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7 个结果
  • 简介:<正>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发展,产业资本和产业资本之间、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之间的融合得到了比较迅速的发展,但由于建国后在经济理论上对金融资本——即银行资本和产业资本融合而生长的一种新型资本一直抱有审视、批判和惧怕的心态,以至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多年,而金融资本在我国的生长发育却十分艰难和缓慢。本文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从银行持股(参股、控股)的角度,来研究在我国建立银行持股的新型银企关系问题,希图经济理论界、金融界和产业界的有识之士能对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的金融资本体系,进而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财团”,使中国

  • 标签: 银行持股 社会主义 经济体制改革 企业集团 产业资本 企业经济效益
  • 简介:我国公司法与日本公司法不仅对公司管理结构有着相似的规定,而且在公司监事的实务方面也面临着许多相似的难题。通过对有着100余年历史的日本监事制度修改历程的研究,总结其在解决这些难题上的经验与教训,必定会对我国公司内部监督体制的发展与完善,提供非常有益的参考。

  • 标签: 监事 内部控制体系 监督 独立性
  • 简介:监事会代表公司对董事提起诉讼,笔者主张在我国公司法中引进西方的公司监事代表制度,(监事会可)代表公司与董事、经理交涉

  • 标签: 代表制度 公司监事 制度初探
  • 简介:2001年8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上市公司正式全面执行独立董事制度。这一制度实施一年来,在提高董事会独立性,增强董事会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等方面显示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必须看到这一制度在我国才刚刚起步,还很不完善,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中独立董事与公司监事的关系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独立董事制度产生于美英法系国家。这些国家的上市公司采用一元权力模式,只设董事会不设监事会,为制约公司内部董事并监督经理层而

  • 标签: 独立董事制度 中国 法人治理结构 公司法 上市公司 监事会
  • 简介:<正>公司监事会作为内部专门行使监督权的监督机构,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障公司的顺利运营,我国在1994年施行的《公司法》中规定了监事会制度。然而,实践中的监事会徒有虚名,未能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这已是一个公认的事实。其中原因之一是,我国监事会存在严重的制度设计缺陷。与我国同属大陆法系的日本,于1899年通过《商法典》确立了监事制度,以后经过多次修改《商法典》,强化监事制度,形

  • 标签: 商法典 公司合并 董事责任 必备条款 公司监事会 损害赔偿责任
  • 简介:武钢集团与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10月15日签订《双方所持控股上市公司股票无偿划转之协议瓣武钢集团将所持3亿股武钢股份股票(约占总股本的2.97%,对应的净资产价值约10.74亿元)向中国海运无偿划转;中国海运将所持1.42亿股中海发展(约占总股本的4.17%.净资产价值约8.85亿元)向武钢集团无偿划转。

  • 标签: 武钢集团 交叉持股 净资产价值 上市公司 总股本 划转
  • 简介:调查显示,很多公司都限制拥有股票期权的员工数量,但仅保留管理层获得股票期权的公司会为未来留下隐患。让更宽泛的员工拥有企业所有权可以提高生产力、降低员工流失率、改进招聘质量、增加企业利润。在设计这种期权计划时要考虑4个要素:

  • 标签: 全员持股 设计 股票期权 企业所有权 员工流失率 员工数量
  • 简介:一方面员工持股是曾经的主流改制形式,另一方面这种形式又存在种种亟待规范的地方,于是出台一部相应的法规自然是当务之急

  • 标签: 员工持股 改制形式 出台
  • 简介:国内证券市场对于QFII高山仰止的态度并不仅仅出于盲目崇拜,事实上,QFII的择股水平的确令大多数国内投资机构为之汗颜——股改以来,QFII持有的股票平均涨幅超过了80%,远远超过了同期上证指数的涨幅,其选股思路自有独到之处。

  • 标签: QFII 隐私 持股 证券市场 投资机构 上证指数
  • 简介:'企业员工持股信托,乃同一企业内之员工为长期取得、管理自己所服务公司之股票,而通过信托方式,每月固定自其薪资所得中提拨一笔小额资金交付予受托人,受托人将同一企业内委托人所交纳之信托资金以集合运用与分别管理方式,并采‘滚人平均成本法’(即定期定额)投资于委托人所服务公司之股票,再依分别管理方式分别计算每一个受托(兼受益人)之信托财产权益,待委托人退休或离职时,始结算返还信托财产。'由此可见,职工持信托是以职工为委托人,同时也是受益人,将自己收入的一部分,委托

  • 标签: 职工持股信托制度 中国企业 职工持股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 信托法 信托财产
  • 简介:19世纪60、70年代工业革命兴起后,大量股份公司涌现。为保护债权人和股东的利益,1861年.德国政府以法兰西法典为范本,制定了《普通德国法典》。在这部法典中.设立了监事会条款.要求董事编制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分配方案应接受监事会的审查。这是德国公司监事制度的首次提出。1870年.又仿照1867年的英国《公司法》.制定了《股份公司第一次修订办法》。该办

  • 标签: 德国 监事会 公司 监事审计制度 经济审计师 审计报告