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汤治疗阴虚型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44例,用汤治疗,1剂/d,3个月为1个疗程,每周复诊1次,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个疗程后,显效28例,好转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45%;胃镜活检显效16例,好转9例,稳定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7.27%。结论汤治疗阴虚型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肝胃阴虚 肝胃汤 萎缩性胃炎 胃镜
  • 简介:[目的]观察自拟疏肝和散治疗痞病不和证的疗效。[方法]将78例痞病不和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9例,治疗组采用口服自拟疏肝和散;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吗丁啉;两组均连续治疗7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12例,显效19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4.4%,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疏肝和散治疗痞病不和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胃痞病 肝胃不和证 疏肝和胃散 吗丁啉
  • 简介:摘要消化性溃疡的发病与情志因素的关系十分密切,而主调畅情志,从郁热理论探讨消化性溃疡的辨证和治疗,是并为这一理论在临床治疗中提供了佐证。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肝郁郁热 辨证论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郁热型患者,给予化煎加减的方法对患者病情改善的情况。方法选取13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郁热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上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试验组对患者应用西医保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化煎加减方法进行干预治疗。实时记录两组慢性萎缩性胃炎郁热型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治疗情况和术后5个月后患者复发的情况。结果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在治疗之后出现皮肤瘙痒、贫血、胃出血、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人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用药治疗后的恢复情况比较,试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率高达98.5%,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郁热型患者应用化煎加减的方法进行干预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情况,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减少患者的痛苦,树立良好的健康意识,增加了治愈的成功率。

  • 标签: 化肝煎加减 慢性萎缩性胃炎 肝胃郁热型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自我穴位按摩辅助治疗对不和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符合标准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和观察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指导患者对足三里、中脘、太冲进行自我穴位按摩,5min/穴,1次/d,持续4周。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中医证候积分及有效率。结果干预前,2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对照组中医症状积分(10.14±1.97)分,观察组(6.60±3.62)分,组内比较,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愈2例,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观察组治愈4例,显效17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和型消化性溃疡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健康指导,加用穴位按摩能明显减轻不和型消化性溃疡的症状。

  • 标签: 穴位按摩 肝胃不和 消化性溃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阴虚型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2月到2014年10月间接收的60例胃溃疡阴虚型患者进行治疗,首先将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然后对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方法治疗,对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治疗,观察两组效果并比较。结果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而对照组总有效率73.3%不及观察组93.3%,观察组复发率为13.3%低于对照组43.3%;组间有效率和复发率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阴虚型的临床效果良好,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 西医 胃溃疡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不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不和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随访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症状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不和证疗效优于常规西药,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浅表性胃炎 柴胡疏肝散 肝胃不和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左金丸合小柴胡汤治疗郁热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2例郁热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左金丸合小柴胡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88.46%明显高于对照组73.08%,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左金丸合小柴胡汤治疗郁热型慢性胃炎具有良好临床效果,安全有效,临床可参考应用。

  • 标签: 左金丸合小柴胡汤 肝胃郁热型慢性胃炎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