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立足于规范评价的行为无价与奠基于法益判断的结果的对立及其争执,在大陆法系刑法理论中不仅关系着违法性的评判,而且对犯罪论体系的建构亦具基础性价值,甚至已然超越了违法性领域,嵌入到整个刑法体系、刑法规范及刑法理念之中.中国学界急需在引介评鉴的基础之上进行深入研究.在全球化趋势及当今中国法治化征程中,结果的提倡对于力避刑法中的泛道德主义倾向、有效平衡人权保障和社会保护机能,以及重构中国的犯罪构成理论体系,都具有相当影响.

  • 标签: 行为无价值 结果无价值 犯罪构成 犯罪论体系 价值 社会保护机能
  • 简介:<正>违法性的实质究竟是法益侵害,还是社会伦理规范的违反,这就是行为无价论与结果论者所争论的原初问题。但是,由于对违法性实质的理解是从刑法的目的论引申出来的,因此,对此问题的回答不仅与违法性的本质相关联,而且与刑法

  • 标签: 共犯论 结果无价值论 行为共同说 违法性 法益侵害 共犯从属性说
  • 简介:在我国传统刑法理论中,违法性作为犯罪概念的一个特征存在,是一个没有实体内容、依附于社会危害性的形式概念,没有实质意义.在刑法中讨论违法性,应当探求违法性的本质.现在刑法理论一般借助行为无价(Handlungsunwert)与结果(Erfolgsunwert)揭示违法性的本质.大陆法系国家关于结果与行为无价的学派之争已经进行了几十年,其背后是学者国家观、法律观的对立.我国关于违法性本质的争议始于最近几年,并在刑法学界初步形成了理论对立.

  • 标签: 违法性 行为无价值 结果无价值 规范
  • 简介:结果论与行为无价论视阈中的行为不同,前者偏向于存在论上的自然行为,后者偏向于规范意义上的社会行为。以此为基点,结果论与行为无价论在"对物防卫"的认可与否以及"犯罪共同说"与"行为共同说"的取舍上采取不同的态度。采取存在论意义上的、客观中立的、未定型的"裸"的行为更符合刑法行为视角的立场。"有害性"、"有意性"都不是行为的要素,应当将主观要素与价值判断从行为的考量中剔除出去。这样的行为观对于"对物防卫"的主张与过失共同犯罪的成立有所裨益。

  • 标签: 结果无价值 行为无价值 行为 存在 规范
  • 简介:一、行为无价结果之争的中国命运中国学术界最早接触到行为无价论与结果论的理论应该源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有德日留学背景的一些学者陆续回到祖国,并将德Et刑法的有关理论不断介绍到国内法学界,使之得以被认识与掌握。就当时来说,学者对德日刑法理论的学习虽然在我国热情高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作为刑法学的基本立场问题展开讨论与研究的理论并不包括行为无价论与结果论的对立。

  • 标签: 行为无价值 价值论 20世纪90年代 机能 刑法理论 中国学术界
  • 简介:结果论与行为无价论对立的背后是行为功利主义与规则功利主义的对立。行为功利主义强调个体中利益的最大化原则,而规则功利主义强调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因此,规则功利主义为了防止个人为实现利益最大化攫夺整体的利益,从而制定规则。将整体损害转嫁给个人。行为功利主义与规则功利主义在衡量上应当考察具体行为可被效仿程度的高低,如果行为容易被效仿,就应当遵循规则功利主义的标准,限制个体利益,保障整体利益;相反,在类似于偶然防卫的案件中,发生偶然性大,可被效仿性低,就可以遵循行为功利主义,保障个案中的利益最大化。

  • 标签: 行为功利主义 规则功利主义 法经济学
  • 简介:对于违法性的实质,结果论与行为无价论存在尖锐的对立。基于结果论的立场,文章从客观主义的视角上比较和分析偶然防卫与正当防卫的异同,进而为偶然防卫的定性提供合理依据。

  • 标签: 结果无价值论 违法性 偶然防卫
  • 简介:<正>一、问题的提出行为无价结果,最初是德国刑法学上的概念,但自从引入日本刑法理论之后,日本学者以此为中心,展开了几乎涉及整个犯罪论体系的对立,甚至对罪刑各论也产生了影响,由此在日本学界引发了继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对立之后新一轮的学派之争。从这一点上说,可以认为关于行为无价结果的问题,日本刑法理论已经显示出相对于德国学说的"特殊性",山口厚教授对此指出:

  • 标签: 共犯论 结果无价值论 行为共同说 犯罪论体系 日本刑法 德国刑法学
  • 简介:刑法理论在关于违法性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行为无价论和结果论的争论。日本刑法学者相关讨论亦影响到我国刑法学界。我国学者的讨论立足于现行立法规定而展开,在犯罪成立条件问题上批判了现有的四要件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学术特征。中国刑法学须接受结果论,其原因有四:第一,形式违法性中的违法性,是指行为违反实定法规;第二,在所谓违法二元论的场合,在进行违法判断的时候,结果与行为无价这两者都应予以考虑;第三,在对行为是否违法进行判断的场合,若坚持行为无价论,则故意、过失也好,责任能力也好,都成了违法判断的对象,导致有责行为的不必要;第四,坚持结果一元论还可以直接解决物的不法问题。

  • 标签: 违法性 行为无价值论 结果无价值论 规范违反 法益侵害
  • 简介:<正>引言理论的反思必然引向对作为理论基底的哲学立场的探究,在刑法学中,通过借鉴为行为正当性确立标准的伦理学的研究成果来深化违法性理论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作为刑法学研究的先行者,张明楷教授在《中国法学》2011年第5期上发表的《行为功利主义违法观》一文以及新著《行为无价论与结果论》中,以功利主义伦理学

  • 标签: 结果无价值论 行为功利主义 刑法学研究 法益 偶然防卫 违法性
  • 简介:在正当防卫的本质问题上,基于结果论的优越利益说或法益衡量说在司法实践中更具可操作性,而基于行为无价论的社会相当性说在我国这样一个处于转型期和网络活跃期的社会中,不仅不具有实践可操作性,而且十分不可靠。在正当防卫的成立要件上,事情起因的正当与否、防卫意图的存在及正当与否,不能左右正当防卫的成立。过于关注防卫意图甚至将防卫意图前置到事情起因正当与否上的行为无价论,反而会引起更多纷争,无法实现行为无价论所期望的刑法之公众认同。通过对常熟聚众斗殴案的分析,可以看出结果论关于正当防卫的立场具有更强大的解释能力和现实可操作性。

  • 标签: 结果无价值论 正当防卫 聚众斗殴
  • 简介:收到《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0年第7期,知道拙文《能说“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了吗?》已在本期杂志上发表,心情自是相当愉快,同时由衷地感激《中史参》编辑先生对拙文的肯定和采用。我更赞赏《中史参》所提倡的科学精神和对时兴的“素质”“创新”“理论”“方法”等说辞的独到而深刻的见解。拜读了本期杂志的刊首语和封底辞之后,我不由得为《中史参》拍案叫好!不由得向《中史参》的编辑们表示钦敬!自己不才,但历来对那些贴着这样那样时髦标签的所谓教育教学论文不屑一顾。因此虽然也孜孜不倦的研究探索教学方法,且经常替人修改文章甚至替人写文章,但我却总不愿意以自己的名义去搞那些浅薄无价的东西。在教学中,我发现教材里关于红军长征结束的说法不够确切,就翻阅资料作了严格的论证并形成了这篇小文。我知道自己文章的学术分量是很小很小的,但总认为作为全国通用的统编教材,力求行文的谨慎、严密和精确却可以说是应该的。我觉得有必要将既成小文发表出去供大家参考并因其影响而促使教材修订而趋向完美。但是我不知道该将小文投向何处。我教高中历史课的时候读过用过《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但只知道她是以指导高中教学和高考为主要内容的,品位相当高...

  • 标签: 时髦标签 标签价值 科研贴
  • 简介:行为无价论如欲告别道德主义的羁绊,就应该承认犯罪是违反行为规范进而指向法益的行为。在这个意义上的行为无价论是“新规范违反说”和“法益侵害导向性说”的统一体。既然违法性兼具行为规范违反和法益损害(实害或者危险)的双重性质,那么,像一元的结果论(纯粹的结果论)那样,只将法益置于违法性评价的核心,完全不考虑行为本身的不妥当性的主张,存在诸多显而易见的缺陷,是令人难以接受的。行为规范违反和法益损害共同决定违法性的有无及其程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法益要从属于行为;在对法益概念的具体使用上,行为无价论和结果论之间存在一些实实在在的差异。正是这些差异使得行为无价论总体上呈现出与结果论不同的理论面貌,而且最终导致两派在犯罪成立范围、认定犯罪的思维过程、犯罪和刑罚的关系、刑法和社会的关联度上都不相同。因此,分析行为无价论的法益观,具有重大理论和实际意义。

  • 标签: 行为无价值论 结果无价值论 法益概念 方法论
  • 简介:犯罪是和刑罚相对应的概念,合理的违法性论必定与能够充分发挥其效果的刑罚论相联系;离开对刑罚相关问题的认识,不可能清晰地揭示犯罪的本质。特殊预防和由费尔巴哈所首倡的消极一般预防都存在明显缺陷。积极一般预防论的主旨是通过指导公众的行为,确立公众对于规范的认同、尊重进而预防犯罪。行为无价二元论认为犯罪的本质是违反行为规范进而造成法益侵害,刑法的目的就是维护社会基本行为准则的存在并最终保护法益,相应地,对刑罚的目的就不应当定位于通过威慑来阻止现实或者潜在的犯罪人和社会一般人今后不犯罪,而是要凸显规范的意义,引导公众按照行为规范行事,因而主张积极的、规范的一般预防,使犯罪论和刑罚论浑然一体、前后照应。肯定积极的一般预防论有助于准确认定中止犯、过失犯;同时,不会造成重刑化,不会无端限制个人行动自由。

  • 标签: 行为无价值论 结果无价值论 刑罚目的 积极的一般预防
  • 简介:恐怖主义犯罪立法中的预备犯、举动犯、持有犯等体现了现代风险社会刑法的活性化、法益保护早期化与反恐法网的严密化,立法理念逐渐由结果向行为无价转变。重视规范机能和积极的一般预防的行为无价在其视角转向行为背后的重大法益时取得了正当性的依据,其比结果更具有生命力。恐怖主义犯罪立法上的表述与行为无价理念相吻合,确保了严密的反恐刑事法网,故在司法上应该以二元的行为无价以及《刑法》第13条“但书”为指导,确保法律反恐的递进性以及社会保护与人权保障之间的相对平衡性,这个神圣的天平应该是“倾斜”而不是“倾倒”。

  • 标签: 恐怖主义犯罪 法益早期化 抽象危险犯
  • 简介:摘要:行为无价论与结果论两者从诞生之际便被学者们放在一起对比优劣,这也是刑法理论对立的标志之一,两种理论均从违法实质这一问题切入,几乎所有的刑法问题都被讨论了。笔者认为行为无价论更符合我国刑法通说理论,适用于我国司法实践上,更符合我国公民对犯罪的道德认知。

  • 标签: 行为无价值 结果无价值 行为无价值二元论
  • 简介:交通肇事逃逸以行为无价为核心和思考起点的进路,不仅导致了交通肇事基本罪刑单位与逃逸罪刑单位的割裂,而且影响了刑法目的的贯彻,不利于被告人的刑事推定推动实务中"唯行为论"与行为无价的内在逻辑契合;同时行为无价论也为"唯行为论"提供了理论基础。我国刑法对交通肇事罪的规定是沿着结果进路进行的,故不应将行为无价理论作为逃逸的正当化根据,不应破坏交通肇罪刑法理论的体系性。

  • 标签: 刑事推定 行为无价值 交通肇事 法益保护 肇事逃逸
  • 简介:新行为无价论无法形成与结果论的有效争点。行为在判断违法性方面较之于结果的独特性或优越性难以体现;单纯通过刑罚来维护规范,有失正当。判断不法需要考量主观要素的观点,无法起到威慑行为人进一步偏离规范进而产生保护法益的效果。行为规范违反说之价值判断所依据的基准与社会观念、社会行为准则等脱离不开干系。将罗克信意义上的客观归责理论当作建构法益侵害导向说的实质工具,意图抗衡结果论的做法,存在问题。新行为无价论与结果论的差别,不在于在判断违法性问题上的事前或者事后的立场。新规范违反说的理论“基因”决定了其难以彻底“告别”伦理规范。刑法需借助多学科的知识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工具,重新直面伦理规范二元说。

  • 标签: 新行为无价值论 争点 理论基因 明确伦理规范
  • 简介:<正>水果有雌雄之分吗?上海农科院的专家说:没有。市场上,被误认为有雌雄差异的水果还真不少,桔子尤为明显。一些家庭主妇购买水果时,对个大、蒂尖、皮厚的桔子常常弃之一边;她们爱挑的是“雌”桔子:个头中小,蒂部凹平,表面光滑,果皮较薄,这样的桔子味道确属上乘。其实,水果是雌雄同株植物,雌花经授粉后子房开始膨胀,雄花凋零不结果实。水果出

  • 标签: 水果 雌雄同株植物 雌雄差异 小萝卜头 结果实 结果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