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律例馆是清代重要的立法机构,且在清中后期对刑部疑难案件的办理提供技术指导及裁量意见,该馆聚集了一批精通刑名知识的官员,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清代官方法律知识的最高水平。由于官书史料对律例馆的记载并不充分,并且不同文献对律例馆的记载彼此多有抵牾,导致对于律例馆的设置时间、归隶入刑部的时间、是否常设以及职能演变等基本问题的认知尚存有分歧1,本文结合档案文献等资料,重点对以上问题作出初步辨。律例馆之初设及归属变动,

  • 标签: 律例馆 乾隆朝 则例 《大清律例》 臣部 修律
  • 简介:宁夏在明朝时是国家重要的守御地方。今宁夏北部地区,明洪武三年改元朝所设的宁夏路为宁夏府.洪武五年又废宁夏府,洪武九年设置宁夏卫,后又置宁夏镇,管辖宁夏左屯卫、宁夏中屯卫、宁夏右屯卫、宁夏前卫、宁夏中卫、

  • 标签: 宁夏镇 考述 佛教 明代 北部地区 洪武
  • 简介:《祭塔》是京剧早期的剧目之一,和《芦花河》《彩楼配》《三娘教子》《祭江》等戏一起被视为正工青衣的基础戏。此剧唱大段的[反二簧],考验演员的天赋、功力的同时给观众以绝妙的艺术享受。它的情节非常简单,说的是白娘子被镇压雷峰塔下16年后,其子许士林状元及第,前来祭奠母亲,许子问起前情,白娘子便将过往之事向士林一一倾诉,是《雷峰塔》故事的一个组成部分。

  • 标签: 京剧 《雷峰塔》 考述 源流 《三娘教子》 白娘子
  • 简介:笔者通过多次实地考察,发现白鹿山上玄极寺西侧有一块北齐时期残碑。它为我们研究北齐历史、百姓生活打开了一扇窗口,留下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并对太行山一带乃至我国北齐时期历史、宗教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存史价值。

  • 标签: 白鹿山 北齐时期残碑 历史研究 宗教研究
  • 简介:高氏荆南疆域自後梁开平元年(907)始有荆州一地,迄至後唐庄宗朝无所更改。後唐明宗时期,归、峡二州隶入荆南。其间又屡有反覆,归州归属尤其如此;逮至天成、长兴之际,归州重入南平(荆南),高氏荆南至是最终确立以荆、归、峡三州为基本疆域范围的格局。其後沿而未改,并一直延续至乾德元年(963)入宋。而在该政权发展历程中,疆域又屡有伸缩,其具体表徵即是夔州、忠州、万州与复州的得而复失,监利县的隶入与郢州的求割末果。

  • 标签: 五代十国 高氏荆南 归州 峡州 夔州 复州
  • 简介:苏轼《和陶诗》的编集与刊行在宋代是一个重大的文学现象,为后世和陶带来了一种风气。《和陶诗》四卷为苏轼晚年亲手编订,在宋代多次刊行,并引发宋人关注苏轼和陶诗的兴趣。宋代即有蔡正孙、施元之、顾禧、蔡梦弼、傅共等多人注《和陶诗》,并传播到海外。明代编刻《和陶诗》出现混编现象,将单行成集的四卷本打散,以分类本和编年本为主,逐渐失去宋刊本的本来面目。清代在编刻《和陶诗》上采取各种方法,《和陶诗》主要随苏诗全集注本出现,但已逐渐混入各卷之中,《和陶诗》至此失去独立地位,影响日渐式微。苏轼《和陶诗》在历代的编纂与刊行,与当时的文艺思潮、批评标准、欣赏水准等因素密切相关,是历代对苏诗的真实接受,具有多种文学史意义。

  • 标签: 苏轼 《和陶诗》 编集 刊刻 流传
  • 简介:《红楼梦》第五十三回鸟进孝的贡单上,鲟鳇鱼的数量存在版本异文。据黑山村进贡能力、鲟鳇鱼的价值及其捕获之难等情况,结合《红楼梦》文本,可以推断“鲟鳇鱼二个”更符合作者的本意。

  • 标签: 《红楼梦》 鲟鳇鱼 版本异文
  • 简介:洪皓在金国十分注意留心收集源于宋朝的文献,几经努力,他收集了一些藏于禁中的珍稀典籍,如书籍、文书、私家目录等,其子在各自的著作中对这些文献进行了部分征引。洪氏父子的活动,从侧面反映了宋人对典籍的重视以及在进行学术研究时注重对新文献的使用和研究。

  • 标签: 洪皓 入金文献 文献流传
  • 简介:防空便门是抗战时期西安防空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陕西全省防空司令部为首的政府机关于1939年和1944年,先后在城墙上开凿了14处便门。随后又增加了便桥、路灯及卫兵住所等设施。防空便门多以附近街巷为名。其命名体现了地方政府希望国家有力量抵御外辱,同时也是地方对提升自身地位的一种现实表达。防空便门的开设将城内外的防空避难设施连接起来,形成了互相配合的防空避难体系,为西安城市的空间拓展提供了条件。此外,防空便门的开辟还奠定了日后西安城墙内外交通体系的基本格局。

  • 标签: 抗战时期 西安 防空便门
  • 简介:地处中原腹地的山西平阳府自古有深厚的礼乐传统,有关地方音乐的记载见于明清以来的各类方志。通过对此类史料的勾稽,可以管窥清代平阳府地方音乐的基本面貌。其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大体分为两类:一是各级官府举办的各种国家祀典礼乐活动,如文庙释奠、关帝庙祭、文昌庙祭、乡饮酒礼、救护礼等。二是由民间社会自发组织的各类民俗音乐活动,如婚嫁、丧葬、社祭、迎春、庙会及其他节庆等。两类活动中包含有乐舞、鼓吹、笙歌、戏曲等音乐表演形式,它们在有益互动中呈现了既鲜明对立又高度融合的形态特征,共同组成了清代平阳府地方音乐文化的整体。

  • 标签: 平阳府 方志 官方祀典音乐 民间礼俗音乐
  • 简介:马瑞辰是清代嘉道年间著名的经学家。其生长于文化底蕴深厚的桐城,与桐城派学者往来甚为密切;又因曾求学京城、进士及第而与著名的汉学家交往颇多。然而,学界对此关注甚少。为此,研究其交游情况,不仅是马氏个案研究的必需,也是了解其学术渊源从而对其进行学术史定位的要求。

  • 标签: 马瑞辰 交游 京城 桐城
  • 简介:《四书删正》为明儒袁黄所作,其孤本现存日本内阁文库。本文拟通过考察作者其人其学、该书的写作缘由与概况,及其传布与禁毁过程,揭示其举业参考用书与四书诠释著作的双重性质。同时指出,该书崇尚“尊经破注”,具有强烈的“崇王抑朱”思想特色,是站在阳明心学立场上对四书的再诠释。

  • 标签: 弧本 四书删正 袁黄 崇王抑朱
  • 简介:西台定氏在湖北回族中由来已久,研究湖北回族史的学者多论及西台定氏。西台定氏一世祖定定为新疆高昌人,曾为西台中丞、浙江平章政事,《元史》《明太祖实录》《明史》《定氏宗谱》等载其相关事迹,但有关定定的生平,史籍中有不同的记载。通过爬梳有关定定事迹的记载,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驳正相关记载之不确。

  • 标签: 元末明初 西台定氏 定定
  • 简介:《林将军传》是朝鲜小说史上最为着名的历史演义小说之一,由於朝鲜将军林庆业反清尊明、蒙寃死亡的生平事迹富有传奇色彩,此书在朝鲜半岛广为流传。笔者在梳理林庆业传记史料的基础上发现,朝鲜英祖年间,《林将军传》小说最早以谚传的形式在民间广泛流传。现存的汉文本小说出现於谚传本之後,主要分为两个系统:一是谚传小说的汉译本,一是无名氏独立创作的汉文小说。本文以韩国所藏九种《林将军传》抄本作为研究对象,比勘诸本异同,考证其相互关系,对汉文小说《林将军传》诸抄本之间的关系做了较为系统的辨析。

  • 标签: 《林将军传》 谚文汉译本 壬午抄本
  • 简介:修武一斗水村关帝庙创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演剧酬神不可或缺,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创修'歌舞楼五间'。借娱神而娱人,故而又修建了看楼。戏楼不仅用于演剧酬神,而且还用于村规民约中的罚戏演出,体现了春祈秋报、迎神赛社、高台教化等作用,也是戏曲文化传播和延续的一种途径和方式。一、关帝庙的创建与重修修武一斗水村地处河南修武和山西陵川交界的太行

  • 标签: 修武斗 关帝庙戏楼 戏楼碑刻
  • 简介:刘尔舉是清初陕西人,著有诗集《雪石堂诗草》。通过对《雪石堂诗草》及其他相关资料的综合考察,了解到刘尔舉一生虽未做官,但游历颇丰。《雪石堂诗草》共收刘尔舉体诗歌224题489首,是刘尔舉各种生命体验的记录,亦承载着他与亲朋好友的厚谊深情。

  • 标签: 刘尔舉《雪石堂诗草》 “刻意摹杜” 性灵说
  • 简介:鄂伦春族传统狩猎业与枪支的使用、更新紧密相关。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俄国制造的别拉弹克枪以其优良的性能、低廉的价格迅速取代火枪、鸟枪,成为鄂伦春族主要的狩猎工具,极大地推进了鄂伦春族狩猎业的发展。但在一定程度上,别拉弹克枪在鄂伦春社会的普遍使用,破坏了传统狩猎所维系的可持续发展态势,加快了鄂伦春族狩猎经济的衰落。

  • 标签: 别拉弹克枪 鄂伦春族 狩猎经济 伯丹 伯丹Ⅱ型步枪
  • 简介:前言支那内学院是承继金陵刻经处之后,由欧阳竟无先生(1871-1943)创办的一所集研究、讲学、刻经、传道于一体的佛教文化教育机构,在中国近代文化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支那内学院于民国七年(1918)发起设立筹备处,民国十年(1921)筹备处迁入半边街,民国十一年(1922)呈内务部教育部备案,七月七日正式成立.自支那内学院1922年成立始,至1943年欧阳竟无先生辞世止,欧阳先生主持支那内学院二十余年.

  • 标签: 先生入蜀 入蜀行 绩考述
  • 简介:抗战剧社这支民族文艺轻骑兵,是随着冀中回民支队这支民族抗日武装的建立应运而生的。从最初组建为几个人的宣传队到剧社集体进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七年时间里,他不仅创编和演出了《马母》《回支大合唱》等大量的抗战文艺作品,还培养了许多革命文艺人才和抗日志士。在宣传民族政策、鼓舞回族抗战士气、动员广大回民救亡爱国、号召回族青年参军参战等方面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 标签: 抗战剧社 文艺作品 抗日救国 民族政策
  • 简介:在广州湾未租借给法国之前,广州湾是一个地理区域概念。1899年11月16日,中法签订《广州湾租借条约》,广州湾遂由一个地理区域概念变为行政区域概念。其界限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发现的中外相关史料进行,可进一步清晰认识中法广州湾租借地勘界过程及广州湾界址的变化,有助对广州湾租借地的研究。

  • 标签: 广州湾 勘界 谭钟麟 苏元春 毕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