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外周脉管系统的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病,用于本病的导管技术,曾被看作是诊断的金标准。但由于它们的侵入本性,生来就有产生并发病的可能。无创的诊断技术,由于准确性低和依赖于高手的操作,其作用历来是有限的。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是一个新途径,其诊断的准确性,能与侵入性血管造影术相比。

  • 标签: 脉管系统 磁共振成像 外周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动脉粥样硬化 导管技术
  • 简介:目的通过实验设计调整扫描参数、心律药物调控及不同匀场方法并回顾性分析图像质量,探讨心脏电影扫描中的质控因素。方法对本院门诊和住院部25例心脏磁共振检查患者在心脏电影扫描过程中不同VPS(每个心动周期内所采集的K空间数目)、不同心律状态及不同匀场方法所获得的心脏电影图像进行盲评并记录,所用设备为GE公司Signa1.5THDxt磁共振扫描仪。结果不同VPS、心律药物调控前后、不同匀场方法都会影响磁共振心脏电影图像。结论磁共振心脏电影成像过程中参数设置、药物辅助调控以及匀场方法都会影响图像质量并影响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准确性,在磁共振心脏电影成像过程中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至关重要,心律不齐患者磁共振心脏电影成像也需要合理的药物调节。

  • 标签: 磁共振 心脏电影成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的疾病,如何用无创检查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对指导治疗及评估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磁共振成像(MRI)具有良好的组织对比和多平面成像能力,能较好地显示前列腺的解剖结构和病变。磁共振波谱(MRS)分析,是检测前列腺代谢信息的无创性方法.提高了前列腺疾病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本研究对23例前列腺疾病患者进行了MRI及MRS,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 良恶性疾病 磁共振波谱 磁共振成像 诊断价值 前列腺良恶性病变
  • 简介: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膝关节损伤核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1.5T可旋式磁共振成像仪,膝关节表面线圈检查,对28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检查,分别采用自旋回波序列、脂肪抑制序列、自旋双回波序列、梯度回波序列,做冠状位、矢状位及横断位扫描。结果磁共振成像能清楚显示到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骨挫伤。本组280患者中韧带损伤149例,前交叉韧带损伤112例,后交叉韧带损伤48例,内侧副韧带损伤68例,外侧副韧带损伤32例;半月板损伤180例,外侧半月板损伤112例,内侧半月板损42伤,内、外侧半月板损伤26例;骨挫伤81例,胫骨挫伤45例,股骨挫伤11例,胫、股骨同时挫伤25例。结论磁共振成像对软组织有极好的分辨力,多个成像参数能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为临床医师诊断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膝关节 损伤 磁共振
  • 简介:椎体终板骨软骨炎简称椎体终板炎,是一种发生于软骨的无菌性炎症,多由于椎间盘变性引起。临床表现腰部疼痛,局部积液,可引起椎间盘炎症、黄韧带增厚、周围组织炎等。是造成临床局部疼痛的原因之一,临床极易误诊、漏诊。本文收集30例,分别发生于颈椎、胸椎及腰椎,

  • 标签: 椎体终板 成像效果 磁共振 终板骨软骨炎 CT 临床表现
  • 简介: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HCM)其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临床上因其心电图特点,极易误诊为冠心病、非Q波性心肌梗死等疾病,从而导致错误的治疗。既往主要通过超声诊断,但由于超声本身的局限性,往往漏诊或误诊。本组病例通过磁共振心脏电影研究HCM的形态学特点,分析心功能异常,评价MRI对HCM的诊断价值。

  • 标签: 磁共振成像诊断 肥厚型心肌病 非Q波性心肌梗死 应用 早期临床 超声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在骨质疏松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受检者年龄分为40~50岁组、51~60岁组、61~70岁组,每组各50例受试者,采用GE1.5T磁共振扫描仪对150例不同年龄组的受试者进行DWI扫描,比较不同年龄、性别骨髓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差异.采用组间*检验对不同年龄组间ADC值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0~50岁组、51~60岁组的ADC值明显高于61~70岁组(P〈0.05),40~50岁组的ADC值高于51~60岁组(P〈0.05),40~50岁组、51~60岁组、61~70岁组女性骨骼平均ADC值均高于男性(P〈0.01).结论:DWI可以无创性了解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髓的生理变化,ADC值能够尽早、及时且较为敏感地反映骨骼骨质量的减少,为提早预防骨质疏松提供较为可行的诊断、监测手段.

  • 标签: 骨质疏松 DWI 骨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磁共振成像在肩袖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45例我院于2021年2月-2023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关节镜检查均确诊为肩袖损伤,在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CT检查及磁共振成像检查,操作、结果读取、记录均由同一组肩袖损伤诊断经验丰富的医生完成,统计两种诊断方式对45例肩袖损伤患者的诊断结果,对比肩袖损伤检出率。结果: 经磁共振成像检查,45例患者中共检查出肩袖肌腱炎10例,肩袖部分撕裂21例,肩袖完全撕裂12例,共计43例,肩袖损伤检出率95.56%,高于CT检查(P

  • 标签: 肩袖损伤 磁共振成像 肩袖肌腱炎
  • 简介:[摘要]:手术切除程度是影响脑胶质瘤术后远期生存率的重要因素。传统的手术方式,即术前影像学评估联合术中手术医生的经验判断,无法保证病灶影像学完全切除。术中磁共振可以使术中病灶整体可视化,检测残余的肿瘤组织,能最大限度保证肿瘤的切除,近年来得到较多应用。笔查阅相关文献,就近年来术中磁共振成像在脑胶质瘤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磁共振成像,术中 神经胶质瘤 神经外科手术 功能神经导航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胰腺癌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并对其诊断效能进行具体分析。方法 以于2021.01~2023.01期间在本院行DWI检查的65例疑似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将DWI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估DWI对胰腺癌的诊断敏感度与特异度,明确两种检查方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本组病例中,DWI诊断为胰腺癌的有33例,与病理结果存在相关性(p<0.05)。DWI对胰腺癌的诊断敏感度为74.36%、特异度为83.33%。结论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胰腺癌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建议临床应用其进行定性诊断。

  • 标签: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胰腺癌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上采用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对诊断小肝癌的价值与意义。方法: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小肝癌患者,共计500例,利用电脑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250例,观察组250例。对照组采用螺旋CT进行诊断,观察组采取磁共振成像进行诊断,分别观察研究两组患者肝内、肝外病灶阳性诊断率。结果:观察组阳性诊断率97.2%,对照组阳性诊断率78.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用磁共振成像诊断对小肝癌诊断率明显高于螺旋CT,但仍存在不足,可将两种方式综合,结合临床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 标签: 螺旋CT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小肝癌
  • 简介:目的探讨磁共振椎动脉成像的扫描方法及其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36例经临床证实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MRA片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进行分类和比较。结果13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MRA显示椎动脉迂曲88例,折角形成26例,椎动脉狭窄17例,椎动脉闭塞5例。结论颈部MRA可清晰地显示椎动脉全貌,与颈椎MRI相配合是目前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 标签: 颈椎病 椎动脉型 磁共振血管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胎儿肺部发育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产前四维超声检查诊断或怀疑有肺部发育畸形的胎儿25例,在超声检查后2d内进行磁共振检查,应用快速成像技术和特殊扫描序列(FIESTA序列、T2SSFSE序列、FIRM序列、DWI序列、SSFSEThickSlab序列)完成对胎儿的胸部横断位、矢状位、冠状位三方位扫描。结果产前磁共振检查发现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CCAM)16例,肺隔离症(BPS)5例,先天性膈疝2例,产前磁共振检查对于得到随访结果的22例胎儿诊断均正确。结论磁共振成像技术对于确定胎儿肺部发育畸形病变范围程度、肺部受压情况、正常肺组织定量以及判断胎儿预后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 标签: 磁共振 胎儿 肺部发育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磁共振成像联合癌胚抗原诊断宫颈癌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确诊的宫颈癌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就诊时间2020.2~2022.5,在临床分别应用磁共振成像、癌胚抗原诊断,研究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联合癌胚抗原诊断准确性。结果:比较宫颈癌患者临床采取用磁共振成像、癌胚抗原诊断应用效果,磁共振成像联合癌胚抗原诊断准确率要高于磁共振成像诊断,P<0.05。结论:临床针对宫颈癌疾病诊断中,采取磁共振成像联合癌胚抗原诊断方案,能够保障较高的诊断准确率,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

  • 标签: 宫颈癌 磁共振成像 癌胚抗原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磁共振成像联合癌胚抗原诊断宫颈癌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确诊的宫颈癌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就诊时间2020.2~2022.5,在临床分别应用磁共振成像、癌胚抗原诊断,研究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联合癌胚抗原诊断准确性。结果:比较宫颈癌患者临床采取用磁共振成像、癌胚抗原诊断应用效果,磁共振成像联合癌胚抗原诊断准确率要高于磁共振成像诊断,P<0.05。结论:临床针对宫颈癌疾病诊断中,采取磁共振成像联合癌胚抗原诊断方案,能够保障较高的诊断准确率,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

  • 标签: 宫颈癌 磁共振成像 癌胚抗原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磁共振成像联合癌胚抗原诊断宫颈癌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确诊的宫颈癌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就诊时间2020.2~2022.5,在临床分别应用磁共振成像、癌胚抗原诊断,研究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联合癌胚抗原诊断准确性。结果:比较宫颈癌患者临床采取用磁共振成像、癌胚抗原诊断应用效果,磁共振成像联合癌胚抗原诊断准确率要高于磁共振成像诊断,P<0.05。结论:临床针对宫颈癌疾病诊断中,采取磁共振成像联合癌胚抗原诊断方案,能够保障较高的诊断准确率,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

  • 标签: 宫颈癌 磁共振成像 癌胚抗原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在胎儿产前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1月本院产前检查中100例怀疑胎儿出生缺陷的孕妇为研究目标,所有孕妇均接受超声检查及磁共振成像检查。以随访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诊断方案的诊断结果与诊断效能。结果:磁共振成像检查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高于超声检查(P<0.05)。结论:超声检查及磁共振成像检查在胎儿产前检查中有较为明显的实用价值,但磁共振成像检查诊断效能更佳,应用前景广阔。

  • 标签: 磁共振成像检查 胎儿产前检查 胎儿出生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