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眼内硅油填充引起的并发症,探讨硅油取出术后效果及取出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009年间的共64例患者的64眼,均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对其眼部情况及硅油取出术后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记录进行分析。结果硅油填充术后产生的并发症包括并发性白内障者18例,硅油乳化9例,继发性青光眼19例,视盘颜色变淡者3例,严重的后发性白内障3例,角膜带状变性1例,大泡性角膜病变1例,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包括视网膜前膜,黄斑前膜)12例;网膜平贴者55例,复发性网脱及网膜局限性浅脱者4例,其余5例因白内障较重,无法窥清眼底情况。其中59眼行硅油取出术,12例眼压恢复正常(其中6例联合前房冲洗术),1例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眼压正常;1例角膜带状变性和1例大泡性角膜病变无明显改善;复发性视网膜脱离者10例;视力提高者29例,稳定者19例,下降者11例。结论硅油取出术可以缓解硅油并发症的发展;硅油取出术后复发性视网膜脱离与视网膜前膜增生、前部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和裂孔未封闭或遗漏裂孔有关,因此根据病情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和手术时机,同时术前或术后及时的补充光凝,可有效防止再脱离;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硅油可在眼内长期充填。

  • 标签: 硅油 取出原则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25 G硅油取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长春爱尔眼科医院行硅油取出术62例(62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分为常规组32例(32眼)应用25 G硅油取出针头取硅油;改良组30例(30眼)不使用硅油取出针头,直接将连接硅油注吸系统的普通10 ml注射器套入25 G灌注导管取出硅油。记录两组硅油取出术耗时。随访3个月。结果硅油均顺利取出,常规组耗时18.0~39.0分钟,平均(24.50±3.50)分钟。改良组耗时11.0~19.0分钟,平均(12.50±4.50)分钟。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3,P=0.021)。随访期间均未发生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结论改良25 G硅油取出术安全省时、有效。

  • 标签: 取出术,硅油 系统,25 G,玻璃体切除,改良
  • 简介:摘要硅油是眼穿通伤术后玻璃体腔常用的填充物,硅油填充数月后需手术取出硅油从玻璃体腔异位至眼睑眼眶是非常罕见的并发症,本文报道眼球壁异物取出术后硅油异位于眼睑眼眶的病例。患者因“左眼外伤后肿胀伴睁眼困难3年余”就诊,眼眶CT提示:左侧玻璃体、球后、眼睑下多发边界清楚的高密度影,考虑主要诊断为:左眼眶眼睑肿物,性质待查;左眼上睑下垂。予以左眼眶眼睑肿物摘除术,病理检查结果提示薄壁纤维囊壁组织,伴小血管,内容物清亮。随访1周,左眼上睑稍凹陷,上睑下垂改善。

  • 标签: 硅油类 异物游走 眼眶 眼异物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气液交换在硅油取出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行硅油取出术的67例(67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分为两组:A组33例(33眼),接受单纯的硅油取出术;B组34例(34眼),接受硅油取出术,并行两次气液交换。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术后1个月,B组高眼压发生率低于A组(χ2=5.584,P=0.018)。术后3个月,A组高眼压者10例(30.30%),B组高眼压者2例(5.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93,P=0.009)。B组有1例(2.94%)玻璃体腔内硅油残留少于A组的8例(24.24%),χ2=4.831,P=0.028。术后3个月,两组白内障、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29,0.000;P=0.720,1.000)。两组均未发生脉络膜脱离、玻璃体积血等其他并发症。结论硅油取出术联合气液交换可减少玻璃体腔内硅油滴残留及高眼压的发生率,且手术并发症并无明显增加。

  • 标签: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气液交换 硅油,残留 硅油,乳化 高眼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术后硅油填充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行堤坝式光凝术后取出硅油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行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后出现下方复发性视网膜脱离者41例(41只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硅油取出术前于视网膜下积液区域后缘行堤坝式激光光凝术1~3次,末次光凝术后1周行硅油取出术。随访3个月,观察术后视力及视网膜情况。结果硅油取出术后1个月1只眼视网膜下积液消失,视网膜复位;所有患者硅油取出术后3个月视网膜脱离范围均未扩大,2只眼视网膜下积液消失,视网膜复位。硅油取出术后1个月视力(BCVA)无改变(t=1.846, P=0.075),硅油取出术后3个月视力明显优于术前(t=5.964, P<0.001)。结论硅油填充术后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先行堤坝式光凝术后再进行硅油取出能稳定视网膜脱离范围,效果可靠。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复发 硅油类 激光凝固术
  • 简介:目的评价用头皮针自制套管联合预置缝线23G灌注、用于硅油取出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改良自制套管行硅油取出术的临床效果。经结膜预置缝线后,在缝线之间做23G微套管系统灌注,上方做穿刺口。将头皮针末端链接注射器后,剪除留有末端5~8mm制成取油套管,套管头端扩大至刚好包住23G套管。利用手动抽取玻璃体腔硅油,术后缝合巩膜穿刺口,并拉紧预置缝线后拔出23G微套管。结果97例眼均顺利完成了硅油取出术,硅油取出完全。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logMAR视力)较术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d、3个月的眼内压值分别较术前降低(P〈0.05);手术时间:单纯行硅油取出术18~40(21.7±7.1)min;合并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35~72(45.3±15.9)min;合并二期人工晶体睫状沟植入术29~52(35.9±11.7)min。结论利用预置缝线及头皮针自制套管行硅油取出术具有安全、经济、快捷等优点。

  • 标签: 眼内异物 硅油取出术 自制套管 23 G微创 预置缝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硅油注入术后白内障联合硅油取出手术不同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我院硅油乳化合并白内障患者15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50例患者,3组患者接受不同白内障手术方法,术前术后观察患者视力、眼压等情况,随访6~12个月,采用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三组患者术后视力均有好转,眼压较术前下降,术前术后角膜内皮计数A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C组,B组与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角膜水肿A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院所采用的3.2mm切口并发性白内障囊外摘除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联合硅油取出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易掌握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术后视力,减少术后并发症。

  • 标签: 3.2mm切口 白内障摘除 硅油取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硅油取出术后短期内黄斑区灌注参数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2018年1至12月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进行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32例(32只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6个月行硅油取出术,并在硅油取出术前后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查,观察视网膜浅层、深层血管密度、黄斑中心区无血管区面积及视力。结果术前1周、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视网膜浅层血管密度分别为(31.41±3.20)%、(35.31±3.45)%、(36.64±3.38)%及(37.11±2.24)%;视网膜深层血管密度分别为(23.67±3.10)%、(27.10±4.13)%、(28.09±4.32)%及(28.64±3.88)%;黄斑中心区无血管区面积分别为(0.39±0.04)mm2、(0.35±0.14)mm2、(0.33±0.73)mm2及(0.34±0.25)mm2。所有患者视网膜浅层血管密度、视网膜深层血管密度及黄斑中心区无血管区面积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视力(BCVA,logMAR)1.18±0.65,与术前的0.86±0.5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硅油取出术后短期内,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网膜黄斑区血管密度逐渐增加、无血管区面积逐渐缩小,但并非影响术后视力的决定性因素。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生型 硅油类 参数,灌注,黄斑区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以自制灌注器进行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河南省立眼科医院硅油填充眼合并白内障120例(120眼),其中接受改良的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手术60例作为改良组,同期行睫状体平坦部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手术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耗时、术后眼压变化、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及脉络膜脱离的发生率。结果改良组和对照组术前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间=0.04,P=0.845;F时间=0.13,P=0.719);术后3个月改良组和对照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分别为12.3%和1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4,P=0.460)。改良组硅油取出耗时为(17.50±2.20)min,短于对照组的(27.98±2.67)min(t=23.51,P<0.001)。两组术前术后眼压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改良组及对照组术后脉络膜脱离发生率分别为3.3%(2/60)和10.0%(6/6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1,P=0.272)。结论自制灌注器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的特点。

  • 标签: 取出术,硅油 超声乳化术,白内障 灌注器,自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前房灌注经瞳孔硅油取出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溧阳市中医医院25例(25眼)硅油填充眼并发性白内障行前房灌注经瞳孔硅油取出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手术耗时及术后视力。术后随访3~6个月。结果25例硅油全部顺利取出,无硅油残留。随访末期视力≥0.1者18眼(72.00%),优于术前的5眼(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07,P=0.000)。无复发性视网膜脱离、角膜内皮失代偿或人工晶状体脱位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前房灌注经瞳孔硅油取出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术治疗硅油填充眼并发性白内障安全有效。

  • 标签: 灌注,前房 取出术,硅油,经瞳孔 手术,联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硅油取出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术中3种硅油取出方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玻璃体切除术后硅油填充眼伴有白内障84例(84只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硅油取出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根据不同的取油方式分为3组:A组,27例经睫状体平坦部取出硅油;B组,27例经瞳孔取出硅油;C组,30例前房灌注下经瞳孔取出硅油。比较3组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手术耗时、眼部刺激症状持续时间及眼部并发症等。结果本研究3组患者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P<0.05),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1.73,P=0.421);术后1 d,A组与B组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3,P=0.222),但A组和B组眼压均低于C组(F=36.29,P<0.001);各组间及组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的手术耗时(28.63±2.22)min短于A组的(31.11±3.42)min(t=3.16,P=0.003),C组的手术耗时(23.80±3.50) min短于B组(t=6.28,P<0.001);眼部刺激症状持续时间比较,A组(7.37±1.15) d和B组(7.33±1.27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1,P=0.911),C组的眼部刺激症状持续时间(1.60±1.59) d短于A组(t=15.56,P<0.001)和B组(t=14.93,P<0.001)。3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P=0.829)。结论硅油取出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术中3种硅油取出方式均安全有效,前房灌注经瞳孔硅油取出具有手术时间短及恢复快等优点。

  • 标签: 硅油类 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玻璃体切除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硅油取出术前、后黄斑囊样水肿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12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硅油取出术前行OCT检查发现黄斑囊样水肿的患者,单纯硅油取出术后行OCT检查观察黄斑囊样水肿的变化情况。术后随访时间为3天、1周、1个月。结果 平均硅油填充时间为(2.2±0.12)月。硅油取出术前黄斑中心平均厚度为(561.6±13.1)um,硅油取出术后1个月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为(237.0±76.32)um。结论 对于已经完成全视网膜光凝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行玻切硅油填充术后,单纯硅油取出术后黄斑囊样水肿自行缓解。

  • 标签: 黄斑水肿 硅油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硅油和重硅油两种眼内填充物对兔眼视网膜电生理的中长期影响。方法:选用标准家兔28只,右眼为术眼,随机分成3组,A组12只,B组12只,C组4只。A组: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填充硅油组;B组: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填充重硅油组;C组: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填充平衡盐溶液组。对实验动物术眼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段测得的视网膜后极部厚度、眼压及视网膜电图b波振幅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A、B组及对照C组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测得的术眼眼压经过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B、C组经两两比较,在术后第24wk时经OCT测得的术眼视网膜后极部厚度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后第24wk时术眼ERG的b波振幅均值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硅油或者重硅油在作为玻璃体腔内填充物后,对兔眼术后眼压中长期内的影响无明显差别;重硅油在填充后对兔眼视网膜视觉信息传导功能的负面影响,导致视网膜变薄的程度要明显大于普通硅油

  • 标签: 硅油 重硅油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眼压 视网膜电图
  • 作者: 程汝勇 舒俐 雷露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1-16
  • 机构:四川同人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省什邡市  618400
  • 简介:摘要:  二甲硅油片是用于胃肠道胀气的传统药品,主要成分是二甲硅油和氢氧化铝,产品中二甲硅油的含量检测方法采用的是重量法。法定的质量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在执行过程中由于没有详细规定具体的操作方法,由于不同的人理解的不同,检验方法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差异很大,所以我们通过实验研究将具体的操作方法进行细化、对不合理的部分规定进行了调整,对没有规定的操作进行了改进,让检验标准在执行过程中更加具有可操作性,从而使产品的检测结果数据更加准确更加真实。

  • 标签:   二甲硅油 含量检测 重量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患眼硅油填充手术后硅油乳化情况,初步分析与之相关的可能临床因素。方法横断面临床观察。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行玻璃体切割手术(PPV)联合硅油填充治疗的RRD患者50例50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5例25只眼,女性25例25只眼;年龄(54.86±11.79)岁。手术后3个月,患眼视网膜均在位。硅油取出手术前眼压>21 mm Hg (1 mm Hg=0.133 kPa)或给予≥1种抗青光眼药物治疗(高眼压) 20只眼;眼压≤21 mm Hg且不用抗青光眼药物治疗30只眼(正常眼压)。手术后随访时发现硅油乳化且符合硅油取出适应证者行硅油取出手术。硅油取出后立即收集前2 ml灌洗液,采用Multisizer® 3颗粒/细胞计数及粒度分析仪测量其中乳化硅油的颗粒直径和数量。测量范围0.4~ 12.0 μm,并据此将直径分为0.4~<1.0、1.0~<3.0、3.0~<5.0、5.0~<7.0、7.0~ 12.0 μm。每个样本测量3次,取平均值。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乳化硅油颗粒数与临床因素的相关性。结果乳化硅油颗粒数(1.74±2.94)×107 (0.96×107~14.11×107个/ml),其中直径0.4~<1.0 μm乳化硅油颗粒为(1.25±2.41)×107个/ml,占(64.26±12.70)% [(1.25±2.41 )×107/ (1.74± 2.94)×107]。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乳化硅油总颗粒数与各临床因素均无相关性(P>0.05)。直径7.0~ 12.0 μm乳化硅油颗粒数与年龄呈负相关(r=-0.298,P=0.036 ),与眼轴长度呈正相关(r=0.325,P=0.021 );不同性别、眼别、硅油填充手术前是否合并眼外伤、脉络膜脱离以及不同晶状体状态均与乳化硅油颗粒数无相关性(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眼轴(β=1 570.868,P=0.023)、年龄(β=-316.128,P=0.039)是硅油乳化为大直径颗粒(7~<12 μm)的风险预测因素。高眼压者直径7~ 12 μm乳化硅油颗粒数显著高于正常眼压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95.00,P=0.037 )。结论RRD患眼硅油填充手术后眼内乳化硅油颗粒多数为小直径颗粒;年轻患者及长眼轴患者中硅油乳化更严重,年轻患者更容易发生高眼压。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除术 硅油乳化 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