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1 个结果
  • 简介:宋代台州的刻书业,不仅因为诸如有刊刻精良的大字本传世而使历代藏书家垂青,而且因为有尤袤、陈振孙等目录学家曾守台郡而使版本学家注目,更因为有朱子劾唐仲友刻书公案而使台州宋版书名声大振.所以,整理、研究台州宋刻本是很有意义的.

  • 标签: 宋代 台州 刊本 整理
  • 简介:摘 要:一百年前,作为与英文“economy”(economics)相对应的汉语词“经济”(“经济学”)概念的确立,经历了几十年的求索。除“经济学”、“富国策”等概念外,“富强”、“世务学”、“理财学”、“兴利”、“养民策”等概念,亦可视为19世纪中国的洋务、自强等现代化运动中所出现的“经济”译词,至少是时人对“economy”的某种理解。西方经济学家在19世纪下半叶为“经济学”寻找学科名称的时候,同样走过艰难的寻求之路,并就学科名称提出过各具特色的设想。因此,不少19世纪的汉语表述可能是当时西方的一些经济概念的移译,其历史语义折射出清季不少维新人士“富强”救国的经济观,这种观点是能够成立的。对西方“经济”概念的起源及其“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这两个概念之闻的关系,中国学术界至今没有足够的认识。因此,在西方元典中追本溯源,进一步阐释“economics”概念的来龙去脉是很有必要的。另外,学术界对西方经济概念史中的一些重要概念的理解,依然存在厘正的必要;例如对德国历史学派的“国家经济学”概念,至今存在误译和“以讹传讹”的现象。[著者文摘]

  • 标签: 概念厘正 相关概念 经济译名
  • 简介:长期以来,人们对赫尔巴特学生观存在一些误读,甚至用他所强调的理论的对立面来破坏他的思想体系的完整性。在他的理论中",重视教师的教"并非"否定学生的学""、对学生进行管理"不等于"对学生施行无条件压制"、"给予学生自由"不是"对学生放任自流"。要从整体的、全局的和辩证的视角来解读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 标签: 赫尔巴特 学生观 管理
  • 简介:洪皓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志士、文学家,历史文献对其生平事迹记载颇为详细,但关于其籍贯却自清代以来有不同的说法。文章立足史料,力求对这一问题做出一个合理的解答。

  • 标签: 洪皓 籍贯 争论
  • 简介:被誉为我国古典小说顶峰的,是我国古代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伟大的文学作品.原名,又名,共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为曹雪芹所撰,续补后四十回者一般被认为是高鹗.

  • 标签: 高鹗 籍贯 《红楼梦》 铁岭 旗籍
  • 简介:禹,乃上古帝王,史称大禹、神禹。禹本黄帝的曾孙,姓姒氏,名文命。古代称名之前冠以“大”字,敬称,表示至崇的敬重。其父鲧治水无功被诛,禹继承父业,平水土,开九州,治水之功惠被千秋。封夏伯,故又称伯禹、夏后氏。以功继舜位,后东巡至会稽而死。

  • 标签: 大禹 籍贯 “大”字 治水 黄帝 九州
  • 简介:<正>宋代名道、周天功主要奠基人张伯端的籍贯,所有史料,包括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悟真篇》序等,均称浙江天台人。然而,笔者初步结论是浙江临海人。主要依据有:一、志书有记载。“张用诚,本名伯端,字平叔,号紫阳,群人,尝入成都遇真人,得金丹术诀归,以所得(禾卒)成秘诀八十一首,号《悟

  • 标签: 张伯端 四库全书总目 籍贯考 《悟真篇》 浙江天台 浙江临海
  • 简介:本文详细地统计了唐代宦官的籍贯情况,论述了宦官籍贯的分布规律。认为唐代宦官北方籍的人多于南方籍,在北方尤以关内道人数最多,并分析了形成这种分布状态的原因,指出所谓闽、岭为宦官区薮的传统说法,并不符合历史事实。

  • 标签: 唐代宦官 籍贯分布 宦官来源
  • 简介:<正>《张芝籍贯辨》,作者梁尉英同志,文载《敦煌研究》第二期(总第四期)。张芝是书法史上影响深远的人物,近年来研究文章时有所见,而梁尉英同志的《张芝籍贯辨》洋洋万言,是比较引人注意的一篇。但不能不指出,这篇文章存在较多的问题,有显而易见的疏谬之处。兹就其彰著者提出驳议,聊供梁同志参考,也希望就正于读者。

  • 标签: 后汉书 影响深远 敦煌研究 敦煌人 张芝 文字学
  • 简介:<正>姚枢是元朝初年的政治家、思想家。在元世祖忽必烈改革过程中,他积极为之谋划,疏论治国理民之道,参预各项典章制度的拟定,对于元初推行以“汉法”为中心内容的改革起过一定的作用。自本世纪四十年代以来,在国内学者编写的中国历代名人著述里,多有姚枢条

  • 标签: 中国历代 神道碑 元世祖 典章制度 洛阳 河南人
  • 简介:明初诗人徐贲与同时曾在苏州居住的诗人高启、杨基、张羽齐名,并称为'吴中四杰'。《明史》卷二八五《文苑传一·高启传》附传云:徐贲,字幼文,其先蜀人,徙常州,再徙平江。工诗,善画山水。张士诚辟为属,已谢去。吴平,谪徙临濠。洪武七年被荐至京。九年春,奉使晋、冀,有所廉访。暨还,检其橐,惟纪行诗数首,太祖悦,授给事中。改御史,巡按广东。又改刑部主事,迁广

  • 标签: 徐贲 明初诗人 籍贯辨证
  • 简介:日历上翻到廿世纪卅年代初时,我家住在枨冲镇上,开设义和祥爆竹作坊.从大瑶请来一位刘姓师傅,主掌制编爆技术.记得他上任那天,在厅堂上立了神案,用大红纸写了"李畋先师牌位",供奉在上,随着三牲酒醴、三跪九拜读祝文.自后每日晨昏一炷香,口中念念有词.

  • 标签: 爆竹 李畋 籍贯 浏阳市
  • 简介:本文就古今聚讼纷纭的庄子籍贯故里这一疑难问题作了较全面系统的梳理、审视和考辨,认为历史上“宋蒙”说提出最早,证据最多,最为可信,其余“梁蒙”、“齐蒙”、“楚蒙”诸说,都不足置信;而以“楚蒙”旧说为前提,近年来颇为盛行的“安徽蒙城”说,乃集学术史上因异代异地同名据後为说、蒙前假冒、歪曲误解、断章取义乃至“指鹿为马”等错误之大成,亦根本不能成立。文章申发庄子籍里为宋之蒙邑即今河南商丘之说,并对此作了补证。

  • 标签: 庄子 籍贯 历史考证 思想家
  • 简介:艾芜艾芜百年诞辰,在喧闹的市声中来做这样的考释,不过是要以此告慰寂寞的亡灵.一祖籍:湖北麻城还是湖南武冈1943年,艾芜在桂林写下一文,记叙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和叔父谈论家谱的事.父亲的话表明他们家族是从湖北麻城县来的,而且"谱上明明白白写着的"①.1948年,艾芜在重庆写下,称汤家第一个到四川的祖先"原是生长在湖北麻城县孝感乡的"②.研究艾芜的学者都采用了这一说法,如谭兴国的③、张效民的④、廉正祥的⑤等.对此,李义让、庄巨川的提出过异议,他们认为"艾芜入川前的先祖定居在湖南武冈,……而决不应是湖北麻城县."⑥但其后谭兴国的⑦、廉正祥的⑧等,还是认为艾芜的祖籍是湖北麻城县孝感乡.其它一些学术专著如李怡的⑨、孙晓芬的⑩还是说艾芜的祖籍是湖北麻城孝感乡.那么,入川前艾芜的先祖是湖北麻城人还是湖南武冈人?对此,再做必要的考释.

  • 标签: 艾芜 祖籍 谱系 籍贯 作家 汤氏家族
  • 简介:文章通过征引有关方志及工具书,结合洪洞县历史沿革,对近年有关历代状元著作中金代状元王纲的籍贯进行了考辨.认为其准确表述应为"赵城(今山西洪洞县)人",因为在金代赵城与洪洞分置.

  • 标签: 金代状元 王纲 籍贯 赵城 考辨
  • 简介:<正>西汉大臣朱买臣(?~前115年)的籍贯与墓址一直有几种不同说法.一、嘉兴说.见明代吴敬所《国色天香》(卷七).明清时修的嘉兴府志、县志也持此说.而朱买臣的墓.陆广微《吴地记》载:“嘉兴县,……(天心池)东二里有会稽太守朱买臣坟.”《太平寰宇记》嘉兴县条,清光绪《嘉兴府志》等有类似记载.二、建德说.新编《建德县志》(1986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作如是说.持此议的还有民国《建德县志》宋淳熙《严州图经》(卷二)载:“朱太守祠在乌陇,汉会稽太守朱买臣之神也;又有别庙在朱池.”建德亦有朱买臣墓,明万历十年(1582)建德知县俞汝为之立碑,《中国名胜词典》(第376页)有此记载,现墓碑尚存.三,吴县说.自宋范成大《吴郡志》至明清历代的《苏州府志》、《吴县志》都作此说.据《吴县志》及其他地方志乘记载.朱买臣的故宅就在苏州城西边的穹窿山.《光福志》载:“穹窿禅寺在穹窿山麓,俗曰茅蓬,旧名福臻禅院,相传来买臣故宅.”另据有关古籍记载,或曰朱买臣故宅在茅蓬显忠寺,或云即藏书乡朱家场.

  • 标签: 朱买臣 墓址 县志 故宅 嘉兴 会稽
  • 简介:<正>名妓赛金花以她的浪漫史引起国人注意,小说《孽海花》的问世,更把这个青楼女子“炒”得火热,一时间,成为报刊竞相报道的新闻人物。然而关于她的籍贯,近一个世纪以来,众说纷纭,颇多争论。最早作文述及赛氏籍贯的是诗人樊增祥。他有一首《彩云曲》咏赛金花事,曲云:“况兼苏小是乡亲”之句,即是说她与夫君洪钧同为苏州人。此说似乎得到郑逸梅先生的

  • 标签: 赛金花 《孽海花》 青楼女子 苏州人 恢复人身自由 照惯例
  • 简介:《辞海》1986年版本说:“杨一清……明镇江丹徒人(今属江苏镇江市)”。1988年昆明市参事室陈赓雅先生在《春城晚报》撰文揭披此说纯属一误。

  • 标签: 杨一清 籍贯 中国 历史研究 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