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安宝(麻黄碱)治疗早产用药与护理方法。方法:对68例有晚期流产和先兆早产症状的孕妇给予100mg安宝加入5%葡萄糖500ml静脉点滴,根据宫缩强度及频率调整滴数,每10min增加0.05mg即5滴,一直达到宫缩抑制。结果:安宝有效延长妊娠期2~109d(平均55.5d);延长妊娠有效率为100%。结论:安宝提高了新生儿的成熟度及存活率,但需要掌握用药禁忌证。

  • 标签: 早产/药物疗法/护理 麻黄碱/治疗应用 女(雌)性 人类 妊娠
  • 简介:目的:采用气相色谱法和紫外光谱法测定预胶化丙基淀粉中丙氧基的含量,并比较上述两种方法与核磁共振方法的测定结果。方法:气相色谱法采用AgilentDB-624(30m×0.32mm×1.8μm)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通过测得2-碘丙烷的量折算得到丙氧基的含量;紫外光谱法:测定波长590nm,通过测得丙二醇的量折算得到。结果:气相色谱法丙氧基的含量在1.4%~11.7%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4,n=6),样品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RSD=2.1%,n=9);紫外光谱法丙氧基的含量在1.5%~9.9%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1,n=5)。结论:气相色谱法较紫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法更适用于预胶化丙基淀粉中丙氧基的含量测定。

  • 标签: 羟丙氧基 气相色谱法 紫外光谱法 核磁共振法 预胶化羟丙基淀粉
  • 简介:摘要WHO三阶梯止痛原则发布迄今已近30年,各国指南也根据临床中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了进一步改良和发展。由过去“主流”的即释吗啡滴定换算,发展到考酮直接滴定法共存,由过去的三阶梯逐步用药,发展到尝试淡化二阶梯、同时一阶梯和三阶梯联合用药。治疗方案虽然在不断的演变,但其核心指导原则并没有变化,即镇痛效果好、用药简单、毒副作用小。由于使用的便利性、镇痛效果相当、毒副作用轻,在可预期的未来,考酮和氨酚考酮还将在癌痛治疗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 标签: 羟考酮 氨酚羟考酮 癌痛 治疗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蛇油膏中苯甲酯和苯乙酯含量的方法。方法蛇油膏前处理采用甲醇加热及冰浴去除杂质。色谱条件为Kromasil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醋酸(v/v)=4753。流速为1mL·min-1;柱温为32℃;检测波长为256nm。结果苯甲酯及苯乙酯分别在3.28~32.8μg/mL,3.64~36.4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56±1.32%及98.92±1.24%。结论该法重现性好,回收率高,适合于蛇油膏中苯甲酯及苯乙酯的质量控制。

  • 标签: HPLC 蛇油膏 羟苯甲酯 羟苯乙酯
  • 简介:摘要氯喹和氯喹最初是用来治疗疟疾的,随着对其作用机制的不断研究,其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可用于治疗严重传染病、风湿免疫疾病及肿瘤等。氯喹和氯喹是近50年来开发的两种最具影响力的药物,它们在治疗各种非疟疾疾病方面的疗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在深入的研究中,氯喹和羟基氯喹已被证实对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和埃博拉病毒等有抗病毒作用;并且被证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风湿病临床疗效显著;二者还能与经典抗癌药物联用以增强肿瘤细胞的药物敏感性进而提高疗效。氯喹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是眼部损害,尤其是视网膜病变,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就氯喹和氯喹化学结构、药代动力学、应用现状和药学监护作一综述,旨在为今后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帮助。

  • 标签: 氯喹 羟氯喹 临床应用 药学监护
  • 简介:摘要本品中头孢氨苄为第一代头孢菌素,对产青霉素酶和不产青霉素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球菌、A组溶血性链球菌等大部分菌株具良好抗菌作用。目的讨论头孢氨苄药用体会。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临床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以及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中耳炎和肺部感染等,不宜用于重度感染。

  • 标签: 头孢羟氨苄 药用
  • 简介:1例28岁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服用泼尼松、氯喹、来氟米特、碳酸钙D3及塞来昔布后1个月出现全身瘙痒、颜面水肿及泛发性荨麻疹型皮疹,停用所有药物并给予甲泼尼龙、依巴斯汀、西替利抗过敏治疗2周,皮疹完全消退。但再次服用氯喹1周后又出现全身瘙痒,停药后症状消失。此后再次给予来氟米特、骨化三醇及碳酸钙D3口服,患者未再出现皮疹。

  • 标签: 羟氯喹 药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在碱催化条件下以环氧丙烷为醚化剂,硫酸钠为膨胀抑制剂,通过醚化反应制备丙基改性淀粉。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探讨环氧丙烷用量、NaOH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丙基马铃薯淀粉取代度的影响,确定出最佳的丙基马铃薯淀粉合成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丙基马铃薯淀粉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反应温度为40℃,环氧丙烷的用量为6g,NaOH的用量为0.8g。

  • 标签: 马铃薯淀粉 醚化反应 取代度
  • 简介:以焦亚硫酸钠与甲醛、水进行反应,生成甲基磺酸钠。本实验研究了物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甲基磺酸钠产率的影响,最终确定了一条合成甲基磺酸钠的最佳工艺路线,当物料比为:n(甲醛):n(焦亚酸硫钠)=2.6:1,反应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1h时,产率为93.03%。

  • 标签: 焦亚硫酸钠 羟甲基磺酸钠 合成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现阶段现场应用的粘土稳定剂效果不太理想、生产成本高等情况,从提高粘土稳定剂的防膨性与长效型、降低成本等出发,合成一种聚胺页岩抑制剂CD-1,选用环氧化合物A和多胺B,在加入有机胺C的条件下聚合,聚合体系反应时间5h、反应温度70℃、单体摩尔比(A:B)为1.2:1,有机胺C用量3%(相当于单体质量)。对CD-1的综合性能评价,得到常温常压防膨率≥87.3%,高温高压膨胀率≤2.8%,耐水洗率≥91.9%,常温造浆抑制率≥85%,性能优良,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多功能页岩抑制剂,对水敏低渗透油层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羟胺 页岩抑制剂 防膨率 耐水洗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喹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我们选取经肾活检明确诊断IgA 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的病人,筛选经优化支持治疗3个月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仍持续≥0.75g且≤3g,且eGFR ≥50ml/min/1.73m2的患者 90 例,收集基线与随访期间的实验室检查:24 小时尿蛋白定量(24-hour urine protein quantification)、治疗有效率(尿蛋白较基线下降50%以上)、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等指标,观察主要终点事件为蛋白尿下降≥50%以上,次要终点事件为治疗第 6 月时的蛋白尿水平、血肌酐水平、蛋白尿下降率,回顾性分析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 IgAN 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病理资料及入组前治疗方案,通过随机对照研究,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45例常规使用优化治疗,治疗组是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喹(Hydroxychloroquine,HCQ) 200mg/次  bidpo,分析比较随访期间的蛋白尿下降水平及下降率,分析比较随访期间肾功能及eGFR等指标变化情况,分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羟氯喹  IgA肾病
  • 简介:目的观察二丙茶碱治疗62例小儿哮喘疗效。方法对62例支气官哮喘患儿按每次2-4mg/kg,依据病情,每日1-2次静脉滴注。疗程为1-2周。有感梁者用抗生素和抗病毒类药物抗类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3天、7天14天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第3、7、14天临床总显效率分别为62.0%、95.0%、100%。其临床症状评分减少率分别为(67.0±21.8)%,(92.0±12.4)%,(99.8±3.9)%。经统计学分析,治疗7.14天治疗效果明显高于3天(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按2-4mg/kg依据病情每日1-2次静脉滴注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即能有效发挥茶碱的抗喘作用,而且安全,付作用小。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 标签: 二羟丙茶碱 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