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营养制剂临床应用现状。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2月92例营养辅助治疗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探营养制剂临床应用情况。结果选取的92例患者营养营养制剂主要为氨基酸型、短肽型、整蛋白型等,患者疾病主要为消化道肿瘤根治术、急性重症胰腺炎、外瘘、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等。结论营养临床应用较为广泛,营养制剂是否具有合理性需进行严格检测,防止引发严重并发症,且适宜营养制剂有效提高营养效果,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肠内营养 营养制剂 应用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营养制剂加温对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影响。方法通过对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应用营养治疗的64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温营养制剂,实验组患者给予营养制剂加温,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腹泻发生率、腹泻天数、腹泻得分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腹泻发生率为9.3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腹泻天数(11.59±2.64)d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针对营养患者给予营养制剂加温可有效降低腹泻发生率,缩短腹泻天数,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肠内营养制剂 加温 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
  • 简介:秋天带着一颗火热的心向我们迎面走来,我们满怀信心迎接新学期的到来,希望用自己的一颗真心赢得一个美好的未来。

  • 标签: “心” 种类 新学期 心向
  • 简介:商品化的营养制剂品种众多,组分不同,特点各异,对营养产品进行分类归纳,了解众多营养产品的组成要素和比例、能量密度、渗透压、产品特点及适用疾病,以及剂型等产品信息,临床医生才可以根据患者的疾病特点和营养需求,在进行正确的评估后,选择适用的营养制剂。欧洲营养学会(ESPEN)继续教育提供了正确选择营养制剂的途径,临床可根据这个途径在众多的营养产品中,根据患者的疾病特点和营养产品的特征为患者选择最为适用的营养制剂,使患者在营养支持中获益。

  • 标签: 肠内营养 制剂 分类 产品特点 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营养制剂治疗营养不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73例重症且伴营养不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自身身体状况均予以营养制剂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免疫指标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与治疗1d比较,患者的HGB、TLG、P、Mg生化指标均有改善,HGB、TLG、P、Mg生化指标均有改善,治疗后患者躯体功能、情感功能、精神状况评分均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不良患者采用营养制剂治疗,可以纠正低蛋白血症,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生活质量,具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肠内营养制剂 营养不良 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膳食结构的精细化,食品中的膳食纤维的种类和含量明显下降,导致了一系列健康问题。许多非感染性疾病被认为是由于膳食纤维缺乏导致的。因此,膳食纤维在营养和临床患者应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膳食纤维 肠内营养制剂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类型营养制剂对幽门后喂养重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连续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于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ICU和NICU病房具备幽门后喂养指征60例重症患者,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短肽型营养(PBEN)组及整蛋白型营养(IPEN)组,每组各30例。在鼻肠管置入后的24 h,均立即启动营养,其中PBEN组给予短肽型营养剂治疗,IPEN组给予整蛋白型营养剂治疗。观察比较营养治疗后第7天和第14天的两组患者营养代谢指标、屏障指标,以及营养过程中喂养并发症、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胃肠道适应性及7 d营养达标率。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营养治疗后的第7天及第14天,两组患者营养代谢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屏障指标比较中,PBEN组患者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均低于IPEN组同期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2.9)U/mL vs (7.8±2.7)U/mL,t=-2.354,P=0.019;(4.7±1.6)U/mL vs (6.9±2.0)U/mL,t=-3.285, P=0.004]。营养过程中,PBEN组患者腹泻比例略高于IPEN组(6.6% vs 3.3%),IPEN组患者腹胀的比例略高(3.3% vs 10%),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BEN组患者胃肠道适应时间短于IP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8±1.3)h vs (9.1±2.0)h,t=-2.334, P=0.027],两组患者7 d营养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后喂养的患者,PBEN组患者以腹泻为主要并发症,IPEN组患者以腹胀为主。短肽型营养剂可以早期修复幽门后喂养患者屏障功能,增加营养初始阶段胃肠道的适应性。

  • 标签: 幽门后喂养 短肽型肠内营养 整蛋白型肠内营养 喂养不耐受
  • 简介:  鱼类是脊椎动物中最为低级的一个类群.在我国海域里,目前已记录到海洋鱼类3023种,其中软骨鱼类237种、硬骨鱼类2786种,约占我国全部海洋生物种类的1/7左右.因此,海洋鱼类构成了我国海洋水产品的重要基础.……

  • 标签: 中国海鱼 种类繁多 繁多中国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我院病区药房营养制剂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我院信息系统调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病区药房营养制剂的品种、消耗数量、金额、各科室使用占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营养制剂的品种数总体稳中有增,消耗数量与金额逐年上升,使用科室也逐年增加。连续3年使用占比排前三的科室依次是:ICU,消化肿瘤科,脑外科。结论:我院营养制剂品种与用量逐年增加,需加强评估与监测,促进营养制剂合理使用。

  • 标签: 肠内营养 病区药房 肠内营养制剂 合理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营养食管癌术后的应用及护理要点。方法对82例食管癌患者术后分别采取营养支持效果对比,并注意滴注速度,保持管道通畅及预防并发症发生。结果早期采用营养,能为患者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同时有助于患者胃肠道功能早日恢复。结论在细致的护理下食管癌术后早期营养支持更符合生理,给药方便,有助于维持粘膜结构和屏障功能的完整性。

  • 标签: 食管癌 肠内营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短肽型营养制剂对行机械通气肺炎患儿的营养支持研究。方法:选取时间为2019年1月到8月的40例患者,分为两组,展开不同营养支持。对于一般组来说,采用普通奶粉。对于观察组给予深度水解蛋白奶粉。结果:对比两组患儿营养支持天数、蛋白质摄入情况,观察组营养能量摄入566.15±217.20高于一般组的563.42±275.71,并且在全天摄入总能量与总蛋白质均优于一般组。结论:给予机械通气肺炎患儿进行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治疗,具有良好效果,可加速患儿身体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机械通气 肺炎 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手术后应用营养的护理方法,提高病人对手术的耐受力防止术后并发症和营养过程中的护理并发症。方法对30例胃肠手术后进行营养的病人进行观察和护理。其中重要的是营养管的护理和营养过程中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结果30例病人无例瘘发生,在护理过程中无营养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应用高蛋白营养制剂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21.03-2023.07于本院住院的稳定期老年脑卒中患者共计80例,红蓝信封法分设组别。对照组(常规营养治疗,n=40),观察组(高蛋白营养制剂治疗,n=40)。比较两组营养指标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1周及2周时营养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脑卒中患者,应用高蛋白营养制剂治疗,既可改善其营养状况,又可减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人 脑卒中 营养指标 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短肽型营养制剂对脊柱术后患者早期营养支持效果。方法:选择70例脊柱术后患者为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结果:观察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相较于对照组短,P<0.05。两组血清蛋白水平干预后均降低,与干预前比较,P<0.05;两组血清蛋白水平比较,P>0.05。结论:脊柱术后患者早期营养支持采用短肽型营养制剂的作用显著,可加快患者胃肠道恢复,改善患者血清蛋白水平。

  • 标签: 脊柱术后 早期营养支持 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喉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不同营养制剂对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及临床效果。方法针对2015年1月至12月入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行喉癌全切术或部分切除术患者94例,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喉癌,进行NRS2002筛查及营养状况评估,并于术后6-12小时开始给予营养支持1。按收治喉癌住院患者是否接受营养支持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7例,使用个性化营养制剂进行营养支持;对照组47例,使用家庭自制流质膳食。并对病人术前2-3天、术后第1天、术后5-7天的营养指标即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及免疫功能指标淋巴细胞绝对值进行比较。结果术前2-3天患者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淋巴细胞绝对值均属正常,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淋巴细胞绝对值均明显下降;术后5-7天,两组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绝对值均升高,其中实验组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术后两组中血红蛋白均进一步下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癌术后早期使用个体化营养制剂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纠正营养不良,从而缩短住院时间,节约住院费用,提高喉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肠内营养支持 喉癌 管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加入谷氨酰胺(Gln)的免疫营养(Immunonutrition)对外科危重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取外科急症大手术后APACHEⅡ评分大于8分的患者58例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加入谷氨酰胺的免疫营养配方(N=30);对照组给予标准配方营养(N=28).术后营养支持7d后检测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B)和转铁蛋白(TRF)以及IgG,IgA和IgM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并观察肛门排气时间及接受早期营养的耐受性.结果研究组免疫营养支持7d后ALB,PAB和TRF均明显上升(P<0.05),而对照组ALB,PAB和TRF与支持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PAB的增加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gA、IgG和IgM均高于营养支持前和对照组(P<0.05),T淋巴细胞亚群CD4百分比和CD4/CD8值均高于营养支持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加入谷氨酰胺(Gln)的免疫营养能提高外科危重患者术后免疫球蛋白和淋巴细胞计数,提高免疫功能.关键词谷氨酰胺;免疫营养,免疫调节;外科手术中图分类号R45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549-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卒中患者采取营养制剂联合乳清蛋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本院80例脑卒中患者,利用摸球法分为研究组(使用营养制剂联合乳清蛋白治疗)与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研究组营养状况优于对照组;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7.50%、97.50%,对照组明显低于研究组;研究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营养制剂联合乳清蛋白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改善效果明显,临床价值高。

  • 标签: 脑卒中 肠内营养制剂 乳清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中运用无渣型营养制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使用情况,分析原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自身耐受性更好,舒适度更高,两组肠道清洁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两组的转铁蛋白、前清蛋白、清蛋白、总蛋白以及血淋巴细胞总数等指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术前肠道准备时运用无渣型营养制剂,不仅可以提高肠道清洁度,增加患者自身耐受性,还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优于传统方式。

  • 标签: 结直肠癌 肠内营养制剂 肠道准备
  • 简介:摘要目的本篇文章的研究目的是探究临床上重症病人营养配合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选取近期入院的220例重症病人实施营养配合营养支持的护理作为实验数据来源,本次试验的患者无其它影响治疗的疾病。通过患者在不同的营养支持方式下的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血糖情况以及并发症,研究临床上重症病人营养配合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是否优于单纯的营养支持。结果完成治疗后,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获得临床效果,实验组非常明显地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重症病人营养配合营养支持的护理,能有效提高全身营养,降低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免疫功能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