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炎肝硬变主要的致死性并发之一,而出血的主要原因是食管曲张静脉破裂。随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加重,出血率增加,因此,早期判断食管静脉曲张存在及曲张严重程度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通过门B超检测来判断有无食管静脉曲张及曲张程度。随机选择肝炎肝硬变患者行常规胃镜及B超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结果如下。

  • 标签: 食管静脉 肝炎肝硬变 门静脉内径 B超检查 曲张程度 门脉血管
  • 简介:摘要高压是因肝门静脉血流受阻,血液淤滞引起肝门静脉系统压力增高的临床综合征,其病理变化最早出现脾充血、肝大,血中红细胞、血小板减少。当患者用力过度,如剧烈咳嗽、打喷嚏、恶心、呕吐、用力排便、负重等因素可使腹内压骤增,导致胃底一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由于肝功能差,使腹腔内液体增多,呈现腹水征、高压。外科治疗主要目的是趾跖级型食管一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引起的消化道出血,解除并改善脾肿大、脾功能亢进及顽固性腹水,手术对患者机体的侵袭性大,术后并发的发病率高,应重视。

  • 标签: 门脉高压症 护理
  • 简介:摘要对门高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目的通过健康教育,协调融洽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针对19例患者的不同情况,分阶段通过书面、口头、示范、随机、个别交谈、集中宣教等方式进行健康宣教。结果19例患者经过宣教均不同程度地掌握了疾病的相关知识,住院期间较好地配合治疗护理,无并发发生。病人满意度≥95%。结论适时健康教育使我们的护理对象得到最佳的健康教育和优质服务。

  • 标签: 门脉高压病患者 健康教育
  • 简介:肝硬变是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经过长期或反复的作用,造成肝脏弥漫性损害。目前国内尚无大规模的人群发病率病因学调查报告,因而大样本的住院病例调查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对我院1987~1996年十年间临床检查确定诊断的肝硬变病例进行回顾性的调查分析,借以了解本病在贵阳地区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探索预防和减少肝硬变发生的对策。

  • 标签: 临床病因 调查分析 肝硬变失代偿期 酒精性肝硬变 临床流行病学 贵阳地区
  • 简介:目的:氯沙坦为一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有降低脉压力之作用,此项研究评估用氯沙坦14天后对门脉压的效果,并和心得安比较。方法:共有39例肝硬变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19和20例,分别以氯沙坦和心得安治疗,测量基线和治疗14天后肝静脉压梯度,降低≥20%的为有效应。结果:氯沙坦组19例中15例占78.94%有效应;心得安组20例中9例占45%有效应(P<0.05)。但肝静脉压梯样度降低(即从基线下降的%)在氯沙坦组(26.74±21.7%)比心得安组(14.52±32%)较高,但差别无显著性,氯沙坦降低肝静脉压梯度主要由于肝静脉楔压明显下降,从32.42±6.61mmHg至28.31±5.091mmHg(17<0.05)。相比心得安从34.55±5.41mmHg至32.75±8.13mmHg(P>0.05)。酗酒病人中有效应者,氯沙坦组占81.8%比心得安组占27.2%(P<0.05)氯沙坦组所有7例无腹水的肝硬变病人对治疗有效应,而心得安组无腹水者,仅2例有效。研究期间两组均无付作用(未接受利尿药)或随访时用利尿药者。结论:氯沙坦对未接受利尿剂的肝硬变病人与心得安相比降低脉压同样有效。氯沙坦达到肝静脉梯度的靶水平,以防止无腹水的和酗酒的肝硬变病人静脉曲张出血优于心得安。

  • 标签: 氧沙坦 肝硬变 门脉压 心得安 血管紧张素Ⅱ
  • 简介:肝硬变时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这一事实已为大家所公认[1].肝硬变可引起的门静脉高压、凝血功能紊乱、营养状况差、腹水、抗感染能力下降等问题,故胆囊结石治疗时需要兼顾上述病理生理改变,从而使胆囊结石的治疗复杂化.现根据我们治疗肝硬变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经验,结合文献阐述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 标签: 合并胆囊结石 治疗体会 肝硬变合并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肝硬化高压患者术后护理。方法对2007年5月-2009年5月我科救治的240例高压患者的术后护理进行总结。结果通过护理手段及预见性护理措施,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240例术后肝硬化高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严密监测和准确记录生命体征变化和相关检查指标,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良好的术后护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的主要措施,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护理学 门脉高压症 断流术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研究疏肝散合汤剂治疗代偿期肝硬变的效果 。方法:取我院代偿期肝硬变 患者 96 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 分研究组( 疏肝散合汤剂 ) 与对照组( 常规治疗 )各 48 例 ,比较肝功能与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 谷氨酰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谷草磷酸酶与丙氨酸转氨酶的肝功能指标低 ,治疗效果较对照组高, P< 0.05(具统计学差异) 。结论 :对代偿期肝硬变 患者采用疏肝散合汤剂 治疗能改善肝功能指标 ,提高疗效且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高, 值得借鉴 。

  • 标签: 疏肝散合汤剂 代偿期肝硬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疏肝散合汤剂治疗代偿期肝硬变的效果。方法取我院代偿期肝硬变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研究组(疏肝散合汤剂)与对照组(常规治疗)各48例,比较肝功能与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谷氨酰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谷草磷酸酶与丙氨酸转氨酶的肝功能指标低,治疗效果较对照组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代偿期肝硬变患者采用疏肝散合汤剂治疗能改善肝功能指标,提高疗效且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 标签: 疏肝散合汤剂 代偿期肝硬变 治疗效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研究疏肝散合汤剂治疗代偿期肝硬变的效果 。方法:取我院代偿期肝硬变 患者 96 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 分研究组( 疏肝散合汤剂 ) 与对照组( 常规治疗 )各 48 例 ,比较肝功能与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 谷氨酰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谷草磷酸酶与丙氨酸转氨酶的肝功能指标低 ,治疗效果较对照组高, P< 0.05(具统计学差异) 。结论 :对代偿期肝硬变 患者采用疏肝散合汤剂 治疗能改善肝功能指标 ,提高疗效且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高, 值得借鉴 。

  • 标签: 疏肝散合汤剂 代偿期肝硬变 治疗效果
  • 简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IntrahepaticPortosystemicShunt,TIPS),是应用介入放射学技术治疗高压的一种新技术。由于创伤小,分流效果好,尤其适用于肝功能不良难以耐受手术的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因而倍受临床医师的重视。一、TIPS的研究概况

  • 标签: 高压症 门静脉穿刺 TIPS术 肝硬变门脉高压 上消化道大出血 TIPSS
  • 简介:目的探讨保留脾脏、远端脾静脉肾静脉分流手术(Warren手术)治疗小儿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1999年10月至2012年12月,我们收治高压患儿50例,年龄3~15岁.男18例,女32例.患儿表现为反复消化道出血,食管静脉曲张,脾功能亢进.门静脉主干呈海绵窦样改变36例,Carolis病合并肝纤维化3例,先天性肝纤维化9例,门静脉发育不良1例,门静脉海绵样变Rex术后复发1例.Child-pugh评分均为A级(5~7分),脾静脉直径6.0~15.0mm,平均(9.8±2.2)mm.术中先经小肠系膜Ⅲ级静脉和脾静脉分支行静脉压力测定及造影,将脾静脉游离,于距肠系膜下静脉0.5cm处切断,与左肾静脉端-侧吻合.结果所有患儿实施远端脾-肾分流手术,手术时间255~370min,平均手术时间232min,术中失血10~30mL.分流后门静脉和脾静脉压力均下降,门静脉压力分流后较分流前显著降低(P=0.026);脾静脉压力分流后较分流前明显降低(P=0.007).迄今为止随访时间跨度为0.5~11年.随访期间,患儿脾脏缩小,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恢复正常,无一例出现脑病.B超检查显示49例脾肾静脉吻合口通畅,1例术后1个月发现脾肾吻合口闭合,经再次手术治疗痊愈.结论Warren手术治疗小儿高压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小儿高压术后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的发生率,保证入肝血流,减少肝性脑病的发生,是治疗小儿高压较理想的术式.

  • 标签: 高血压 门静脉 脾肾分流术 外科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