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孙中山改组国民党是国民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的改革。它关系到当时国民党的生死存亡以及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并对我们研究当代政治制度变革有很大帮助。所以,国民党改组的原因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以往的文章在分析原因时主要强调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与国共合作的关系,其实,我们还可以从孙中山思想的变化、改组前国民党的不足、苏俄革命成功对孙中山的借鉴作用等方面来探究原因。

  • 标签: 孙中山 国民党 改组 原因
  • 简介:在实践情境下,国民党诸派别对孙中山的训政思想作出了各自的阐释。流行观点认为诸派别是对孙中山的“背叛”或“另起炉灶”,实属罔顾历史情境的主观臆断。事实上,从诸派别训政阐释的基本内容来看.他们既继承了孙中山训政思想的核心观点,又表现出各自的个性特色。考诸中国近现代百年训政史.可以肯定诸派别对于训政理论的发展作出了不容忽视的积极贡献。

  • 标签: 训政 国民党诸派别 训政阐释
  • 简介:中国国民党新任党主席吴敦义将在8月20日全代会上就职,危难之时临危受命的洪秀柱终于可以舒口气了。从确立为2016年台湾大选国民党候选人,到“换柱”风波,到一年多的主席任期,洪秀柱迎难而上、一路艰辛,2017年主席选举却仍难获得国民党内大多数党员的认同。

  • 标签: 中国国民党 党内 台湾大选 候选人 党员 选举
  • 简介:民国题材影视剧中,国民党内部的称呼一直是个颇具时代感的元素,看得多了,观众也摸清了门道。领导一律称某座,如“师座”“处座”,“局座”甚至被顽皮的网友用在了当代某著名军事专家身上。

  • 标签: 国民党 称呼 军事专家 影视剧 时代感 党内
  • 简介:20世纪20年代,苏俄不仅帮助了中共的建立,还推动了国民党的改组,直接促成了国共两党的合作,对中国政党政治的走向产生深远影响。国共两党围绕“合作”展开博弈,国民党欲变“容共”为“溶共”,中共则取“合”而“不同”之策;陈独秀等中共党人以“左右之分”认识和评价国民党,推动国民党的“向左转”;由于苏俄理论和政策的矛盾性,直接接受其领导的中共面临着与国民党妥协或分裂的两难。

  • 标签: 苏俄 陈独秀 国民党
  • 简介:民党相关机构自1929年3月查禁蒋光慈的《最后的微笑》,至1948年10月查禁张资平的《苔莉》,共查禁现代长篇小说4l部,占现代长篇小说出版总数的约11.84%,共涉及27位作家。其中,因身份查禁2部(含复禁1部),首禁即止者17部,再禁方止者3部,查禁后改名出版者2部,换出版社者4部,改名并更换出版社者5部,盗版者2部,禁而未止者6部。在其公布的查禁理由中,无论是国民党审查机关以“普罗文艺”查禁,还是以“触犯审查标准”、“欠妥”或“妨害善良风俗”查禁,都有荒诞之处:有的名不副实,有的徒有虚名,有的夸大成分,有的捏造罪名;缘情也各不相同:有的因书,有的因社,有的因人;效果也各有所异:有的首禁即止,有的再查方止,有的禁而不止,有的禁而弥彰,有的禁者自禁、出者自出,有的改头换面,有的换社照出,有的不了了之,总体效果并不理想。

  • 标签: 国民党 查禁 现代长篇小说 缘情 效果
  • 简介:本文以对县级报刊在1928、1936、1941三个不同年份的分布和归属类型为线索,试图复原在此期间中国报刊基层化的走势与动因。从统计的结果来看,国民党党报在县报的空间扩展中扮演了主角。由于资源获取方式上的差异,党报与民营报刊本不存在彼此消长。但就当时中国普通县份的普遍状况而言,却更有利于被作为组织构成部分,而被自上而下嵌入的党报迅速生长。在全面抗战爆发后,由于富庶县份大多沦陷,大报发行网络的弱化,国民党党报在战区各省不仅进一步加强了在县级的空间分布优势,也在客观上充当了基层新闻流动的主脉。

  • 标签: 基层化 国民党 县报
  • 简介:我的祖母韩碧,是开国大将张云逸的妻子。1928年初夏,中共中央决定派祖父等人到苏联军事学院学习。祖父告别了家人,乘船从香港来到上海。1928年8月,中共中央军事部部长杨殷找到祖父,向他传达了中共中央决定派他去广西进行兵运工作的决定,不去苏联了。对于中共中央的决定,祖父毫不犹豫地表示坚决服从。1929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

  • 标签: 国民党军 祖母 中共中央 营救 扣押 父亲
  • 简介:“两栖”农牧民党员干部群众随着农业产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而不断增加,对“两栖”人群的教育管理服务既是难点问题,也是加强城乡基层党建资源整合共享的新问题,还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为了完善“两栖”党员干部群众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带动、示范、引领作用,调研小组选取典型,以新疆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的实践为例,认为需要做好牢固树立“党建最大政绩观”的意识;严格责任落实,加大奖惩力度;加大投入力度,充实工作力量;完善服务载体,加强服务管理以及利用信息平台,方便服务群众五个方面的工作。

  • 标签: “两栖”农牧民党员干部群众 管理服务 基层党建
  • 简介:民党一大代表选举着眼于未来的国民党改组规划,而非现有的党员分布格局。因此国民党一大采取了地域代表制,结果引发了代表名额之争。在组织尚不完善、党务重心仍在广州与海外的背景下,选举纠纷通过孙中山增加指派代表名额予以仲裁调解。而国民党二大,是在孙中山去世后,国内党务在国民政府、革命军与群众运动推动下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召开的。国民党二大的代表选举采取了混合代表制,为政府、军队与群众运动中的新兴党部配置代表名额,并通过q-央党部指导监督各地代表选举,更具包容性与规范性,体现出国民党改组进程中代表群体的组织化、部门化的变化趋势。相对而言,西山会议派在上海主持的“二大”则在代表选举中延续了一大的模板,影响有限。

  • 标签: 国民党 全国代表大会 选举机制
  • 简介: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为了证明政权的正统性,在教科书中强力塑造孙中山的“国父”形象,构成了以孙中山崇拜为核心的多重乐章。“孙中山”“总理”和“国父”成为国民党执政后出现频度最高的政治符号,通过对人们的意识形态规整,起了稳固政权的作用。分析这一特定时期教科书中孙中山国父形象的建构路径,一方面有利于我们全面了解孙中山,另一方面也能为当前我国教科书的编写提供借鉴。

  • 标签: 国民党 教科书 孙中山 “国父”形象
  • 简介:中国国民党副主席郝龙斌9月12日搭机前往深圳,参访青创园区,并前往广西参加论坛活动。外界认为这是吴敦义上任国民党主席后层级最高的国共交流,显示国共保持沟通、正常交往。

  • 标签: 郝龙斌 中国国民党 国民党主席 吴敦 民进党 副主席
  • 简介: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帝国主义入侵中国造成的西藏问题,在中国共产党手中得到圆满解决。国民党作为曾经的执政党,注视着西藏和平解放进程,采取了一些措施。在昌都战役发起前,国民党注视人民解放军怎样进军及其与苏联的关系以及英印美3国的反应,挑拨有关国家与中共的关系。昌都战役发起后,国民党一方面宣称中共扩大“叛乱”,唆使噶厦抵抗;一方面反对美国幕后插手中国内政,坚持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基本立场。在此前后,国民党注视着和平谈判如何进行,发现中共坚定地反对他国干涉和介入。和平解放西藏协议签订后,国民党分析其内涵和影响,关注其实施,妒忌地承认中共成功解决了它不能解决的西藏问题。总之,唆使噶厦抵抗中共,挑拨有关国家与中共的关系,妒忌中共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统一,是国民党在西藏和平解放进程中所持的基本态度。

  • 标签: 西藏和平解放 《中央日报》 国民党
  • 简介: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中国国民党主席吴敦义25日致电祝贺习近平连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表示国共两党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努力推动两岸关系从紧张对立到和平发展,实现两岸领导人会面,成效有目共睹。未来盼望两党持续深化“九二共识”,强化互信、真诚合作,再创两岸和平发展新局。

  • 标签: 中共中央总书记 中国国民党 习近平 “九二共识” 感谢 电表
  • 简介:新华社北京5月20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20日致电吴敦义,祝贺其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希望两党以两岸同胞福祉为念,坚持“九二共识”,坚定反对“台独”,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正确方向,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之。

  • 标签: 中共中央总书记 中国国民党 习近平 感谢 “九二共识” 两岸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