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了帮助大家学习掌握神经生理学诊断技术规范,从本期起将连续刊登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王心刚主任医师编著的,由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神经生理诊断技术规范》一书的全部内容,供学习参考。

  • 标签: 神经电生理学 诊断技术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 河南省 学习
  • 简介: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除了经典的神经图、肌电图和诱发电位以外,许多新的检查方法和检测技术不断应用于临床,使临床神经生理的诊断不断得到完善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章仅对其中较为常用的重复神经刺激、强度一时间曲线、单纤维肌电图、巨肌电图、运动单位计数、交感皮肤反应、事件相关电位和周围神经成像等检测技术及其临床应用进行概述。

  • 标签: 神经电生理 诊断技术 单纤维肌电图 临床应用 重复神经刺激 交感皮肤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为进一步探讨肌电图对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患者的诊断、预后,明确神经生理对GBS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30例GBS患者的肌电图进行分析,观察其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结果本组患者神经源性损害与临床病情相符。结论本组患者生理表现既有脱髓鞘损害,也有继发性轴索损害,下肢神经损害较上肢重,远端运动神经较感觉神经损伤重。

  • 标签: 格林巴利综合征 神经电生理 神经传导
  • 简介:一、颅脑损伤的脑电图、脑地形图变化外力对头颅的直接打击可使脑细胞产生不同程度的直接损害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继发性损害,脑活动能敏感地反映这些损害所引起的脑功能变化。颅脑损伤后的脑变化与外力作用的方式与方向,受力的部位,损伤的程度以及脑外伤后继发性反应的程度与持续时间有密切的关系。为了便于理解和认识脑外伤后的脑电图改变,需深入一点地复习和熟悉一下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致伤原理及其临床变化。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脑震荡 脑干损伤 神经电生理 脑外伤 脑电图异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临床神经生理学检查是诊断神经肌肉病的重要手段,至今仍不能被其他检测技术所替代;而且在疾病的预后判断、疗效观察以及治疗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重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肌电图室在周围神经损伤、周围神经卡压、术中肌电检测的诊断标准,目前在国内一直作为该检测技术的规范标准。

  • 标签: 电生理学 诊断 肌电图技术 综述
  • 简介:探索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机理,用神经生理的方法研究针灸对周围性面瘫的影响.对31例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针灸后神经生理的检测,观察治疗后的变化.结果:31例患者针灸后临床有效率100%.所检神经生理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变,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结论:周围性面瘫患者针灸前后做神经生理测定,一方面可以了解神经损害程度,另一方面可以观察疗效并预测预后,给临床提供诊疗的依据.

  • 标签: 面瘫 针灸治疗 神经电生理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正己烷中毒神经生理的损害及转归。方法:对9例患者进行了9次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结果:9例神经生理指标异常一年半后有明显好转。结论:追踪检测结果说明神经系统的损害是广泛的,经治疗后有明显好转。

  • 标签: 正己烷 神经电生理学
  • 简介:目的:研究肯尼迪病患者的神经生理特点,提高对此病生理的认识.方法:对经基因确诊的3例肯尼迪患者的神经生理进行总结分析.3例患者均行神经传导和肌电图(EMG)检测.神经传导检查包括: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和腓肠神经.检测项目包括运动神经潜伏期(Lat)、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CMAP)、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潜伏期(lat)、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SNAP)、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EMG:检查双侧舌肌、胸锁乳突肌、三角肌、第一骨间肌、胸椎旁肌、股四头肌、胫前肌.检测项目包括静止时的自发电位,轻收缩时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UP)的时限、波幅,重收缩时的募集相.结果:第1例患者运动神经传导正常,感觉神经SNAP波幅低和SCV正常.第2例患者双正中神经运动Lat延长、CMAP下降,NCV减慢,双正中神经感觉未测及SNAP波幅,合并腕管综合征;其余运动神经传导正常,感觉神经SNAP波幅和SCV均低.第3例运动神经传导正常,感觉SNAP波幅低和SCV下降.本组3例患者EMG多块肌肉静息时出现2处以上的纤颤波、正尖波,轻收缩时MUP时限增宽,波幅增高,部分呈巨大电位,重收缩时呈单纯相或单纯混合相.结论:KD患者EMG呈广泛神经源性改变,可累及感觉.

  • 标签: 肯尼迪病 神经电生理 基因检测
  • 简介:目的探讨和了解听神经瘤术中行面神经生理监测的方法,以提高面神经功能保留率。方法在28例单侧听神经瘤患者切除肿瘤术中行面神经生理监测,术后一周根据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对患者面神经功能进行评估。结果28例患者中,面神经解剖保留27例(占96.43%)。术后一周面神经功能评估,Ⅰ级10例,Ⅱ级8例,Ⅲ级7例,Ⅳ级2例,Ⅴ级1例。结论听神经瘤手术中进行面神经生理监测为提高面神经解剖保留率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帮助,该技术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 标签: 听神经瘤 电生理监测 面神经 功能保留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面神经炎治疗对患者神经生理影响作用。方法:随机入选本院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收治60例面神经炎患者,入选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4w进行神经生理检测。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健侧、患侧面神经功能与R1、R2以及R2’波的潜伏期。结果:治疗4w后患者House-Bracken分级显著降低(P

  • 标签: 面神经炎 治疗 神经电生理 临床价值
  • 简介:中枢听觉处理(CentralAuditoryProcessing,CAP)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对听觉输入信号的感受处理过程以及在该过程中潜在的神经生物活动并由此产生听觉生理电位的过程,如果该过程受阻,就会产生中枢听觉处理障碍[(Central)AuditoryProcessingDisorder,(C)APD][1,2]。目前,(C)APD的诊断方法分为两类:行为测试生理测试生理测试较少受到言语、记忆、注意力等干扰,是能够提供声学信号在整个中枢听觉神经系统中传导、整合等相关客观信息的强有力工具[3],在评估听觉中枢处理障碍中具有临床价值[4]。美国听力学会(AmericanAcademyofAudiology,AAA)颁布的《(C)APD儿童和成人诊断、治疗和处理临床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指出,当存在以下潜在的临床指征时,应采取生理测试做进一步的评估:①行为评估不能清晰揭示障碍的模式;②行为测试的结果不完整、无法下定论或受某些变量(如受试者的注意、动机、认知状态)干扰;③小龄儿童由于其年龄原因不能采用行为测试进行综合评估;④疑似神经系统病变,需要进行医学随访;⑤需要了解中枢听觉神经系统中机能失调的位点信息,且需综合行为评估揭示个体(C)APD的清晰模式;⑥被评估者的母语不适合做行为评估。用于(C)APD评估的测试主要包括听性脑干反应(ABR)、耳声发射(OAE)、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middlelatencyauditoryevokedpotential,MAEP)、长潜伏听觉诱发电位(long-latencyauditoryevokedpotential,LAEP)如P1-N1-P2波、P300、失匹配负波(themismatchnegativity,MMN)等。本文简要介绍了这些测试方法在(C)APD诊断中的应用进展,并阐明需注意的问题,最后对其临床应用提出展望。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 听觉电生理 听觉处理 测试方 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 听觉神经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结合神经生理早期诊断运动神经元病。方法抽取我院于2015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42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临床结合神经生理早期诊断。结果本组42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中,临床确诊32例(76.19%)。临床可能、临床很可能分别为4例(9.52%)、6例(14.29%)。临床结合神经生理学检查确诊38例(90.48%),16.67%的患者诊断级别提高。延髓肌发病组、上肢发病组、下肢发病组伴分裂手电生理特征的患者分别为41.18%、83.33%、38.46%。结论早期行临床结合神经生理学诊断,可提高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诊断级别,实现早期确诊。

  • 标签: 临床诊断 神经电生理 运动神经元病
  • 简介:摘要:特发性面瘫是生理治疗常见疾病之一,常表现为急性进展面部表情肌麻痹,常因后遗症影响患者面部外表形象,加重患者心理负担[1]。2020年4月~2022年4月期间收治重度神经损害特发性面瘫患者50例,从症状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入手,分析与神经生理之间的关系,将其分析结果作为临床治疗的理论依据。现分析如下。

  • 标签: 重度神经 特发性面瘫 研究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手术操作对神经系统的损伤是一个逐渐加重的过程,在正常与不可逆损伤这两个极端之间,存在一个较大的神经功能可以完全或部分恢复的区域。而在此区域内,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通常都是可以监测的。如果在一定时间内停止损伤神经系统的操作或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可以使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基于这种认识与术中神经生理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术中神经监测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使神经外科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改善。

  • 标签: 神经电生理监测 神经系统功能 手术中 脊髓 神经外科患者 手术操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生理检查在肩胛背神经卡压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9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23例怀疑为肩胛背神经卡压的患者生理诊断资料。结果所检患侧中有17例明显见失神经电位以及CMAP的LAT延长和AMP降低,募集反应减弱为18例,16例提肩胛肌在轻收缩时见宽大和高频的电位。结论生理可以较准确地诊断肩胛背神经卡压,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的检查依据。

  • 标签: 肩胛背神经 诊断 电生理 神经卡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