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诊断钙化10例,内胆管结石10例,临床上钙化常被误诊为内胆管结石

  • 标签: 临床分析 灶临床 肝钙化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探讨强回声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肝脏进行常规检查,了解强回声大小、分布和声像图表现特征。结果:实质非特异性强回声86例;胆管壁强回声11例;血管壁强回声3例;血管瘤强回声1例;囊肿壁强回声4例;肿瘤强回声1例;内胆管结石6例;肝脏术后强回声1例。结论:超声检查是诊断强回声的首选方法。

  • 标签: 肝内强回声灶 超声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飞行人员钙化超声特点,为其健康鉴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查3188名年度疗养飞行人员常规腹部B超,对37倒钙化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钙化声像图特点为内出现孤立性强光点或强光团.大多数后方伴有声影。钙化单发35例,多发2例;位于右叶34例,左叶2例,左右叶均有1例;直径〈5mm者8例.5-9.9mm者23倒,10-16mm者6例;1例多发者呈散在分布,1例钙化相互靠近呈团块状不易区分数量;钙化多位于管道附近.无局部内胆管梗阻扩张和周围胆汁淤积征象。钙化存在2年或以上,大小稳定不变,飞行健康鉴定结论合格。结论健康飞行人员内出现孤立性强回声光团,不在内胆管走行部位且无局部胆管扩张者,诊断为钙化较准确.但要注意与内胆管结石相鉴别。

  • 标签: 肝内钙化灶 超声诊断 飞行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与MRI诊断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1月来我院检查性病变患者100例。100例患者均采用CT和MRI检查,观察两种方法检查效果。结果CT诊断率为31.00%,MRI诊断率为81.00%,CT诊断率明显低于MRI诊断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一般采用CT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检查性病变,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CT检查也存在局限性,再结合MRI诊断结果更准确,为临床治疗治疗性病变提供了可靠依据。

  • 标签: CT检查 三期增强扫描 MRI平扫 增强扫描 临床效果
  • 简介:随着医学诊断的进步和健康体检的普及,肝脏占位性病变(简称占位)似乎“愈查愈多”,被确认占位,患者常精神紧张,亲友不知所措,医生说法不一……。笔者认为大多数占位是良性的、不生长的、不需要治疗的,可以与之和谐相处。但占位到底是怎么回事?如何处理?如何把握分寸?要警惕哪些情况?笔者愿抛砖引玉,坦陈自己的一些思考。

  • 标签: 肝占位 和谐 肝脏占位性病变 健康体检 医学诊断 精神紧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诊断占位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40例占位病变患者为观察组,另外选取40例同期正常实质者为对照组,采用DCE-MRI技术分析其病变类型、位置、大小、形态、边缘、强化模式等特征,与病理确诊结果进行比对,并对其诊断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DCE-MRI诊断占位病变的准确度高达98.70%,诊断敏感度为92.50%,特异度为92.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肝占位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扫描对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疑似占位患者70例(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患者均进行CT扫描,与病理检查相比,观察诊断情况。结果病理检查,70例患者有62例确诊为占位病变,CT扫描57例确诊为占位病变,敏感性91.94%,特异性100%,准确性92.86%,病检恶性病变18例,占100.00%,良性病变44例,占100.00%,CT扫描恶性病变16例,占88.89%,良性病变41例,占93.18%,两组对比,P>0.05。结论在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应用CT扫描,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鉴别肝脏恶性、良性病变,值得借鉴。

  • 标签: CT扫描 肝占位病变 鉴别诊断 效果
  • 简介:性结节增生(focalnodularhyperplasia,FNH)是一种少见的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多见于30~60岁女性.绝大多数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多于腹部B超等查体时偶然发现.FNH极少发生恶变,一般无需外科手术治疗,而多主张随访观察[1,2,3].因此,准确的临床诊断尤为重要.本文报道1例FNH的影像学诊断过程,并对各种影像技术诊断FNH的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

  • 标签: 肝结节增生 放射性核素显像 影象学诊断 病例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占位性病变MRI误诊的原因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来因占位性病变来我院做肝脏检查的病人,2000余例腹部MRI中,发现占位性病变误诊26例。结果26例均因体检时影像学检查发现占位性病变入院,均采取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检查显示5例为子宫内膜癌膈肌转移,5例为右肾上腺皮质腺癌,5例为炎性假瘤误诊为原发性肝癌,11例为结核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结论术前影像学提示占位性病变者不能排除非肝脏病变,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容易误诊。可以通过进一步分析病灶自身因素、采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法、提高扫描技术等方法降低误诊的概率。不能排除恶性占位性病变者建议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 标签: 肝占位性病变 磁共振成像 误诊
  • 简介:目的比较原发性Ca和性增生结节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5例原发性Ca患者以及25例性增生结节患者,入选病例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经患者允许,均给予超声造影检查,做好相关记录。结果原发性Ca的造影方式表现为典型的快进快退型,性增生的造影方式呈中央向周边逐渐充填,除充盈方式不同外,性增生病灶的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原发性Ca(P〈0.05)。结论超声造影检查可有效显示性结节增生及原发性Ca的充填方式及充填过程,能清除鉴别病变类型,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并且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原发性肝Ca 肝局灶性增生结节 超声 临床对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中央瘢痕的不典型表现有不强化、T1WI及T2WI均为低信号、中央瘢痕不出现,小的动脉期均匀强化的HCC与小的无中央瘢痕的FNH鉴别困难,通常认为典型FNH的MR表现为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

  • 标签: 增生诊断 局灶 性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