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作者: 李倩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2-06-27
  • 出处:《中学生》2022年5期
  • 机构: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特殊教育学校
  • 简介:摘 要: 近年来,随着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的贯彻与执行,特殊教育发展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特殊教育的发展,尤其是聋哑学校学生的教育,更是受到广泛关注,手语教学作为聋哑学校最传统的一种教学手段,近年来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例如多感官教学,直观教学等。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同时结合教育实践,针对聋哑学校手语及教育教学方式展开分析,系统分析聋哑学校手语及几种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的实际应用,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以此推进聋哑学校手语教学的改进与发展,为聋哑学校的教师提供启示,促进聋哑学校教育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帮助聋哑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

  • 标签: 聋哑学校 手语教学 聋人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实践证明在家长的陪伴下对孩子的教育能够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尤其对于聋哑学生来说,他们在学习用手语交流的过程中,除了和老师以及学生园的学生交流所能够交流的范围受到了限制。如果能够实现学校与家庭共同促进聋哑学生的手语学习,则能够帮助学生将手语更好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家庭方面这个共同教育能够给学生的性格以及行为习惯起到塑造作用。本文将研究如何实现家校共育来帮助聋哑学生进行手语交流的实用练习。

  • 标签: 家校共育 聋哑学生 手语学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幼听觉补偿不足的语前聋成人患者能否从人工耳蜗中获益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招募符合纳入标准的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者26例[男性11例,女性15例,手术时年龄(24.5±5.7)岁]以及作为对照组的语后聋人工耳蜗植入者13例[男性5例,女性8例,手术时年龄(42.2±11.4)岁]。客观测试包括佩戴人工耳蜗后的助听听阈和言语识别率测试,主观测试采用《Nijmegen人工耳蜗植入量表》评估受试者聆听相关生活质量。比较语前聋组患者手术前后听觉能力的改变以及与语后聋组术后听觉效果的差别,并以诊断为重度及以上听力损失的年龄、佩戴助听器无效的年龄、人工耳蜗使用时间等作为因素指标,分析其与患者术后言语识别能力的相关性。采用SAS9.4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客观指标方面,语前聋组的言语识别率显著低于语后聋组[(35.4±28.0)% vs(80.9±8.0)%,t=7.67,P<0.001],而助听听阈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8±4.0)dB HL vs(33.1±3.7)dB HL,t=1.30,P>0.05]。主观问卷调查显示,语前聋组在高级声音感知、自信心和总均分维度不及语后聋组(P值均<0.05),而其余方面与语后聋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语前聋组各维度得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值均<0.001)。语前聋组聆听生活质量的改善与言语识别率的提高有中等程度相关性(r=0.51,P=0.008),经回归分析术前佩戴助听器无效的年龄是术后言语识别率的确切影响因素(P<0.001)。结论特定的成人语前聋植入者能够适应人工耳蜗并获得不同程度的听觉收益,相较于客观听力测试结果的改善,植入者主观上感受到更加显著的听觉相关生活质量的提高。术前助听器佩戴无效的年龄是术后康复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需要引起足够的关注。

  • 标签: 语前聋 耳蜗植入术 言语识别测验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造型技术不断完善,数字造型类软件的发展日新月异,作品和产品的制作精度程度和呈现的视觉效果越来越精细化和复杂化,在二十一世纪数字时代的大背景下数字化技术冲击着各行业的发展。本文通过数字雕塑技术在聋人高等艺术专业类专业的应用,探讨数字雕塑在专业发展中的问题和作用意义。

  • 标签: 数字雕塑 聋人高等艺术 作用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自2002年Hashizume首次报道机器人手术系统治疗胃癌以来,以机器人手术系统为代表的新一代微创技术在胃癌治疗领域快速发展,患者恢复更快、临床结局极大改善且可保障远期疗效。20年来,机器人手术系统在临床应用取得长足发展,有望解决目前腹腔镜手术弊端及存在问题。有经验的外科医师团队,应用机器人手术系统、开展临床研究已经积累丰富经验。机器人手术系统为微创手术提供技术上优越的手术环境,是传统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有效、可行的替代方法。笔者就机器人胃癌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近期和远期结局及研发现状等热点问题进行深入阐述。

  • 标签: 胃肿瘤 胃切除术 机器人手术系统 淋巴结清扫 手术损伤 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口机器人手术(transoral robotic surgery,TORS)治疗口咽癌的肿瘤学及功能学效果,以及该方法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北京和睦家医院行TORS治疗的口咽癌患者26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4例,年龄39~76岁。T1-2期患者占88.5%(23/26)。收集相关临床病理学及随访资料,记录患者拔除胃管及气管插管的时间,采用SPSS软件包进行生存分析,计算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结果26例口咽癌患者均接受TORS治疗,无中转开放手术,其中20例行同期颈淋巴清扫术。TORS手术时间为65~360 min,平均215 min。术中出血量5~600 ml,平均70 ml。术后4例患者(15.4%)行气管切开,其中3例术后1个月内拔除气管套管,1例至随访结束未能拔除。12例患者(46.2%)行胃管置入,其中11例术后1个月内拔除胃管,1例患者术后13 d因口咽部出血死亡,死亡时胃管尚未拔除。术后1例患者(3.8%)切缘阳性,余患者切缘阴性。16例患者(61.5%)行术后放疗,其中11例患者(42.3%)进行以铂类为主的同步化疗。中位随访时间21.5个月(0.4~45.0个月)。3年总生存率为83.0%,3年无病生存率为75.8%。结论选择合适的口咽癌患者,TORS可取得良好的肿瘤学及功能学效果,手术并发症较少,治疗安全可行。

  • 标签: 口咽肿瘤 达芬奇机器人 经口机器人手术 外科手术,微创性
  • 简介:摘要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突破了传统胸腔镜技术的局限性,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被广泛认可的同时,更提高了精细、复杂手术微创化的可行性。近年来,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成人外科的开展过程中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且其应用范围已拓展到儿童外科领域。目前,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儿童胸外科的应用发展相对缓慢,本文通过总结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成人及儿童胸外科的应用现状以做出展望,认为在谨慎、认真商榷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应该积极开展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儿童胸外科领域的应用。

  • 标签: 外科手术,微创性 达芬奇机器人 儿童 胸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手足口病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方法:研究者为我院100例成人手足口病患者,所选时间段为2020年01月-2021年01月,分析他们的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特点,从而得出有效结果。结果:临床上,成人手足口病表现不明显,症状较轻,然而可能成为传染源。结论: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对成人手足口病进行及时诊断和治疗。

  • 标签: 成人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病人手术后疼痛的人性化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妇产科于2022年1月—2022年6月所收诊的100例需要手术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50例,其中参照组的患者在手术后疼痛护理中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而实验组的患者在手术后疼痛护理中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还需要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术后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护理满意度等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进行比较后可以发现,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

  • 标签: 妇产科患者 术后疼痛 人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在局部复发性鼻咽癌切除中的安全性、有效性、肿瘤局部控制率及生存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0年1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咽喉科采用经口进路,应用达芬奇手术系统进行局部复发鼻咽癌(rT1-2、部分rT3期)切除手术的33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性20例,女性11例,年龄(47.9±10.5)岁。病变局限在鼻咽腔14例,累及咽旁间隙6例,累及蝶窦底13例。必要时手术联合使用经鼻鼻内镜技术。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完成经口机器人鼻咽切除术,无中转开放,其中联合经鼻鼻内镜手术13例。手术时间为(126.2±30.0)min,范围为90~180 min。术后病理切缘为R0者31例,R1者2例,无肉眼肿瘤残留。术后并发症以头痛、鼻腔干燥、腭咽功能不全等症状较为多见,无鼻咽大出血。术后随访时间为3~54个月,1例患者术后11个月手术邻近部位肿瘤复发,1例术后27个月出现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2例出现远处转移,1例术后3个月死于鼻咽大出血。本组病例1年、2年、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7.0%、96.0%及92.9%,无局部复发率为97.0%、95.7%及91.7%。结论经口机器人鼻咽切除术治疗局部复发鼻咽癌安全、有效、可行,有较好的肿瘤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

  • 标签: 鼻咽肿瘤 经口机器人手术 外科手术 肿瘤复发,局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总结经口机器人手术(transoral robotic surgery,TORS)在口咽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中的治疗效果和相关复发生存情况,探索TORS对口咽鳞癌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头颈外科2017年4月至2021年5月期间共99例经TORS的口咽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4例,女15例,年龄35~85岁。分析病例的临床分期、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术后辅助治疗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总结TORS对口咽鳞癌患者的影响。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结果本研究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5.3±2.9)d,术后鼻胃管留置时间为(15.2±10.8)d,气管切开率为21.2%(21/99),气管套管留置时间为(11.9±11.4)d。随访满2年的口咽鳞癌患者的2年总生存率为94.0%,2年无进展生存率为87.7%;随访满3年的总生存率为94.0%,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78.9%。Ⅰ-Ⅱ期口咽鳞癌患者的2年总生存率为97.4%,2年无进展生存率为88.9%;Ⅲ-Ⅳ期口咽鳞癌患者的2年总生存率为86.8%,2年无进展生存率为88.9%。HPV阳性组的2年总生存率为100.0%,2年无进展生存率为88.9%;HPV阴性组2年总生存率为91.5%,2年无进展生存率为87.2%。是否行术后辅助放疗对患者预后影响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2.6%和90.5%,HR=0.52,95%CI:0.12~2.23,P=0.400)。结论TORS更适合用于早期(Ⅰ-Ⅱ)或HPV阳性口咽鳞癌患者的治疗,且TORS术后恢复良好。

  • 标签: 口咽肿瘤 经口机器人手术 总生存率 无进展生存率
  • 简介:摘要自从2009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经口机器人手术(transoral robotic surgery,TORS)在口咽和下咽手术的应用,全世界范围内头颈部肿瘤TORS得到广泛开展,手术部位从口咽和下咽扩大到喉、咽旁、鼻咽以及颅底等解剖领域。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TORS还处在起步阶段,本期TORS重点号组织了5篇国内从事TORS团队的临床研究和1篇继教类文章,希望给有志从事TORS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提供有实用价值的文章,达到抛砖引玉,推动国内TORS有序和健康发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从引导学生学习写作写人记叙文的角度,分析了《藤野先生》的写人艺术手法。提出了适当铺垫、欲扬先抑、选材典型、人物描写、对比衬托、叙事精简、控制抒情、呼应强化等八种手法手段。

  • 标签: 藤野先生  写人  手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妇科肿瘤机器人手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作为首次入选时间,以2021年12月末为节点,共计纳入24例妇科肿瘤患者,将其分为两组(随机分组方法),分别实施不同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VAS评分、WHOQOL-BREF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更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镜手术患者手术室护理中采用量化评估策略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收治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40例对照组(采取手术室护理)、4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量化评估策略),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康复情况均更优,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接受腹腔镜手术患者手术室护理中采用量化评估策略能取得理想效果,其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量化评估策略 腹腔镜手术病人 手术室护理干预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