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直肠粘膜是引起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主要原因之一1,在我科所治疗便秘患者中近20%存在直肠粘膜,既往多采用中药、针灸、硬注2、直肠粘膜纵叠缝扎术、PPH手术、开腹悬吊手术等方法处理,多存在不足或疗效不肯定,难以满足临床要求。RPH手术通过消除囊袋、消除、固定粘膜从而消除粘膜梗阻引发的便秘、肛门尾骶坠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其多点切除、多点固定粘膜的优势在治疗中、低位直肠粘膜方面对现有其他方法具有明显优势。

  • 标签: RPH 治疗 低位直肠粘膜内脱垂
  • 简介:摘要目的与直肠黏膜纵行折叠加硬化剂注射术对比,评价内镜下直肠黏膜多点烧灼术治疗直肠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13年8月至2018年10月东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直肠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直肠黏膜纵行折叠加硬化剂注射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镜下直肠黏膜多点烧灼术治疗。对照组2例患者失访,最终3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比较术前及术后3、6、12、18个月两组患者便秘症状评分。结果术前、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便秘症状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术后6、12、18个月便秘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2.0±0.2)分vs (2.2±0.3)分,(1.5±0.1)分vs (1.9±0.2)分,(0.7±0.1)分vs (1.7±0.1)分],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73、11.841、48.474,P均<0.001)。结论镜下直肠黏膜多点烧灼术治疗直肠操作简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长期疗效远优于直肠黏膜纵行折叠加硬化剂注射术。

  • 标签: 直肠内脱垂 直肠黏膜多点烧灼术 直肠黏膜纵行折叠 硬化剂注射术 便秘症状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与直肠黏膜纵行折叠加硬化剂注射术对比,评价内镜下直肠黏膜多点烧灼术治疗直肠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13年8月至2018年10月东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直肠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直肠黏膜纵行折叠加硬化剂注射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镜下直肠黏膜多点烧灼术治疗。对照组2例患者失访,最终3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比较术前及术后3、6、12、18个月两组患者便秘症状评分。结果术前、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便秘症状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术后6、12、18个月便秘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2.0±0.2)分vs (2.2±0.3)分,(1.5±0.1)分vs (1.9±0.2)分,(0.7±0.1)分vs (1.7±0.1)分],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73、11.841、48.474,P均<0.001)。结论镜下直肠黏膜多点烧灼术治疗直肠操作简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长期疗效远优于直肠黏膜纵行折叠加硬化剂注射术。

  • 标签: 直肠内脱垂 直肠黏膜多点烧灼术 直肠黏膜纵行折叠 硬化剂注射术 便秘症状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消痔灵注射液和中药治疗直肠黏膜(IRP)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98例直肠黏膜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49例患者采用PPH术治疗,观察组49例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6%,对照组为81.63%,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与术后并发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2.0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24%(P<0.05)。结论PPH术联合中药治疗IRP疗效确切,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痛苦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

  • 标签: 直肠黏膜内脱垂 PPH术 中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温阳健脾汤辅助PPH术治疗直肠黏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手术治疗的直肠黏膜患者60例,根据治疗先后均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行PPH术治疗,对照组予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温阳健脾汤辅助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症状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均随访6个月记录复发情况和脾肾阳虚证候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28/30)与对照组90.00%(27/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5天肛门坠胀、排尿困难、大便出血、VAS评分分别为(29.25±6.54)分、(28.36±6.11)分、(27.08±5.45)分、(4.05±0.98)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为(7.34±3.21)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肛门坠胀、失禁、狭窄等发生率、复发率分别为3.33%、0.00%,均低于对照组20.00%、1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直肠黏膜患者行PPH术后应用温阳健脾汤辅助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对术后康复有积极促进作用。

  • 标签: 直肠黏膜内脱垂 温阳健脾汤 PPH术 肛门坠胀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吻合器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直肠黏膜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直肠黏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26例患者采用PPH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为95.00%,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直肠黏膜患者采用PPH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预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PPH 直肠黏膜脱垂 传统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痔上黏膜二次环切治疗直肠黏膜合并重度痔的疗效。方法对本院130例直肠黏膜合并重度痔患者分别采用痔上黏膜二次环切术与传统环切术结合消痣灵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静息压、收缩压、排便阈值、肛直角、肛上距、会阴位置及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黏膜合并重度痔患者采用痔上黏膜二次环切治疗的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痔上黏膜二次环切 直肠黏膜内脱垂 重度痔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直肠黏膜兔造模过程中直肠黏膜变化的差异,探讨直肠黏膜的形成机制。方法采用中药大黄和番泻叶液灌胃、站立与无水酒精肛周注射3种方法联合造模,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兔直肠黏膜的超微结构。结果正常组扫描电镜见直肠黏膜微绒毛排列紧密、细胞界限不清;透射电镜见基底膜均连续、完整,未见破坏,结缔组织中可见纤维细胞及散在的纤维束,细胞膜完整。造模中期组透射电镜见基底膜结构完整,下方结缔组织局灶见成纤维细胞凋亡,凋亡小体形成。造模完成组扫描电镜见直肠黏膜细胞交界处微绒毛明显凹陷;透射电镜见基底膜结构被破坏;结缔组织中均可见到毛细血管不同程度扩张、内皮细胞变性,小部分区域见大量纤维细胞凋亡,间质中可见成片细胞坏死,细胞膜被破坏、细胞器外溢,间质纤维组织疏松、排列紊乱。结论直肠黏膜的形成与成纤维细胞改变、细胞外基质稳态破坏,致基底膜破坏、结缔组织间质改变,从而引起纤维结构变化等一系列病理改变有关。

  • 标签: 直肠黏膜 超微结构 电镜
  • 简介:摘要在肛肠科的众多疾病之中,直肠是比较高发的疾病之一,该病的发病特点之一为不分年龄的普遍化常见疾病,而流行病学的统计显示,该疾病多见于儿童、老年人。但是这两类人群都是抵抗力和自理能力较低的人群,给患者本人和家庭都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对于该疾病的治疗,目前临床主要是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具有比较好的效果,本文将就直肠的手术疗效分析做一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直肠黏膜患者予以不同术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0例直肠黏膜患者,并根据患者治疗所应用的不同术式将其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应用直肠黏膜柱状结扎术(RMCL),观察组患者应用一次性痔上粘膜选择性切除吻合术(TST),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70.00%,观察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治疗直肠黏膜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6月-2017年3月期间接诊的81例直肠黏膜患者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研究组(41例),对照组予以传统黏膜折叠术治疗,而研究组则予以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术后72hVAS评分、术后肛门功能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复发率、肛门失禁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有助于改善直肠黏膜患者疼痛程度、肛门功能,并且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高,值得使用。

  • 标签: 直肠粘膜脱垂 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肠黏膜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后的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分析。方法:收治直肠粘膜术后患者88例,常规组44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44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护理护理模式;最后比对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模式能起到更好的疗效,符合临床需求。

  • 标签: 中医护理 直肠黏膜内脱垂 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
  • 简介:1病情简介患者女,27岁,既往体健。因"肛门肿物脱出2年余"于当地医院门诊就诊,经体格检查等,诊断"混合痔并直肠黏膜(Ⅲ度)"。入院当天在门诊局部麻醉下行直肠黏膜环钉合术(PPH手术)。手术后入病房行静脉补液、观察治疗。术后病人诉腹痛、腹胀明显,肛门有少量鲜血流出,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因手术医生有事未在病房,当班医生看病人后,考虑术后正常反应,未予特殊处理。

  • 标签: 直肠黏膜脱垂 PPH术 混合痔 黏膜环 腹部胀痛 肠瘘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应用于直肠黏膜中的疗效。 方法: 选取 2016 年 7 月到 2019 年 7 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 60 例直肠黏膜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 30 例。对照组给予硬化剂注射治疗,实验组应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整体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经过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更短,整体治疗有效率更高,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应用于直肠黏膜中的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患者的疾病康复,且安全性高,值得基层医院推广适用。

  • 标签: 直肠粘膜内脱垂 手术治疗 硬化剂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疗效 并发症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肛门直肠黏膜柱状缝合术治疗老年直肠患者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 79 例老年直肠患者,选取时间为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9 月,随机分为研究组( n=40 )、对照组( n=39 ),分别应用经肛门直肠黏膜柱状缝合术治疗、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组间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 < 0.05 );两组肛门功能评分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 < 0.05 )。 结论:对老年直肠患者应用肛门直肠黏膜柱状缝合术治疗,能显著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肛功能,降低患者不适,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直肠脱垂 老年 肛门直肠黏膜柱状缝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直肠患者实施肛门紧缩术加直肠黏膜柱状结扎注射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的42例患者,是我院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所有患者的直肠症状得到了确诊,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这42例直肠患者实施肛门紧缩术加直肠黏膜柱状结扎注射术进行治疗,并观察、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这42例患者中,病情得到治愈的患者有39例,有效的为2例,治愈率为92.86%,总有效率为97.62%。结论对直肠患者实施肛门紧缩术加直肠黏膜柱状结扎注射术进行治疗,90%以上的患者能够得到治愈,在对直肠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肛门紧缩术加直肠黏膜柱状结扎注射术应该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直肠黏膜柱状结扎注射术 肛门紧缩术 直肠脱垂 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