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学理论的呈现社会化趋势,相关法学家形成社会法学派,其中的代表性法学家为罗斯科·庞德。庞德将社会研究方法引入法学理论研究当中,并从实证主义立场出发,探讨了法的作用、法的价值、法的正义判断标准、法的实效、法的价值取向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社会控制工具论、社会利益保障说、非强力依赖标准、最大限度满足需要价值取向、综合实现法律实效等实证主义社会思想。但是庞德的法学思想又不可避免地存在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性,本文结合当下中国法制建设实践,研究庞德的实证主义社会思想

  • 标签: 庞德 实证主义 社会学法学思想 社会法学派
  • 简介:1949-1965年,在我国进入由乱转治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邓小平社会思想初具雏形。1975-1982年,在主持全面整顿工作、致力于领导拨乱反正和谋划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邓小平社会思想得到全面发展。1983-1993年,在从容应对深化改革及经济社会转型期所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过程中,邓小平社会思想日趋完善。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鲜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邓小平社会思想,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及无可质疑的现实价值。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我们应从大社会概念入手,从社会因素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因素一体同源的角度,深入发掘和研究邓小平社会思想

  • 标签: 邓小平 社会学思想 时代特征 实践价值
  • 简介:作为西方社会一门新兴的先进学科,社会在变革动乱中传入晚清中国。但究竟起点在哪,谁是阐释中国社会的第一人,在学界却存在不一致的观点。本文尝试结合“群学”与“社会”相关文献研究,避开形式的判断而阐述近代中国社会启蒙的实质.即晚期“社会思想’’受国外学术影响逐渐被“社会化”的一个过程。

  • 标签: 近代中国 社会学 社会学史 群学
  • 简介:<正>北京大学法院比较法与法社会研究所于1988年3月成立。沈宗灵教授为首任所长。1992年4月,本所在多方赞助下在北京大学举办了国际比较法会议。这是我国在比较法学预域中召开的第一次国际会议,十几位外国比较法学家专程赴会。沈宗灵教授退休后,由朱苏力教授担任所长,张骐副教授担任执行所长。自2000年9月起,该所开始

  • 标签: 法社会学 北京大学 国际比较法 法学院 比较法学 国际会议
  • 简介:摘要二十世纪上半页,社会思想传入中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之势。以孙本文为代表的社会学院派把把社会看作是一门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而社会行为现象形成的因素非常复杂,包括地理的,生物的,心理的,文化的及社会的内容,但各种因素的作用也不尽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孙本文是综合学派中一个注重文化和心理因素的代表人物。

  • 标签: 综合学派 文化 心理
  • 简介:社会恢复以来费孝通社会思想主要体现在主张建立人民的社会、倡导文化自觉和提出扩展社会传统界限。这些思想体现了费孝通先生对社会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价值诉求的深入思考和探索,对于指导中国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费孝通 社会学 贡献
  • 简介:涂尔干(EmilyDurkheim)是法国社会理论的孔德派传人,但在社会理论的历史中,他却比孔德更重要的多。事实上,一些观察家指出,他是社会历史中最重要的理论家。直至今日,在许多社会理论中都可看见涂尔干思想的印记。本文旨在重新�

  • 标签: 思想述评 涂尔干社会学 社会学思想
  • 简介:毛泽东的《体育之研究》是我国体育理论的经典之作,文中充满了体育社会思想,涵盖了古今中外的体育社会思想精髓,精辟透彻地阐明了体育与人、体育与社会的关系。本文仅对毛泽东的体育社会思想做出初步探讨,并以此提出体育社会中国化的问题。

  • 标签: 体育社会学 社会化 终生体育 中国化
  • 简介:1946年7月至1948年11月,罗斯科·庞德受聘担任了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和教育部顾问,帮助中国进行法制重建和司法改革。这段经历为晚年在思想上受到挑战的庞德提供了实践其理念的机遇。庞德对《中华民国宪法》草案的诊断,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其理论体系盲点的注脚;但他对于中国法制的建言,贯彻了其社会理学的基本理念,其中的某些判断和建议,依然值得当代中国法律人借鉴和反思。

  • 标签: 法制重建 社会学法理学 实用主义
  • 简介:一代社会活动家陈嘉庚,以其侨居海外心系祖国之志,更由他操盘实业洗练的劳动经济观念、爱乡情怀对国内外教育情况之洞察,以及其爱民与民、爱国兴国的强烈责任认知,奠定了其倾资兴学的坚实基础。从这个基础出发,我们能够更全面地把握一代伟人陈嘉庚先生的教育壮举。

  • 标签: 陈嘉庚 教育 社会学 基础
  • 简介:米尔斯著作中包含着丰富的政治社会思想,他在《社会的想像力》中深刻地探讨了社会与政治的关系,在《权力精英》中研究了美国社会结构,提出了权力精英理论,在《听哪,洋基!》中对古巴革命进行了深刻思考。

  • 标签: 政治社会学 权力精英 民主
  • 简介:郑杭生一生致力于中国社会的本土化研究,开创了社会运行流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理论的开拓者"之一,在我国社会界拥有巨大的影响力。郑杭生认为当今世界是全球化的世界,不只是经济,在文化方面追求国际化也依然是大势所趋。所以中国的社会要在尊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多做研究争取理论自觉。这样,我们才能够有自己的社会理论体系,我们在国际上才能够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 标签: 郑杭生 社会学理论 述评 启示
  • 简介:“中国社会史”是讲授中国社会思想传统的专业基础课程,是社会学者知识结构的必要组成部分,但在社会领域中处于边缘位置。在这门课的教与学中,存在如下难题:教研资料短缺,原著研读难度大;偏应用、重西学的课程设置影响了学生的兴趣;适用性课堂授课方式需要进一步拓展。要提升“中国社会史”的教学效果,可以尝试:分析具体历史情境中的中国社会内涵;对老一代社会家学术成果进行系统掌握与追踪研究;以科研反哺教学,培养社会创新人才。

  • 标签: 中国社会学史 老一代社会学家 思想传统 价值自觉 教学方式
  • 简介:体育社会,体育社会的研究方法,体育社会的研究领域,体育社会的研究对象,体育社会与运动社会的关系,体育社会简史,(词条).见:体育大辞典,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4,142-143体育社会(SociologyofPhys...

  • 标签: 体育社会学 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 研究领域 问题领域 教育社会学
  • 简介:我国1997年《刑法》第90条对民族自治地方的刑法变通作了明文规定。但在程序法领域,对于民族地区刑事纠纷解决多元化机制,刑事诉讼法未有规定,这导致了民族涉刑习惯与现代基本法律格格不入的情状。在少数民族地区刑事司法实践中,刑事和解实践存在颇多问题,如和解过程中,民族涉刑习惯法与现代法律精神理念的割裂、冲突,刑事和解无底线等问题。这些"灰色"或"黑色"和解(如纵容强奸),背离了社会的良性发展,不利于民族地区法治进步。民族地区刑事和解实践存在正当化的基础,应在整理涉刑习惯法基础上,提升司法素质,坚持人权保障基本底线,健全和完善少数民族地区刑事和解制度。

  • 标签: 刑事和解 民族习惯法 涉刑习惯法 基本人权
  • 简介:毫无疑问,"纯粹法理论"为"世纪法学家"凯尔森(HansKelsen)赢得了更多的学术声誉。对此,阿列克西(RobertAlexy)的评价并不夸张:如此敏锐地捕捉到法的规范性问题,历史上无人能出其右[1]。除了两版《纯粹法理论》,国家理论、民主理论以及宪法法院作为"宪法守护者"的制度设计,

  • 标签: 国家理论 国家概念 法学家 社会学 宪法法院 学术声誉
  • 简介:非典型性肺炎事件是2003年引起全国乃至世界震荡的重大社会事件。由这一事件引发了我们对公共信息的选择与依赖机制、民众消费弱势的救济与扶持以及政府对确保信息安全的责任等诸多方面的法学社会思考。在突发事件出现之后,如何使信息受众在第一时间之内获得准确全面的信息,使媒体和商家在伦理与法律的维度之内正常作为,政府能够对公共秩序进行有效控制从而使民众权利不被藐视并获得尊重,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 标签: 非典型性肺炎事件 法学思考 社会学思考 社会谣言 信息传播 商家规范
  • 简介:始于2001年的山寨风,从最初的山寨手机、明星,到山寨版电视剧、歌曲、搜索引擎乃至山寨春晚,时至今日,山寨已成为网络、报纸、杂志上最流行的语言,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回避的话题。诸多带有模仿性质的“山寨现象”层出不穷,形成了独有的“山寨文化”。2008年,甚至被网友称为“山寨年”。

  • 标签: 山寨 文化 社会学 引导 法律 法学
  • 简介:本文对孔巴略所著《音乐的法则和进化》一书中的音乐社会思想进行了介绍,就原著者所提出的社会生活中的语言、爱情和劳动三者分别与音乐的关系所展示的事例、观点等,择其要点加以阐释而写成本文。

  • 标签: 音乐社会学 调式 达尔文 进化论 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