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美国是世界上智库最多、智库影响力最大、智库体系最发达的地区。美国智库对美国政策制定造成影响是美国治领域的典型特征。研究智库在美国决策中的作用,可以揭示在现代政治生活中政策研究对政治的影响,理解智库能在美国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途径,同时也可以吸取美国智库发展的经验,促进中国特色智库的发展。

  • 标签: 智库,美国政治,中国特色智库
  • 简介:1929年中苏间爆发了中东路事件,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引起了广泛的国际关注。美国作为一战后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大国当然也没有置身事外,以维护《非战公约》为旗号,广泛联合其他国家,向中苏双方施加外交压力,为中东路事件的最后解决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美国积极参与其中一是作为《非战公约》的发起国要维护该《公约》的神圣性,以体现其迅速崛起的大国地位;二是美国与中国东北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希望和平解决争端、继续推行在中国东北的门户开放政策以符合美国垄断资本的要求。

  • 标签: 中东路事件 美国 《非战公约》
  • 简介:具有所有政治背景的美国人强烈支持改革贸易政策与税法以促进美国制造业,投资美国摇摇欲坠的基础设施,并确保这些投资依靠美国材料和美国工人完成工作。根据2016年11月选举后几天内举行的全国投票,68%的选民至少担心“我们在国家内失去了太多制造业工作。”

  • 标签: 美国制造业 美国政策 焦点 贸易政策 政治背景 基础设施
  • 简介:美国的对台政策中心思想应当是维护东亚地区和平稳定,阻止台湾海峡两岸的紧张升级和冲突发生.美国应当继续表明它希望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一贯立场坚决反对中国对台使用武力或恫吓;同时美国也应当表明它反对台湾单方面宣布独立,并且表明美国不会承认这种独立的态度.我们认为,台湾一旦宣布独立,势必加重该地区的不稳定,而且中国很有可能采取军事行动,出于为美国利益考虑,我们必须坚决阻止台湾独立.

  • 标签: 海峡两岸关系 台湾问题 大陆与台湾 对台政策 台湾独立 “一个中国”
  • 简介:作为美国府发展电子商务的战略性政策框架,  5、因特网上的电子商务应该在全球范围内促进,  美国发展电子商务的原则

  • 标签: 发展政策 扶持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发展
  • 简介: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也日趋重要。然而,在特朗普政府的影响下,美国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已经对中国对外贸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将分析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并探讨中国应该如何应对。美国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主要是由于特朗普政府推行的“美国优先”政策。在他的领导下,美国采取了一系列保护主义措施,包括加征关税、制裁和贸易限制等措施,以保护美国的经济和就业机会。这些措施对中国对外贸易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 标签: 中美贸易战 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 中国 美国
  • 简介:美国人民现在似乎感到他们已经有了一个更为安全、不用太多关注的国际环境,他们减少了对国际事务的表层关心,美国的各大报刊杂志也相应减少了国际事务报道评论的比重。美国企业界对海外扩张和全球资源重新配置的热情也丝毫没有因为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金融动荡而减少。在这个背景下,国际经济安全在美国似乎成了一个意义不大的问题。这显然是一个虚假的看法。国际经济安全的反面是国际金融动荡和世界经济衰退。在美国经济日益增大了它对国际经济环境依赖关系的背景下,国际金融动荡或世界经济衰退都会对美国经济增长带来巨大影响,甚至将美国经济拖入到一场严重萧条中,降低美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打消他们提高生活质量的希望,使美国社会和政治忐忑

  • 标签: 经济安全 国际经济政策 美国政府 国际社会 后冷战时代 经济危机
  • 简介:新闻背景9月份以来,随着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等美国著名投资银行先后"倒下",次贷危机已演变成直击美国金融体系核心的金融"飓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格林斯潘说,美国正陷于"百年一

  • 标签: 美国政府 金融危机 金融创新 金融衍生品 美国金融 急救
  • 简介:2008年是美国的大选年。围绕新一届政府的产生,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内部及相互之间正展开一场激烈的角逐。如何认识美国党对政府人事任命的影响,是当前人们在观察美国党政治时经常会遇到的问题。美国府职位的招募,分为两个步骤:选择总统,选择其他政府成员(副总统、

  • 标签: 美国政党 人事任命 美国政府 美国民主 政党政治 政府成员
  • 简介:美国副总统拜登去年访华期间,在北京鼓楼闹市品尝炸酱面的一幕,让国人感到好奇和新鲜。印象中,外因政界高层访华,无不是国宴款待,在哪里就餐通常也是秘密,很少有像拜登这样深入寻常巷陌,仅靠不到100元人民币的便餐填饱肚子。

  • 标签: 美国政要 外交 小吃 访华期间 美国副总统 人民币
  • 简介: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尽管苏联新领导集体采取了一些主动的和缓姿态,英国首相邱吉尔也一再提出举行东西方首脑会议的建议,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出于建设西方“实力地位”的需要,一开始反对与苏联谈判及召开首脑会晤,同时积极致力于重新武装西德并将其纳入北约。随着1954年底和1955年上半年《巴黎协定》的签订和生效,西方在欧洲的“实力地位”得到加强,美国府遂逐渐改变了立场,考虑参加同苏联的首脑会晤。档案材料的解读大致可以揭示出1953--1955年间美国政策的微妙、艰难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出,美国府决策界在这一政策变化过程中进行了主动性的预谋,基本上主导了与苏联谈判的过程。

  • 标签: 东西方首脑会晤 实力地位 西德重新武装
  • 简介:本文以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1974—2004年间的民意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美国治精英和公众这两大群体在对华政策上的共识与分歧。分析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分歧大于共识。共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美国在中国有着重大利益以及未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将发挥更大作用;分歧则在于中国的崛起是否对美国构成了严峻威胁以及美国是否应对中国实施经济制裁。此外,在美国是否使用武力保证台湾安全这个问题上,政治精英和公众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有着强烈共识,但之后出现了较大分歧。文章最后讨论了这些分歧的理论和政策意义。

  • 标签: 民意 政治精英 中美关系
  • 简介:新世纪以来,我国学者陆续开展了对政策网络的研究,其研究可以划分为政策网络与网络治理两大取向,学者们在对西方政策网络研究的梳理与评价、新理论的建构、检验验证与模型整合与修正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地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总体来看,研究处于较低的阶段,研究质量也难以保障。因而要推进我国政网络研究,需要紧密跟踪西方前沿,立足我国实践,明确研究路径,改进方法。

  • 标签: 政策网络研究 政策网络取向 网络治理取向 回顾 评估 反思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工具研究已走过近20年的历程,已初步形成了我国特有的政策工具研究体系,但仍然存在研究不深入、不能摆脱西方研究影响等问题。为此论文对发表于1998-2017年间的文献和相关专著进行了整理,以政策工具线索对学者们的相关观点及理论进行梳理,当前我国政工具研究基本涵盖了政策工具的所有领域,但存在本土化研究不足,理论研究过多等现象,为促进我国政工具研究更加贴近实践发展,加快政策网络构建,从而推动我国政工具的研究及理论构建。本文以CSSCI收录的论文及博士论文为研究样本,对国内政策工具研究的进展进行文献评述。

  • 标签: 政策工具 治理 创新
  • 简介:2008年的美国大选以民主党大获全胜结束,奥巴马作为第一位非洲裔美国人当选总统,实现了美国治地图的重新勾划,从选战期间两党围绕政治议题的辩论、选战营销、筹款竞争的考察中,不难看出美国治呈现为一种新中间路线的走向,红蓝融合的紫色政治特征日益明显。受此影响,美国的中国政将保持相对稳定,中美关系的大格局短期内不会发生动荡。

  • 标签: 美国政治 美国大选 选战营销 新中间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