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北京到过很多趟,但光临国子监却是首次。国子监距离雍和宫很近,但与雍和宫的旺盛香火相比却显得甚是清冷,不过这清冷正合吾意,因为如今的我实在不喜欢热闹、不喜欢到人多的地方去,或许这是年龄大了的原因吧。

  • 标签: 国子监 科举 雍和宫 清冷
  • 简介:科举社会没有国民教育体系,家庭或私学是士子接受文化教育的主要场所,有过读书经历的父母兄长和家族成员广泛参与教育活动。清代浙江乡试朱卷履历中的师承记录显示,超过70%的科举人物有1位到12位不等的家族成员担任蒙师或受业师。承担教育职责的家族成员功名身份不一,血缘关系多样,有近亲、远亲和外亲,鲜明呈现了科举时代士子教育的家族特征。

  • 标签: 清代科举 朱卷履历 家族教师
  • 简介:学界在清代科举考场研究方面已经有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其中主要有6本专著和百余篇论文,在科举考场的历史发展、价值评价、史料整理等主题和研究视角方面均有相当的成绩。但由于多属个案研究成果,很难完整反应清代科举考场的全貌。后续的清代科举考场研究应从多学科视角进行深入探究,争取完成一部涵盖清代全国的科举考场研究专著,同时也为书写《中国贡院史》奠定基础。

  • 标签: 清代 科举考场 研究 述评
  • 简介:一般来说,科举考试必须在籍贯所在地(原籍)参加。与其他朝代一样,元代也有在原籍参考的规定,并且这一规定在大多数情况下被严格执行。但也存在前往有利于录取的地区(非原籍)参加考试的情况。

  • 标签: 元代 科举 冒籍
  • 简介: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廷谕令科举考试停罢。作为善后措施,1906年政务处奏准照考优贡、拔贡及其入职考试,并保送举人、贡生依会试例会考。直隶省考试在天津举行,为津门史无前例之文化盛事。科举停罢,不过出于外力挟裹,绝非由是改弦更张,清廷本愿是认为“学校所以培才,科举所以抡才”,“凡科举抡才之法,皆已括诸学堂奖励之中”,故而“并非废罢科举,实乃将科举、学堂合并为一而已”。停罢科举后的种种善后举措,无论于考试形式抑或考试内容都未曾改变这一初衷。

  • 标签: 天津 科举 善后措施
  • 简介:宋代全州进士数量一度超过临桂县;元朝全州进士数量独占广西鳌头;形成了以蒋氏科举家族为代表的文学流派;元明清三代全州集中在长乡、升乡、万乡等几个乡镇涌现进士系广西全州科举盛况之表现。中原文化及官吏文人对全州之影响、书院兴旺、地方物产及经济发达、交通运输便捷等优势,是全州宋元明清科举事业兴旺主要原因。

  • 标签: 广西 全州 科举 进士 举人
  • 简介:选立科举考试行文范式最初出现在五代时期,当时被称为“贡举格”。宋神宗后,科举行文的立范活动开始兴起,南宋时期朝廷与士人均参与其间。元代立范工作主要由民间完成。明廷使科举行文的立范趋于制度化,民间坊刻兴盛。清代对于乡会试录的选编和民间坊刻管控较前代严格得多。历代朝廷选刊科举范文的本意是指导士子写作、改善文风,但一直影响不大。而坊间选刊的科举范文却影响很大,成为士子们考试时模仿、剽窃的对象,其对科举的作用也由有益变为有害。二十世纪初科举制度废除后,科举范文亦告消亡。

  • 标签: 科举 程文 墨卷
  • 简介:武举自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创设,至光绪二十七年(1901)先于文举被废止,与文举相伴推进、单独举行,持续了1200年之久,形成了我国科举考试发展史上“文武分途”的重要特点。这虽然有助于发展和完善科举制度,推进武艺人才的选拔和形成尚武的社会风气。但“文武分途”长期存在,进一步强化了“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给我国古代社会的科学选才和引领社会职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统治者对武人的担忧以及由此形成的崇文抑武的社会环境,还有文武本身巨大的差异性和古代武学教育的极端落后。当然,“文武兼备”“文武并举”一直都是中国古代士人追求的理想人格模式和推进科举考试制度改革的愿景目标。今天研究科举考试“文武分途”现象,对于正在进行的“文理不分科”、自主招生联考的分与合,以及将“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等高考改革都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标签: 科举考试 文武分途 重文轻武 武学教育 文武并重 高职分类考试
  • 简介:清代科举考试自乾隆二十二年加试试帖诗,试帖诗自始成为清代科举考试中的重要文体。清代科举考试加试试帖诗有多种文化促进因素,而政治文化动因是重要的推动因素。与清代整体文化背景相适应,清代科举考试试帖诗写作规范尤为严格,题目要有出处,必须审明题目来源,声韵要求非常严格,还有内容、风格等各方面的束缚禁忌,诗歌创作的文学艺术成就必然受到损害影响。

  • 标签: 清代 科举 试帖诗
  • 简介:中唐以来,崇重科举的世风逐渐形成。基于此社会背景,加之开放社会风气的影响,接受良好教育的女性往往通过精神鼓励、经济支持、教育熏陶、直接干预等各种方式关注科举,支持士子举业。中晚唐时期女性对科举的支持,呈现出所涉阶层范围广泛、关注举业的方式多元及主动意识较强等诸多特点。

  • 标签: 中晚唐 妇女 科举
  • 简介:晚清时局动荡,程朱理学因其维系人心世风的巨大功能而重新受到统治者和士大夫的重视,咸丰、同治年间一度兴盛。受理学中兴影响,此时期的科举考题带有浓重的理学复兴印迹。晚清科举增设算学科、废八股改策论等重大改革,不仅动摇了理学的独尊地位,而且使其信仰体系日渐消解。1905年,清廷废止科举,更是给理学以致命一击,使理学传承体系崩溃,学习群体萎缩,儒家文化地位一落千丈。

  • 标签: 晚清 科举考试 程朱理学
  • 简介:清代科举的常科考试程序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各级考试内容与试卷书写及誊录均以官定楷法相契合。《钦定科场条例》第十五卷三场试题条题目成式、钦命题目的条款;第十六卷三场试题条考官出题附刊刻题纸款式、题纸进呈的条款和第十七卷乡会试艺条考试内容的条款;第四十二卷违式条临文敬避、抬写格式、杂项违式的条款都是从法律层面对科考做出的规定。

  • 标签: 清代科举 三场试 钦定科场条例 题纸 童试 抬写
  • 简介:科举改革思潮及新式教育创办相比,晚清科举改革迟缓了60年。究其原因,既有清朝腐朽专制政权、落后生产方式、僵化教育内容的制约,也受盘根错节的既得利益阶层的阻挠,而其综合性和根本性的原因在于旧的文化观念的束缚。科举改革迟缓延误了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导致1905年科举制骤然而废。国家和社会为这场迟到的人才选拔制度改革付出了极为沉重的历史代价。汲取科举改革的历史教训,高考改革应遵循选拔性考试发展的一般规律,主动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改革考试的内容与形式;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兴利除弊,发挥正确的教育与社会导向功能;需进行“顶层设计”,配套改革,整体推进,以实现考试与教育、社会的协调发展。

  • 标签: 晚清 科举制 改革 教训
  • 简介:2015年11月23至25日,第十二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福建省教育考试院、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天津市教育考试研究所协办。来自国内外的上百位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共提交论文80余篇。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科举学 科举制 研讨会综述 承前启后 教育考试院
  • 简介:科举制度作为一种选官制度,其产生、发展、废除跟江西政治息息相关。科举废除之后,民间有“科举废,江西霉”说法。对比发现,民国江西官员数量比例比清朝大幅度减少;级别上,官员级别越高,其降幅更为明显,江西几乎丧失了在政治上的话语权。此外,科举废除还导致省内各地区政治力量的变化。由此而知,科举制度废除确实是江西政治衰落的重要因素,但不能夸大,相比于其他因素,其依旧只是表层因素。

  • 标签: 科举制度废除 江西政治 衰落 表层因素
  • 简介:科举民俗作为科举学研究的重要方向,是从"自下而上"的视角,探究科举考试制度、活动、习俗及社会影响,以加深对科举考试文化特质与价值的认识。科举民俗研究具有学科交叉的特点,需要进行跨学科研究。通过借鉴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教育学、语言学等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科举民俗研究可拓展学术视野,发掘科举民间史料,深化和丰富科举学研究的内涵。

  • 标签: 科举民俗 价值 方法 目标
  • 简介:明代前期,官方移民背景下的流动人口大多可以顺利入籍所流入地区,进而可以获得科举考试资格。民间自发移民背景下的流动人口,或者需要返回原籍参加考试,或者在满足相关条件下附籍流入地区参加异地科举考试。明中期时,国家出台了禁止流动人口异地应举的规定。至明后期,又规定入籍三十年、二十年可以参加异地科举考试。明末屯学,以科举促屯田,也是一种特别的异地科举考试思想与实践。科举制内嵌着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的基本矛盾。若要分区定额取士具备实质意义,异地科举考试必须设置一定准入条件,但冒籍应试则是一项无法彻底根治的科场顽症。

  • 标签: 明代 流动人口 异地科举考试 附籍 冒籍
  • 简介:随着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发展,移动互联技术广泛应用。对于物业行业来说,传统的管理模式受到了强烈冲击,如何尽快转变经营管理模式?如何促进物业企业转型升级?在此背景下,由深圳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主办、深圳市万科物业服务公司承办的以“互联网时代万科物业的转型之路”为主题台勺分享论坛于2015年5月21日下午在深圳圣廷苑酒店举行。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物业监管处调研员刘政在大会上发言,称互联网时代,物业企业积极调整管理模式是行业未来发展的大势。

  • 标签: 物业服务公司 转型升级 论坛 经营管理模式 互联网时代 物业企业
  • 简介: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科举制度虽然在清末才被彻底废除,但千年之间,关于科举存废去留的论争不断。梳理历史上从唐朝到清末六次有代表的科举存废之争,发现主要归因于科举自身内容与形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科场弊端日渐严重、不能公正选拔人才、相关集团利益冲突、矛盾冲撞等外部原因。应吸取科举存废之争的教训、不断完善各种考试制度、平衡各利益主体之关系。

  • 标签: 科举 考试 存废论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