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对111份云南改良稻种和77份元阳地方稻种采用程氏指数法进行分类,比色法测定抗性淀粉、γ-氨基丁酸和总黄酮含量,并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总体抗性淀粉含量型〉偏〉偏型,γ-氨基丁酸含量则相反,黄酮含量与分化的关系不明显;(2)抗性淀粉、总黄酮含量有色米〉无色米,γ-氨基丁酸含量无色米〉有色米。总体功能性成分含量有色米〉无色米,籼稻〉粳稻,糙米〉精米,地方种〉改良种,有色、型糙米功能性成分最高,揭示了分化和米色与抗性淀粉、γ-氨基丁酸与总黄酮含量的关系。

  • 标签: 抗性淀粉 Γ-氨基丁酸 总黄酮 程氏指数 籼粳亚种
  • 简介:分子标记辅助聚合育种是累加有利基因的有效手段.培育型亲系是有效克服水稻亚种间杂种不育性,从而利用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利用以PCR为基础的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择,对不同型亲系中不同分化度的特异亲和基因进行了聚合,并将4个抗白叶枯病基因和来源于IR24的两个恢复基因导入型亲系中.主要结果如下:1、以型亲系G2417-2-1和型广亲和系G2605为亲本构建分离群体,利用本研究筛选的与S-b,S-c,S-d三个F1花粉不育基因座位紧密连锁的PCR标记进行辅助选择.在F2共选择到特异亲聚合植株6株,它们分别是58号,93号,94号,115号,139号,200号;广亲和聚合植株4株,它们分别是11号,14号,121号,177号.2、对当选聚合系的亲性和亲性综合分析表明:各个特异亲聚合系的亲性之间及各个广亲和聚合系的亲性之间都有显著差异.特异亲聚合系的平均亲性和平均亲性与亲本G2417-2-1相比都没有显著差异.广亲和聚合系的平均亲性高于亲本G2605,平均亲性显著低于亲本G2605.这些聚合系的亲和性与其MAS基因型相一致.3、利用四类型亲系与携带有2个恢复基因和4个抗白叶枯病基因的品系构建回交群体,应用本研究筛选的以PCR为基础的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择.在BC1F1共选择到2个恢复基因和4个抗白叶枯病基因全杂合的植株19个,其中以IC31为受体的5株,以IC32为受体的11株,以IC33为受体的2株,以IC34为受体的1株.4、当选的19个单株自交繁殖BC1F2,利用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的单一分子标记进行MAS.共选择到各类可供进一步利用的材料393株,其中携带有两个纯合恢复基因的植株158株,同时携带有两个纯合恢复基因和两个纯合显性抗白叶枯病基因的植株40株.5、从上述158个植株中选出两个显性抗性基因均纯合或者任意三个抗性基因均纯合的�

  • 标签: 水稻 粳型亲籼系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亚种间杂种 白叶枯病 抗病基因
  • 简介:利用88对特异性分子标记对收集于我国东北三省的35份杂草稻和36份栽培稻遗传基础及分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上述标记能够高效地鉴别稻属资源的属性,共检测到156个等位基因,平均有效等位基因(Na)为1.773。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东北地区杂草稻多样性水平略高于当地栽培稻,其中杂草稻的等位基因数(Na)、杂合度(He)、基因多样性(Hsk)以及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分别为1.659、0.006、0.076和0.085,而东北栽培稻分别为1.557、0.004、0.060和0.067。遗传结构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杂草稻与栽培稻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化。进一步对血缘进行相对量化分析发现,杂草稻的型基因型频率(F_i=0.050)略高于当地栽培稻(F_i=0.043)。东北三省型基因型频率变化趋势为:辽宁杂草稻(0.062)〉辽宁栽培稻(0.058)〉吉林栽培稻(0.048)〉黑龙江杂草稻(0.041)〉吉林杂草稻(0.024)〉黑龙江栽培稻(0.020)。

  • 标签: 杂草稻 栽培稻 分子标记 籼粳分化 籼型基因型频率
  • 简介:选用交组合(晚轮422×沈农265)F2为试材,分别在四川、上海、辽宁同年种植,研究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穗部性状和程氏指数的变化趋势以及二者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四川和上海穗较长、2次枝梗数较多、结实率较低并且与着粒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而在辽宁穗较短、1次枝梗数较多、结实率较高并且与着粒密度关系不显著。从北到南,程氏指数、叶毛、1-2穗节长、抽穗时壳色和子粒长宽比均呈偏分布,并且偏程度呈增加趋势。程氏指数与穗颈弯曲度相关性在各地区均未达显著水平;在四川与着粒密度呈显著负相关,与结实率和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在上海与结实率呈显著正相关;在辽宁与着粒密度、1次枝梗数、2次枝梗数、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穗长呈显著正相关。因此,水稻超高产育种必须根据生态条件的差异合理地将协调穗部结构与亚种间杂交优缺点互补相结合。

  • 标签: 水稻 生态条件 籼粳杂交 穗部性状 程氏指数
  • 简介:今天立夏。奶奶说:“立夏要吃‘’。”,就是先把米粉调成糊状,然后用鱼肉、猪肉丁、黑木耳、豆腐干、蚕豆、大蒜、红萝卜、虾米、竹笋、青菜等做成十样菜。米粉糊熟后,把这十样菜加进去,搅拌均匀,就做好了。

  • 标签: 立夏 黑木耳 豆腐干 米粉 鱼肉 猪肉
  • 简介:在围观一起交通事故的时候,总会出现一到两个看上去不那么热心的人。他们通常往远处站,不挤,不发生任何肢体接触,不询问,不拍摄,也不走。他停在“迈出一步就可以变作路人甲”的边界,同时兼有戏剧化的节制与日常的黏性。也许他们可以被称作“亚看客”或者“次看客”。

  • 标签: 创作 时间 狼狗 交通事故 戏剧化 看客
  • 简介:5055,是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的继南46号以后的又一个优良粳稻新品种。2011年通过江苏省审定(苏审稻201114)。属早熟晚粳稻品种,适宜在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种植,近两年示范推广可在江苏淮河以南火部分地区种植。该品种由江苏红旗种业有限公司独占使用。

  • 标签: 新品种 江苏省 粮食作物 苏南地区 粳稻 研究所
  • 简介:5055,又名宁5055(武13/关东194)是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的继南46号以后的又一个优良食味粳稻新品种,属早熟晚粳稻晶种。适宜在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种椒,近两年示范推广可在江苏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种植。江苏红旗种业有限公司独占该品种使用权。

  • 标签: 新品种 江苏省 粮食作物 苏南地区 研究所 农科院
  • 简介:水稻新品种“盐13号”(原名盐9029),由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科所以武运21/盐10号,于2009年育成,属迟熟中粳稻品种,2014年5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苏审稻201408),2012年9月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新品种保护公告号:CNA009047E),适宜江苏省苏中及宁镇扬丘陵稻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 标签: 盐都区 粳稻 新品种保护 2009年 农作物品种 品种权保护
  • 简介:采用专家系统技术,用C和PROLOG等多种语言进行混合编程,建立了型杂交水稻大田生产决策系统。该系统可对型杂交水稻大田生产提供多种决策信息。如果对该系统的知识库进行更新,可将其移植到常规稻和其它作物。

  • 标签: 杂交水稻 管理系统 大田生产 农业气象预报 知识库 隶属度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人们开始不断的追求食品的营养以及更加香甜的口味,大米是人们的主食之一,为了种植品质优良的稻米作者经过多年艰辛的努力,潜心研究,终于培育出:太和粒粒香优质稻米,深受消费者欢迎,吃过太和粒粒香大米之后,让人回味无穷,非常难忘。然而培育优质稻米的过程中,马太和老师却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 标签: 太和粒粒香 冷饭不回生 籽粒饱满
  • 简介:2007-2008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607.5公斤,2007年较对照扬辐8号增产9.4%,2008年较对照淮稻9号增产3.2%,两年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7.0公斤,较对照扬辐8号增产106%。该品种在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种植,亩产一般稳定在620公斤以上;高产栽培条件下亩产可达700公斤以上..

  • 标签: 超级稻 栽培要点 2008年 2007年 2009年 生产试验
  • 简介:83—12系我院水稻所近年选育出来的晚稻高产新品种。1987年在本省示范推广面积达40余万亩。1984~11986年我们先后对该品种进行了苗期和成株期抗褐稻虱鉴定,并对其抗性机制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现将研究结果整理如下:

  • 标签: 褐稻虱 晚籼 虫量 抗性机制 嗜好性 抗生性
  • 简介:在新疆和田、喀什和伊宁3个不同地区采取中亚沙棘样本49株,主要从果实形态、种子形态和叶片特性方面对中亚沙棘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亚沙棘3个居群的种子长度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但宽度、厚度则呈极显著差异水平;种子千粒重在5.36-16.77g之间,3个居群的千粒重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种子千粒重与种子宽度、厚度呈极显著相关,而与种子长度和长宽比未达到显著相关水平,表明种子千粒重主要决定于种子的宽度和厚度,而与种子长度和种子形状关系不密切。3个居群果实的纵径、横径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但果实纵横比无显著差异,表明三个居群果实形态差异不明显。中亚沙棘百果重为9.30-32.2g,百果重与果实纵径、横径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但与纵横比没有明显相关性,表明中亚沙棘百果重主要决定于果实的纵径和横径,与果实形态无关。

  • 标签: 新疆 中亚沙棘 表型变异 表型相关 主成分分析
  • 简介:摘要: 本文介绍了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LPL-RH及在食品、保健食品、婴幼儿食品以及医疗行业的应用现状,阐述了添加益生菌制剂的优势。总结当下市场上益生菌产品中添加该菌株的市场反馈。

  • 标签: 动物双歧杆菌 益生菌 应用
  • 简介:摘要: 本文介绍了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LPL-RH及在食品、保健食品、婴幼儿食品以及医疗行业的应用现状,阐述了添加益生菌制剂的优势。总结当下市场上益生菌产品中添加该菌株的市场反馈。

  • 标签: 动物双歧杆菌 益生菌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