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性识别是地层对比、储层研究、油气藏评价等工作的基础,是储层参数计算、流体性质分析,指导工区高效勘探、开发的前提。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区块为例,分定性识别和定量识别,采用交会图法、PE-DEN包络法、元素录井识别法和含水泥质多矿物模型定量识别法,对碳酸性进行研究和识别,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 标签: 碳酸盐岩 岩性识别 测井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鲕粒碳酸储层的测井识别技术开展研究,在对鲕粒碳酸储层特点进行简要分析后,围绕自然伽马测井、电阻率测井等技术对鲕粒碳酸储层电相识别技术开展研究,并自孔隙度计算、渗透率计算、盐度判别识别、岩石类型识别四个维度进行鲕粒碳酸储层测井判释方法分析,最后提出鲕粒碳酸储层的测井识别的注意事项。期望以本文,促进我国鲕粒碳酸储层的测井识别水平的提升。

  • 标签: 鲕粒碳酸盐岩 电相识别 测井判释
  • 简介:摘 要:地质特点 碳酸大多坚硬、致密,储渗空间为孔 隙、裂缝和孔洞。 华北碳酸裂缝性油气藏具有含油面积大、圈闭 幅度高的特点,储层层间差异小,呈现巨厚块状,不同级别的裂缝将 储层切割成非常复杂的裂缝网络系统, 且经过多年的开发,含水较高  。

  • 标签: 表面工程技术论文发表 工程技术职称论文投稿
  • 简介:摘要:中国缝洞型碳酸油藏(缝洞型油藏)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其中塔河油田、轮古油田、哈拉哈塘油田、富满油田、顺北油气田等探明石油地质总储量已超过20.0×108t,是油气勘探开发最现实的接替领域。缝洞型油藏地质和开发特征与孔隙型碳酸油藏、碎屑油藏明显不同,国内外没有成熟的开发理论可供借鉴。中国石化西北油田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形成了缝洞型碳酸油藏开发技术系列,支撑了塔河油田和顺北油气田的上产与稳产,建成了年产700×104t规模的大油田,但仍存在油藏地质认识深度不够、产量递减快(年递减率>15%)、采收率低(约15%)、已探明未动用储量大(>4.3×108t)等问题,开发模式有待于进一步总结提升。本文以塔河油田和顺北油气田为研究背景,分析了缝洞型油藏地质特征以及开发面临的挑战,梳理了成功的经验与做法,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本文主要分析碳酸油藏储层测井挖掘效应的综合分析。

  • 标签: 碳酸盐岩油藏 测井评价 气层识别 挖掘效应
  • 简介:摘要:针对录井过程中碳酸分析罐出气口废气排放装置存在的多数直接排放到工作地点造成的环境污染,影响分析人员身心健康问题,以及腐蚀室内录井设备具有性,导致设备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开展了碳酸分析罐出气口废气排放装置再改进课题攻关,通过现状调查,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及巩固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

  • 标签: 碳酸盐岩分析罐 出气口废气 排放装置
  • 简介:摘要:碳酸通常采用酸压措施提高人工裂缝导流能力,大牛地气田下古生界奥陶系储层以白云为主要储集空间,因性较为单一,酸刻蚀的非均匀程度偏低,前期采用胶凝酸酸压、前置液酸压、多级交替注入酸压等工艺,改造效果差异较大。通过大量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验,摸索出一种以实现形成双级高导流裂缝为目标的酸压工艺,采用高粘酸液与低粘度酸液交替注入,利用酸液粘度差和高低粘度酸反应速率差异,造成非均匀粘性指进效应,从而大幅度提高酸液刻蚀非均质性,同时利用低粘液体改造天然裂缝,促使裂缝更加复杂。并通过压裂模拟优化出了推荐的粘度比,多级注入级数,施工排量等参数,并在大牛地气田下古生界碳酸储层进行了14口井的现场试验,定向井井口产量达到了2.65万方/天,水平井平均产量达到5.6万方/天,相比前期改造效果大幅提升。

  • 标签: 鄂尔多斯盆地 致密碳酸盐岩 高导流酸压 交替注入酸压 变粘度酸
  • 简介:摘要:本文开展了系统的岩心、薄片观察和物性测试等工作,明确了东濮凹陷下古生界的储层特征,揭示了储层的形成过程。下古生界储层主要受沉积作用、成作用、构造作用的影响,主要在峰峰组下段、上马家沟组、冶里组和亮甲山组的云坪、膏云坪相带更为发育,经历了准同生和早成期(早奥陶世—中奥陶世)、表生成期(晚奥陶世—早石炭世)、中—晚成期(晚石炭世—古近纪)四个成阶段。

  • 标签: 东濮凹陷 下古生界 储层特征  主控因素
  • 简介:摘要:本研究探讨了硅质碳酸在岩溶地区道路抗滑表层中的应用技术。硅质碳酸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良好的抗滑性能,被广泛用于改善岩溶地区道路的抗滑性能。通过实地调查和试验,我们研究了硅质碳酸的选材、施工工艺和养护方法,以及其对道路抗滑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硅质碳酸表层能有效提高道路的抗滑性,降低事故发生率,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本研究为岩溶地区道路建设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案,有望在岩溶地区交通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 标签: 硅质碳酸盐岩 岩溶地区 道路抗滑表层 技术探索 交通安全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优化岩溶地区硅质碳酸集料沥青路面抗滑表层的施工工艺。通过详细调查和实验研究,我们确定了最适合该地区的施工工艺。首先,我们分析了硅质碳酸集料的物理性质和工程性能,然后针对岩溶地区的特殊地质条件,优化了抗滑表层的配合比和施工工艺。通过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和材料,提高了路面的抗滑性能,减少了交通事故的风险。研究结果表明,我们的优化工艺能够显著提高岩溶地区硅质碳酸集料沥青路面抗滑表层的性能和耐久性,为该地区的道路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 标签: 岩溶地区 硅质碳酸盐岩 集料 沥青路面 抗滑表层 施工工艺 配合比 性能 耐久性。
  • 简介:摘 要:地质特点 碳酸大多坚硬、致密,储渗空间为孔 隙、裂缝和孔洞。 华北碳酸裂缝性油气藏具有含油面积大、圈闭 幅度高的特点,储层层间差异小,呈现巨厚块状,不同级别的裂缝将 储层切割成非常复杂的裂缝网络系统, 且经过多年的开发,含水较高  。

  • 标签: 表面工程技术论文发表 工程技术职称论文投稿
  • 作者: 谢佳玲 陈江涛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16
  • 机构:重庆市武隆区地质环境监测站   重庆 400000
  • 简介:摘要:我国因地质构造的特殊性,各类地质灾害频发,其中危往往具有隐蔽性、随机性的特点,属于群测群防的薄弱点。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类监测方法日益成熟、监测成果日益精确,本文通过对狮子的应急专业监测分析,结果表明了应急专业监测对危预警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狮子岩危岩 应急专业监测 自动化
  • 简介:摘要:近年来,高强度玻璃因其优良的力学性能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其在盖板玻璃领域的光明研究前景引起了学者广泛的兴趣。硼铝酸盐玻璃作为一种具有超强抗裂纹扩展性能的新型玻璃材料,但其硬度偏低限制了其在盖板玻璃方面的应用,本文介绍了硼铝酸盐玻璃进展以及阐述了能够提高其硬度的方法。

  • 标签: 硼铝酸盐玻璃 研究进展 硬度
  • 简介:摘要:本论文深入研究了煤矿巷的快速掘进技术和支护方法。随着露天煤矿资源的减少,井下巷成为煤炭产业的关键领域。然而,巷的地质复杂性和高风险性使其快速掘进充满挑战。论文着重讨论了巷快速掘进的关键技术,同时突出了巷支护的关键性,以提高岩巷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煤矿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和矿工安全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 标签: 岩巷掘进,岩巷支护,地下煤矿,技术创新,安全生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离子色谱法在水产品中硝酸盐(NO3-)与亚硝酸盐(NO2-)的检测效果。方法:选取农贸市场某一固定水产品销售摊。选取样品,搅碎,超声提取,采用70℃-80℃水浴加热、离心、过滤,经OnCuard II RP柱除去微量蛋白质与脂肪,稀释后,采用0.22μm水系膜过滤器过滤,用离子色谱系统,经KOH等浓度淋洗,IonPac AG11-HC保护柱,IonPac AS11-HC分离柱分离后,采用抑制型电导检测器进行检测。结果:离子色谱法检测在水产品中NO3-的相关系数为0.99913,NO2-相关系数为0.99951,NO3-检出限为0.0276mg/kg,NO2-检出限为0.0185mg/kg。结论:离子色谱法检测水产品,快捷、方便,操作简单,对多种水产品适应性良好。

  • 标签: 离子色谱法 水产品 硝酸盐 亚硝酸盐 检测
  • 简介:摘要:碳酸亚乙烯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高分子材料等领域,传统合成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高效、简便的合成方法,提高碳酸亚乙烯酯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标签: 合成 碳酸亚乙烯酯 制备思路 制备步骤 制备方法
  • 简介:摘要:地下厂房锚梁台开挖成型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在开挖前,需要进行勘察和测量,以及支护设计和施工准备。在开挖过程中,要控制施工工艺,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开挖后,需要进行支护加固工作,并进行质量评估和检测。此外,为了优化质量控制可以优化工艺流程,旨在提高地下厂房锚梁台开挖成型的质量控制水平。

  • 标签: 地下厂房 岩锚梁岩台 开挖成型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岩石块强度受较多因素影响,并具有明显的尺寸效应。本文采用Weibull、logistic以及对数正态分布三种不同的统计模型,同时考虑破坏模式的影响,开展针对灰块强度尺寸效应特性的研究。研究表明,采用logistic统计模型进行样本统计时,所获得的块强度数据更具备代表性,可以为块强度尺寸效应特性研究提供参考。不同尺寸的灰块破碎强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明显的尺寸效应。结果可为块材料大尺寸力学性能预测及力学性能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岩石强度 统计方法 尺寸效应
  • 简介:摘要:我国大部分萤石矿石属于硅酸盐型,而与之匹配的浮选工艺却相对落后,与其他矿石类型相比,硅酸盐型萤石浮选工艺具有简单、流程短、药剂用量少等优点。因此,本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以及现有萤石矿物性质特征,总结了几种常见的硅酸盐型萤石浮选工艺。

  • 标签: 萤石 硅酸盐 浮选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患者接受碳酸司维拉姆药物以及碳酸钙药物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时间记作2021.01.01—2022.02.28,选择医院门诊受诊的32例患者,这些患者均属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情况,基于诊治方法等数量划分两组,有参照诊治组与实践诊治组,对比患者指标变化,评估疾病诊治的最佳方案。结果:经过治疗,实践治疗组患者血磷项目均值(1.26±0.22)mmol/L、血钙项目均值(2.30±0.46)mmol/L、钙磷乘积项目均值(37.01±4.36)mg/dL、甲状旁腺激素项目均值(62.20±1.34)ng/L,多个项目均优于参照治疗组(1.69±0.33)mmol/L、(2.01±0.67)mmol/L、(43.67±4.22)mg/dL、(57.52±5.22)ng/L,p

  • 标签: 碳酸司维拉姆 碳酸钙 维持性血液透析后高磷血症 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