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患者接受针刺联合艾灸治疗的效果。方法:从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因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入院的患者内随机选择30例,依据治疗形式分组,即实验与对照,各组人数15例。对照组病患均接受手法放松治疗,实验组均接受针刺联合艾灸,对比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耻骨联合宽度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之后,实验组耻骨联合宽度、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改善程度更明显,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患者实施针刺联合艾灸治疗,促进耻骨联合分离愈合,解决耻骨联合疼痛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缓解疼痛,活动障碍基本消失。

  • 标签: 针刺 艾灸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产妇产后耻骨联合分离采取中医正骨手法预防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本医院产妇中共计选择80例,并采取抽签法分组,分析组、一般组产妇例数相同,分析组利用中医正骨手法预防,一般组采取常规会阴保护措施,对比两组耻骨联合分离(I度、Ⅱ度、Ⅲ度)发生率。结果:分析组耻骨联合分离(I度、Ⅱ度、Ⅲ度)发生率相比一般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正骨手法预防产妇产后耻骨联合分离效果理想,可促进产妇产后康复效果理想。

  • 标签: 预防 中医正骨手法 耻骨联合分离
  • 简介:【摘要】耻骨联合分离是产后常见并发症,发作时患者疼痛难忍,严重者走路十分困难,致使女性患者身体和心理都经受着巨大的折磨,所以,产后耻骨联合分离应当得到相关部门重视,本文针对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的形成因素及对女性危害的研究进展,防治和治疗进行如下综述,希望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临床思路,找到解决产后耻骨联合分离问题更好的办法,减轻女性产后的痛苦与困扰。

  • 标签: 产后 耻骨联合分离 形成因素 女性危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Infix结合空心钉治疗中老年合并耻骨联合分离的骨盆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且获得随访的8例中老年合并耻骨联合分离的骨盆损伤患者资料。结果8例患者前环手术时间为40~62 min,平均(46.0±6.2)min,术中出血量25~50 ml,平均(32.0±5.6)ml,髂骨螺钉处切口长度为2.0~3.5 cm,平均(2.6±0.4)cm,空心钉处切口长度为0.8~1.5 cm,平均(1.1±0.3)cm。透视次数为28~52次,平均(36±6)次。术后X片及CT检查提示耻骨联合复位佳,所置入的髂骨螺钉及空心钉均位置良好,切口均愈合良好。Matta放射学标准评定:优7例,良1例,优良率为100%(8/8)。8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5.0±4.2)个月。末次随访时行骨盆X线及CT检查,均显示骨折愈合良好,耻骨联合复位未丢失;术后10~12周取出Infix及耻骨联合空心钉,平均(10.5±0.5)周。Majeed骨盆功能评定:优5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87.5%(7/8)。1例患者术后有股外侧皮神经症状,3个月后自行消失。1例患者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予以滤器置入,10周后取出滤器。结论应用Infix结合空心钉治疗中老年合并耻骨联合分离的骨盆损伤,创伤小,术中失血少,固定效果佳,并发症少。

  • 标签: Infix 空心钉 耻骨联合分离 骨盆
  • 简介:摘要: 近些年来,橇装装置在油田地面集输过程中应用的优势逐渐明显,结合某实际工程论述了橇装化装置在地面集输工程中应用的好处,在地面集输工程应用橇装装置与传统油田地面工程建设方法相比具有降低工程总投资、缩短施工周期、可重复利用、易于搬迁、减少污染、节能降耗等优点。油水分离节能降耗要利用几种方法,现在主流的油水分离方法有物理法、物理化学法、化学法、生物化学法等,主要通过以下这几方面进行分离油和水。

  • 标签: 节电    节约热能    油水分离设备   重力式分离器    旋流器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踝骨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 选择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73例踝骨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2020年3月至2021年10月),随机分为常规组(36例)和针护组(37例)。常规组根据手术需求实施常规护理,针护组在常规组增加针对性干预措施,监测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变化,并对比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针护组术后

  • 标签:
  • 简介:摘 要:在化工生产活动中,通过催化裂化装置的使用可以加快化工生产进度,提高化工产品的生产质量,但是该装置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和能源损耗问题比较明显,需要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改造处理。本文重点针对催化裂化和气体分离装置间热联合技术改造工作展开分析和研究,有效降低催化裂化装置循环冷却水的使用量以及空冷用电总量,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浪费问题,提高化工生产单位的整体经济效益,为后续类似工作开展提供有效参考和借鉴。

  • 标签: 化工生产 催化裂化 气体分离 热联合 改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耻骨联合MRI急性炎性改变与中轴型脊柱关节炎(ax-SpA)临床特点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至2020年11月住院的112例ax-SpA患者,将其分为耻骨联合炎+骶髂关节炎组,耻骨联合炎+非骶髂关节炎组,非耻骨联合炎+骶髂关节炎组,非耻骨联合炎+非骶髂关节炎组共4组,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耻骨联合MRI急性炎症与骶髂关节炎的相关性,应用单因素方差和χ2检验比较4组之间年龄、性别、BMI、吸烟史、症状持续时间、HLA-B27阳性率、CRP、ESR之间的差异。结果ax-SpA患者耻骨联合MRI急性炎性改变的发生率为35.7%(40/112)。耻骨联合MRI急性炎症与骶髂关节急性炎症之间无相关性(r=-0.06,P=0.559),69例骶髂关节急性炎症组有24例同时伴有耻骨联合急性炎症,43例骶髂关节无急性炎症组有16例有耻骨联合急性炎症。骶髂关节无急性炎症时,耻骨联合急性炎症组的CRP、ESR分别为(49±60)mg/L、(40±19)mm/1 h,明显高于非急性炎症组(19±22)mg/L、(22±37)mm/1 h(t=2.36,P=0.023;t=2.88,P=0.006),耻骨联合有急性炎症时,骶髂关节无急性炎症组的症状持续时间为(14±9)年,明显长于急性炎症组(5±4)年(t=4.07,P=0.001)。结论耻骨联合MRI炎性改变与骶髂关节炎临床特点之间无相关性。对于ax-SpA患者,出现腰背部或臀部,大腿根部疼痛不适,ESR及CRP明显升高,而MRI骶髂关节没有急性炎性改变的患者,需要警惕耻骨联合急性炎性病变。

  • 标签: 脊柱关节病 磁共振 耻骨联合
  • 简介:摘要尿道中段悬吊带术已成为压力性尿失禁有效治疗的一线术式,但吊带所特有的并发症,如暴露、疼痛、异物感、排尿功能障碍或精神障碍等也呈增多趋势,甚至需要吊带植入后再部分或完全取出才能解除患者的症状及心理负担,但目前对于吊带的部分或完全取出尚无指南级别的证据及足够的临床经验。本文对1例因压力性尿失禁行经耻骨后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带术后因阴道局部不适而要求取出吊带的患者,成功实施了耻骨后吊带的完整取出。经过术前的充分评估,分阴道部分、耻骨后及皮下部位分次完整取出吊带是可以完成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26例(26只眼)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手术均由同一术者完成,且手术顺利,术中未出现后囊破裂等并发症。结论:白内障继发青光眼选择超声乳化术联合房角分离术可以有效控制眼压、提高视力,且手术风险相对较低,手术时间较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相对较高。

  • 标签: 房角分离 白内障 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26例(26只眼)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手术均由同一术者完成,且手术顺利,术中未出现后囊破裂等并发症。结论:白内障继发青光眼选择超声乳化术联合房角分离术可以有效控制眼压、提高视力,且手术风险相对较低,手术时间较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相对较高。

  • 标签: 房角分离 白内障 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7月至2020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立第二医院眼科青光眼术后白内障40例(40只眼)的临床资料。根据青光眼类型分为急性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白内障各20例(20只眼)。患者均行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及前房角。结果急闭组和慢闭组两组术后3个月视力均较术前提高,但两组间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0,P=0.550)。两组术前眼压近似,术后3、6及12个月,急闭组眼压低于慢闭组(均P<0.05)。两组术后3个月中央前房深度均较术前增加,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2,P=0.051);两组术后3个月周边虹膜前粘连范围均较术前缩小,但两组间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7,P=0.332)。结论急性及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的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分离术可以提高视力及降低眼压,而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眼压降低更明显。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白内障 青光眼,闭角型 前房角分离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运动疗法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疗效。方法选取产后2个月至半年、腹直肌分离距离超过2.5 cm的产妇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2组均给予腹直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运动疗法,其中运动疗法包括传统腹部运动训练及核心稳定性训练。2组产妇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8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治疗后),采用超声检查法测量2组产妇的腹直肌分离距离,使用软尺测量产妇的腰围臀围并计算腰臀比,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产妇的腰痛程度。结果2组产妇腹直肌分离距离、腰臀比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试验组产妇腹直肌分离距离、腰臀比及VAS评分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试验组产妇腹直肌分离距离、腰臀比(0.87±0.02)及VAS评分[(0.4±0.9)分]改善较为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疗法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可促进产后腹直肌分离恢复,改善产妇腰臀比及腰痛程度。

  • 标签: 腹直肌分离 产后 运动疗法 电刺激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白内障伴青光眼应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围绕本院收治的60例白内障伴青光眼患者展开研究,均于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本院就诊,并以随机抽样法为分组依据,将其分为常规组(n=30,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及试验组(n=30,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针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术前常规组及试验组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及房角宽度无差异,P>0.05,术后试验组均优于常规组,P<0.05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治疗白内障伴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一年间收治的白内障伴青光眼患者100例作为主要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50例/组。对照组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①眼压:治疗后和治疗前相比两组的眼压均降低,观察组治疗后的眼压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②房角宽度:两组治疗后患者的房角宽度均大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的房角宽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 对于白内障伴青光眼患者,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的治疗效果远优于常规手术疗法,可改善眼压和房角宽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超声乳化 房角分离手术 白内障伴青光眼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母婴分离产妇当中实施电动吸奶器联合乳房按摩对母乳喂养及产妇乳汁的影响。方法:抽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母婴分离产妇80例,通过双盲法分入实验组与参照组当中,各40例,参照组产妇接受常规乳房护理,实验组采用电动吸奶器联合乳房按摩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泌乳量(产后1天、产后2天、产后3天、产后5天)、母乳喂养率。结果:实验组产后泌乳量与母乳喂养率高于参照组(P

  • 标签: 电动吸奶器 乳房按摩 母婴分离 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与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本院眼科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6例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分成2组,对43例参照组患者实施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对43例治疗组患者实施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水平、眼压水平、前房深度及治疗有效性的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实施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的疗效优于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能很好的改善患者的视力水平及眼压,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超声乳化 房角分离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 白内障继发青光眼 治疗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治疗中,应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效果以及应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的效果。方法 依据研究纳入及排除条件,从本院收治的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中筛选出96例,随机分组,实施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的一组为B组,实施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一组为A组,探究疗效。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视力水平、眼压以及眼房角开放度等眼部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B组的各项眼部指标均优于A组(p

  • 标签: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 白内障继发青光眼 超声乳化 房角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