耐药性方面较强,免疫磁性微球技术在SA的迅速检测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分离检验技术 快速检验
  • 简介:目的研究金葡菌耐药基因及致病因子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Ⅰ(TSST-Ⅰ)基因和杀白细胞毒素(PVL)基因的分布特征。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74株金葡菌,PCR法检测毒素基因TSST-Ⅰ、PVL和mecA耐药基因。结果74株金葡菌PCR法对其行mecA基因检测,检出率为55.4%(41/74)。PVL阳性菌株的分离率为29.7%(22/74),PVL阳性的MRSA为15株(15/41,36.6%),PVL阳性的MSSA为7株(7/33,2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SST-Ⅰ基因检出率为6.8%,MSSA中未检出TSST-Ⅰ基因。结论MRSA呈多重耐药性,易造成医院内暴发流行,携带PVL和TSST-Ⅰ的金葡菌其致病力更强,应加强医院感染控制,防止其播散流行。

  • 标签: 金葡菌 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Ⅰ基因 杀白细胞毒素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