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X线及MRI影像技术在脊柱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51例脊柱结核患者,对患者分别进行X线、CT、MRI诊断,比较相关指标。结果X线、MRI、CT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8.82%、68.63%、100.0%,X线、MRI、CT评估单个椎体结核病灶均破坏范围分别为(37±11)%、(81±12)%、(70±15)%,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脊柱结核病灶显示各具优势,不能相互代替,血药这些检查相互结合才能提高脊柱结核的诊断,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脊柱结核 影像学技术 X线片 MRI
  • 简介:摘要自动洗机主要是将临床X线照片进行清洗,之后针对清洗出来的照片进行临床诊断,对患者进行治疗,X线照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最终的诊断结果,因此,X线照片的质量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针对自动洗机影响X线照片质量的原因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自动洗片机 X线照片 质量 原因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颈椎病行X线检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X线分析结果提示,X线症以椎间孔缩小、骨质增生、小关节合钩椎关节骨密度增高或增生为主。结论通过改良投照方法,X线明显可对颈椎病做出明确的诊断,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X线平片 颈椎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临床常见肠梗阻的X线进行分析,探讨了肠梗阻的影像学特征,进一步提高影像X线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5例经临床手术证实资料完整的各类肠梗阻的X线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单纯性肠梗阻25例,其中小肠粘连性肠梗阻16例,小肠粪石性肠梗阻6例,不明原因小肠梗阻3例。绞窄性肠梗阻4例,小肠扭转2例,盲肠扭转1例;1例乙状结肠扭转。动力性肠梗阻6例。结果大部分肠梗阻表现为肠环扩张,积气积液,可见液气平面,单纯性肠梗阻肠环分布规律性、连续;绞窄性肠梗阻,有特殊征象“巨大肠环征、空回肠换位征、咖啡豆征”。结论认真分析影像X线征象并密切结合临床病史资料,对确定有无梗阻,梗阻部位及梗阻性质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X线 影像平片分析 肠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梗阻的腹部X线和CT诊断对比。方法选取58例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抽样法随机分成A、B两组。B组给予螺旋CT检测,A组则予以X线检测。比对两组患者检出率及梗阻类型判断准确率,记录其检测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行X线共检出肠梗阻20例,检出率为71.4%,明显低于B组的93.3%,对比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除绞窄性肠梗阻分型判断准确率差异明显(P<0.05)外,另两种梗阻类型判断准确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肠梗阻患者予以螺旋CT检测,准确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肠梗阻 腹部X线平片 CT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X线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22例,分别进行腹部X线以及螺旋CT检查,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在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方面,在胰腺改变、胰周改变以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X线检查是消化科的主要检查方法之一,能够为急性胰腺炎滑着提供明确诊断以及具体的病情发展状况,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并发症,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腹部X线平片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X线结合CT扫描在颈椎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入住我院行颈椎病诊治的118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X线和CT扫描。分析X线、CT扫描单独检查与两者联合检查对颈椎病的检出率。结果CT扫描结合X线对颈椎曲度异常、椎间隙狭窄、小关节突增生、骨性椎管狭窄、钩突增生、椎体后缘骨赘的检出率分别为75.44%、73.73%、66.95%、57.63%、90.68%、66.95%,分别与CT扫描及X线单独检测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相比于X线和CT扫描单项检测,两者相结合对颈椎病的检出率更高,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颈椎病 CT扫描 X线片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评价X线及CT在胸部外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40例胸部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X线及CT诊断,对比不同诊断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CT诊断脏器类损伤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且两种方法诊断骨折类型损伤情况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X线以及CT用于胸部外伤诊断各有优势,临床应合理采用这两种诊断方法,可有效减少漏诊发生,提高后期治疗效果。

  • 标签: X线平片CT 胸部外伤
  • 简介:摘要昆明轨道交通1号线支线白龙潭俊园站~白龙潭公园站区间隧道位于祥和路延长线下方。祥和路延长线路基进行了回填石加固处理,地铁隧道建设需穿越祥和路延长线的石层。通过盾构法、矿山法及明挖法不同地铁隧道施工工法的比较,明确地铁区间穿越石区的设计方案。

  • 标签: 盾构法 矿山法 明挖 固化片石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验对比研究患有胸部损伤性肺出血的病人,进行X线检查和CT检查结果的差异。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到我院放射科进行检查的109例病人作为研讨对象。对所有研讨对象的胸部进行X线检查和CT检查,对比检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经过检查发现,发现肺内水肿有20名研讨对象;发现15名研究对象为创伤性肺囊肿。发现25名研究对象的肺部出现实质变;发现30名病人出现肺部内出现斑片状的病灶和结节。30名研究对象经过检查发现有肺间质变;有15名研究对象出现弥漫性肺纹理增多。通过CT相应病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的病变的检出率。结论通过实验发现,X线方法和CT方法检测均能较准确的发现病变和病灶的位置。CT的疾病的检出率高于X线的平的疾病检出率。将X线和CT检测两种检测方法相互结合,可以更好的为临床诊治提供较精确的依据。

  • 标签: 肺部创伤 肺部创伤性出血 X线检查 CT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胸部创伤检查中实行CT检查与X线的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胸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80例患者实行CT检查与X线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效果。结果相比较CT检查来说,X线检查肋骨骨折等具有比较好的诊断效果以及检出率,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检查胸部创伤患者中实行CT检查与X线两种方式均具备各自优势,为了能够提高准确率与漏诊率,最好的方式就是合用两种检查手段。

  • 标签: 胸部创伤 X线平片 CT检查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X线、螺旋CT与MRI扫描三种检查方式在脊柱骨折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了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脊柱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有89例,对所有患者采用X线、螺旋CT以及MRT扫描方式进行检查与诊断,对比三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所有89例椎体骨折病例的均有脊柱曲度改变,X线、螺旋CT及MRI均能全部显示,X线和MRI的显示率分别为100%、100%、40%,CT优于X线和MRI,MRI显示脊髓损伤、韧带损伤、椎体骨髓挫伤比螺旋CT具有优势。结论X线、螺旋CT检查方式在脊椎外伤患者的诊断中是必须的检查方式,而MRI检查方式可以对脊髓、软组织病情进行直观性的显示,由于MRI检查方式的检查费用比较高,检查时间比较长,因此应当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多种方法结合检查可以互补彼此的缺陷之处,从而提高对脊椎骨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

  • 标签: X线平片 螺旋CT MRI检查 脊柱骨折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X线与CT诊断周围型肺癌的临床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68例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别给予x线和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价值。结果除支气管气象征、骨转移、空泡征集骨转移,CT检查在厚壁空洞等方面的检出率较x线检查均较高,差异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经过x线检查后,其诊断确诊51例,正确率为75.0%,CT检查后,其诊断确诊66例,正确率为97.06%,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正确率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CT检查针对周围型肺癌,其准确率较高,临床在进行选择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必要时两种检查可联合应用。

  • 标签: x 线平片 CT 检查 周围型肺癌 诊断价值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37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