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状态,以便帮助并指导老年促进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采用个体化深入访谈的形式,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论老年情绪的变化与幸福感密切相关,心理情绪复杂多样,是多方面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情绪方面可分为正性情绪﹙适应,自立,充实,乐观,知足等﹚,负性情绪﹙被遗忘感,失落感,烦闷感,孤独感,无助感,无望感,压抑感,拖累感等﹚。针对其原因,引起家属和相关人员重视,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减少老年负性情绪的发生,促进老年健康。

  • 标签: 老年人 幸福感 心理健康 情绪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逐渐进入老龄化,老年健康问题逐渐成为当今医学界发展一个重要课题。老年在自我保健方面应注意要保持良好心理情绪;衣食住行,调理适中;提高免于能力,预防疾病;做到有病及时治疗,合理用药等。

  • 标签: 老年人 心理保健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医学科学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我国人口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也明显加深。老年心理健康状况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加强对老年健康的关注,提高老年心理护理水平,有助于维护老年的身心健康。

  • 标签: 老年人 心理健康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内科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以及对心理护理进行探讨。方法收集近5年来内科老年患者,随机抽取54例作详细的研究和分析,通过对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心理和生理上的观察研究,首先建立良好的信任友爱关系,在这个基础上,护士在对内科老年住院病人进行心理上、临床上以及用药的护理和贴心。结果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有96%的患者和家属对贴心的护理感觉到满意。结论对内科老年病人进行基础的临床护理时,加注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在治疗上达到了最佳的心理状态。

  • 标签: 内科老年病人心理特点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我国步入人口老龄化时代,老年的护理问题已经逐步受到大家的重视。方法护士不再是被动地执行医嘱、打针、发药、收置病人1,护理工作从单纯的技术操作扩展到注意病人的心理、精神、环境、社会等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结果本文对老年护理的一些问题,谈了一些解决的方法和对策,以及应当注意的问题。结论提高老年的护理服务质量,希望本文对老年护理能够有所帮助。

  • 标签: 老年人 护理 问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NEC(中国)宣布中国首个智能老年公寓信息化系统正式运行,生活在北京昌平区汇晨老年公寓的700多位老人,将首先体验到智能的养老服务。NEC向汇晨养老机构提供的智能养老信息管理系统采用了NEC的平板电脑、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等。其中平板电脑设备广泛运用到老年公寓的各个管理层面,并为老年提供增值服务。该老年公寓通过平板电脑,即可进行订餐、预约服务等。医护人员还可以利用平板电脑通过无线网络将老人病历、病程医嘱、病情观察信息等,在房间的床头集中汇总展示,实现移动的医护保健。

  • 标签: 信息化系统 老年公寓 NEC 智能 中国 运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提高老年健康与疾病预防能力的对策。方法分析老年身体现状及生理状态,探讨加强老年里健康教育与常见疾病预防能力方法。结果与结论对老年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和疾病预防能力教育,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 标签: 老年人 心理健康 预防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哺乳期妇女、孕妇、儿童、婴幼儿的用药不同于普通成年人,但却没有对老年患者用药进行区别。老年由于生化反应和生理功能出现了相应的退化,导致其对于药物的敏感性较高,且在用药后也更加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只有对老年患者的生化功能、生理功能了解之后,才能够制定出较为合适的用药方案,达到预期疗效。本文首先阐述了老年的生理特点,其次,分析了老年血管系统功能改变对药效学的影响和老年血管系统疾病药物治疗的特点,同时,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就老年血管疾病用药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老年人 心血管疾病 用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进入老年期,不仅是人体的各个生理功能逐渐退化,人们解决问题、理解、学习的能力以及在常态和应激情况下的情绪反应能力也会随之下降,还有承受社会各方面压力及对环境适应能力的下降。那么老年怎样来应对这些变化呢?我认为,首先要做好的就是老年心理护理。

  • 标签: 社区 老年人 心理护理
  • 简介:根据心理学理论原理,在调查高校学生室外学习活动类型的基础上,对丽水学院的5个可供学习的室外调查分析,总结学生对学习环境心理需求,归纳高校室外学习环境设计方法。

  • 标签: 学习环境 设计 空间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老年参加不同体育锻炼方式与心理健康、个性特点之间的相关性,得出结论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高于非锻炼老年的整体心理健康。老年可以根据自身的环境特点、身体条件、兴趣和爱好等选择合适的体育健身方式。

  • 标签: 体育锻炼 心理健康 个性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老年肌梗死诱发因素和临床诊疗,探讨合理的诊疗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1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按照老年患者吸烟史及吸烟嗜好,分配为吸烟组和非吸烟组两组,统计本研究所有病例的诱发因素、诊疗效果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心肌梗死的直接诱发因素分为过度劳累、暴饮暴食、情绪激动,其中过度劳累21例,占23.3%,情绪激动37例,占41.1%,暴饮暴食15例,占16.7%。,且非吸烟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复发率、病情恶化率显著低于吸烟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性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老年心肌梗死具有发病症状不典型,并发症严重,且致死率极高的特点。因此,应根据其诱发因素积极预防,并努力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诊断正确率,避免误诊,降低病死率。

  • 标签: 心肌梗死 老年人 诱发因素 诊疗分析
  • 简介:摘要据统计我国目前60岁以上的人口多达1.8亿左右,占总人中数的13.26%,65岁以上的人口达1.2亿,占总人口数的8.87%.在人口定义学中规定,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数的10%或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数的7%,即为老年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在护理过程中充分了解老年心理活动,以便加强和他们的沟通、了解他们心里的想法。不断改善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老年患者 心理变化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75岁以上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进行社区防护时需要注意的防护措施。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月选择治疗的10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防护组各50例。对照组主要开展较为常规的治疗和防护措施,稳定患者的病情;防护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社区防护护理干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防护后防护组FblA、Barthel指数评分(63.7±7.7)、(54.6±18.8)分均高于对照组(41.6±7.2)、(35.5±19.6)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社区防护中引入干预防护模式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病情的稳定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心脑血管疾病 社区防护 老年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