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法国当代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吉尔·利波维茨基(GillesLipovetsky)是超现代理论的创始人。他认为,现代远没有像某些后现代理论家们宣称的那样已然终结;相反,它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已臻巅峰期。这个新的社会阶段被利波维茨基称为超现代社会。在他看来,超现代不过是现代在历经后现代这一短暂间歇期后进入的又一更高级阶段,它本身是充满矛盾的,既在很多方面体现了人本主义的宗旨,却并非为所有人带来幸福的济世良药。

  • 标签: 超现代性 后现代性 90年代以来 社会学家 现代理论 现代社会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1-15
  • 简介:四、现代、后现代在中国社会的矛盾共生 ,中国社会现代蓬勃发展——以,一、现代与中国

  • 标签: 中国社会 后现代性 性矛盾
  • 简介:巴金说过,在所有中国作家中,他可能是受西方影响最深的一个。巴金也是现代中国最具有现代的作家。如果把对巴金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作家列出,其中不乏一些从现代肇始,直至十九世纪末西方近现代的不少代表人物,如但丁、卢梭、伏尔泰、克鲁泡特金、托尔斯泰等。

  • 标签: 巴金 现代性 中国作家 思想影响 社会理想
  • 简介: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传统社会向以工具理性和个体主义为核心价值观、以市场经济、民主宪政等为基本制度的现代民族国家转型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变迁的主要内容,受到中国的历史经验、传统意识形态及社会组织方式的影响,中国近现代社会现代诉求的表达上出现了激进主义、保守主义和温和主义这三大派别的分野,而现代在中国社会的实践过程中则呈现出缺失、无根、无序的状态,为此,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构建中国社会现代图景就必须立足中国的国情。摒弃长期以来以现代化替代现代的思想,发展以人本主义和理性主义为基础的现代

  • 标签: 中国社会 现代性 现代性转型
  • 简介:本文尝试以汶川地震为主要案例,结合国内外多个其他灾害案例,阐明灾害社会学研究的两大视角,分别为灾害和现代视角,以及灾害和社会变迁的视角。论文指出,人类行为的在先(humanprioractivity),已经成为灾害生成的一个最主要的社会机制,因此,人类认知和行为改变,以及人类普遍的灾害预防努力,便成了我们理解灾害现代的两大核心内容;其次,民族国家内部救灾努力的系统化和制度化,以及危机后紧急规范的引入,也是例证灾害与高度现代之关系的一个重要维度;第三,整个救灾社会过程的逐次展开,同时也是低度现代和高度现代相互遭遇的一个重要场合,因此构成了社会科学家实地观察社会互动的一个良好案例。在把灾害导致的社会变迁(及其后果)区分为三个层面——灾害相关的宏观社会动力机制、灾区中观社区形态变迁和灾民微观适应行为——之后,论文也对汶川地震所引发的多个类型的社会变迁做了细致分析。

  • 标签: 灾害 现代性 人类行为的在先性 紧急规范 社会变迁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1
  • 简介:现代与后现代的矛盾,  现代与后现代,  现代和后现代的矛盾分析

  • 标签: 后现代性 现代性后现代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4-08
  • 简介:现代与后现代的矛盾,  现代与后现代,  现代和后现代的矛盾分析

  • 标签: 后现代性 现代性后现代
  • 简介:现代与后现代的矛盾,  现代与后现代,  现代和后现代的矛盾分析

  • 标签: 后现代性 现代性后现代
  • 简介:研究文学的现代的根本目的,应当有助于推动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因此,研究文学的现代必须和探讨社会现代化紧密联系起来,必须从我国特殊的国情、人性和文情出发,来探讨与当代中国社会现代化相适应的文学现代问题。

  • 标签: 社会现代化 文学现代性 启蒙现代性 审美现代性
  • 简介:社会表征理论为视角,阐述了大众媒介在社会表征形成过程中的价值,分析了民国广告的现代表征与上海社会现代表征渐行渐进相互建构的关系。认为在民国上海的现代社会表征建构过程中,民国广告通过女性身体、服饰以及休闲、消费等都市生活表征现代的同时,形成了消费文化,在上海现代社会表征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传播作用,自身也成为了社会表征系统中常驻的工具。

  • 标签: 民国广告 现代性 社会表征 上海
  • 简介:以及现代现代社会中发展所表现出的弊病,  现代社会中资本始终占据者统治的地位,本文力图通过对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以及对现代资本主义的分析熟悉现代

  • 标签: 后现代性 现代性角度看 角度看后现代
  • 简介:[12]三笛卡尔以来一直到20世纪上半叶的哲学家对科学作真理定位的努力并没有成功,但笛卡尔以来直到20世纪上半叶的哲学为科学作真理辩护的努力并未成功,[8]当启蒙哲学家们在为科学作真理辩护的时候

  • 标签: 透视现代性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12]三笛卡尔以来一直到20世纪上半叶的哲学家对科学作真理定位的努力并没有成功,但笛卡尔以来直到20世纪上半叶的哲学为科学作真理辩护的努力并未成功,[8]当启蒙哲学家们在为科学作真理辩护的时候

  • 标签: 透视现代性
  • 简介:现代既是一种时间概念,又是一种价值观念。现代的发展史即现代的反思史,现代问题之浮出水面是必然的。后现代现代的新阶段而非终结。我们应该在后现代的语境中,解构与建构一种现代的诊疗学方案。

  • 标签: 反思 现代性 后现代性 现代性问题
  • 简介:西方公民社会概念的演变历程是对西方社会结构变动过程的真实反映。西方社会结构的变动经历了从一体化到两分再到三分的过程,公民社会概念也随之变化。当用公民社会概念来分析中国的现实问题时,由于中西方历史发展阶段的不同,导致公民社会概念界定上存在"二分法"与"三分法"之争。通过比较,我们应该建构在三分结构上的国家、市场与公民社会的"三维制衡"的现代社会存在结构。

  • 标签: 公民社会 两分法 三分法 社会结构重塑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1
  • 简介:8这种自反现代成为吉登斯所言的既不同于现代也不同于后现代的,甚至他认为后现代并非是现代之后才产生的,——《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后现代与知识分子》(1987年)、《现代与大屠杀》(1989年)、《现代与矛盾》(1991年)

  • 标签: 现代性歧义
  • 简介:8这种自反现代成为吉登斯所言的既不同于现代也不同于后现代的,甚至他认为后现代并非是现代之后才产生的,审美现代是对启蒙现代的反思和批判

  • 标签: 现代性歧义
  • 简介:张明在《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撰文认为,毛泽东的理论与实践中是否含有现代因子,其究竟是否是一位现代主义者,构成了不断拷问现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的重要命题。现有研究大致可界划为“四大解读模式”,即承认毛泽东现代主义者理论谱系学定位的“肯定契合型”解读模式、从对西方现代价值反拨或超越维度上展开的“另类现代”解读模式、新“左”派基于理论资源与象征情结意义上进行的“扩张式”解读模式,以及从后现代与后结构主义立场出发的“后式”解读模式。

  • 标签: 现代性价值 毛泽东 中国政治思想史 解读模式 吉首大学学报 现代主义
  • 简介:将书法与现代两个概念放在一起,初看上去觉得未免突兀。然而,作为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之一,书法是否也与其他的传统艺术门类一样,有一个现代问题,其现代又将如何实现,对此,我做了一些粗浅的思考,然而困惑多于结论。现不揣谫陋,略陈所见,请方家教正。一现代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其实也是一个文化的概念。自从上个世纪之初,国门大开,中国传统的艺术门类,特别是语言艺术类,如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在西方异质文化的大

  • 标签: 书法现代性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09-09-07
  • 简介:  我们是否可以将水墨艺术中的现代概括为现代生活、现代意识、现代艺术形式、现代媒介、现代观念,  有关现代城市与现代艺术及其形式的文化研究,中国的现代水墨艺术有可能在21世纪展开中国传统艺术新的历史

  • 标签: 城市水墨 水墨现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