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淋巴水肿患者采用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58例淋巴水肿患者纳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综合治疗,测量患者治疗后肢体周径变化,评估患者居家治疗依从性。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后平均肢体周径较治疗前更小(P<0.05),居家治疗依从率为98.28%。结论:淋巴水肿患者采用综合治疗可减轻肢体水肿程度,提高居家治疗依从性。

  • 标签: 综合消肿治疗 淋巴水肿 肢体周径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治疗肿瘤继发性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对医院2016年5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30例肿瘤继发淋巴水肿患者进行综合治疗1个疗程,治疗期间采用卷尺测量患肢周径变化。治疗结束后嘱患者行自我综合治疗。结果30例患者经综合治疗后患肢肢体周径显著下降,患者自我感觉舒适,皮肤肿胀感减轻。结论综合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可以减轻继发淋巴水肿患者的肢体水肿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肿瘤 淋巴水肿 综合消肿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综合治疗(CDT)在下肢静脉溃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10月在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伤口门诊收治的88例下肢静脉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伤口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实施改良CDT。干预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伤口缩小率,随访3个月后记录两组的伤口治愈率和愈合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干预过程中对照组脱落3例,试验组脱落2例。干预4周后,试验组的伤口缩小率为(64.88±13.51)%,高于对照组的(55.20±13.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试验组的愈合时间为(45.54±10.51)d,短于对照组的(53.81±11.2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伤口治愈率为88.09%(37/42),高于对照组的60.97%(2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肢静脉溃疡护理中应用改良CDT,能促进伤口快速愈合,缩短伤口愈合时间,提高下肢静脉溃疡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伤口愈合 下肢静脉溃疡 综合消肿治疗 淋巴水肿
  • 作者: 邹鸿丽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7
  • 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    广西    梧州  543000
  • 简介:摘要:乳腺癌已成为全球最常见恶性肿瘤,而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之一,术后早期即可发生淋巴水肿且不能根治,目前国际较为公认的淋巴水肿治疗方案为综合治疗。为提高治疗效果,专家、学者开展了大量的临床护理研究,包括:皮肤护理、手法淋巴引流、压力治疗、功能锻炼等。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综合治疗护理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护理提供参考。

  • 标签: 乳腺癌 淋巴水肿 综合消肿 护理 综述
  • 简介:摘要乳腺癌相关性淋巴水肿(BCRL)是当前较为常见的一类继发性淋巴水肿,该症状严重影响到乳腺癌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与生存率,临床上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主要以针对本院收治1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病例展开分析,探究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思路。

  • 标签: 综合消肿治疗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 疗效 案例分析
  • 简介:盛况空前内容丰富2005中国畜牧业交易会在青岛举行;中国禽流感病毒快检法研法取得重大突破;购禽流感疲苗认准9家定点企业;欧盟全面恢复我国海水产品进口;云南研制出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生物制剂;我国禽流感药物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 标签: 禽流感病毒 高致病性禽流感 消息 海水产品 生物制剂 药物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法淋巴引流综合治疗(CDT)象皮肿的效果,重点关注皮肤质地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就诊的下肢象皮肿患者临床资料。对不同病因的象皮肿患者,进行1个疗程(4周)的CDT,测量治疗前后皮肤质地(皮肤水分含量、经皮水分蒸发速率、皮肤纤维化程度)、肢体周径、节段水分,均以患肢与健肢的差值代表患肢各检测指标的水平,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治疗前后节段水分与皮肤质地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治疗期间记录患者主观感觉,采用自制微信问卷随访患者肢体周径自我控制情况,患者生活质量(生活、工作、社交、情绪)改变,绷带及弹力袜的适应性,进行优、良、中、差分级评价。结果共纳入20例患者,女16例,男4例;年龄9~70岁,平均50.45岁;5例为原发性,15例为继发性淋巴水肿;病程最长为27年,最短2年,平均8.4年。经1个疗程治疗后,皮肤质地明显改善:皮肤水分含量从治疗前55.6%±7.4%下降至治疗后42.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皮水分蒸发速率从治疗前(14.981±5.699) g·m-2·h-1下降至治疗后(9.312±2.590) g·m-2·h-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皮肤纤维化程度从治疗前(0.087±0.042) N下降至治疗后(0.065±0.033) 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肢体周径从治疗前的(11.09±3.14)cm下降到治疗后的(4.82±2.83)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节段水分从治疗前(4.00±2.14)L下降到治疗后的(1.21±0.78)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节段水分与皮肤水分含量、经皮水分蒸发速率、皮肤纤维化程度均有正相关性(r=0.447、0.429、0.751,均P<0.01 )。治疗后随访6个月,患者主观感觉良好;患者肢体周径自我控制优13例,良5例,中2例;患者生活质量改变优16例,良3例,中1例;绷带及弹力袜的适应性优9例,良8例,中2例,差1例。结论CDT疗法能减少象皮肿皮下水分,有效减小肢体体积,减轻皮肤纤维化程度,提高皮肤屏障功能,改善皮肤质地,恢复肢体外观,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象皮肿 淋巴水肿 人工淋巴管引流 综合消肿治疗 皮肤质地
  • 简介:摘要头颈部肿瘤患者在接受手术及放射治疗后有较高风险发生淋巴水肿,综合治疗(complex decongestion therapy,CDT)是临床上淋巴水肿常用的保守治疗方法。本文对CDT在头颈部淋巴水肿患者中的应用内容及效果进行介绍,包括CDT的适应证、主要内容及应用效果,旨在为国内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或临床实践提供思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模式对淋巴水肿的缓解效果。方法于本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患者中,采用随机数表法,抽取46例患者入组研究,分为一般护理组和综合组,一般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综合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模式。结果与综合组患者相比,一般护理组患者的淋巴水肿程度较为严重,且对护理人员的评价不高(p<0.05)。结论针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护理,应重视做好淋巴水肿的防治工作,加大综合护理方法的应用力度,全面提升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癌 淋巴水肿 综合消肿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手法淋巴引流综合疗法(ComplexDecongestiveTherapy,CDT)治疗各类肢体淋巴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对102例不同病因和部位的肢体淋巴水肿患者给予CDT治疗1个疗程(4周),治疗期间采用多频生物电阻人体成分分析仪监测组织水肿程度和人体BMI变化,卷尺测量患肢周径变化。治疗结束后嘱患者行自我CDT治疗。结果102例患者经CDT治疗后患肢组织水肿程度、BMI指数和肢体周径均显著下降(P<0.001)。治疗前后水分、周径、BMI变化均具有明显相关性(r=0.445、0.567、0.572,P<0.001)。随访6个月,90%的患者坚持自我CDT治疗,无明显复发病例。结论CDT治疗可显著减轻各类淋巴水肿患者的肢体水肿程度、降低BMI,后续坚持自我CDT治疗亦不可或缺。

  • 标签: 淋巴水肿 手法淋巴引流 综合消肿疗法 身体质量指数 消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治疗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科1例乳腺癌上肢淋巴水肿患者采用综合治疗后的护理进行总结。结果经过一个疗程的综合治疗,患者术侧上肢淋巴水肿得到明显缓解。结论综合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肢淋巴水肿,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淋巴水肿 综合消肿治疗 乳腺癌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淋巴水肿综合治疗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7月-2022年7月期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共计5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7)和观察组(n=27),对照组患者常规消肿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上肢周径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肢周径变化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96.30%高于对照组70.37%(P<0.05)。结论: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实施淋巴水肿综合治疗效果较好,可以缩小患者上肢周径,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乳腺癌 淋巴水肿 综合消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物理因子疗法联合综合治疗(CDT)对盆腔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盆腔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患者62例,根据患者下肢淋巴水肿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20例)、中度组(23例)及重度组(19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物理因子治疗(包括中频电疗、空气波压力治疗及超声波治疗等)及CDT治疗(包括手法引流、多层绷带包扎、功能锻炼及家庭护理等),连续治疗20 d为1个疗程。于治疗1个疗程后分别检测各组患者下肢周径变化,并采用多频生物电阻人体成分分析仪检测患肢细胞外水分比率变化情况。结果经1个疗程治疗后3组患者患肢水肿程度、患肢细胞外水分比率均较入选时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并且治疗后重度组患肢细胞外水分比率下降值[(10.68±2.06)%]明显大于轻度组及中度组[分别为(6.74±2.18)%和(8.54±1.85)%],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物理因子疗法联合CDT治疗能有效促进盆腔恶性肿瘤术后患者淋巴回流,减轻患肢肿胀,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盆腔恶性肿瘤 下肢淋巴水肿 物理因子疗法 综合消肿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步综合疗法在重度Ⅲ级下肢淋巴水肿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12月,选取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淋巴水肿门诊收治的重度Ⅲ级下肢淋巴水肿患者7例,采用6步综合疗法对患者进行干预。包括问题皮肤护理、特殊技术徒手淋巴引流、泡沫块绷带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填充型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功能锻炼联合居家徒手淋巴引流、减重管理。以20次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40次综合疗法。在治疗第0、5、10、15、20、30、40次分别采取周径测量法,体质量测量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患侧各测量点的周径值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7.449~23.073,P<0.05),患侧的周径减小了7.10~24.53 cm,治疗后的体质量比治疗前减轻了9.0~20.5 kg。随访期间发现,5个部位随访3个月时下肢周径值与随访1年时相比,疗效增加并趋于稳定。结论6步综合疗法能够明显改善本研究患者下肢淋巴水肿症状,且在后续随访发现,居家自我治疗中,患肢肿胀没有复发或程度加重,且能减轻或维持治疗效果,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和治疗的依从性。

  • 标签: 综合消肿治疗 重度 Ⅲ级淋巴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抗阻运动联合综合治疗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经我院确诊为乳腺癌且术后出现上肢淋巴水肿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均等归为2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处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干预条件开展抗阻运动+综合处理,对比两组的干预成效。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虎口、腋下周径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阻运动与综合治疗能够有效减轻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的水肿程度,提升患者评价,值得推荐。

  • 标签: 乳腺癌 上肢淋巴水肿 抗阻运动 综合消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对10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伤口周围软组织肿胀并皮下淤血患者实施综合治疗.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10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为调查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治疗技术,主要措施包括淋巴水肿手法引流治疗,肌内效贴贴扎术等.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肢体消肿程度,皮下淤血消散程度.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前小腿的周径、大腿中段的周径、皮下瘀血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病人大腿中段周径及小腿周径小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皮下瘀血消散速度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病人采用综合治疗技术可有效减轻下肢水肿及皮下淤血,达到术后快速康复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综合消肿治疗 膝关节置换术 皮肤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宫颈癌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患者护理中实施六步综合法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患者100例,按随机方法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n=50)和研究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六步综合法,n=50),比较两组下肢水肿及生活质量改善程度。结果:护理前两组GCLQ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GCLQ评分显著低于对照在(P0.05),护理后研究组生理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社会/家庭状况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宫颈癌 下肢淋巴水肿 六步综合消肿法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