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京剧艺术中的有其独特的声腔,并在吐字、发音、气息运用上有着迥异于众家的方法,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对京剧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为京剧的戏曲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

  • 标签: 程砚秋 程派 声腔 创新
  • 简介:据说砚秋是清道光年间权相穆彰阿的后裔。抗战时期,砚秋为生计所迫,不得不继续登台,1942年冬去上海献艺,返回北平途中在火车站被日本宪兵无理辱骂。这一凌辱促使了他民族感的觉醒:一个月后,他离开北平报子胡同的住宅,到青龙桥务农

  • 标签: 程砚秋 抗战时期 穆彰阿 北平 火车站 住宅
  • 简介:豫剧的“衰”在戏曲中是指老生行当里的一个支派或一种作派。扮演的人物多是历经磨难、衰老或精神状态失常者,往往以悲苦示人,擅长做派。如《四进士》中的宋士杰、《一捧雷》中的莫成、《卖苗郎》中的周云太、《清风亭》中的张元秀等。清代、民国年间的豫剧虽有过兴盛的衰戏剧目或代表人物,二十世纪中叶以来,豫剧旦行兴盛,生行中的“衰”戏几近销声匿迹。近些年来,李树建以他独特的眼光和魅力挖掘整理几部豫西调的衰剧目,有意识地继承发展这一行当流派。新世纪到来之际,二团推出、由李树建主演的《婴救孤》,连续摘取“第十一届文化大奖第一名”、

  • 标签: 《程婴救孤》 豫剧 代表人物 二十世纪 《四进士》 《卖苗郎》
  • 简介:罗瘿公在砚秋13岁时与之结识,从此倾其所有,尽心栽培,为砚秋四处延请名师,亲自教程砚秋写字、读诗文、作诗、练习书法、研习音韵,对砚秋进行全面培养,还为其编写剧目,组建班社,筹划演出,创立新腔。罗瘿公对于砚秋的成才,对于艺术的形成功不可没。

  • 标签: 罗瘿公 程砚秋 程派艺术
  • 简介:《中国京剧》杂志为纪念砚秋先生百年诞辰特别编辑设计的增刊号《完全手册》,现已正式出版。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它为启于2003年12月以来一系列有关的纪念活动划上了一个“句号”,或者更准确地说,划上了一个休止符。为什么这么讲呢?

  • 标签: 程砚秋 京剧 纪念活动 休止符 百年诞辰 出版
  • 简介:艺术浅谈流泽歌台花甲气如龙,麒风标一代宗;今日工农同祝贺,千红万紫拥高峰。这是老戏剧艺术家于伶同志在为周信芳举行舞台演剧60周年纪念活动时所写的长诗中的诗句,从诗句赞誉中确实反映出在60年代初期不论是同行和观众对于“麒艺术在思想上、认识上的...

  • 标签: 麒派 周信芳 千红万紫 纪念活动 于伶 艺术方法
  • 简介:每当我听见严凤英大师演唱的黄梅戏唱腔,就情不自禁地发出"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的感叹.与此同时,那美奂美仑的艺术形象便萦绕在眼前,久久挥之不去.人们尊称严凤英为黄梅戏一代宗师、严艺术的创始人,真可谓一语中的、实至名归.虽然她英年早逝,但她在短暂的艺术生涯中塑造的众多生动鲜活的艺术形象,创造的清新纯朴灵动洒脱的艺术流派,经时光冲刷淘洗,岁月抛光打磨,后学传承发展,日臻完美,并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魅力与价值.

  • 标签: 严凤英 表演艺术家 严派艺术 黄梅戏 唱腔 艺术风格
  • 简介:听到人们为庆祝抗战胜利燃放的鞭炮声,我也不禁怦怦心跳.经历了八年的流离转徙,不知不觉中我已从风华正茂的青年走到了中年.一个朦胧的意念开始在脑子里瞻顾徘徊,我开始考虑今后生活的问题了.刘骥仿佛年轻起来了,他精神抖擞地邀请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准备欢迎抗日将士的凯旋归来.他又开始雄心勃勃地准备和筹划商业的发展、经济的复苏和繁荣等等;他又有络绎不绝的宴会、洽谈、应酬、奔走,他常常出外难归.我不能,也不忍将丈夫久久拴在身边,以束缚他鲲鹏的长翅.我自己应该做我要做的事情.曾做过那么多令人神往、兴奋而美妙的梦,如今要逐一去寻觅和实现,我并不比刘骥清闲.

  • 标签: 抗战胜利 要做的事情 追求创新 美国兵 开始考虑 《霸王别姬》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艺术跟中国京剧一样,是博大精深的。说杨艺术“博”,是因为杨宝森先生拥有宽阔的胸怀。他转益多师,向很多老艺术家,如汪桂芬、余叔岩、鲍吉祥、陈秀华先生等,学习到了优秀的剧目、优秀的唱法,并将很多老艺术家的精髓融入到他的演唱风格中去。

  • 标签: 杨派艺术 研习 中国京剧 转益多师 演唱风格 艺术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京剧艺术是国粹,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清代末年的四大徽班进京逐渐演化形成京剧艺术的二百多年以来,它以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长盛不衰。特别是二十世纪上中叶,相继出现了众多表演精湛、特色鲜明的京剧艺术大师,并在不断完善更新、精益求精中形成了风格多样的艺术流派,进而感召和吸引了更加广泛的观众群体,使京剧艺术走上了鼎盛时期。

  • 标签: 艺术特色 京剧艺术 解析 民族优秀文化 艺术大师 艺术流派
  • 简介:大利中国·水墨艺术研究院首席研究员。1945年出生,现任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院委、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大利访问学者工作室导师,同时任荣宝斋画院、凤凰岭书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等处大利工作室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 标签: 程大利 艺术简历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美术家协会 文史研究馆 中国画
  • 简介:十髪(1921年-2007年)当代海派书画艺术大师,上海松江人。名潼,字十髪。斋名曾用步鲸楼、不教一日闲过斋、三釜书屋、修竹远山楼、九松山庄等。幼年即接触中国字画,深受民间艺术影响。

  • 标签: 艺术世界 2007年 1921年 艺术大师 艺术影响 海派
  • 简介:纵观五百年流派印章艺术发展史,徽宗一系,显然是极为重要的一群人物;尽管明末清初的避并没有特别鲜明的开意识,但由于他不落陈俗,倾心创造,以更新的印艺面貌与文彭(1498-1573)、何震(生年不详,卒于1604年左右)及其他印人拉开了很大距离,速还是坐在了徽开宗的高高席位上,近三百年来,令人仰目。自逡崛起印坛算起,而歙四家、邓石如直到吴让之,这些徽系印人以各自独有的篆刻风格和卓越成就,在篆刻艺术史上,写下了一页页炫赫夺目的不朽篇章。

  • 标签: 篆刻艺术 程邃 艺术发展史 明末清初 邓石如 艺术史
  • 简介:画家自述:热爱绘画的自由职业者。无拘无束是草原人的天性,行走世界、体验世界的广阔博大。行走间,如诗人且走且吟,边走边画。1988年,在内蒙古兴安盟察尔森镇教美术课。1991年,在北京琉璃厂卖画。1993年,受聘中国书店画师。1997年,加入内蒙古农牧民书画研究会。1998年,赴泰国参加佛教文化艺术展。2000年,在内蒙古草原坚持写生。2004年,受聘北京龙泉寺大元圣慧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画佛教唐卡绘画作品。2005年10月,受聘于香港支莲慈善事业文化传播公司从事佛教题材绘画。2006年,深入内蒙古草原从事草原民间风情绘画创作。

  • 标签: 内蒙古草原 绘画作品 文化发展 佛教文化 写生 工笔画
  • 简介:艺术之美学特征可概括为四方面:真挚阳刚浓烈美,淑雅温柔大气美,飒爽豪放潇洒美,质朴生动自然美。

  • 标签: 美学特征 尚派艺术 自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