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神经B是一个由29个氨基酸组成的,它是G-蛋白耦联受体7(GPR7)的内源性配体,它们在中枢神经系统有广泛的表达。神经B可能与神经内分泌系统、体重平衡和食物摄取等的调节有关。

  • 标签: 神经肽B 肥胖 血糖
  • 简介:目的研究神经B(NPB)在大鼠脑组织中的定位,探讨NPB与睡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NPB在除嗅球、垂体及小脑以外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及结论NPB不仅表达于于下丘脑腹内侧核、背内侧核、弓状核、视交叉上核和未定带腹侧区及中脑的腹侧被盖区,中缝背核,黑质等区域,还见于基底前脑的VDB和HDB;内、外侧苍白球,尾状核;丘脑网状核;脑干的中缝隐核、中缝核、前被盖核、横纹肌核、旁正中网状核、巨细胞网状核。

  • 标签: 神经肽B 免疫荧光 脑立体定位
  • 简介:以往研究认为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Disease,OCD)的发生机制主要与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系统的异常有关,但目前尚存在争议,有多项证据不支持这个观点,如有证据显示患者中枢5-HT异常已恢复,但症状没有立即好转;SRIs(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对33%~50%的OCD患者治疗无效;药物刺激OCD患者产生的5-HT功能异常结果不一致;急性色氨酸脱失可导致脑内5-HT急剧下降,但并没有使SRIs治愈的OCD患者症状恶化[1].

  • 标签: 神经肽 强迫症 作用 5一HT 精氨酸血管加压素 催产素
  • 简介:利用Smart—RACE的方法,从泰国斗鱼(Bettasplendens)脑中克隆得到了神经Y(NeuropeptideY,NPY)的cDNA全长序列.泰国斗鱼NPY基因的cDNA序列为506bp,其中开放读码框300bp,编码99个氨基酸.氨基酸比对分析显示NPY成熟的氨基酸序列较保守.通过系统进化树分析,泰国斗鱼NPY与鲈形目鲈鱼等的亲缘关系最近,但鱼类的NPY分子进化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分支,显示出独特的特点.利用RT—PCR进行泰国斗鱼雌雄个体的组织分布分析,结果发现泰国斗鱼NPYmRNA的主要在脑中高表达,并显示出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及性别差异性.本研究为开展NPY分子进化及后续的功能研究提供了研究基础.

  • 标签: 泰国斗鱼 神经肽Y 序列分析 组织分布
  • 简介:目的研究窒息新生儿血浆神经Y(NPY)及β-内啡肽(β-EP)的含量,探讨它们与新生儿窒息及窒息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7例窒息新生儿及12例健康新生儿(对照组)血浆NPY及β-EP的含量,同时行头颅CT检查,并测定脑实质CT值.结果重度窒息组血浆NPY及β-EP明显高于对照组[(1.85±1.10)μg/Lvs(0.04±0.03)μg/L,(2.03±1.45)μg/Lvs(0.06±0.04)μg/L],差异有显著性(P<0.01);轻度窒息组NPY及β-EP[(0.47±0.38)μg/L,(0.34±0.33)μg/L]低于重度窒息组(P<0.01),但高于对照组(P<0.01).轻、重度窒息组脑CT值水平分别为(15.60±2.20)Hu和(13.08±2.18)Hu,均低于正常对照组[(20.16±2.66)Hu](P<0.01);其中重度窒息组脑CT值低于轻度窒息组(P<0.01).重度窒息组NPY和β-EP呈正相关(r=0.4220,P<0.05).结论血浆NPY,β-EP含量及脑CT值与窒息程度密切相关.窒息越重,血浆NPY和β-EP含量越高,CT值越低.NPY,β-EP可作为观察新生儿窒息程度和窒息后脑损伤的指标.

  • 标签: 窒息 新生儿 血浆 神经肽Y 含量测定 临床意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哮喘小鼠感觉神经P物质(substance P,SP)表达的影响。方法6~7周龄BALB/c小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哮喘组、WIN 62,577(SP受体拮抗剂)干预组、地塞米松干预组。卵蛋白(ovalbumin,OVA)致敏及激发建立小鼠急性哮喘模型;WIN 62,577干预组在每次激发前1 h腹腔注射WIN 62,577 300 μg,每天1次,连续7 d;地塞米松干预组在每次激发前1h腹腔注射地塞米松2 mg/kg,每天1次,连续7 d。酶联免疫吸附(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各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及血清中SP水平变化。免疫组化观察SP及其受体神经1受体(neurokinin 1 receptor,NK-1R)在小鼠肺组织表达定位情况。结果ELISA结果显示哮喘组小鼠BALF中SP水平[(45.78±9.15)ng/L]明显高于对照组[(17.02±2.80)ng/L](P<0.01);WIN 62,577干预组[(25.26±3.48)ng/L]与哮喘组[(45.78±9.15)ng/L]比较,BALF中SP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哮喘组[(45.78±9.15)ng/L]比较,给予地塞米松干预后BALF中SP水平[(34.03±4.38)ng/L]显著降低(P=0.002)。与对照组[(6 883.32±1 734.89)ng/L]比较,哮喘组小鼠血清中SP水平[(10 247.62±2 667.38)ng/L]明显增高(P=0.001);与哮喘组[(10 247.62±2 667.38)ng/L]比较,WIN 62,577干预组血清中SP水平[(4 285.99±1 926.36)ng/L]显著降低(P<0.01);与哮喘组[(10 247.62±2 667.38)ng/L]比较,给予地塞米松干预后血清中SP水平[(6 787.22±1 907.45)ng/L]显著降低(P=0.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小鼠气道上皮、血管周围、平滑肌层均可见SP及NK-1R表达;与对照组比较,SP及NK-1R在哮喘组小鼠气道内表达明显增加;与哮喘组比较WIN 62,577干预组与地塞米松干预组气道SP及NK-1R表达明显降低。结论地塞米松抑制哮喘小鼠气道感觉神经SP的表达。

  • 标签: 哮喘 感觉神经肽 P物质 地塞米松 小鼠
  • 简介:如许多无髓鞘纤维的背根神经节(功能上与TG相当)细胞含有SP、CGRP、VIP、SS等,5-HT和SP共同存在于缝核的一些神经元和Vc的一些纤维和终末中,Li[2]等对鼠Vc内中枢来源的SP能纤维和终末的研究发现

  • 标签: 三叉神经痛发病 关系研究进展 发病关系
  • 简介:摘要作者根据近十几年来有关神经的研究进展,从基础到临床比较全面地综述了与三叉神经系统内疼痛性疾病有关的SP、CGRP、VIP等神经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神经肽 三叉神经痛 综述
  • 简介:摘要骨组织是神经系统重要的靶器官,神经元可整合机体内外环境因素从而调节骨的重建。神经系统在骨的正常代谢以及骨折愈合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被认为在参与间充质细胞包括骨髓干细胞有丝分裂和(或)骨形成发挥重要作用。骨髓腔为各类调节因子提供发挥作用的生物环境,并且现有的研究已证实神经系统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外周神经系统还是中枢神经系统,通过释放神经物质,如神经Y(NPY)、血管活性肠(VIP)、降钙素基因相关(CGRP)、P物质(SP)、瘦素(Leptin)以及5-羟色胺(5-HT)等,与特定的受体结合并作用于特定的信号通路,从而调节人体的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增殖分化,钙化及重吸收等生理作用,达到调节机体成骨与破骨之间的平衡。通过对相关信号通路的深入研究,将会对临床治疗成骨/破骨相关疾病,骨组织工程研究等方面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就相关神经物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神经肽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信号通路 骨组织工程
  • 简介:表明厌食和恶病质中还存在其他的刺激进食和(或)抑制进食的细胞因子信号,鸦片受体拮抗剂可减少因饥饿引起的进食的甘丙肽或NPY推注引起的进食,在厌食大鼠下丘脑中发现NPYmRNA水平明显增加

  • 标签: 厌食恶病质 性厌食 恶病质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癫痫持续状态患儿血清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神经Y、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0月河南省儿童医院内科监护室收治的36例癫痫持续状态患儿为癫痫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5.76±2.37)岁,年龄范围为3~12岁。并选取河南省儿童医院同时期体检的36名健康小儿为健康组,男18名,女18名,年龄(5.56±2.41)岁,年龄范围为3~13岁。比较两组纳入者血清S100B蛋白、NSE、神经Y、BD-NF水平,比较癫痫组患儿治疗前后各项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对患儿癫痫持续状态进行预测价值。结果癫痫组患儿血清S100B蛋白[(0.89±0.17)μg/L]、NSE[(29.33±5.42)μg/ml]、神经Y[(287.59±29.41)ng/L]、BD-NF[(1.38±0.22)μg/L]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0.15±0.02)μg/L、(5.73±5.73)μg/ml、(169.43±28.24)ng/L、(0.68±0.1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患儿血清S100B蛋白[(0.43±0.11)μg/L]、NSE[(12.65±2.71)μg/ml]、神经Y[(226.17±26.42)ng/L]、BD-NF[(1.09±0.21)μg/L]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儿血清S100B蛋白水平与NSE水平呈正相关(r=0.646,P<0.001);与神经Y水平呈正相关(r=0.486,P=0.003);与BD-NF水平呈正相关(r=0.508,P=0.002)。S100B蛋白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763,NSE的AUC值为0.788,神经Y的AUC值为0.719,BD-NF的AUC值为0.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持续状态患儿血清S100B蛋白、NSE、神经Y、BD-NF呈高表达,S100B蛋白、NSE、神经Y、BD-NF水平越高,癫痫发生持续状态的风险越大,四项指标均有助于患儿癫痫持续状态的诊断。

  • 标签: 癫痫持续状态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神经肽Y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浆神经降压素(neutotensin,NT)和神经Y(neuropeptideY,NPY)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我院高血压病人60例的NT、NPY。结果:对照组NT、NPY分别为74.3±26.5、145.1±24.2pg/ml.明显低于高血压Ⅱ期病人(135.8±17.4、170.2±27.4pg/ml).P<0.01.0.05。结论:NT、NPY的血浆含量变化为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一个有益的辅助指标。

  • 标签: NPY 神经降压素 高血压病 神经肽Y 患者 血浆
  • 简介:目的研究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浆神经Y(NPY)和降钙素基因相关(CGRP)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免法动态观察42例中度HIE患儿和30例正常对照组NPY和CGRP在急性期和恢复期的变化以及与脑血流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NPY总体水平高于对照组,尤以窒息后第2,3天为著[(168.3±10.9)ng/Lvs(86.7±5.4)ng/L],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CGRP总体水平低于对照组,尤以窒息后第2,3天为著[(48.4±3.7)ng/Lvs(81.3±6.8)ng/L],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NPY,CGRP在HIE的发病机理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参与了HIE的发生和发展;HIE第2~3天脑血管痉挛收缩,是应用扩血管治疗的最佳时期.

  • 标签: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 神经肽Y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 简介:目的:观察胸腔手术病人围术期血浆神经Y(NPY)水平的变化。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0例胸腔手术病人术前、术中及术后不同时期血浆NPY浓度。结果:与术前比较,术中及术后24h血浆NPY明显升高,术后48h恢复到术前水平(P>0.05)。结论:普胸手术病人的麻醉与手术应激可导致血浆NPY水平明显升高。

  • 标签: 胸腔手术 围手术期 血浆 神经肽Y 临床意义 手术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神经B、kisspeptin水平在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对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的40例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患儿(ICPP组)及38例单纯乳房早发育患儿(单纯乳房早发育组)检测其血浆神经B、kisspeptin水平,以及同时期40名同龄健康女童为对照组,分析组间是否存在差异并评价神经B与kisspeptin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ICPP组血浆神经B、kisspeptin水平明显高于单纯乳房早发育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乳房早发育组和对照组的血浆神经B、kisspepti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PP组患儿的血浆神经B与kisspeptin具有相关性(r=0.670,P<0.001)。结论检测血浆神经B、kisspeptin水平有助于早期诊断ICPP,并可作为早期评估性早熟治疗效果的重要参数。

  • 标签: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单纯乳房早发育 神经激肽B 血浆 kisspeptin水平
  • 简介:目的描述不同在颞下颌关节疼痛和炎症反应中可能的作用。方法用质子光量计定量测定颞下颌关节滑膜液中神经Y,5-羟色胺(5-HT)和白介素-1β。结果在颞下颌关节休息痛时关节滑液中神经Y明显增高;下领骨运动时,疼痛病人颞下领关节液中有5-羟色胺;下颌骨运动受限时,关节滑液中的5-羟色胺也升高;颞下颌关节休息痛和疼觉过敏时白介素-1β在滑液中增高;关节坏死时临床表现为前部开口(或开口闭合不全),此时滑液中神经Y和白介素-1β升高,关节坏死时X线片也能发现此时滑液中白介素-1β升高。结论周围神经系统(感觉和交感神经)的相互作用和免疫系统在颞下颌关节炎症和疼痛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颞下颌关节疼痛 炎症 白介素-1Β 5-羟色胺 神经内分泌肽
  • 简介:目的:观察艾灸疗法在改善血管性痴呆(VD)患者临床症状和神经物质方面的作用,探讨艾灸治疗VD的部分机制。方法:87例VD患者随机分成艾灸组(43例)和西药组(44例)。艾灸组隔附子片灸百会,悬灸神庭、大椎;西药组口服吡拉西坦素片,经4个疗程治疗后,比较治疗前后智能检查量表(HDS)、智能改变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变化,与学习记忆相关脑脊液中的活性物质生长抑素(SS)、精氨酸加压素(AVP)水平。结果:艾灸组总有效率为81.4%(35/43),优于西药组的63.6%(28/44)(P〈0.01)。两组治疗前后HDS、MMSE与ADL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改善(P〈0.05,P〈0.01),艾灸组MMSE、ADL量表评分改善优于西药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脑脊液SS、AV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1),艾灸组治疗后SS、AVP水平与西药组比较明显改善(P〈0.05,P〈0.01)。结论:艾灸无论在改善临床症状积分还是在调控与学习记忆相关的神经物质方面均优于口服吡拉西坦素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艾灸 生长抑素 精氨酸加压素
  • 简介:消化系统症状常为尿毒症患者的首发症状,且程度严重,发生机制较为复杂。瘦素通过中枢作用抑制有刺激食欲作用的神经Y(NeuropeptideY,NPY)的分泌,从而抑制食欲,减少食量;并可直接作用于胃肠道,引起胃肠粘膜和胃肠激素的改变。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消化系统 瘦素 神经肽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