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应用一种新的有效式——人工瓣膜空肠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治疗15例的经验介绍。讨论了本式的适应症、操作方法及要点。近期随访结果表明:本式抗胆肠返流效果好,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优于其他类似式。

  • 标签: 人工瓣膜 间置空肠胆肠吻合 抗胆肠返流
  • 简介:作者对4例因胆道或胰腺疾患患者应用空肠胆管空肠吻合,经随访4例患者均恢复正常工作,钡餐检查无食物返流情况。对手术方式进行了详细介绍,并认为本式较传统的胆肠Roux-Y吻合比较更符合消化生理,术后不易发生溃疡病,能有效防止食糜返流,避免逆行感染发生等优点。

  • 标签: 间置空肠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 胆道疾病 胰腺疾病 治疗
  • 简介: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处理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患者十二指肠严重损伤的外科处理方式。经以往各种手术相比较,十二指肠破口与空肠直接Roux-en—Y吻合效果最好。结果本组10例十二指肠严重损伤患者,经十二指肠破口与空肠直接行Roux-en—Y吻合,术后恢复顺利,痊愈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除1例患者3.5年后肿瘤复发死亡外,其余患者无并发症及后遗症。结论十二指肠破口与空肠直接行Roux-en—Y吻合,手术方法简单,创伤轻,疗效好,而且适用于十二指肠各部位的损伤。

  • 标签: 腹部损伤 十二指肠造口术 吻合术 Roux-en-Y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自1994年3月以来,笔者采用胃十二指肠上皮外一层吻合,代替传统的全层加浆肌层缝合的Gambee一层缝合法,共治疗胃十二指肠疾病3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36例患者中,男32例,女4例,年龄21~68岁,平均48.6岁。其中球部溃疡20例,胃溃疡10例,复合性溃疡4例,A区胃癌2例。上述溃疡患者,既往并发出血14例,穿孔6例,幽门梗阻11例。本组病例均为择期手术。

  • 标签: 胃十二指肠疾病 一层吻合术 吻合口出血 浆肌层 吻合口狭窄 一层缝合法
  • 简介: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是常用的胆肠吻合方式,曾被公认为是“无害”的手术方式。但近数年来,已有相关报道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后多年可能再发胆管癌,并认为其是继胆管炎以外最严重的并发症。本文报道了1例因肝内外胆管结石行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后42年再发胆管癌的患者,并对有关文献进行回顾与总结,并推荐对施行胆肠吻合,尤其对于术后多次伴发胆管炎的患者,做常规随访是防止严重并发症的有效方式。

  • 标签: 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 肠吻合术后 胆管癌 肝内外胆管结石 胆肠吻合术 严重并发症
  • 简介:目的评价腹腔镜辅助十二指肠缝合吻合治疗小儿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的效果。方法2003年2月~2008年7月,采用腹腔镜十二指肠缝合吻合治疗13例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年龄2天~12岁(新生儿7例,婴幼儿3例,少儿3例)。十二指肠闭锁或狭窄7例,环状胰腺2例,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uperiormesentericarterysyndrome,SMAS)3例,十二指肠前门静脉1例。结果除1例十二指肠前门静脉在小切口辅助下进行十二指肠空肠吻合外,5例十二指肠隔膜在腹腔镜下纵行切开其前壁切除隔膜后完成横行吻合,2例十二指肠闭锁和2例环状胰腺成功在腹腔镜下行十二指肠菱形吻合,3例SMAS在腹腔镜下行十二指肠空肠Roux-en-Y吻合。手术时间(97.0±18.2)min(75~180min),无手术并发症出现。术后2~5d开始进食,7~9d恢复正常饮食。出院前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吻合口通畅。11例获随访6个月~4年,其中8例随访〉1年,生长发育良好。结论腹腔镜十二指肠缝合吻合效果可靠,可以在新生儿期安全实施,为治疗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微创手术方式。

  • 标签: 腹腔镜 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 吻合 缝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肝胆结石再次手术胆管-空肠吻合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以期在临床应用广泛推广。方法搜集本院2010年1月-2016年10月的肝胆结石再次手术胆管-空肠吻合患者资料,将数据汇总,进行对比分析,样本数量共计84例。结果重构型胆管-空肠吻合38例,占再次手术患者的45.2%;胆管-空肠吻合类型包括胆管-空肠侧向吻合20例(23.8%),胆管-空肠端侧吻合65例(77.4%),朗迈尔氏吻合8例(9.5%),皮下盲袢12例(14.3%)。经手术后,胆结石内稍有遗留者10例(11.9%),对胆内结石仍有较小遗留者,可行经T管窦道联合液电碎石(EHL)治疗。对于84例患者的术后情况,需进行访视,复检,发生术后结石复发率仅有2.9%。结论肝胆结石再次手术胆管-空肠吻合的治疗效果,显而易见,通过电击可彻底清除结石,再次手术考虑全面,能通过基础操作,综合考虑胆胰腹壶括约肌、胆汁流动性的特征改变、结石形成的主要诱因等相关病理学表现,通过这几个方面的综合思考,可以大幅度降低胆结石复发率,提高再次手术作用机制,在临床医学上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肝胆管结石 再次手术 胆管-空肠吻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除(endoscopic papillectomy,EP)联合胆管内射频消融(radio 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合并胆管内浸润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纳入2013年2月—2019年2月采用EP联合胆管内RFA治疗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十二指肠乳头肿瘤伴胆管内浸润的12例患者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特征、内镜表现、内镜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随访分析复发率。结果内镜超声检查测量病变中位大小为18.5 mm×15.5 mm,胆管内侵犯长度为(14.1±5.8)mm。12例患者均成功行ER+RFA,技术成功率100%;术后病理示腺癌5例,腺瘤伴高级上皮内瘤变6例,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例。术后随访(28.5±10.4)个月,接受(4.1±1.6)次ERCP和胆管内活检,分别有2例患者在14个月和20个月时复发(均为腺癌)。结论EP联合胆管内RFA治疗十二指肠乳头肿瘤伴胆管内浸润是安全有效的,但考虑到复发的风险,术后需要严密随访观察。

  • 标签: 十二指肠肿瘤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除术 射频消融术 胆管内浸润
  • 简介:摘要近年来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内镜下切除日渐成熟,但存在较高风险,术后有肿瘤残留,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或复发率较高,是否追加外科手术仍存在争议。现报道1例行改良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内镜下切除患者,术前通过超声胃镜评估有无胆胰管内生性生长,中于胆胰管内放置鼻胆引流管改造的长支架预防术后并发症,术后根据病理结果组织多学科讨论,旨在为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规范化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外科手术:十二指肠乳头肿瘤 内镜下乳头切除术 超声内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治疗十二指肠乳头癌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本院所收治的十二指肠乳头癌患者当中选取4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治疗总有效率(91.6%)明显高于对照组(7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374,P<0.05)。结论采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治疗十二指肠乳头癌,创伤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十二指肠乳头癌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137-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人工缝合行胃十二指肠吻合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9月于浙江省人民医院胃肠胰外科接受胃癌根治+胃十二指肠吻合的3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2例,女性14例,年龄(64.3±9.3)岁(范围:43~80岁),于完全腹腔镜下行胃癌根治,并采用腹腔镜人工缝合法进行胃十二指肠吻合。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胃十二指肠吻合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拔除胃管时间等围手术期资料。结果全部患者成功实施完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性切除+人工缝合法胃十二指肠吻合,手术时间(226.7±40.4)min(范围:180~320 min),其中胃十二指肠吻合时间(24.8±7.1)min(范围:15~48 min),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8±0.9)d(范围:2~6 d),拔除胃管时间(5.7±2.0)d(范围:3~13 d),术后住院时间(10.3±3.1)d(范围:7~19 d)。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病理学检查示高分化腺癌3例,中分化腺癌5例,低分化腺癌22例,印戒细胞癌6例;T1期27例,T2期9例;淋巴结清扫数目(36.4±8.9)枚(范围:23~60枚),淋巴结转移阳性7例,阴性29例。TNM分期:ⅠA期24例,ⅠB期8例,Ⅱ期4例。术后复查上消化道造影,吻合口均通畅,无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人工缝合法行胃十二指肠吻合安全可行,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镜检查 胃肠吻合术 缝合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胰十二指肠切除空肠抽芯套入式双捆胰肠吻合预防胰漏的疗效。方法本组7例,肿瘤部位胰头癌2例,壶腹部癌3例,胆总管下端癌2例,病理类型导管细胞腺癌2例,粘液癌2例,乳头状癌3例,7例病人均采用Child式,空肠抽芯套入式双捆胰肠吻合。结果7例病人术后9~12天拆线,无胰漏及内出血,胆瘘,腹腔内感染及消化道出血和胃肠吻合口溃疡,结论采用双捆绑式胰肠吻合方法,无针孔,不影响血液供应,有效防止胰液溢漏,胰十二指肠切除空肠抽芯套入式双捆胰肠吻合,具有明显减少胰漏的发生。术后效果较满意。

  • 标签: 胰漏 空肠抽芯 胰肠吻合术
  • 简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具有维持人体正常的消化道通路、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但由于存在技术要求高、精细程度大、并发症处理困难、长期疗效有待循证医学的验证等问题,该手术未能普及。2000年1月至2012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实施了4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患者术前均经ERCP检查确诊患有十二指肠乳头肿瘤,肿瘤直径〈1cm,行十二指肠乳头活组织检查,3例为中至重度不典型增生,1例为腺癌,术前行CT、MRI检查均未见肿大淋巴结或远处转移,故选择行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后病理检查示1例为十二指肠乳头腺瘤,3例为十二指肠乳头腺癌,切缘均为阴性,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无转移。术后除1例发生少量胰液漏外,其余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24个月,4例患者均无肿瘤复发。严格掌握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的手术适应证与手术操作规范是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的关键。

  • 标签: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 局部切除
  • 简介:胆肠吻合是小儿外科常见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出现过许多式,但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寻找一种既符合生理,又能避免或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式,一直是广大外科医生的追求。现介绍一种新的式——改良胆管空肠襻式吻合,供大家参考。

  • 标签: Y吻合术 胆管空肠 ROUX 改良 EN 胆肠吻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十二指肠空肠吻合在儿童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普外科4例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患儿,经保守治疗失败后,行腹腔镜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收集其临床资料,观察其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疗效。结果本组4例患儿中,男1例,女3例,经保守治疗,症状无缓解或反复发作者行腹腔镜十二指肠空肠侧侧吻合,所有手术过程进行顺利,平均手术时间150 min,术后无明显梗阻、吻合口漏及吻合口狭窄等手术并发症,术后呕吐及腹痛等症状缓解,术后1个月平均体重增加5.25 kg,身体质量指数增大到17.6 kg/m2。结论腹腔镜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治疗儿童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具有良好疗效,具有手术方式相对简单易操作、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但吻合吻合口要宽大,避免术后吻合口狭窄,吻合位置要尽量靠近梗阻位置,能无张力吻合即可,以减少无功能肠管长度及盲袢综合征的发生。

  • 标签: 儿童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腹腔镜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回肠胆囊空肠吻合法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在胆囊和空肠末段40cm带血供的回肠作为胆肠重建方式,从而将胆汁和胰液最后在消化道内混合,观察该式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术后效果.结果:3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无胰瘘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回肠胆囊空肠吻合法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消化道重建安全、可行,其在降低胰瘘发生率方面的效果有待大宗病例的临床观察.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消化道重建 间置 回肠 胆囊空肠吻合
  • 简介:笔者针对胆总管直径≥2.5cm的胆石症患者喜用胆总管十二指肠后壁舌形吻合,胆总管十二指肠后壁菱形切除吻合[1],低位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盲端综合症的发生

  • 标签: 临床应用 十二指肠后壁 后壁径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不同胰肠吻合式在胰十二指肠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7年8月之间收治的90例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临床式分为端端吻合组(端端胰肠套入式吻合)30例,端侧吻合组(胰管空肠黏膜吻合)30例,降落伞吻合组(胰肠一层连续降落伞吻合)30例。对三组患者胰肠吻合时间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不同式的应用发现,降落伞吻合组胰肠吻合时间显著比其他两组要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肠一层连续降落伞吻合式在临床应用中能够显著缩短胰肠吻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在胰十二指肠切除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 胰肠吻合术式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